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书写美学研究什么
一、书画艺术与书写美学
1.汉字美学
在探讨汉字美学之前,先探讨一下文字的产生、特征与发展。我们都知道,当今世界上,唯有汉字依然是象形文字,其他文字都是拼音文字。为什么会这样?据人类学家和文字学家考证,人类早期创立和使用的文字大多都是象形文字,诸如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埃及文字。后来这些象形文字为什么都消失了呢?汉字作为象形文字为什么能够一直沿用至今?我们这里不可能做更为详尽的考证与阐释,只是从汉字文明的生态环境和汉字的书写性角度做一些必要的探讨。
中国这一块土地很神秘。神秘在哪?我们一说到中国,就说它是东方的神秘国度;一说到中国,就说它“天人合一”。中国人怎么会产生“天人合一”这种宇宙观?实际上,中国文化中的天地神人共在,是中国特定的生存环境所赋予的。西方重哲科思维,东方重直觉思维。就东方而言,东方直指中国,中国究竟有多大?绝对不是今天版图中的国土部分。那时的中国与中原是同一个概念。只在今天的河南、河北大部分,山东的一部分,陕西的一部分,山西有很少的一部分,安徽有一部分,就组成了当时的整个中国。河南,地处中原就叫中国。它的四方,东夷西戎——东夷指拉弓射箭的少数民族,戎代指游牧民族,狄是养狗的游牧民族,蛮指未开化的少数民族。
我们都把尧舜禹时代称为“圣王时代”,尧(堯)这个字的写法,即上面三个土下面一个人,就是人埋在土里边。尧把他的江山、王位禅让给了舜。舜(𡐩)这个字,上面是爪(手),埋在地下的部分是人虫,地面上的手正在拔埋在土里的人虫。传说中的舜,就把尧从土里边拨出来。实际上就是人类走出伊甸园。圣经里讲亚当和夏娃在蛇的诱惑下偷食禁果。这是人类从自然状态走向文明状态、走向人自身的世界。人醒了。因为尧是圣君,舜就成了他的接班人。传说中的圣王、圣君都是不死的,但现实当中的生命都是要死的。后来舜又把帝位传给了大禹,大禹的禹,甲骨文中的禹(𥜼)就是一个人虫的形象。甲骨文中对于以上几个字的造字过程,非常明确。到大禹的时候,圣王时代也就结束了。
德里达在谈及从言语向文字过渡的前夜时,认为这是自然与文化的原初张力,是实现“从自然的原始人,向有文化的文明人之间的跳跃”[1]。这是在西方文化中,由文字产生所引发的文明人的诞生。
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有《后羿射日》一则——原本天上有十个太阳,后羿射掉了九个。神话故事来源于现实生活,说明在远古时期,中国经历过漫长的干旱期、冰川期、洪涝灾害期。相较于人类的历史,文字的产生不过几千年的时间。在甲骨文出现的时期文字和图像是同体的。
所谓符号就是把某种意义确立下来,这个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这个定义当然适合拼音文字,但中国汉字就不是这样。它是具体的情形和具体的情景。情形和情景的出现会导致什么?结绳记事的方式又是什么呢?我们今天觉得制作一根绳子非常简单,就是把纤维加工成一根绳。但是,原始人群要做出一根绳来就太难了。首先要找到纤维。那个时候要找到纤维,需要选择植物,然后去掉上面的绿叶,抽出内部的组织后,再把它搓成绳。假设某部落在山上,他们找到了这种藤蔓植物,又能够加工,这个部落就绝对了不起。
真正的文字产生主要是在商朝。尧舜禹带有传说性,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考古依据。封神榜里面的商纣王,我们都把他认为是暴君,这里面有很大的文学性。据考证,商代延续了600年时间,一代又一代商王都出自于某个部落的首领。一旦成为商王,其他部落都只能接受商王的分封。获得商王的地位是很不容易的。根据发掘出来的商代历史资料,记录中的王的名字都带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我们今天把其称为天干。天人合一就和天干有所关联。在天干里的“甲”字是怎么创造出来的?我们今天都只知道它在排序中是第一个。甲有可能是某一个部落首领的名字。假设有十个部落,他们要推举一个最厉害的部落首领去当部落联盟首领。甲排到第一,因为这个部落创造了一种工具,就是战争的工具——盾牌。这个战争工具就逐渐演化为“甲”这个字。甲就是一个盾牌。由两根木棍架成十字架,盾牌使其战斗力大增,所以这个部落最厉害。因此,就由此推荐这个部落首领来当部落联盟首领。再就是结绳记事,乙部落能够生产出最好的绳子,可以拿去套野兽并圈养它。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比现在的那4G、5G技术并不逊色。丙代表什么?是钻木取火,这在当时的科技发展背景下,重要程度不亚于今天在发射卫星的时候火箭点火。