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何谓书写美学
1.汉字的书写性与审美生成
汉字是书写的重要载体,是书写显现出的非具象表现形式。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往前追溯数千年。鸟迹代绳和结绳记事在历史文本中被视为中国文字的前夜,我国古代诸多典籍中都对此进行过溯源。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说:“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1]“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2]在历史上,被后世赋予无限想象空间的上古时期,被《周易》认为是结绳的时代,并言明了圣人与书契之间的关系。而在西汉孔安国的《尚书正义》中谓之曰:“古者伏羲氏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3]在此书中,更加明确了画八卦、造书契的大致时代,并终结了结绳时代,而产生文字大化的书籍。及至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提出了鸟迹代绳的衍生关系:“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4]在此,姑且不论书契的创造者是谁,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结绳的功能是为了标识,标识的目的是记录。显然,在记录的形象性、易读性和认知性方面,八卦和书契自有其符号传导的优越性。那么,书写性是如何成立的呢?
中国的文化表达方式是书写。书写正好是一个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不能重复的。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写出与之前完全一样的作品,就连王羲之也无法做到。在东方,形象思维充满了生命力,具象思维未必有生命力,物象未必有生命力,只有形象,才有生命。意象偏重意,具象偏重物,抽象偏重对现实物体的抽象思维表现。中国的艺术,从书法到绘画,包括中国的诗词歌赋等文学艺术作品中,所使用的学术语言叫“半抽象”,用诗学语言叫“形象”。形象最难表现,有的人画出来,一看就没有生命力。而有的人画的写实,一看就叫“以形写神”。得到了内在的神性,具体的外部形象便显得没那么重要了。但是,若无具体,神性却显现不出来。所以,我们在形容别人用笔时可以说很有表情,而用笔的“表情”是无法用知识去传达的。就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它就是寄情于物,托感于景,情景物交融在一起。中华美学的思维方式,充满了激烈的生命碰撞,正如马致远的词中所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这其中,每一个语境,每一个跨境,每一个语语,都是一个活体,因而也就不能直译。一旦直译成英文,这首诗的意境就荡然无存。中国的形象就是互相撞击,互相挤压,形成独立的生命活体。在中国的美学意义中,每一个语语都代表一个形象,所以它不是单纯的象形,它不是单纯被西方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逻辑化的概念,而是一个生命有机体。
有基于此,若今日之书法盲目地遵循“二王”一路,或者根据赵孟𫖯的楷书书写,即使超越了他们,也显示不出艺术的生命活力。因为古人的书写生命已经是自足而完备的生命体了。很多人学习宋徽宗的瘦金体和李叔同的禅体。尤其是学李叔同的书法,这个就更加可疑了。众所周知,李叔同抛却红尘,身心已入禅境,我们解读李叔同的书写即是基于此。因此,今日去学他的书法便是机械模仿,这种机械模仿里面没有生命的禅迹。辛弃疾的词中表达过这种情形:“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就中国书画艺术的语言而言,正是其笔墨语言推动了我们的书写顺畅性。在书写达到有质地的时候、有触摸感的时候,它给我们的感觉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这便是以书写作为核心概念,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作为贯穿书法艺术法则的动因。书写性贯穿所有用笔的问题、用墨的问题、点画的问题、结体的问题。