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绪事故”的4种起因
1.情绪转移——把自己的负面情绪转移给别人
丈夫工作不顺,憋着一肚子气回家,怒气冲冲地坐到了餐厅里。妻子一看丈夫生气,赶紧温柔地递上筷子,端上饭碗,又是夹菜又是盛饭,生怕怠慢了丈夫。结果,丈夫一肚子的气没地方撒,对妻子说:“我自己没长手啊?我工作做不好,是不是连饭也不会盛了?不是我说你,你做的这也叫菜?”
妻子莫名其妙地被丈夫骂了一顿,心里也不舒服,于是转头对拉着自己衣服,让自己给他夹菜的孩子吼道:“长这么大了,连夹菜都不会!你自己没长手啊?”
孩子一听自己被骂,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对着趴在地上的小猫就是一脚,小猫吓得连滚带爬地跑开了。据说那只猫冲到街上,正遇上迎面开来的一辆车,司机为了避让猫,轧死了路边的一个小孩。
这就是著名的“踢猫效应”,丈夫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妻子身上,妻子又把情绪宣泄到孩子身上,孩子最终只能拿小猫撒气……丈夫一个人的情绪问题,最终导致了整个家庭的不和谐,还引发蝴蝶效应,害了其他人。
当然,负面情绪的转移不仅出现在家庭里,还出现在我们的工作中。领导将情绪发泄给部门经理,部门经理又拿手底下的小职员出气;学校里,年级主任找班主任的茬,班主任就拿学生撒气,这些学生就拿更弱小的学生出气,这也是常有的事情。
情绪转移,是人们常用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指人的坏情绪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宣泄,就会转移到其他的人和事上。这是一种情绪的蔓延现象,它通常源自对某一对象的愤怒或喜爱,由于某种原因无法直接向该对象表达,于是将这种情绪转移到比自己弱小的对象身上,从而化解心理焦虑,缓解心理压力。
所以,我们的坏情绪就像流感一样,如果不加以控制,便会不断蔓延。
2.情绪获益——我最可怜最无助,你要关心我!
网上有这样一个“梗”:一到晚上12点,有些年轻人就喜欢躺在床上,打开手机,看着“鸡汤”,默默流泪,嘴里骂着渣男,顾影自怜,然后发一条朋友圈:“我和这世界格格不入!这世界,爱过,厌了!”
处于这种自悲自怜的状态时,有些人会陷于消极、悲观的负面情绪中。一旦遭遇挫折和困难,他们会把问题看作无法掌控和改变的偶然因素,把一切归咎于外部,催生自怜心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受害者心态”。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一样,她们觉得自己弱小可怜又无助,希望得到别人的安慰与照顾,希望别人给自己加油打气。
这种状态,在我们的情绪问题里也十分常见。很多人会一直停留在这种状态里,希望获得源源不断的关注和关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绪获益”。
当然,每个人都有脆弱的一面,每个人也都需要别人的安慰与照顾,这再正常不过。然而,当我们长期沉浸在这种消极状态时,我们的情绪就会不自觉地受到影响,把自己认定为一个弱者,需要获得别人的同情才能凸显自己的重要性。
长此以往,你的价值就会依附在别人的认同之上,你的情绪也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左右。如果长期被人忽视,你的内心就会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希望通过各种方式重新获得别人的重视。为了得到这种重视,你就更加不愿意跳出负面情绪。
这就像一个缺乏关爱的孩子,总想在家里搞出一连串动静,希望引起父母的关注;也总是想在学校里搞出一些“大动作”,希望引起同学和老师的重视。当他用离经叛道的方式获得关爱后,这种行为就会变本加厉。
长期沉浸在这种状态里,还会形成错误的自我认知,觉得别人为自己做事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要是有一天别人不再关爱自己了,那他就是自私自利、罪大恶极。一切都不是我的错,而是别人的错,是世界的错。这样的状况在亲子关系和两性关系里最为常见,有些人把自己的情绪依附在父母或爱人身上,如果父母不帮我,那就是他们不好;如果爱人不帮我,那就是他不爱我了。
解决这种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受害者心态”里走出来,让自己在正面、积极的状态中成长,敢于为自己负责。
3.情绪归因——我情绪这么糟,都是你造成的!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找来一群被试,给他们描述这样一个画面:
现在你是一只骆驼,行走在非洲的荒漠上。突然,你的脚掌被地上的玻璃碎片划破了。你认为这点伤没有大碍,于是又继续往前走。但是没过多久,血迹引来了凶恶的秃鹫、饥饿的狼群和黑压压的食人蚁。它们把你团团围住,对你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狼群不断地扑咬和袭击;秃鹫在你头顶盘旋,伺机偷袭你的眼睛;食人蚁爬到你的脚下,不停地撕咬你的脚掌。你浑身是伤,眼睛被秃鹫啄瞎,身体被狼群咬烂,脚也被食人蚁啃食,最终你无法抵挡,无奈地倒下,绝望地惨叫……
