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中国名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姓名: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字聃

生卒年:约公元前580年?~前500年

祖籍: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归德县)人

性格:智慧、消极

身份: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的道家思想开启了中国几千年来崇尚自然,务使生活超然、逍遥、洒脱的精神内涵,《老子》一书也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而成了中华民族的瑰宝。

约前580年,老子出生于楚国,当时,正是春秋晚期,天下诸侯纷争,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因此,老子寻遍各种书籍,试图找到一种可以解除百姓疾苦的学问。30岁时,还在苦心作学,无心娶妻生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蹇氏相识,两人一见钟情,喜结连理。然而,蹇氏却早有婚约,只是不遂心意而一直执意不嫁。现在男方听说其擅自嫁人,便派人将蹇氏抢了回去,蹇氏坚贞不屈,半路投井而死。老子伤心欲绝,暗暗发誓一定要做一番大事,且终身不娶,以对得起亡妻。

此后,老子一直潜心研究学问,虽然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但却始终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相传老子曾做过周朝守藏室的史官,管理典籍。但后来,在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内部争权夺利,社会风气颓败,于是老子辞官归隐。他骑着青牛路经函谷关,函谷关守令周大夫尹喜盛情接待了老子,并对他说:“听说先生很有学问,如今要去隐居,何不把这些学问都写出来,也好给后人留一些启示?”于是,老子在函谷关写下了《老子》上、下篇五千多言流传于世。书成后,老子又骑上青牛,出函谷关,从此,行迹杳然,不知所终。相传于前500年去世。

老子将“道可道,非常道”作为其书的开篇,点出了老子哲学的中心,他所有的思想也都由“道”推演开来,独成一家,即道家。

老子将“道”从“道路、道理”的本意中抽象出来,他用道将天、地、人等宇宙万物融为一体,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道”是万物之根。而对于“道”这个名词的起源老子则解释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为名之曰大。”他认为道乃天地之母,万物之源,也就是说包括人在内的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这种思想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最朴素的“天人合一”概念的表现,后来这一思想又为庄子所继承和发展。

老子谈到“道”时说它“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因此,道是“无”,无所不有之“无”。“无”之道就是老子思想中最大的闪光点——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观察到世间万物都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宇宙间的一切都有阴阳、刚柔、损益、荣辱、胜败等,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而且,相对的两方时时处于矛盾的运动之中,并能够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因而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有“物壮则老”、“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所以,老子主张“去甚去奢去泰”,不要有过分的、极端的举动,要永远像道一样处于冲虚不盈的状态,以防物极必反。

老子反对战争,他说:“兵者,不祥之器。”还说大兵过后必有灾年。但尽管如此,老子的思想依然为军事方面提出了一些谋略性的方法,比如他说的“贵柔守雌”的方法,一方面是说以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像水一样柔弱的东西必定有其内在的生命力,因而无处不可去,故有“以水攻坚,无坚不摧”;另一方面就是“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老子的另外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无为而治”的政治论,实际上这是对当时统治阶级的“有为而治”的抨击和揭露。他认为是统治者的欲望导致了社会的衰落和人民的疾苦,百姓之所以轻生冒死,起来为“盗”正是因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他主张“损有余而补不足”,主张用“天之道”来代替“人之道”,以此来挽救社会之衰落。他的“无为而治”还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是希望人们能恢复到最自然、最理想的生存状态,即建立一个“小国寡民”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也正是老子的“道”在社会上的体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道,其本性既是“自然”,他认为天地的运行,也就是“天道”本身就是自然的,是不假任何外力的。人也应与万物一样,消除内在和外在的所有纷扰与自然合一,生活得超然、洒脱、逍遥。

几千年来,老子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哲学、伦理、文化乃至人们的处世。《老子》一书被后人奉为道教的三大经典之一,尊为《道德经》,其英译本就多达四十多种,可见,老子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