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屈为生计,游幕江宁
同治十三年(1874),张彭年在和兄弟们分家之后,就单独开炊过日子了。此时的张謇刚满21岁。
知州孙云锦调往江宁(南京)发审局任职,他同情张謇的处境,也欣赏张謇的才华,就邀请张謇到他的幕下当了一名书记员,每月的薪俸为10两,困境中的张謇立即同意了。
当时的江宁,有几个海内知名的学者主持的大书院。同治十三年(1874),张謇到江宁不久,就兴冲冲地慕名投考有名的钟山书院,授课教师韩叔起见投考的是通州秀才,就把他的考卷扔在一边。
张謇投书韩先生,直接诘问考卷的问题,韩叔起无法回答,自不理睬。
张謇于是化名再考,考卷受到了钟山书院的院长李小湖先生的赞赏,取为第一;他又以他人的名籍在惜阴书院参加五经古课考试,院长薛慰农先生也把他取为第一,两个院长指名要见张謇。
不久后,许多人都知道了张謇投书韩叔起的事情,惜阴书院的薛慰农还责备韩叔起见贤不举、压制人才。张謇觉得自己出了一口闷气,就把此事告诉了自己的上司孙云锦,孙云锦把张謇给韩叔起的信的草稿要来看了以后,责备张謇说:“你真是阅历太浅,少年气盛,遇事要沉得住气,不要意气用事。”
张謇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就由孙云锦代自己向韩先生道歉。
同年5月,张謇再次投考钟山书院,考取第一名,他登门向韩叔起先生致谢,韩叔起以“耐烦读书,耐烦苦处”来劝诫他。张謇对自己的“鲁莽”行为作了诚恳的检讨后,江宁的文化圈终于接纳了这个来自通州的白衣秀才。
张謇进入江宁的文化圈后,以强烈的求知欲,向江宁名师学习“治经、读书、为诗文之法”。
张謇受教最多的是桐城派大师张廉卿,在张先生的指导下,张謇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产生了质的飞跃,摆脱了一般制艺、八股文章的僵化格局,领悟了桐城派将义理、辞章、考据融为一体的治学方法。
他觉得自己的心胸顿时豁然开朗,仿佛看到了自己还应该能做些什么。
这年6月,张謇随孙云锦到淮安查勘渔滨河积压讼案,他看到现实的农村生活与他在江宁听到的截然不同,虽然他也出生于农家,但淮扬地区农村的极端贫困,农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饥寒生活,让他触目惊心。强烈的刺激使他诗兴大发,这期间他写下了十余首现实主义的诗文,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谁云江南好,但觉农妇苦。头蓬胫赪足藉苴,少者露臂长者乳。乱后田荒莽且庑,瘠人腴田田有主。
他还写道:
建炎时事重江淮,故垒萧萧说将才。
欲问中兴宣抚使,愁云无际海潮来。
他渴望有南宋名将刘光世、韩世忠经略江淮的功名,为国家建功立业。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张謇告假回乡探亲,虽还谈不上衣锦荣归,但也称得上是否极泰来。当张彭年接到儿子奉上的100两俸银时,不禁喜出望外,他将白银供奉在祖宗神位前说:“我们这里那些名望很高的老师,收许多学生,一年下来,也不过是这个样子,你竟能一出门就得到这么多!”
这时元旦已近,张彭年为儿子迎娶了海门徐氏。徐家原也是当地的书香门第,新娘子徐端知书达礼,三朝过后便将罗裳换掉,荆钗布裙,汲水作饮,在公婆面前也是孝敬有加。
新婚3个月后,张謇回到了江宁发审局,由于同事之间的关系紧张,彼此摩擦渐多。7月,张謇离开了发审局,借住惜阴书院,悉心读书。
辞去了发审局的工作,也使他有一种浮萍无根的感觉。然而也就在这时,他认识了一位终生也不敢忘怀的恩人——吴长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