我们处在书写的状态时,不管是篆隶楷抑或是行草书;不管是精益求精的点画抑或是激情飞扬的线条,包括飞扬的状态、旋转的状态,这一切都是贯穿在书写性中的。即便是写正书,每一遍它也都不会完全一样,也没必要这么做。因为书写者呼吸的变化都在书写的过程中,不同的气息蕴含于内。书写时手的颤抖与否,这都是书写者天然的书写条件,即便是写实技术再高,也很难做到绝对统一。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人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真正回到书写情境,才能够重新启迪一个人所有的书写情绪。试想一下,在古代中国,文人们穿着长袍走到六角亭,他们的言谈、手势、姿态和情态全都是书法状态。这就是一个人的体态书法,是身心情感的书写艺术。因此,书写性本身就是一个美学概念。书写性穿越了现代与古代、现代与传统,以及笔墨法则和笔墨自由运行之间的一些过程,同时穿越了所有的技术语言。书法中的笔法有提按、浓淡、顿挫等,但一旦把它说成技法,它就永远都是短寿的、没有启发性的。就好比谁都知道枯湿浓淡、提按顿挫,但是一写出来感觉就不对。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把它知识化了。其实,它是书写过程中涌现出的问题点,它带有知识性,也带有技术性。但是,真正的纯书写性是穿越和超越外在刻板的知识和技法的。曾来德先生的书法作品中,书写性就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有人将曾来德的书法作品称为“飞白书”,实际上他在真正书写的时候,并不是要考虑某个字一定要按照“飞白书”的规则来写。后来,他的书写性发展为一种艺术风格时,才有了“飞白书”。笔者认为这个描述虽然契合了书法史中“飞白书”的说法,这或许只是权宜之计,并不精确。曾来德的书法呈现出来的是东方禅宗美学气象。笔者更愿意把曾来德的这类作品描述为“天象书”。其带有神秘性和不可接近性,里面融入了书写者生命的形而上境界,展现出书写世界的星云图像。当然,技法的运用是不可否认的,不过这里的技法不是一招一式的技法知识,而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才能练就的书写能量的聚集与爆发。这种能量聚集与爆发是贯彻在他整个艺术意志、艺术气息中的,所以显得浑然天成,不露痕迹。这一切,都源于贯穿始终的书写性,正是这种书写性充盈在汉字文化中的生命气象和审美冲动,以书写过程作为表现方式,直达东方美学精神内核的根性显现。
那么,应该如何认识汉字的书写性与汉字书写的审美生成呢?如果把汉字文化拓展开,把它的历史都归入汉文字系统之中,就涉及具象符号的问题。从美术的角度来讲,古代西方的艺术是写实艺术。从艺术的角度来讲,它是再现性艺术、写实艺术、具象艺术、现实主义艺术等,这些都是比较接近的表达。但是,西方写实艺术的整个艺术构成与文化背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运作的背景就是逻辑系统。这个逻辑系统构筑了古希腊时期所有的学派,他们用逻辑学建构学科,善于用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但它们与中国汉字产生的方式不同,它是从人类具体活动与生活实践中逐渐养成的。就像我们今天讨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就是找这些本身永远没有交点的一些话题来作为论题。西方采用的是逻辑体系、哲科体系,而东方更多采用直觉情怀。很多学者认为汉字是具象思维,但笔者不敢苟同。中国式的视觉表达方式应该是形象表达。
何谓形象呢?我们过去接受的形象教育,都是从西方的艺术理论、美学理论中去找理论依据,实际上,对形象的论述中国古已有之,并且阐释得十分精准与透彻。在《周易·系辞》开篇有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现矣。”[5]结合《文心雕龙》:“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6]为人参与,方得形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7]“在天成象,在地成形。”[8]“在天成象”便是天道,在乾卦里显示的是生命力、是创生,整个天象喻示的是一种精神。如果从客观角度来观照,便是客观意志,亦即宇宙意志;从人的主体角度而言,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生命能量。“在地成形”,地上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可感的、有形体的、可琢磨的。所以,即便是抽象的大地,我们都会说地形。就汉字而言,汉字的形象与其构造方式密切相关,因为它的构成方式体现在组字、造字的形态关系之中。
