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货币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因而商品也就具有二重形式:使用价值形式和价值形式。使用价值形式就是商品本身的物质形式,即商品的自然形式。价值形式即交换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形式。以货币来表现价值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
研究价值形式及其发展,是为了说明价值以及价值量如何通过价值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也是为了揭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商品交换的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一致的。它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例如1只绵羊和2把斧子相交换,1只绵羊的价值就表现在2把斧子上。用公式表示为
1只绵羊=2把斧子
这一价值形式发生在原始社会的后期。当时商品生产处于萌芽状态,交换带有偶然的、个别的性质,其价值表现是简单的。但这种简单的价值形式包含了一切价值形式一般的本质规定。
在1只绵羊=2把斧子的价值形式中,绵羊和斧子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绵羊起主动作用,通过斧子表现自己的价值,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处于相对价值形式。斧子起着被动作用,不表现自己的价值,只是充当绵羊价值的表现材料,起着等价物的作用,处于等价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是价值形式的两极,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绵羊,离开了处于等价形式的斧子,其价值得不到表现,绵羊就是绵羊;同样,处于等价形式的斧子,离开了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绵羊,就不能充当价值的表现材料。同时,它们又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同一商品不能同时处在价值形式的两极,即绵羊在交换关系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就不能同时处于等价形式。同样,斧子在交换关系中处于等价形式,就不能同时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否则就是1只绵羊=1只绵羊或2把斧子=2把斧子。这是毫无意义的。
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只是直接作为使用价值出现,它的价值必须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只是作为价值出现,它的使用价值变成了表现另一商品价值的材料。这样,商品(绵羊)内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表现为两个商品(绵羊和斧子)的外部对立。
简单价值形式只是价值表现的萌芽形式。这种价值形式既是不完全的,也是不充分的。随着进入交换的商品种类的增多和范围的扩大,简单价值形式必然向扩大的价值形式过渡。
(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分工使社会生产力获得进一步发展,使剩余产品增多了。这样,交换的范围扩大了,交换已经不是偶然的行为,而是经常的行为了;简单价值形式发展为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已经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用公式表示为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其价值表现在一系列的商品体上,取得了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在这里,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则是一系列的特殊等价物。这时,绵羊的价值第一次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商品价值的表现比简单价值形式表现得更加充分,但这种价值形式仍然存在许多缺陷。从相对价值形式方面看,它的价值表现是不完全的,因为处于特殊等价形式上的商品是没有穷尽的,组成这个系列的商品种类不同、千差万别,商品的价值没有一个统一的表现;从等价形式方面看,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谁都能够接受的统一的等价物,商品交换仍然是物物交换。由于这些缺陷的存在,交换经常发生困难。例如:绵羊的所有者需要斧子,有斧子的人却需要谷物,而不需要绵羊;如果谷物的所有者需要绵羊,则绵羊的所有者要先用绵羊去换谷物,再用谷物去换斧子,才能换回自己需要的商品。如果谷物的所有者不需要绵羊,困难就会更大一些。这种情况不利于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扩大的价值形式需要向更完全的价值形式发展。
(三)一般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公认的一般等价物逐渐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直接的物物交换,就为以一般等价物作媒介的商品交换所代替,从而使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为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集中地、统一地表现在一种商品上。用公式表示为
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在价值形式发展史上是质的飞跃。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商品的价值表现第一是简单的,因为各种商品的价值只表现在一种商品上;第二是统一的,因为各种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同一商品上,从而克服了扩大价值形式中存在的缺陷。
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还没有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曾有不同的商品充当过一般等价物。在历史上,牲畜、贝壳、盐、布帛等都起过一般等价物的作用。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般价值形式发展为货币形式。
(四)货币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之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商品交换的范围更加扩大,参加交换的品种日益增多,客观上就要求一般等价物固定在一种商品上。于是产生了货币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集中地、统一地表现在一种贵金属商品如黄金或白银上。用公式表示为
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比较,并无本质变化,它们的区别仅仅在于贵金属黄金或白银独占了一般等价物的地位。黄金或白银由于具有质地均匀、便于分割、体小值大、便于携带、不易腐烂、便于保存等优点,成了理想的货币材料。所以,马克思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黄金或白银之所以能成为货币,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不是因为它具有什么神秘的力量。
