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59—0:07:10
把马克斯与莉萨的重逢地点安排在咖啡馆的地下室是个重大的设计。如此,马克斯走下楼梯去打电话与之前从蒙帕尔纳斯大厦的办公室坐电梯下楼,以及快步冲下咖啡馆近旁的台阶共同合成了一组连续性的动作,用来建立主人公不断“下降”的意象。它既隐喻马克斯从高高在上的日常精英状态(超我)逐渐露出真实的底色(本我),又暗示他逐渐摆脱当前生活的干扰、沉入回忆与往事之中。这个贯穿三场的设计,好就好在将意象寓于人物行动的本来调度之中,而不是为求意象节外生枝,既不破坏流畅的叙事,集中、自然、高效,又增加了叙事的密度。
值得注意的是,本场乃全片唯一一处同时汇集了男主人公与三名女性角色的地方,它不仅工整地对仗了影片开首的“算命”场面,不动声色地实现了三枚戒指与三名女角的换喻,而且通观全片我们得知,撞到缪里尔夺门而出的艾丽斯(0:03:44—0:04:58图3)并未离开,正是她把莉萨引向地下室接电话,导致马克斯与其重逢,这简直重演了当年马克斯通过艾丽斯爱上莉萨的真相。另一方面,本场也是两年后的马克斯距离莉萨最近的地方(图2),一门之隔却就此错开,不啻预告了两人终将陌路的命运。更为绝妙的设计在于,莉萨因与达尼埃尔的通话情绪激动、快步离开,马克斯原本完全可以追上莉萨却受阻于大舅子(图7),两个有钱人(达尼埃尔、大舅子)相互配合掐灭了马、莉重续前缘的可能,是对这一悲剧本质的隐晦揭示,即男女主人公都难以摆脱金钱的控制。
基于以上这些叙事目的,作者又一次在本场凸显了命运感,美术对咖啡馆地上、地下空间的规划最是出彩。所谓“场景如同命运”(意大利电影大师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语),高级的场景设计不会将空间只定位于承载动作的舞台,而是力图在其中展示命运的存在。地上空间显得日常、喧嚣,是体面的社交场域;地下空间呈现诡谲、安静,是见不得人的私密所在;上下分层对应了“超我”对“本我”的压抑。打电话显然是个麦格芬,它将马克斯引向了地下世界,这条长长的走廊就是一条通往记忆深处的脑回路,它的终点是一个名叫莉萨的女人(图1)。饰以白色网状开片图案的猩红色墙面、中低调照明、厕所与电话间的连通设计(图4),比比皆是的框式构图(图1、图2、图3、图4、图5、图8),都将人物深埋于日常(精英)状态之下的潜意识(真实)世界之热烈、冲动、危险、诡谲,以及人物对命运的无知,形象地外化出来。我们可以将咖啡馆的地下空间定义为马克斯的人物所属空间,也就是说,这个空间的设计思路主要是围绕对男主人公的特质进行隐喻式呈现,以环境形态折射人物内心的幽微,将之视觉化。同样的手法在影片后续亦运用于莉萨和艾丽斯,乃本片美术的一大特色。就刻画人物而言,这是典型的摆脱了文学、戏剧影响的纯电影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