钻木取火如何实施?下面一块木头很坚硬,上面一块木头很柔软,速度要快,摩擦达到相当的程度,然后出现燃烧,取火就是这样来的。今天我们还有一个说法,叫丙火,就是执掌火焰的人。西方也有这样的人,叫做普罗米修斯。因为普罗米修斯是狩猎民族,所谓盗火盗的是自然之火。我们的古人也一样要经历电闪雷鸣,出现古人说的“天火”,火在地上燃烧起来了,先民们想方设法要把火种采集起来,并安排人员专门把守。一旦不小心火熄灭了,整个部落的人的生存都会受到巨大的威胁。古代的人为什么繁衍得那么慢?并不是他们缺衣少食,而是他们一切仰仗自然的给予。大自然给予多少他们就消费多少。所以,那个时候的部落规模都很小,一个大的部落才有上千人,小的部落才几百人几十号人。后来出现了部落联盟,人口剧增,只靠自然给予就不够了。所以,饥饿在人类文明史中具有推动力,尤其是推动农耕文明的发展。
中华民族又称华夏民族,中华文明又称华夏文明。在古代,中原又称中国?华,就是华山。华山五座山峰,像一朵花的花瓣,所以又称花山。自古华山一条路,这是汉字当中的象形。农业文明把它锁在这块土地上,不需要再向外面交流,所以象形文字能够一直保存下来。汉字的六书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书:形书、声书、意书。汉字是象形文字,六书也可以概括为象形、象声、象意。把汉字仅仅说成象形文字其实是不全面的,它不仅是形态相生,还象声象意。所有的意义就在图像当中、就在文字当中。泰山为什么叫泰山?为什么用这个方式来造这个字?“泰”字——第一,泰这个造字非常不雅,指男性撒尿的动作。因为在远古时期,母系就是女性地位最高,男性地位都很低,只有一种身体语言证明男人体型高大,就是男人撒尿。第二,安泰中的“泰”既有高大的含义,又有安逸的意思,如果你占卦占到泰卦,那就不得了了,是大好事。所以古代中国把周边称为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只有中土叫黄土。黄土是黄沙堆、信风构成,所以黄土是自然环境所成。大家注意,象形文字是信息量最大的。一张图片占的空间要容纳上万的字节,那就说明图像里面包含的信息最大,只是没有释放出来。把一个图像阐释好,可以写一千字,可以写一万字,甚至十万字。“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这说明图像的容量非常巨大。
就汉字的书写而言,古人是从上到下,现在是从左到右,它有一个空间移动的过程。我们说书不尽言,即书达不到言语的丰富性,写出来的文字赶不上说出来的言语,说出来的言语又赶不上内心蕴藏的信息丰富。那该怎么办呢?圣人主张用图像符号来传达。古人留下来的真正的文本其实并不多,我们真正的文化资源、思想资源大部分在先秦时代,什么是精华?蕴藏着该事物基因的部分就是精华。汉字的基因蕴藏在结绳记事之中,蕴藏在甲骨文、金文之中。仅从书体来看,所有的篆体包藏的艺术信息量、人文信息量最大,特别是甲骨文,它们蕴藏着汉字的生命基因。金文铭文中也有留存,到后来的小篆就基本上规范一致了。《礼记·中庸》记载:“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文字被统一了,被理性化了,被权力化了,被制度化了。艺术如果用一个制度来管理,哪有艺术?为什么中国汉字是象形文字,文字的书写为什么构成了东方一切艺术的表达方式?汉字一直保留到今天,汉字书写的永字八法,没有一法是按照纯粹逻辑来进行的,全部是用的类比,即指某一个动作的动态,都是情景。我们古人确实有智慧,就是直觉思维。
我们今天把巫术当作封建迷信,其实当时它是文明打开的第一扇门。当时的“巫”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智慧。我们的先民以巫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与周边世界的关系,那时的巫术来源于人们的敬畏感,来源于人们对世界的恐惧感、神秘感。
我们进一步探讨,汉字为什么会保留到今天?人类最初都是用图形文字,为什么后来象形文字大都丢弃了、消失了,演变成了拼音文字。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图像与文字分裂了,绘画和书写分裂了,语音和语言分裂了,语言和文字分裂了。从中国来看,这种分裂没有出现,文字和图像始终融为一体。汉字既象形又象声又象意,所以中国的艺术叫意象艺术,意象永远带有启示性、直觉性,且绵延至今。