由此可见,货币的产生过程既是价值形式发展的过程,也是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货币的本质在于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作为价值的代表,用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作为商品,同普通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它又和普通商品不同,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即货币商品。
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的一系列内在矛盾外在化了。内在于商品中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在简单价值形式中表现为商品与商品的外部对立,现在发展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整个商品世界划分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另一极是货币。一切商品必须转化为货币,它的价值才得以实现。货币使商品生产者之间产生密切的联系,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货币的本质还体现在它的职能之中。
三、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决定的。货币的职能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备。货币的主要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可以作为衡量和计算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大小的标准。
货币之所以能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正如计量物品长度的尺子,本身必须具有长度一样。作为价值,货币和其他商品一样,都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因此,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不过是商品内在尺度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外在表现形式。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时,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因为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是表现价值,不是实现价值,所以,可以不需要实在的货币,只需要想象的、观念上的货币,即给商品标明价格就行了。但是,这种想象的、观念上的货币必须以现实的货币为基础。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要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商品价格的变化不一定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化,如商品价值不变时,单纯货币价值的变化就会引起价格的变化。同样,商品价值的变化也并不一定带来价格的变化,如在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按同方向、同比例变化时,商品价值变化并不引起价格的变化。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衡量各种商品的不同价值量,就是要把不同的价值量表现为不同的货币量。这就要求货币自身有一个确定的计量单位,以计量货币自身的不同量。于是,在技术上就有必要用一定的贵金属的重量如金或银的重量作为计量单位即货币单位,这个计量单位又分为若干等份。这种计量一定贵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份,叫作价格标准。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货币单位,因而有不同的价格标准。如中国历史上用白银作为货币材料时,就曾用“两”作为计量单位即货币单位,而“两”又分为“钱”“分”等。又如美国的货币单位是美元,英国的是英镑,法国的是法郎;它们各自又分为不同等份,都包含有一定的贵金属重量。在历史上,货币单位的名称曾与重量单位名称相一致。以后,由于种种原因,货币单位名称同重量单位名称逐渐分离了。这时,货币单位名称便纯粹是法定名称了。
(二)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不能是想象的、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的职能是商品流通发展的必然结果。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作商品流通。在货币出现之前,商品交换采取的是物物交换的形式,即商品(W)—商品(W),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统一的。货币出现以后,物物交换发展成为商品流通,商品交换分裂为用商品换货币(W—G)和用货币换商品(G—W),即卖和买两个行为,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换中买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统一,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种商品的交换彼此交错在一起,加强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联系,也加强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但另一方面,如果有些人卖了商品后不马上买,另一些人在此处卖而在彼处买,就会使一些人的商品卖不出去,引起买卖脱节,这就加深了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产生了危机的可能性。
由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只是转瞬即逝的,因此,虽然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最初采取了金属条块或某种形状的铸币,但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货币不断转手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单有货币的象征存在就够了,于是纸币这类本身没有价值的价值符号逐渐代替真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北宋的交子,已经具有纸币的特性;而金国的交钞和南宋的会子,则已经是纯粹的纸币;元代则出现了可不兑现的纸币。欧美国家直到17世纪末才开始出现纸币。到资本主义时期,纸币成为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它不是按其本身价值而是按照它所代替的金(或银)的价值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的。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其他职能是在这两个职能的基础上派生的。
