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春笋
周日登雾中山,夜雨过后的山路有些泥泞,时过饷午,行至半山腰,看见三三两两的村民下山来,个个满身泥土,背着鼓鼓囊囊的一袋东西。趁歇息的时候,同老乡们聊上几句,得知他们是挖春笋回来,袋子里装的是刚刚出土的鲜笋,下山卖给商贩,再运去成都的菜市场或者加工厂。
老乡从袋子里掏出几根春笋来,个个挺拔玉立,细长洁白,“秋波浅浅银灯下,春笋纤纤玉镜前”,古人用春笋形容妇女手指之美真形象!同平时超市出售的清水竹笋大不一样,那些笋长期待在塑料袋里,浸泡得软软的。女儿第一次见到如此新鲜的春笋,好奇不已。
一路向上,密密的竹丛愈来愈多,俯身却不见春笋的影子。来到一平缓的山坡,两位老乡正在处理刚刚从土里挖出的笋萚。这是一对老年夫妻,家就在山下我们停车的旁边。妻子用小刀划去外面的笋衣,笋衣上有密密的绒毛,干这活是需要戴上手套的;丈夫再剥去余下的笋衣。坐下来休息会儿,一边看他们熟练的干活儿,一边聊天。老两口告诉我们,每年这个季节,附近的村民就会带上工具,到山上来挖春笋,卖给商贩。这活路最好的时间就一个月左右,大概可以挣到四五千元。春笋是不需要你去种它的,头年挖过后,第二年春天一到,它自然又会长出来,这就是靠山吃山。不过,挖春笋又脏又累,你得钻进竹丛里去找,路边的早早就被人挖走了,难怪我们一路上都没找到呢!老乡指给我们看竹丛里的小笋萚,刚刚冒出土的,因为太小还不能挖,真是不少,女儿仔细地数了数,巴掌大的地面就有七根,下过雨会更好挖,雨后春笋嘛,比平常长得格外快。蔡澜说居住在山里时,夜深人静会听得竹笋生长的声音,好像大地在动。他们把笋子拾掇干净,背下山,当天就交给商贩;如果下山晚了来不及,就得把笋子全部煮过,第二天再卖。这么新鲜的春笋,不尝尝太对不起大自然了,于是叫大叔下山后留一些,我们买回家吃。
从山上下来,找到老乡家,他们正在做晚饭,在朋友的强烈建议下,决定在这里吃完饭再回家。因为是临时说起,老乡家也没有备菜,就吃刚刚挖出来的笋子,加上农家的老腊肉,再从菜地里摘些青菜做个汤。很快饭菜就做好了,笋子真嫩,吃起来鲜脆,带着甜味,同平时吃到的袋装清水竹笋完全不同。尽管厨师水平还需提升,但胜在食材好。坐在山中小院,吃过最新鲜的春笋,喝下三两三钱三的“蜀汉皇”,打道回府。爽哉!
第二天从冰箱取出春笋,时隔仅一日,又长出一些笋衣,口感也老了许多,到第三日吃时,那种新鲜和清脆已无法同当天出土的相提并论。鲜笋是无法保存的,放在冰箱也不管用,因为竹笋水分充足,离地后也不会停止生长。放上两三天的笋,已经不是鲜笋了,纤维变粗,吃起来满口是茎,夸张点的说法是竹子会伤到嘴和舌头。怎么保存春笋呢?得把鲜笋在清水中煮过,让它再也不能长出新笋衣,这样处理后也就少了一份鲜笋的清脆,要吃到美味春笋,最好就是当天出土当天吃。
鲜笋怎么做好吃,各人有各人的喜欢。我认为吃春笋,要的是那份鲜脆。清炒、做汤均可,当然凉拌也不错,至于四川人常吃的牛肉烧笋子,用鲜笋来做就有点暴殄天物。竹笋做菜一定要用猪油才好吃,笋子是至清至素之食材,“素菜荤做”就是这个道理,家里不备猪油,说能做出好吃的笋子,我不信,当然用肥肉来烧例外。
李渔谈饮馔,蔬食第一,菜重于肉,是谓“声音之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为其渐近自然。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菜中首推又为笋,“论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鲜”。他是对笋寄以崇高待遇的。
梁实秋认为“中国人好吃竹笋”,考证出很早就视竹笋为上好的蔬菜。好吃会做的东坡先生一语道尽:“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有一个笑话说,一财主请老秀才为私塾先生,极为尊重,餐餐鱼肉相待。几日后,老先生想吃清淡点,于是说“无竹令人俗”,财主听后即以竹笋伺候。又几日,老先生吃得口淡,叹道“无肉令人瘦”,财主不知所措,直言问老先生想吃点什么,答曰“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
春笋之至味在于鲜。“庖人之善治具者,凡有焯笋之汤,悉留不去,每作一馔,必以和之,食者但知他物之鲜,而不知有所以鲜之者在也。”袁枚《随园食单》中更有“笋油”一节,“笋十斤,蒸一日一夜,穿通其节,铺板上,如作豆腐法,上加一板压而榨之,使汁水流出,加炒盐一两,便是笋油”,想必这笋油鲜得没法了。
以前是诗人,最近在窄巷子开了“上席”餐厅的石光华,谈到鲜笋还有一个妙处,就是可以解决泡菜生花(因杂菌过度生长导致泡菜表面出现白色泡沫)的烦恼。扔几根在坛子里,有花灭花,无花保盐水。他将此秘诀告诉汪曾祺老先生时,后者恍然大悟,因为他被泡菜坛生花困扰了一辈子也没找到好办法。翻遍汪老先生谈吃的文章,通篇却没有谈到竹笋,谈蘑菇倒有好几篇,什么原因呢?不清楚,看来也不是所有的文人都喜欢竹笋,同样,也并非所有的中国人都好吃竹笋,至少在我的家乡,以前没有几个人去弄这东西吃,可能同蘑菇一样,要大量的肥肉或者猪油来做才香,而那些年代,猪肉和猪油是很紧俏的。
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