在这里,笔者为什么要用书写美学来代替书法美学,要用书写来代替书体?当然不是否定书法美学,也不是否定每一种书体其自身的价值,但书体的价值更多的是历史的价值。一旦成为体就有了法体、法度。包括帖都叫法帖,这太可怕了连草书都必须有草书的法度。第一个写草书的人绝对没有法度。假如张芝是第一个人,那肯定法度就从他那开始。那么后面写的为什么要颠张醉素?怀素本来是学习禅宗的出家人,但他一旦没有酒就不行。醉素——因为只有这个时候他才重新摆脱法度,让他自己变成立法者。于右任先生绝对知道只有草书不能立法,但他推崇标准草书。他有两大贡献,第一大贡献,就是组织胡公石等一批书家整理了过去的草书发展历史,在文字学方面做出了贡献。要这样做,就必须要有标准,如果没有标准草书,就无法整理和归类。张芝的草书、王右军的草书、张旭的草书、怀素的草书、黄庭坚的草书、王铎的草书,他就把这些积累起来,分门别类。标准草书就是为草书立法,推崇标准草书的人就是立法者,由此将成为今后中国书写史上一座绕不过的高峰。
拼音文字为什么会代替象形文字,而且成为全世界普遍推行的文字符号?拼音文字最初是在地中海沿岸很狭长的一个地带被创立的。居住在那儿的是腓尼基人,靠打捞海产品生活,有自己的审美和艺术。包括珊瑚礁。所以腓尼基人又称红色民族,素称“红人”。但地中海沿岸的地形,山峰林立、沟壑纵横,海岸线弯弯曲曲,人们的交往大都依赖船只。贸易把地中海、北欧、东海岸等陆地都结合起来。人们做了一个统计,这个数字不一定准确,但大概能说明问题。整个地区的贸易假设有一百等份,腓尼基人做的海上贸易占50%。这就是商业文明。而同时期的中国是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就是“靠天吃饭”。天卦就叫乾卦,乾卦的卦辞四个字,即“元亨利贞”。元者善之长也,就是一切生命的开始,这就是至善。善的发点是生命,即以生命为本。亨者,嘉之会也。“嘉”意味着美好。那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古代的部族和部族之间的交往。地中海沿岸,部族与部族交往频繁,但由于每个部族都有自己的图腾与文字符号,交往起来很不方便。为了方便交往,方便做贸易、方便交流,便现出了文字语音标注,找到共同的发音标准,这样才有利于交流。在罗马字26个字母当中,腓尼基人创造的字母占了22个。所有的语音就是靠26个字母表现,这就是拼音文字。任何一个单词的拼音本身并没有意义。比如“太阳”,在中国,太阳是——日。一个圆圈打一点,后来变成方块字,变成一个矩形中间一横。我们要寻根,就要寻找它的原始含义。但中国的“日”字,不是单纯的一个对象,而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从天文学、宇宙学的视角看,太阳运行到哪里,“日”字写法就不同,意思也随之发生变化,符号本身也发生了变化,已经不是单指太阳这一事物了;在日下面加一横就成为“旦”,下面一横代表地平线,这就是表现太阳上升的时候;接下来就是朝阳的朝,朝就是五六点钟,意味朝气蓬勃。
所以,汉字美学是中华民族集体无意识美学思想的智慧和结晶。它以文字符号的形式化意味,承载着东方文化的人文情境、宇宙观和哲学思想。不仅汉字美学具备完备的美学体系,同样的特征还体现在书体美学之中。
2.书(法)体美学
中国汉字从创始以来,随着文化的选择和应用的需要,形成篆、隶、楷、行、草五大书体,构成了汉字的五大书体。篆书在秦时兴盛,隶书则在汉代渐成渊薮,真、行、草的流传时期,是自魏晋至南北朝之际,约400年时间。篆书、隶书仍并行不悖。到了唐代,主流的书体为真、行、草,但隶书、篆书也不乏名家名迹。宋代朱长文在《续书断》中指出:“自秦李斯以仓颉、史籀之迹,变而新之,特制小篆,备三才之用,合万物之变,包括古籀,孕育分隶,功已至矣。历两汉、魏、晋至隋、唐逾千载,学书者唯真、草是攻。穷英撷华,浮功相尚,而不曾省其本根,由是篆学中废。”[2]便是对书体更迭、断代的有力明证。
图5 李文岗 《心经》
更有书家,对单独字体进行过集中探讨,以求在形质和性情中,辨别书体间的差异与特性。孙过庭论真、草二体曰:“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性情;草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3]草书若分不清点画,则笔意纠葛不清。楷书一点一画,则文意清晰。便是对专门书体进行分门别类的探讨,而且每种书体都有自身的范式和法度。
西方艺术主体是造型的艺术。西方的形象仅指日神精神,是阿波罗精神,即造型艺术。比如古希腊的雕塑,就是造型。它达到了宁静、和谐,对称、完美。中国的汉字里,只有楷书和篆书这两种书体能够满足造型艺术的标准。隶书在某种意义上都不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因为它蚕头燕尾。它的笔画要求就是一个类比系统,它并不是把燕子的尾巴套在笔画上面,把蚕的头套在笔画上,而是说这个感觉有点像,是一种直觉和感受。但篆书小篆就明确地更加规范了。书同文,就是统一按一个标准。所以一旦按一个标准,它就是一种造型。所以西方绘画里的透视,也是造型艺术。而我们的中国画从来就没有透视这个说法,只有三远法,是一种情景艺术。