(三)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的职能。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从质的方面看,它是无限的,因为它能直接转化为任何商品;从量的方面看,每个货币的购买手段又是有限的。这种质和量的矛盾推动着货币的贮藏和积累。
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不能是想象的、观念上的货币;在信用不发达的条件下,也不能以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代替,而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银制品等。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贮藏是货币流通的蓄水池,它能起到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出来的货币就退出流通领域而成为贮藏货币;反之,当流通中的货币量不足时,一部分贮藏货币又会流入流通领域而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由此可见,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一般不会在流通领域中泛滥成灾,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阅读专栏]
有关纸币执行储蓄与贮藏手段职能的学术观点
金银(尤其是黄金)至今仍被当作最保险的贮藏手段,但是,现在世界各国的货币已割断了与黄金的法定联系,黄金并不直接作为货币执行职能。如今更普遍的是纸币被作为通货使用,并作为银行存款进行储蓄。那么,进行银行存储的纸币,到底执不执行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
目前国内学界对此存在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严格地说纸币是不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有人认为纸币在币值长期保持稳定的条件下能够履行贮藏手段职能;有人则认为纸币有储蓄手段的职能,但不具备贮藏手段的职能。其中后两种观点近年来也受到了较大的关注,其理由如下:
理论上,贮藏手段应该具有三个基本前提:一是它在保存过程中不易损坏和变质;二是当需要使用时,可以比较方便地与其他商品相交换,转换成需要的形式;三是其贮藏价值是稳定的,在贮藏前后能够转换成数量相同的其他物品。金属货币天然满足了这三个条件。而纸币在耐贮藏方面比较差,但银行存款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纸币在币值稳定从而确保贮藏价值的稳定方面则更加困难,这也导致了纸币难以作为一般财富的代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虽然纸币不能作为一般财富的代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但纸币具有储蓄手段的职能。纸币作为储蓄手段实质上是人们将价值符号形式的货币所代表的对社会财富的现期索取权,通过银行这类信贷机构,转变为未来财富的索取权。虽然从持币者个人的角度看纸币储蓄是现期商品索取权的延期,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不过是现期商品索取权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再分配,因为储蓄存款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转化为贷款,形成现期的购买力。此外,我们知道在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条件下,货币贮藏是货币流通的蓄水池,但是在纸币和信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条件下,这种天然蓄水池是不存在的。因此,在现代经济中,货币供应量的调节是由处于流通过程之外的政府货币管理当局控制的。
(四)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货币的这一职能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账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的出卖同货币的取得在时间上是可以分离开来的。就是说,商品买卖可以不用现款,而是采取赊销方式,到一定时期后再付货款。这时,货币就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不仅在商品流通领域中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而且在商品流通领域之外被用于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一方面大大减少了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促进了商品流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随着支付关系的发展,许多商品生产者之间发生了债权和债务关系,形成了一系列的支付关系链条,即甲欠乙债、乙欠丙债、丙欠丁债……如果其中有的人到期不能支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造成整个债务链条关系的混乱,就会给有些人在经营上造成很大困难,有的人甚至因此而破产。
(五)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当商品流通超出一国范围而产生了国际贸易后,货币也就超出了国内流通领域而在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中发挥作用。
货币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不过是货币在国内的职能的延伸。在国际贸易中,货币也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不过,这时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再是国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是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以货币为价值尺度所表现的商品价格,不再是各国不同的国内价格,而是统一的世界市场的价格。在国际范围内,货币作为世界货币,除了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外,还要执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职能:①作为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国际贸易差额;②作为购买手段,一国用以单方面购买另一国的商品;③作为财富的代表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如战争赔款、向外国借款等。在当代,世界货币的职能还体现为充当国际支付手段,用以偿付国际债务、支付利息和其他非生产性支付等,以平衡国际收支的差额。