言及汉字的发生与书写,必然言及汉字的“六书”。“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造字方式。六书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周礼》:“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9]六书便是关于汉字的书写教学。许慎在《说文解字·序》里对六书作了解释:“《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10]在《说文解字》的理论观照下,六书具备了详实而充分的规定。使六书成了汉字传统的构造方式和意义范式。
象形文字是文字的形象像实物的形体。象形文字被认为是最早出现的文字,是图像转向文字的必然演化之路。如日、月等。指事是为了表示事物的特征,而在文字中运用了意指性符号,如指示动作、方位等,如上、下、刃等字。指事字往往使接受者能够直接捕捉到字的指示功能。会意字是由两个以上的形体字组成,而表达出新的字义。如莫、明等。形声字是由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和声符(表示声音类别)组成,如江、河等。“转注”是文字由一字的音、义转输灌注到另一字里,形成词义引申或互训,如“走”与“趋”等。“假借”是文字通过借用同音字而来,如借“父”为“斧”等。
就汉字的构造而言,它具有明显的象形、象声、表意及形意兼具的特点,而象形是汉字的最大特点。
2.五大书体的书写美学
西方的后印象主义,特别是抽象表现主义、偶发艺术等都借用了东方法的语言,但是他们均回避了书体。他们没有借用我们的草体,也没有借用我们的篆书、隶书、行书、楷书。他们仅仅是借用了我们书写当中形成的某些视觉现象。比如,波洛克采用了屋漏痕的形式,他正好利用了东方书写的成果并将其转化为抽象表现主义,但是,他的作品却并非被认定为抄袭的中国书写。所有带有法度规则的书写,都被认为是书体。
一个人楷书写不好,或者行书写不好,就会被认为没有体现出书体的风格。这种书体的风格就是书法美学,它是传统书法建构的基础。书写者通过相应的书体学习,去感受每一种书体中释放的自由度。即便是楷书、篆书,其中都有内在的自由度。内在的自由度就是通过书写者的体会、理解、体验,将身心融入其中。书法养心,就在于它是书写者主体的释放和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所以,一般不会有人写到最后变得垂头丧气,生出颓废感。
图4 曾来德 《游茅山五首》(储光羲)
但是,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它就是要去传达那种颓废感。所以,我们在对书写美学的本体进行思考时,要明白书写本身就是审美生成的意义过程,书写这个动态,本身存在审美的动因。在以往的书写系统中,书体都是名词,所有的名词都是静态的,而所有静态的理式和法式都是程式化的。篆书毫无疑问有篆书的规则、有篆书的法则、有篆书的题材。所有的隶书都是蚕头燕尾,一波三折,这些都是审美的程式。对于初学者这些法是有作用。因为,字体要体现出自身的审美特征,要限制姿态的偏离,这是初学者必须经历的进入过程。如果,有人认为你们的书法没有达到一定的层面,其实是没有达到他的想象——他对楷书的想象、对行书的想象。因为他已经经历过由内而外的突围。一旦书写者在作品中烙上自己的印记,就是脱俗。从艺术的角度而言,五大书体实际上就是汉字的形构方式,那么五体的挥运过程,便是其书写方式。
3.书写方式
一旦论及书写方式必然会牵涉两个关联问题。一是书写方式的内在动因来源于何处?二是作为美学的研究范畴,我们应该如何对其进行观照?首先,就是书写方式的内在动因,笔者认为这主要基于文字符号导致的思维方式,即为中华民族的审美方式。而书写性即中华民族的审美性,这种审美性来自于民族根性的生命体验。从中奔涌而出的便是诗性的表达方式,最终直指东方艺术精神。
书写方式和书写的技法紧密相关。若观今日书写技法形成的规范,实际上都是按照西方的知识谱系对应而来的。比如书法学,就是对应西方学科体系,然后将历代每一种题材的代表书家的书写法则作为定格的知识,即稳态的知识谱系、技术谱系。一位书法家必须建立稳定的书法知识体系,所以很大程度上,人们追求书法美学还停留在这一阶段。但是,书法知识不论如何完善、如何系统,它们都只能是静态的外在因素:书法艺术不论如何不完善、不系统,它们都是动态的、内在的审美因素,有着活的生命性。就拿“知识”和“智慧”两个词语的解释关系而言,只有知识被照亮才叫智慧。知识是谁都可以学的,但智慧是被照亮的。被照亮就是我们常说的通灵。禅宗认为,如果无法顿悟就无法解释,因为它不是知识。结果现在练禅宗的人大多是按照知识系统来进行的,其结果可想而知。禅宗受到了庄子坐忘、心斋思想的影响。禅境就是一种纯净的进入,进入了心斋,进入了四大皆空,进入了澄明显现,进入了透彻,进入了境界。书写的时候也是如此,当你在某一个时刻感到书法有了进步,就是这种感觉。当然训练的过程也很重要,因为要让你的肌肉产生这种觉悟和向度。我们今天都爱用“靶向”这个词,你的肌肉运动,和它对疼痛的克服、它的运动轨迹,能够达成你的指向。