当实验者声情并茂地描述完这个画面时,所有被试都为骆驼的遭遇感到悲伤和愤慨。但是,当实验者询问他们原因时,很少有人认为是骆驼自己的问题,也很少有人把愤怒归咎于秃鹫、狼群和食人蚁。大多数被试认为,这都是那块玻璃的错,如果没有那块玻璃,骆驼的脚掌不会划破,也就不会招来那些“施暴者”。还有一部分被试认为,这一切都是人类的错,是人类把玻璃带到了沙漠,才酿成了这一切。然而故事里根本就没有人类,这只是被试的想象罢了。
这就是典型的“情绪归因”,每个人的情绪都源于自己的看法。让你情绪变得暴躁的,并不是某件事情本身,而是你对某件事情的看法。
“情绪归因”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
妈妈喜欢对孩子说:“你别再惹我生气了!”这是把自己的情绪问题归咎在孩子身上。女生总是对男朋友说:“要不是你惹我,我能这么愤怒吗?”这是把自己的情绪问题归咎在爱人身上。天空突然下起暴雨,你说:“这该死的天气,真叫人心烦!”这是把自己的情绪问题归咎于天气。
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样,人们在“情绪归因”时,往往会犯一个严重的错误:把问题归咎在别人身上,认为自己没有错。这源于人类共有的一种奇怪心态:看别人,总是从实际行动出发;看自己,却总是从动机出发。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我们举个例子。漫威漫画里有一个大反派叫灭霸。从行为来看,这家伙一个响指,就能让一半的人消失,让无数家庭毁灭,可以说是个“种族灭绝分子”、十恶不赦的大坏蛋。可是当我们从动机来看时,他希望维护宇宙的秩序,维持生物发展的平衡,为了整个宇宙他独自一人承担了所有的罪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孤胆英雄、一个宇宙秩序维护者。
这就是行为和动机的区别。当我们采取不同的视角看问题时,我们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就会发生变化。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从动机视角看自己的情绪,从行为视角看别人的问题,导致我们很容易出现“甩锅心态”:总把一些负面的情绪“甩”给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甚至“甩”给天气、花草和树木。我们认为整个世界都有错,就是自己没有问题。
现在,不妨转换一个视角,把自己当作一个朋友,在心中问问自己:有这么一个朋友,自己会喜欢吗?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人来到天堂,发现天堂里所有人都很好,只有一个人特立独行,故意显露出独特的样子,很惹人烦。于是,这个人很生气地问其他人:“那家伙是谁,为什么那么惹人烦?”
旁边的人推来镜子,让他照一照,然后告诉他:“喏,那家伙就是你自己!”
“情绪归因”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身处自己的情绪之中不自知,会把情绪问题归咎于外界的人、事、物,却忽略了自己的问题。其实,情绪产生的根源,并非外界的事物,而是我们对这些事物的看法,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4.情绪失控——要么忍受和逃避,要么爆发?
我们常常听说这样一句话:那些不发脾气的人,发起脾气来更可怕。一位温柔的妻子,生活中很少发脾气。可是有一天,孩子打翻了一个碗,她却勃然大怒,不仅狠狠骂了孩子一顿,还大打出手。这可把丈夫吓蒙了,急忙走过来劝道:“不就是摔了一个碗吗,用得着发这么大脾气?”
或许,妻子发脾气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孩子摔坏了碗,而是她长期积压的情绪在这一刻突然爆发了。
其实,大多数人在生活中并不会处理自己的情绪。一遇到情绪问题,往往会选择逃避,用其他的事情来掩盖自己的情绪问题。逃无可逃,他们就会选择忍受,把情绪问题积压在心里。
这种现象,在我们儒家文化里尤为常见。由于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隐忍成为刻在我们民族骨子里的品质。在情绪问题上,我们也长期适应了这种隐忍文化,觉得能忍的就忍,不能忍的也继续强忍。
但是,忍耐意味着被迫地接受。长期的忍耐,往往会挑战一个人心理承受的底线,形成极度压抑的情绪。压抑的情绪多了,慢慢地就会超过我们心理的“阈值”,变得难以承受,最终会像溃堤的洪水,奔涌而出,导致情绪失控。
情绪失控的原因有很多,自身的性格、过往的经历、现实的情境,以及情绪的成熟度,都是造成我们情绪失控的原因。不过,情绪失控最重要的原因,与我们长期的情绪压抑有关。
感情障碍,会让我们莫名其妙地生气,老是发无名火;疲倦和厌烦,会让我们长期处于低落状态,失去活力;身体的不适和行为的异常,会在潜意识里形成痛苦、锚点,一旦触及,就像点了火药桶,让我们压抑的情绪瞬间爆炸!
解决情绪压抑,最好的方法不是逃避和忍受,更不是像火药桶一样爆发出来,而是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引导情绪的流动,将情绪问题释放出来,从而调节自身的状态。关于自身情绪的疏导,我会在第三章和第四章做详细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