第43章 课堂争论(下)
“先生。”盛长柏站起来后,先向庄儒行礼,随后道。“先生认为,应立嫡长。”
“秦始皇废长子扶苏,立胡亥,导致秦朝二世而亡。纵观古今,多少朝代更替都是因为废长立幼而起的祸端。”
盛长枫反驳到:“也不尽然啊,汉武帝就不是嫡长子。但他即位之后,却能富国强兵,扫平匈奴,建立了不世功勋。可见。不立长子,也不一定是件坏事。”
“可景帝立刘彻为太子之前,也是先扶正他的母亲王美人为皇后,礼法上是顺理成章。由此看来,刘彻登上皇位,也是立嫡。”顾廷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这番话,惹了盛墨兰很不高兴,开口反驳:“二叔别忘了,西晋惠帝满朝皆知他愚笨,可为着嫡长已经立了他。这才有了后来的贾南风专政和八王之乱。若当初立了别的小皇子,也不至于落得退守江南啊。”
一向和墨兰比个高低的盛如兰这时开了腔,甚至直接开了地图炮:“如晋惠帝一般的傻子能有几个呀。难不成在四姐姐眼里,那所有的嫡出全都是傻子了。”
“嫡长子不是傻子,也不代表次子不聪慧能干。”盛墨兰意有所指。“唐太宗不是嫡长,照样开创贞观盛世。”
好嘛,这一番拉拉扯扯,就差直接说自己三哥哥
顾廷烨:“次子荒唐误国的也不少。隋炀帝就是一个例子,毁掉了大好江山,众所皆知。”
庄儒这时出声道:“听了半天,为何庄永、小公爷和六姑娘不发一语啊。”
齐衡犹豫了一下说到:“学生心里还没有拿定主意。”
顾廷烨调笑道:“元若是家中独子,他对这个立嫡立贤的事可能还不太清楚。”
“确实如此。我想先听听其他人的高见吧。”齐衡道。
庄永道:“我心中还没有想好,请其它同学先发表高见吧。”
他不是没有想法,而是这个想法在大周这个世界里,被人知道了只会认为他是疯子。因为他觉得还是现代的民主集中制比较好,所以他只能再想想。
庄儒问到:“六姑娘,立嫡立贤,你意下如何呀?”
盛明兰怎么也想不到最后自己会成为焦点,只好硬着头皮:“学生一介女子,也没想过这种事情。”
盛长枫见盛明兰拖拖拉拉,就说到:“那就不论国事,就说假如一个小门小户有一个碌碌无为的长子,还有一个聪明能干的庶子。应该谁当家?”
盛明兰看向三哥哥,有些无语。
盛如兰也看向盛长枫,一脸不悦。这话什么意思,说我二哥哥碌碌无为?不过她最后还是忍住了。
“这是家中主君要考虑的事情,我不便妄议。”明兰无奈道。她只想当个小透明,但偏偏周围就是不让她如意。
盛如兰越想越气,反驳起来:“三哥哥,你怎么知道长子一定平庸?说不定那庶子就是个外强中干的绣花枕头呢。”
盛长枫被噎的瞬间无语。
“次子外强中干,也不妨碍长子碌碌无为。”盛墨兰站了出来,为自己胞兄撑腰。
“你......”
盛长枫这时说到:“问六妹妹话呢,你们俩吵什么呀?六妹妹,你说。”
“我也不知道说什么?”
盛如兰一向在明兰面前强势惯了,扭头冲她道:“你必须说些什么。你说呀。”
齐衡出声解围:“大家不要为难六妹妹了。她年纪小,又不必科考。这个题目和她关系不大,何必强人所难呢?”
“唉,我看不如听听六姑娘的见解。她虽然人小,又不爱说话,说不定她内秀。心里边早就有主意了。看着我们在这里争得面红耳赤。心里头怎么笑话咱们呢。”顾廷烨可不想放过这个观察盛家六姑娘的机会,故意拱火。
齐衡有些无语地看向顾廷烨。
另一边的盛明兰正感激着齐衡的解围呢,没想到顾廷烨给自己来了这么一手,心里恨不能给顾廷烨来个千刀万剐。
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庄永心里忍不住给顾二翻起了白眼。
“顾二叔先说,你说就是了,何必非要扯上我。”顾明兰生气了。
齐衡身子前倾,小声问坐在自己前面的顾廷烨:“二叔,怎么连你也逼他呀?”
顾廷烨小声道:“你越维护这个小的,那两个大的越是要抬杠,你就让她自己应付一下,我觉得她可以应付的来。”
“我想了想,心里有些想法,不知道大家愿不愿意听啊。”庄永在这时站了起来。“六妹妹,我插个队,我先说怎么样?”
“庄师兄先说就是了,我也实在是没什么想法。”盛明兰明白庄永这是给自己解围,顺着台阶就下来了。
盛长柏来了兴趣:“不知道子远有何高见?”
“我接下来说的话,可能有些话听着离经叛道,还请诸位不要外传。”庄永先给众人打了一剂预防针。
顾廷烨率先响应:“子远放心,我们绝对不传出去。”
“其实,立嫡长也好,立贤能也罢,所有人关注的根本就是继承人能不能守好宗庙家业。放在皇位继承上,就是继任者能不能管理好国家,放在世人家族上,就是继任者能不能干出事业,光宗耀祖。”
庄永忽然想到一个人,便问到:“春秋时期赵襄子,大家可听说过?”
“这我知道。”
“那是谁呀?”
有人知道,也有人不知道。
庄永继续道:“赵襄子无恤为赵简子之子,生母为妾室,更是狄人之女,所以赵无恤在诸子之中名分最低。但是他从小敏而好学,胆识过人,不像诸兄那样纨绔。引起了赵氏家臣姑布子卿的注意。而姑布子卿因为善相而取信于赵简子。有一次,赵简子着急诸子,请子卿相看,子卿举荐了无恤。”
“赵简子注重子女教育,曾将训诫之词写于竹简之上分授诸子,要他们认真研读,仔细领悟其中道理,并告诉他们三年之后考核。三年之期到后,赵简子进行考核。结果,只有无恤对训诫背诵如流,而且他将竹简藏于身上,经常反省自己。至于其他人,有的甚至连竹简都丢了。就连世子伯鲁也背诵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