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之美:连通战略和经营的利器(珍藏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案例与思考】个人习惯决定预见性

年轻的时候,我曾经被一家外企聘任担任总经理。上班第一天,公司派了一名司机来接我,并告诉我说,以后他就是总经理的专职司机。

到公司之后,我走进办公室对人力资源总监说:“以后不要让这位司机给我开车了,找一个理由让他走吧,无论什么理由都可以。”

要知道,在当时司机这个职业是很紧俏的。这位司机离开我们公司以后,就去了隔壁一家公司继续当司机。结果,他在新公司上班才三天,就出了交通事故。

出事以后,公司有人问我:当时为什么能未卜先知,事先开除了这位司机?

我回答说,在接我回公司的时候,我发现这名司机把车开到路口,突然冲出一辆载着三个人的摩托车,他差点来不及刹车碰上去。如此缺乏预见性的人,迟早都会出问题的。

说到底,这就是个人习惯问题,而且这位司机的习惯是没有预见性。但对于一家企业的老板来说,如果没有预见性,他的这个缺点就会通过组织行为而放大。曾经我亲身经历过这么一件事:有一家公司的老板,因为一时的头脑发热投资了一个项目,结果这个项目导致他的公司最终陷入了现金流断裂的境地。这也恰恰反映出当今很多民营企业家最大的一个管理特征:具有随意性,不愿意耗费精力去管理。因此,我想在这里告诉大家,要想成为伟大的企业家,前提就是要接受和愿意“被管理”,除此之外还要对资源进行统筹分配。

5.信任归于行为

我们经常说,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需要管理,是信任,但又常听身边很多的企业家说:“我信任了经理人以后,发现他把事情做坏了。”这其实源自管理者对信任没有提前设计。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信任永远是对的,不信任的成本是最高的。

“士为知己者死”,时间证明了,人们愿意为信任、为赏识而去努力。当然,金钱是基础,但除了金钱之外,人与人之间更高的境界是欣赏。

很多人喜欢评价别人,但我们也发现只要陷入了评价别人的怪圈,就会感觉身边没有一个人是可用的。我们不能像“医生”一样,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每个人都是病人。我们要像“木匠”一样去发现每个人的“可塑性”,认为每个人其实都是可塑之才(见图1-3)。

图1-3 医生和木匠

“信任”不是简单地对别人进行评价,而在于对事的合理安排,也就是老板可以放心安排经理人去做事。比如,有的人会管账,就交给他去管账;有的人车开得好,就让他开车;有的人很会跟人讲话,就让他去做专业沟通;有的人做事只能做一半,那就交给他一半的事情,不要让他负责整件事……这种识人、辨人的过程就是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的预算和设计,而不是简单地把事情全包给一个人,应该对于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设计。这样你就会发现,公司的每个人都是可用之才。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我们要设定人才都是可以信任的;其次,知道可以信任他们什么、信任哪些方面;最后,要思考如何设计这种信任。做到这三点,老板和管理团队之间的关系就是默契的、愉悦的。

对于员工来说,更愿意顶头上司是职业经理人还是老板?其实所有人都喜欢自己的顶头上司是职业经理人。不难发现,很多人以前当职业经理人的时候,跟下属讲话都是客气的、有分寸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还没有资格训斥员工。后来职业经理人当了老板以后,就会发现这些管理者的脾气越来越差,这可能就是因为身份的转变没有受到限制,从而无限制地放大了自己的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