书写动态的显现方式,便是汉字及其书写。当然,这个“汉字”就是东方的文字。包括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出现的文字图像,如鱼形图、鸟形图等,这些都被列入文字的范畴。整个甲骨文系统都是用的“东方的文字”这个说法。考据学、人类学、考古学、文字学、训诂学等学科建立起来之后,考证我们的汉字有3000多年的历史,而且始于殷商晚期。那么,为什么文字形式基本都是象形的?为什么能够传承到今天并成为汉字这种独一无二的文字符号?地中海沿岸以前也出现过象形文字,为什么后来选择了拼音文字、语音文字?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口语是经验的心灵的符号,文字则是口语的符号。”[11]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强调:“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12]二者的观点等量齐观,都在强调心乃语言之本原,文字是语言的形式。今天,美学、艺术学都转向了语言学,人文学科也在向语言学转向,甚至自然科学中如量子力学等都在向语言学转向。过去,我们认为语言是我们的工具,海德格尔却说“语言是存在之家”,海德格尔力图澄清语言与心灵关系这个事实,他是采用了强大的理性依据,探讨了语言是人类的家、语言是人的存在之家。维特根斯坦曾从结构主义的角度谈了人类存在的边界,就是语言的边界,换一个方式说,语言的边界,就是我们人的存在的边界。那么,为什么书写美学会发生在东方?
以汉字中的“太阳”为例。它的语音是什么?语音本身是没有含义的,只有形成一个句子才有含义。“太阳”的英文“sun”,这个英文单词的意思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居所。它的意义在哪里?在谓语动词之后,注意到没有——词语的含义为什么叫命题?它的任何一个意义都是通过命题来阐释的,这个命题不是今天的作文命题,而是对名词的解释。中国古代的文化系统中是没有名词解释的,全是意象,而且也没有语法。今天我们讲文言文,用的是现代意义上的语法,如倒装句,是现代意义上的倒装句。古汉语中的单音词没有正装与倒装,一个汉字就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世界,甚至是一个完整的情景。“太阳”在古汉语中,体现出不同的“日”字的变化。“日”的甲骨文为“”。它一天的变化是:先是“旦”,接下来就是早上的“早”和朝阳的“朝”,“早”和“朝”发音是不是近似?只要近似的发音,其基本意义都有一致性。早上之后到了中午,中午就是日正为“是”,日处于正位即“是”,这就体现了时间和字义、字形上的判断。你看,太阳一落土了,就把太阳画在那四个角,分别写一个生命的生。就是画四朵草表明太阳落在草丛中,是不是都是情景?这些情景中没有一个判断句。什么时候出现判断句?儒家善于对文化典籍做整理和阐释。孔子不仅解读了《周易》,而且还有《诗经》。《诗经》是儒家经典,“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周易》不属于哪家经典,看先天八卦,那是伏羲制作的。后天八卦是周文王用时七年所作,衍生成复卦六十四卦,但是只有卦辞,没有《易传》。《易传》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做的整理和阐释,一共有十篇传记,名《十翼》。《系辞传》就是《系辞》。中国的存在本身就是本体论,就是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就是孔子所讲“形而上者为之道”的“道”。本体论也罢,道也罢,本源含义也罢,存在也罢,都是这个词。在英语里,要用系动词来代表存在,就是“tobe”。静态思考形而上,就是西方对象化思维,抽象的存在是“being”的编程。进行时就是存在,海德格尔的存在、萨特所讲的存在,就是用的这个符号。那么为什么“to be”这个短语用汉语翻译过来叫存在,实际上这是对翻译的巨大挑战,另外一个词叫形而上学。这个翻译到现在仍有很多人认为不准确。因为形而上学就是西方哲学的本质论。我们翻译过来形而上,根据就是《易经·系辞》里正好有这个概念,这是用中国的概念来转译西方的概念。