书写携带了所有的理性的、感性的、直觉的、间接的、知识的、非知识的、显意识的、无意识的信号。转入到书写的具体过程中,它饱含着枯湿浓淡、提按顿挫,饱含着具体的点画是怎样生成的。很多人说书法艺术,其实所有的艺术都是如此,都是不能重复的。不仅不能重复别人的,就是自身的也不能重复。这就是书写性使然。既然是书写性带来的,它就不是纯具象的,也不是纯抽象的,它带来的永远是形象事件,即意象世界。你看西方要么是具象艺术,要么是抽象艺术。它自有它的逻辑体系。西方的现代绘画才是和中国书写新艺术取向相同的一种艺术方式,特别是后印象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波洛克、纽曼,他们所做的这一些偶发艺术、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都是借用我们书法里边的语言,但是他们回避了书体。他们没有借用我们的草体,也没有借用我们的篆书、隶书、行书、楷书。他们仅仅是借用了我们书写当中形成的某些视觉现象。比如说波洛克采用屋漏痕的方式,他正好利用了东方书写的这种成果转化为抽象表现主义,谁也不能说他的作品是照抄中国的。而我们亦步亦趋,把所有带有自由品质的书写,都说成书体。楷书写不好,没有做楷模的位置。行书没有体现出行书的风格,这里边谈到的每一种风格,是书法美学,即中国书法。这样谈是没有错,但是我们要从中把它激发出来。即便是楷书篆书,它里边都有内在的自由度。内在的自由度就是去体会、去理解、去体验。
我们在对书写美学产生思考时,要明白书写本身就是审美生成。所以这才找到了一个动态。所有的书体都是名词,所有的名词都是静态的,而所有的静态都是规范化的。篆书毫无疑问有篆书的规则、有篆书的法则、有篆书的题材。所有的隶书都是蚕头燕尾,其宽窄布局都是规范的法度。对于初学者,这些法是有作用,初学者必须要经历进入的过程。但是,已经进入了各大书体、能够达到一定法度的人,其书法笔画里已长出了其精神,就不一样了,其风格也已形成。现在的问题是,不少学书者十分焦虑,不知道怎么学,不知道怎么写,往往只是达到某某老师对自己的要求,缺少自觉意识。书法作为艺术,走的路线就要不一样。现在实际上很多学书者已经异化了,为了完成学业而书写,甚至完成老师的期望而写,害怕“退步”。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一种武器叫高射炮,就是它要后退一步,再反弹回去。从积极的角度来理解,所谓的退步就是想回到自身的原点,其实那就对了。
3.写意画、文人画
写意画和文人画都是关于“书写”的美学课题,在书写美学中同样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写意画的核心内涵在“意”。何为“意”呢?今天,对于“意”的解释主要集中于“意象”“意境”“诗意”,所以这个“意”,它是复杂而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并非简单地能用一个美学概念来概括。就意象而言,它的含义往往是从具象之中抽离出来的,不同于表象的一些形象。它是作者的感知与感受相互之间的高度融合。写意画通过绘画手段(书写)及挥运过程“写出意象”,这就是写意画的含义。意象在艺术史上并非中国所独有,其他民族也有意象表达的艺术,但中国的写意是自身独特的活态生活和诗性表达。中国的“意”,是在中国的社会历史、地域、民族、文化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并且深受东方审美经验的影响。绘画中对表象“合于自然”的表象模仿,本是人的基本生活诉求,但当模仿达到一定高度时,表象艺术中不仅蕴含着纯粹的自然形象美,作者对自然存在的感受也开始有意识地融入主体意识(创造意象),形成超然与模仿自然的意象表达方式。
图6 柯鸿坤 《丰收》
文人画同样是具有强烈的书写意识的绘画表达方式。文人画的发端,肇自北宋苏轼所提出的“士夫画”。明代董其昌进一步将其确立为“文人之画”。并以绘画南北宗论,划分了文人画的系统。而董后,“重南抑北”思想的崛起,使南宗绘画逐渐成为文人画的正宗。文人画家排斥院体画尚“形似”和色彩妍媸的偏向,标榜绘画要以“情”为本,提出人格化象征的叙事风格,追求“逸”“神”。正如元代倪云林所言,“聊写胸中逸气”。鄙弃写真和缺乏意境的匠人画。认为“虽工亦匠,不入画品”([清]邹一桂《小山画谱》)。其绘画方式为诗、书、画、印,“四全”。画白上诗跋、书写与绘画互为补充,组成完备的文人绘画系统。其书写性特点主要表现在:(1)讲究笔墨情趣。通过“以书入画”的方式,脱略形似,强调品格和意境。(2)书写成为最能够反映文人画家理想和品格的路径,以诗性的书写题跋,渲染画面意境,追求创作主体的人文之美。不仅如此,文人画常选取梅、兰、竹、菊“四君子”为创作题材,以托物言志,书写品格形象。(3)书写性也成为中国文人独抒胸臆,浪迹江湖、流连山林、清高避世、超尘脱俗的重要表达方式。故书写性绘画作为创作主体,强力个人意志的表达,其抽象性的维度,更适应抒发性灵、崇尚自然、挥洒自如、简淡空灵、笔疏墨戏、强调神韵的逸笔画的显现。提及写意画和文人画中的书写性特征,就需要对中国的写与绘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梳理。