一般地讲,在贵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充当世界货币的是足值的金和银,而不是具有地域外衣的铸币。因此,它主要是金块、银块的自然形式。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主要由那些在国际上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的硬通货(包括具有国际信用的纸币,例如美元、欧元等)来充当世界货币。但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仍必须贮藏一定量的黄金,以作为世界货币的准备金,用来平衡一国的国际收支。
以上论及的货币的五种职能,共同表现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而且相互间在历史和逻辑上有着有机联系。从历史上看,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它们是与一般等价物形式转变为货币形式同时形成的,在它们形成之后才依次出现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这些职能。从逻辑上看,货币必须首先完成价值尺度的职能,才能进而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只有这两项职能充分发展了,才会产生贮藏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的职能不仅是流通手段职能发展的结果,而且以贮藏货币的存在为前提;至于世界货币的职能,显然是以前四项职能在国内的发展为基础的。
四、货币形式的演变
作为价值形式的货币是历史的产物,其本身形式的变化和发展始终与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最原始的货币形式是各种自然存在的物品,如石头、牲畜、贝壳、布匹等。真正货币的最初形式是金属条、块的自然形式。金属条块货币的最大缺点是成色查验的困难。因为不同的条块的成色和分量是不同的,因此,每次交易都需要鉴定货币的成色和分量,很不方便。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有利于交换行为,一些有影响的商人采取在自然金银条块上盖上自己印记的办法。这样做一则有利于交换,防止货币上的欺诈;二则可以扩大这些商人的商业影响,巩固其地位。
为了促进商品交换,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由国家来铸造货币势在必行。铸币的出现,更加便利了商品的交换,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货币欺诈。虽然铸币在流通中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磨损,但这种磨损并不妨碍人们接受它;于是,国家便有意识地制造与面值不相符的铸币。这样,铸币的面额与其代表的实际价值逐渐脱离,使得铸币也逐渐只具有价值符号的意义。货币之所以可以这样,其关键在于货币在交换当事人手中只起媒介的作用,对于当事人来说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国家干脆用没有任何价值的纸币来代替铸币。纸币的雏形最初产生于古代的票号或钱庄,当时的金银拥有者将金银存于票号或钱庄,票号或钱庄开具票据,该票据证明其持有者有等量的金银保管于此并可以随时兑换。由于人们相信票号或钱庄殷实可靠,具有兑现的信用,这些票据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流通,因为人们相信它同金银一样好。但在信用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纸币的作用是很有限的。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纸币成了由国家印制、强行发行并代替金属货币使用的价值符号,它不仅可与金属货币混合流通,而且与金属货币具有完全的可兑换性。这就要求发行纸币的国家掌握足够的金属货币作后盾,因为如果不顾金属货币储备而滥发纸币,必然带来经济秩序的紊乱。商品经济与货币的发展史表明,这种没有摆脱与贵金属直接联系的纸币是不会永久发展下去的。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元与黄金的脱钩、特别提款权的创设以及可自由兑换纸币的出现,就是货币形式新发展的例证。
从由贵金属作后盾的纸币发展到与贵金属无关的纸币,意味着货币形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信用货币阶段。信用货币是在信用高度发达的条件下,与贵金属不直接发生联系的新的货币形式,如银行券、支票、期票、汇票等。纸币是使用最广泛的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但它产生以后,既可作为支付手段,又可作为流通手段。
随着信用事业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也在扩大。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取得了它特有的各种信用形式,并以这些形式占据了大规模交易的领域,而金属铸币则被挤到小额贸易的领域之内。信用货币虽然失去了坚硬的贵金属的支持,但它有广泛的信用关系作基础,因此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信用货币最为主要的功能是节省了稀缺的贵金属资源,人们可以利用生产费用低廉的物品,比如用银行账簿上的记录、纸片来代替生产成本高昂的金和银。这既便于携带,又能根据交易的需要开具各种形式的信用货币,使交易更加便捷。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货币形式开始向电子货币方向发展。电子货币与传统货币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其不同之处就是用电子支付方式取代了金属货币或者纸币充当一般等价物。在线电子支付过程就是交易双方通过网上银行进行的电子信息交换。电子货币之所以能够代替纸币等其他货币形式,是因为由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流通费用最低,如电子货币的标准化成本最低、使用成本最低、在网上银行计算机硬盘里保存的成本也最低。电子支付手段也同样具备货币所应有的财富的贮藏手段。电子货币作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支付手段的前提条件是网上商业活动成为社会的主流商业模式。在这一前提条件尚不充分具备时,电子货币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支付手段起作用。
与黄金切断了联系的现代纸币和电子货币这些最为现代的货币形式,可以说是纯粹的价值符号。这些由纸和电子信号构成的价值符号将沉重的黄金赶下货币的王座,使内在于商品中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的外在化达到了极致:在金属货币条件下,商品只有通过一个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将自己的价值表现出来;现在,商品的价值已经完全脱离任何有形的使用价值而只是通过一种价值符号就可以得到表现了。
[阅读专栏]
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各国为解决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确定的规则、措施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