英文sun,只是一个拼音词。因为它本身是个拼音,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它背后有意义文本,那就是太阳神的居所,阿波罗居住的地方,它的意义是谓语。而汉字“日”字的书写便是直接画一个圈,中间打一点,所以区别就在这里。而两河流域的象形文字是随着战争和部落被兼并,公用的拼音符号强势入侵,象形文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楔形文字是埃及的象形文字。因为埃及的象形文字是具象式的,表现的是真正的物象。而中国的象形文字书写的是形象,是带有情景性的形象。所以它既有静态的一面,又有动态的一点,既有时间性,又有空间性。东方古代的图像符号,可以延伸到过去,延伸到未来,延伸到整个时空。时空是可以折叠的,是可以变化的、弯曲的。为什么东方的书写和文字的产生密切联系在一起,而且这些通过书写的文字为什么一直能够保存和发扬到今天,生命力越来越强?中华文化史本质上是一部汉字书写的历史,也就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存在史,中华文化最主要的生命存在方式即书写的方式。为什么不把它局限于书法,也不仅仅局限在中国画、中国的舞蹈、中国的音乐、中国的建筑以及中国的雕刻,都因东方的生活方式本身就都带有书写性。
在西方的英文词汇中,水从高处流下,英文“流”下来,都不用“流”这个词,是我们转译而出的。我们一说“流”马上想到河流是吧?在东方文化语境中,我们的常说的“水墨杭州”,“水墨中国”“彩云之南”,都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表达方式,也蕴含了独特的书写方式。所以,书写不能单纯地停留于线条,这是非常局限的。
所以,很多人就提出同样的问题:你们认为中国画里面是线条,难道西画没有线条吗?这个诘问对于我们理清书写方式的形式问题至关重要。西方绘画中也是有线条的,点、线、面的构成被认为就是组成绘画作品的基本要素,当然这是通过逻辑规划出来的。因为,西方的思维方式主要是逻辑思维,用几何学进行世界结构的建构。在古代东方文化中,没有几何的概念,也没有几何这个学科。东方文化认为“天圆地方”,这不是几何学,这是直觉,这是感觉。今天流行的西方后现代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解构结构。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就是对结构本身的打散,结构就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表达方式。中心与边缘,原因与结果,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这些都是逻各斯的表达方式。逻各斯中心主义第二个结构是什么?语音中心主义,就是拼音文字,即我们协调出来作为权宜之计的文字,最后指向了契约关系。而东方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情境、境界、意象。所以,具象这个概念用来阐释东方艺术并不准确,因为西方也有具象。西方的具象是指对象化的,就是要认识事物,要用逻辑的方式去分析它、去认识它、去归纳它、去总结它、去验证它。而东方思维方式是直观性的、呈现性的、情景性的,能把观者植入情景当中,这种状态自古就有。
在中国古代,符号体现在汉字中,体现在《周易》里。《周易》里边有一个阴爻、一个阳爻,就是两条线。一条线是实线,一条线是虚线。实线代表阳,虚线代表阴。这是基于生命过程中的两性生命,即男性生命和女性生命、雌性生命和雄性生命的区隔。汉字产生的基本原则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就是从自己的身体出发;远取诸物,就是从周围环境事物出发。比如“齐”这个字的构成,就是从看到谷物长得一样高,以此比喻人自身。另外,在甲骨文中,“存在”的“存”,左边是一个“女”,右下方是一个“子”——这是倒置的三角形,代表女性生殖器,中间的一笔一画代表才能的“才”。所以古代说的“才”,本意是指女人,能生孩子才是最大的才,所以有“才女”之说。后来再转成男才女貌。这是文明引导的结果,而不是本源导致的。正向的三角形符号,代表男性生殖器,这是全世界通用的。