根据当代艺术史论家翟墨的看法,中国画经历了制、绘、画、写、作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制造。制造即生产作品的过程。制造阶段就是木匠、石匠、工匠雕刻,这些叫制作。制作器物的过程中也同时制造了文字,也制造了图画。绘就是笔绘制出图画,采用了平涂,即涂上各种颜色的方式,比如说敦煌壁画。画就是点画。写就是文人画时期,就是采用书写的方式来进入全新的创作。作就是当代中国画艺术里面的制作。中国画的创作历史大致经历了制、绘、画、写、作这五个阶段。徐冰用英文字母来做成汉字的造型,作为一种实验艺术,它只是一种尝试。我们知道巴别塔,又名通天塔。当初不同地域的人只要登上巴别塔,就已经通到天际了。登上天际的人,他们使用的语言都是一样的,发音相同,交流没有任何障碍,形同天上人间。上帝就觉得这太恐怖了,他感觉到人类已无法管控,于是下令推翻巴别塔。徐冰做这个事情,就是想重建巴别塔,实现语言上的共同体。这是一种观念,现实当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当代似乎在重建巴别塔,在哪一点实现了?应该是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就相当于是世界语,就是通天塔。4G,5G,6G……换代或者是技术更高端一点,但是基本法则是确定的。莱布尼茨是哲学家,他发明并完善了二进制,或者说他受到了《易经》的启发,受到了阳爻和阴爻的启发。一阴一阳之谓道,一个阳爻一个阴爻就构成二进制,二进制就是整个计算机语言的基础语言,这种语言是世界通用的。
东方艺术中,用最基本的方式表达最基本的情怀,就是书写。象形、象声、象意,这一系列转注和审美情调,天地人神共在,天人合一,这些气象,这些书法内在冲动,都集中在书写过程中。不管是哪一种技法,枯湿浓淡、提按顿挫,都在这个过程中。还有所有的书体,最主要的方式,某种意义上最根本的方式,都是书写的过程。而西方为什么不叫书写?它也用了书写,但是它的文字里边不构成艺术,比如说英文,它就是写字,它是功能性的,即签字。他们写一篇文章,就和我们不一样,因为我们运用了特殊的材料和工具——水墨和毛笔。笔头是软的,用笔墨书写就变成了我们的艺术语言,因为笔墨的内涵太丰富了。墨分五色,这是一种艺术哲学划分,暗合金木水火土五行,暗合东方哲学精神。笔由于是软笔,又有锋,它就有秃笔、有锋笔。由于它有软性就有弹性,有弹性就有无限可能性。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枯湿浓淡,“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由此产生变化和精神升华。汉字里也有硬笔书法,但是其艺术可能性是无法与软笔书法相比的。硬笔书法对规范中小学生写字有作用,但它不是艺术作品。虽然我们后来也称它“书法”,书法艺术的含义却挖掘不出来。软笔的笔锋构成一系列的艺术语言——中锋侧锋,半中锋半侧锋,还有裹笔、平锋。墨分五色实际上是无限色。第一个华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他也做水墨画画,他说他至少发现墨有50种颜色。但是这仅是对水墨有很多可能性的一种说法。实际上我们过去说墨分五色,是一种哲学表达,就是各种可能性都有,最终还需要回归到书写美学中来。
4.书写美学
我们阐释书法,阐释绘画,就是阐释中国书法、中国画中的表达方式,阐释书画同源。站在书法的角度讲绘画,站在绘画的角度讲书法。汉代扬雄认为:“言,心声也。画,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4]柳公权在《笔谏》中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元代郝经曰:“书法即心法也。”[5]可见,古代书家对书写的探讨,臻于本质论的理解,即书为心法。站在书法的角度,所有图像的产生实际上是早期文字发生的一个方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就涉及书画同源的问题以及书写方式的问题。