国际货币体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每一个货币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来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于是各国货币金融领域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经过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1944年7月,有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关贸总协定作为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并可按35美元1盎司(1盎司=28.35克)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又称美元-黄金本位制。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又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货币金融领域中的混乱局面,并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逐渐削弱,其国际收支逆差逐步增加,出现了全球性“美元过剩”,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导致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减少。1949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为246亿美元,占当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额的73.4%;此后逐年减少,到1971年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只剩下102亿美元,而短期外债为520亿美元,黄金储备只相当于积欠外债的1/5。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被迫于这年8月宣布放弃按35美元1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停止各国政府或货币当局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这使得动荡混乱的西方货币市场更加混乱。在紧接着的1973年的美元危机中,美国再次宣布美元贬值,导致各国相继实行浮动汇率制代替固定汇率制,不再承担维持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这也意味着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解体。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和固定汇率制的崩溃,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瓦解。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然占了绝对主导地位,直到近年来开始逐步衰落。在这种形势下,新的主导性货币的出现已成为必然。
五、货币流通规律
(一)金属货币流通规律
在商品流通中,货币不断地从买者手里转移到卖者手里,不断作为购买手段与各种商品互换位置,形成货币流通。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因此,商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必然会影响货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的规律,就是货币流通规律。
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是有规律的。决定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的因素有三个:①待实现的商品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的流通速度。前两个因素的乘积就是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是: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情况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发生变动。因为在一定时期中,赊销的商品部分不需要支付货币,而前一个时期赊销的商品却需要在本期内支付,在相互支付时,可以彼此抵消一部分。因此,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应做如下调整:
上述货币流通规律,是金属货币流通量规律。金属货币本身有价值,各种商品价格反映的是商品价值与金属货币价值的比例关系,所以,流通中金属货币量的增加和减少,不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下降或上升。当金属货币量超过商品流通需要量时,一部分货币就会退出流通而成为贮藏手段;反之,货币则自动进入流通。
(二)纸币流通规律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作为流通手段,纸币(包括各种信用货币)代替金属货币流通,而这些纸币本身没有价值。那么,纸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呢?
纸币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流通为基础的。由于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是由国家发行、强制流通(故也称“法币”)的,所以,“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纸币发行量和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相适应,那么,纸币的购买力就会同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购买力相等,纸币就能正常流通,物价就可保持稳定。
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意味着纸币所代表的价值或象征的社会劳动就会变小,即发生货币贬值。在货币贬值的条件下,同样价值的商品,或者说花费了同样多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商品,其价格会表现为更多的货币量,即价格总水平脱离价值而上涨,纸币的购买力下降。这种因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从而出现纸币贬值和物价普遍持续上涨的现象,就叫作通货膨胀。在资本主义社会,国家往往利用通货膨胀作为刺激经济发展和降低工人实际工资的手段。
如果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可能有一部分商品因缺少流通手段而不能流通,从而导致通货不足、货币升值,进而引起物价持续下跌。这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通货紧缩。
纸币流通规律是货币流通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纸币所代表的购买力同它发行的数量成反比,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国家发行强制通用的纸币……似乎可以把经济规律废除了。……国家似乎用自己的印记的魔术点纸成金。……可是,国家的这种权力纯粹是假象。国家固然可以把印有任意的铸币名称的任意数量的纸票投入流通,可是它的控制同这个机械动作一起结束。价值符号或纸币一旦进入流通,就受流通的内在规律的支配。”所以,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必须以货币流通量的规律为基础,发行并调节纸币的流通量,保证宏观经济顺利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