实际上,篆刻也属于书写的一种方式,有的篆刻事先书写好模型,但即便没有通过书写打样,篆刻的刻写方式也是一种书写方式。即书写性是中国文化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和永恒的本分。我们把它放大,放在中国文化艺术史的背景下来予以观照,这种书写性是构成中国文化艺术生生不息的河流。我们借用一个故事来了解它。从前有一个画师劳公,他有四个弟子。到了他弥留之际,把几个弟子都叫来一起吃晚餐。因为古代的礼仪很规范,几个弟子全部跪在他身旁号啕大哭。劳公心里很不高兴,就说:“我叫你们来是告诉你们我要离开人世了,师徒一场,我想高高兴兴和你们见个面,你们却在这里哭个不休,这让我很不快乐。”大弟子的社会阅历要深厚一些,擦干眼泪说:“师父啊,我们不是因为你即将离开人世而哭泣,而是为我们今后的命运哭泣,你看你一生都在画画,为人们创作了这么多美好的作品,现在的你却家徒四壁,无妻室也无儿女。命运对你来说太不公平了。你现在要离开人世了,你却要把画画这个职业传给我们,让我们也来过这种穷苦的生活,我们才不干呢!”劳公一听,虽然他的身体孱弱,但作为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却丝毫没有减弱。他说:“弟子们,你们以为这个世界对我不公平,你们错了,这个世界不仅没有亏欠我、怠慢我,而且把永恒都给我了。”随之,劳公就随便抄起一根木棍,在地面上随意画了一笔,四个弟子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这一笔上——真可谓栩栩如生。写得好、画得像难道就是栩栩如生了吗?不是。劳公这一笔的“栩栩如生”是将事实和情景融为一体,他就画了一片草叶,正如禅宗所言:“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劳公因为自己所画的一片草叶,让自己和永恒站在了一起。
如果一味地追求物质,并不是物质越丰富我们就越富有。相反,很多时候物质越丰富,死亡的时候越贫穷。有人总想永生,实际上,如果人没有死亡,人就没有任何意义。正是死亡,产生了人类永恒的价值存在。所以,书写表面上看仅仅是写的行为,实际上是书写的意义使然。就书画创作而言,正是书写行为本身构成书写者的意义所在。很多人一旦写了字、画了画,就匆忙地谈论笔墨语言、谈论线条、谈论结字、谈论篇章结构。但是却把最根本的东西丢了,把书写的意义给丢弃了。事实上,所有的活力、所有的力量、所有的信号、所有的基因、所有的生命信号全在书写的过程中。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为什么他后来再写多遍都不满意,都不及他的第一次书写最到位?饮酒赋诗,微醺书写,成就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的书圣地位。到现在为止,《兰亭序》的原作成了千古之谜。
就当代书坛而言,曾来德的书写值得探讨。曾来德的书法,既能具象也能抽象;既能篆隶楷更能行草书。在笔者看来,曾来德是中国当代书画界的文化现象,或者叫作“曾来德现象”。他通过小楷不断聚集能量,他通过狂草不断释放能量,通过飞白书缔造“天象”的宇宙世界。曾来德将小楷的书写推进到核裂变的和核反应的人文境界之中,为当代的书画艺术提供了不断开阔的能源空间。他将书法艺术中的书写性带入当代中国画的创作之中,让中国的山水画走出了程式化、套路化的创作困境,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中国书画艺术获得了当代性的艺术生态。
[1][梁]刘勰:《文心雕龙》,新文化书社1933年版,第2页。
[2]萧圣中编著:《周易》,金盾出版社2009年版,第203页。
[3][汉]孔安国撰:《尚书正义》,上海影印日本复印宋本,第10页。
[4][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53页。
[5]朱安群、徐奔编著:《周易》,青岛出版社2011年版,第192页。
[6][南北朝]刘勰原著:《文心雕龙译注》,陆侃如、牟世金等译注,齐鲁书社1981年版,第2页。
[7]朱安群、徐奔编著:《周易》,青岛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8]朱安群、徐奔编著:《周易》,青岛出版社2011年版,第192页。
[9]陈戍国点校:《周礼》,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37页。
[10][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11]〔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范畴篇·解释篇》,方书春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5页。
[12][南北朝]刘勰著:《文心雕龙》,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