元代画家都讲求笔墨情趣,不少人主张书画同法。如元四家之一的倪瓒就是典型的代表。实际上,书画用笔同一的主张并非肇发于元代。唐代的张彦远、宋代的郭熙都曾表述过类似的思想,但将这一概念真正提出的是元代的赵孟𫖯,他曾在《郁逢庆书画题跋记》中跋曰:“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入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6]而关于如何具体地将这一理论进行实践,柯九思认为:“写竹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7]杨维桢也说“书盛于晋,画盛于唐宋,书与画一耳”[8]。可见元人是极力提倡以书法入画的。而到了黄宾虹这里,更将书画同源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书画同源,理一也。若夫笔力之刚柔,用腕之灵体态之变化,格局之安排,神采之讲求,衡之书画,固无异也。”[9]回顾历代书家对书与画关系的“书画同源”探讨,可以发现实际上在书画的同一问题上,大家是达成了共识的。为什么大家对书画同一性问题保持一致呢?当然要回归到书写的本原之中。这便涉及书写的点画问题。
图7 张公者 篆书集《论语》《大学》句
图8 张公者 自作诗《宿吉祥寺》
图9 张公者 合体书郑雪峰《兴城赋》
中国文化语境中有一个说法,叫作“一画开天地”。在书法中,一个点画有多少种方案,那都是给它立法之后,有法度确定,才把它作为技术的一部分。但我们首先看这个点画,点从无到有,即无转化成有,这个点好像都是存在的。数学中有一个定义,点是不占空间的。现实当中所有的线都是由点构成的。点承担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无限到有限、从虚的存在到实的存在的一个过程、一个爆发点。它往往是一个话语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属点。实际上,就是有无相生。太极图上,中间画的本身是一个点。它是人类的设计。制作太极的人,设计了一个负阴抱阳的阴阳。实际上,当它还是一个点的时候,就是我们思维的起点,是一个想象、是一个理论起点、是一个思考问题的点。书论中所涉及的书家,包括现实中的书写者,他们都是讲求点画,力求现实化、格式化、程式化。线条是实实在在的点。但是,现实中依然暴露出点本身存在的问题,大家对此是描述不清的。这种不清楚正好是我们要探讨的。数学里边的“0”就是一个符号。“0”不是现实当中的不存在,也不是现实当中的存在,它就是符号的起源。我们知道罗兰·巴特有一篇文章是《零度写作》,其实所有的写作都是高于零度的。但是谈“零度写作”的时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保持纯粹的书写性,由此我们可以把它放大到整个书写艺术中去。
另外一个和点画问题相关的是书画同源的概念。在书写的这个时刻,这个时间要做什么工作?就做还原的工作,不要被现实的技法、已经规范化的点所笼罩。在哲学里面,古希腊有一个智者派的哲学家,就讲了“飞矢不动”,说飞翔中的箭头是不动的。他们又讲了另一个故事——阿基里斯悖论。这两个故事实际上都是哲学故事,他讲的都是同一个问题。飞的箭头为什么不动?它是用数学来验证的。比如说一个箭头在飞,另一个箭头就从另一个点飞过去,正好与那个箭头交集。交集这一点都是动的,你怎么能击中?根据常识,飞矢是动的。但是当有人说出来飞矢不动,而且要加以证明,这就是相对论。在动当中能看到不动的东西,是非常了不起的思维,而这个思维对我们搞创作的人、书写的人来讲是可以借鉴的。阿基里斯悖论讲的也是有限和无限的关系。阿基里斯是一个长跑运动员。他去追乌龟,自认为追得上,现实中也确实追上了,并且超过了。但是,在逻辑中就要遵循另一个法则,即时间和空间的无限分割。阿基里斯每一次追赶乌龟,都是从时间和空间中分割1/2。追上一半了,但还有一半,又要追到一半,所以这个一半是多少?1/2是多少?就是无限。关于书法中的这个点,关于这个点的书写就要有这种“分割无限”的思维方式。
图10 肖舜之 《藤蔓系列·家园之七》
