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上(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严震

严震镇山南(1),有一人乞钱三百千去就过活。震召子公弼等问之。公弼曰:“此患风耳(2),大人不必应之。”震怒,曰:“尔必坠吾门!只可劝吾力行善事,奈何劝吾吝惜金帛?且此人不办(3),向吾乞三百千,的非凡也!”命左右准数与之。于是三川之士归心恐后(4),亦无造次过求者(5)

【注释】

(1) 严震:字遐闻。唐代中期名臣,安史之乱后曾多次出资助边。建中初因治凤州政绩卓著,封郧国公,除山南西道节度使。后以救驾功,加户部尚书,封冯翊郡王,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山南:山南道,唐太宗设十道之一,因在终南山之南得名,治襄州(今湖北襄阳)。玄宗分十道为十五道,山南道分为山南东道(治襄州)和山南西道(治梁州,今陕西汉中)此指山南西道。

(2) 患风:发疯。风,同“疯”,癫狂。

(3) 不办:此处指钱财不够。

(4) 三川:唐以剑南东道、剑南西道、山南西道为三川。

(5) 造次:轻率,随便。

【译文】

严震做山南西道节度使时,有一个人来借三十万钱用来生活。严震召集儿子严公弼等来询问意见。严公弼说:“这个人发疯了,父亲不必回应他。”严震生气地说:“你必然毁坏我家门风。只能劝我尽力做善事,怎么能劝我吝惜金帛钱财呢?况且这个人钱财不够,向我借三十万,的确不平凡。”让身边的人如数给他钱。于是三川的士人争先恐后地归附,也没有轻易提出过分要求的人。

天下无穷不肖事,皆从舍不得钱而起;天下无穷好事,皆从舍得钱而做。自古无舍不得钱之好人也(1)。吴之鲁肃(2),唐之于(3),宋之范仲淹,都是肯大开手者。

【注释】

(1) 自古无舍不得钱之好人也:按,底本有边批“此昌黎所谓家无钱十步不能行者之为恨事世上宁财虏安能做得好事也”等字,查无根据,语句不顺。明积秀堂本无。

(2) 鲁肃:字子敬。三国吴人。在周瑜引荐下投奔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鲁肃性好施与,曾将家中两囷米中的一囷赠予周瑜。

(3) 于(dí):历湖、苏二州刺史,唐德宗时拜山南东道节度使,专横一方。官左仆射、平章事,封燕国公。宪宗削除藩镇势力时,他入朝为相,因罪贬为恩王傅,改授太子宾客。宪宗讨淮、蔡,于献家财助国,宪宗不纳。

【译文】

天下有无穷不幸的事情,都是因舍不得钱财引起的;天下有无穷美好的事情,都是因舍得花钱而做成的。自古以来没有舍不得钱财的好人。东吴的鲁肃,唐朝的于,宋朝的范仲淹,都是肯大把花钱的人。

西吴董尚书浔阳公(1),家富而勤于交接。凡衣冠过宾,无不延礼厚赠者。其孙礼部青芝公嗣成(2),工于诗字,往往以手书扇轴及诗稿赠人。尚书闻之曰:“以我家势,虽日以金币为欢,犹恐未塞人望,奈何效清客行事耶(3)?且缙绅之家自有局面,岂复以诗字得人怜乎?将来破吾家者,必此子也!”后民变事起(4),尚书已老,青芝公不谙世故,愿自处分。边批:只宜出示听民告官剖断为是。愚民望处一集千人,遂致破产。人始服尚书先见。

【注释】

(1) 西吴:湖州府别称。董尚书浔阳公:董份,字用均,一字体化,号浔阳山人。浙江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明嘉靖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谄附严世蕃,被劾免官。

(2) 礼部青芝公:董嗣成,字伯念,董份之长孙。曾任礼部员外郎。

(3) 清客:旧时在富贵人家帮闲凑趣的文人。

(4) 民变:湖州民变事见《万历野获编·卷十三》。董份资产过厚,怨满一乡,董嗣成思稍散之,以笼络人心,董份不以为然,而董嗣成依然行之。湖州民风剽悍,不以为恩,反而攻击董氏,说他们的财产都是白占,想要都夺回去,每天上千人闹事。董嗣成因此病忧而死,年不足四十,家产破半。

【译文】

西吴董尚书浔阳公名份,家境富裕而爱好交际,凡是名门世族往来的宾客,没有不以礼款待厚赠钱财的。他的孙子礼部员外郎青芝公董嗣成,擅长作诗、书法,常常将自己亲笔写的扇面卷轴和诗稿送给别人。董尚书听到此事说:“以我们的家势,即使每天以金钱来结交朋友讨其欢心,还怕不能满足别人的期望,怎么能效仿清客来办事呢?况且做官的人家有自己的格局,难道还要用诗稿、字画去博人爱怜吗?将来败坏我家的人,一定是这个孩子!”后来民变发生,董尚书已经老了,而青芝公不懂人情世故,想自行处理此事。边批:只应该出示告示听凭百姓去告官,等官府裁断。无知民众一下聚集了上千人,最终导致他们家产破败。人们佩服董尚书有先见之明。

弘治间,昭庆寺欲建穿堂。察使访得富户三人,召之谕以共建,长兴吕山吴某与焉。吴曰:“此不甚费,小人当独任之。”察使大喜。吴归语其父,父曰:“儿子有这力量,必能承吾家。”此翁之见,与浔阳公同。

【译文】

明弘治年间,昭庆寺要兴建穿堂。负责的人寻访得知三户富人,召集他们商量共同出资兴建,长兴吕山吴某是其中之一。他说:“兴建穿堂不会花费太多,我愿意独自负担。”负责人非常高兴。吴某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说:“儿子有这种能力气量,一定能够承担我的家业。”这位老人的见识,和董尚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