最近翻阅量子力学,很受启发,物质世界和心智世界结合在一起了,量子和灵魂结合在一起了。就有限与无限的关系而言,庄子叫其大无外,这个就叫大是不是?其小无内就叫小是吧。表面上说的是大小的问题,哪个大哪个小,实际上说的是无限。庄子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并不是故意要违背世俗,而是为宇宙人生提供另一种不同的思考方向,启发世人逐渐僵化的思路。毕竟身处在这样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世界中,只接受一种固定的模式,也就等同于排弃了其他的可能。而当今世界,最需要的正是这种求变常新的心灵!天地再大,也只是一个有限世界。其大无外,无外是什么?就是无限大;其小无内又是什么?就是无限小。无限大、无限小仅仅只是人类的分辨意识,无限根本上不存在大小。所以,点是怎么产生的?点画,是对任何一个事物书写的开始。换一个角度看,书写是从点开始的。书写的开始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从理念到艺术显现的过程。我们书写这个点就意味着无变成了有。之诺讲的飞矢不动,从一个角度看就是静止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无限的。如果只是从静止的角度思考问题,那就从另一个角度否定了事物是有延续性的。延续性就是空间和时间的关系。这种时空的关系产生速度,速度超越了静态的三维世界。现实空间世界就是三维世界,就是长宽高的世界。空间围合才叫空间。如果没有围合就无所谓空间,那只能叫空。加进速度就是第四维空间,第四维世界。按科学的逻辑,当你不断推动向无限扩展。那么这个点画已经从无到有转化成画。这里边就涉及哲学思维,但同时也是生活的。
上古时期的点画不是全靠毛笔写出来的,有的甚至说更多的是对骨头、玉石的加工。从对骨头、玉石的加工里面产生了点画。比如《诗经》里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的过程,琢磨的过程就是点画开始的过程。古代人在玉石上面加工,就形成了点画。“玉石俱焚”这个词为什么这么严重?加工一个玉器,不要说手镯,就是一道印痕、一道小小的沟壑,都可能需要数年时间,甚至要花几代人数十年的功夫。经年累月,滴水穿石,经过无数的日日夜夜,玉石的点画才能形成。它的价值极大,石头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所以,书写远不是我们今天局限认知中的只有毛笔书写才能够叫“书写”。我们意识太强大了,只要谈到书写就会认为是使用笔墨。书写是一个升华概念。书法的体裁是升华的概念,而笔墨是材料工具上升的概念。
在书法中,书写又叫笔耕。这种说法是从农耕文化中比附出来的。什么叫耕耘?每一个农民都很关注自己那一块地的状况,关心自己那块地里的水稻小麦长势怎么样。到了该秋收的时候,远看过去金黄一片,视觉色彩出来了。但是,他不放心,因为这是他自己的责任田,所以就要走近看,中国画中的视点就出来了。我们都说油画是焦点透视,说中国画是散点透视,但中国画的视觉方式是散点,但不是透视。我们借用的是西方的艺术理论,才叫它散点透视。只要是透视就是焦点,只要是焦点就是透视。农民在面对自己的田地、在面对秋收的时候,远看自己的田地是金黄的一片,但他依然不放心,必须走近细细地看、细细地观察,跑到田里边去,摘下一束稻穗细细地数,看有多少颗粒,饱不饱满。这个数不是纯数学统计,而是满足他心里对饱满、对丰收的欲望。我们总说中国书法是现实艺术,中国画也是现实艺术。这就好比一位正在确认田地收成的农民,把稻穗摘下来,数了颗粒还不满意,就放在手里边,两个手掌在一起切磋,在切磋的过程中,发现真是饱满,才得到全身心的审美满足。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就是美学态度,这就是把实用性和审美态度交融在一起了。这就是点画,点画集中到脱离现实生活的时候,它就变成了纯粹的审美概念。
没有才的人永远只能做认真的工匠,工匠和艺术家做同样的事情,但是他们抵达的目标却截然不同。一个是现实目标,一个是理想目标。所有的艺术都是出于理想目标,所有的审美都是审美理想,而不是审美现实。审美一旦变成现实,审美就转化成消费。现在,我们的物质极大的积累、极大的丰富,主要是品牌化的时尚产品,都在追求这些。它诠释美学概念,是美学概念推动,有些纯粹是为了审美,就使时尚化的网购成为一种疯狂。采购时尚服装未必是必须要穿戴设备。因为穿戴是现实需要,而穿戴好时尚服装出去参加活动是审美需要。从文明的角度看,就是伊甸园里亚当和夏娃偷食第一枚禁果,偷食禁果那一瞬间世界就改变了。一片叶子落下来,另一片叶子落下来……从这个时候开始,世界就出现了遮蔽与敞亮、光明与黑暗、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爱与恨。然后才有服装,那个时候第一个动作,它都不是出于实用。一片叶子落下,亚当夏娃用来遮体,当他们偷食禁果后突然就害羞了。所以孟子讲“羞恶之心人皆有之”,那不是开玩笑。但是在我们今天的消费时代,如果没有“遮蔽”就无所谓“敞亮”;没有“穿”也就无所谓脱,也就不存在“脱”这个字。画家面对一个不穿衣服的人作画,这是艺术创作,另一个女孩站在那儿不穿衣服就是裸体。因为这个事物是一样的,对象是一样的。但是一个艺术家征求对方同意,创作一件裸体油画——人体表现主义油画,意义就不同了。
前几天,在四川美院的一件作品真是了不得。在一名画家的工作室中,他画一幅女人体,那幅画中画了十个女人裸体。画家花了大略一周的时间进行创作。除了平时睡觉吃饭这些必要的时间,模特全部都站在那里。我对画家说,你这就不只是一件作品了,她们身体的任何一次变化、表情的任何一次变化,这本身就是一件件作品。我问画家是不是全记录了,他说是全记录。就这件作品而言,画家早就摆脱了传统的绘画创作模式,艺术家仅仅是一个策划师,模特不仅仅只是画家的创作对象,模特本身就是作品的参与者和创作的表演者。
当点画出现在实际生活中,一个木匠要根据精准的尺度制作产品;书画家就不同了,他可以随自己的情绪和意念来创作。当然书画家也要锤炼点画,但他与工匠对点画的要求是很不一样的。仅仅满足客观精准需要的点画是工匠的事情,同时满足美感需求就是艺术家要创作的作品。所以同一件东西在不同的地方,它有可能是实用品,也有可能是艺术品。最能说明这一话题的就是杜尚创作的《小便池》。因为杜尚的名气太大,要举办现代艺术展,自然少不了他,总会有人向他约稿。或许杜尚当时手头没有自己满意的作品,或许因为他只想开个玩笑,于是就把那个小便池贴上一个“art”,并命名为《泉》,居然被堂而皇之地送到了展厅。就这样一件作品、这样一个举动、这样一个事件,改变了一以贯之的艺术史格局和创作方式。现成品艺术由此出现了,由此打破了艺术品的疆界,颠覆了艺术的定义。
文明不仅仅是敞亮和照耀,同时也是遮蔽。文明如果没有遮蔽,也就无所谓文明。除了科技,我们还应推崇自己的内心世界。《庄子·天地篇》中有一则故事: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滑滑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
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愤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庄子的这个故事,警示我们单方面追求物质文明而忽视我们的内在精神世界,是不可取的。《红楼梦》里描写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讲的都是这个人生道理。单方面追求物质文明而忽略精神文明、忽略自己的内心生活,其结果往往是对人自身的遮蔽和伤害。
教育是教与育的结合,不仅仅只是教,更不是抽离出来的教条和枯燥得要命的知识。拼音文字中的太阳sun并没有确切的含义,它只有拼出来的语音。语音本身是没有含义的,只有形成一个句子才有含义。拼出来的sun,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居所。它的意义在哪里?在谓语动词之后。拼音文字的含义必须要通过命题才能出现,其任何一个意义都是通过命题来阐释的。
[1]Jacques Derrida, De la grammatologie, Les Éditions de Minuit, Paris, 1967, p.176.
[2]转引自施安昌著:《善本碑帖论集》,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版,第306页。
[3]孙过庭:《书谱》,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126页。
[4]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编:《浙江书法三十年教育论坛论文集》,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28页。
[5]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编:《浙江书法三十年教育论坛论文集》,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29页。
[6]樊波著:《中国书画美学史纲》,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460页。
[7]陈师曾、诸宗元著:《大师的国学课21·中国绘画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71页。
[8]曹清著:《元代江苏绘画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17页。
[9]张振维:《浑厚华滋刚健炯娜——回忆黄宾虹老师论画片断》,载《新美术》198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