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随州之法治安州
“末将何德何能,万万不敢领此称号,还望使君收回成命。”
许存绝不敢当。
已顾不得岑炳压手示意他稍安勿躁,定要半跪请罪,恳请岑炳收回突将赐号。
岑炳已然决定:“我说受得便受得,许将军莫要推三阻四,好不痛快。”
言罢就手边笔墨,取来一张白纸,亲书下“突将”二字,递与许存。
事已至此,许存唯有躬身收下,小心捧在手里,对着岑炳再一拜:“末将定不污‘突将’之号,定不负使君厚爱。”
“亦不要负了大家伙的期待。”岑炳扶他起身,“就一点最麻烦,又得改口,得以突将相称了,许突将。”
这话是说给朱武等人听的。几人听后,恭贺之余,也都改称“许突将”。
许存惶恐之余,一一回谢。
他今日原本为部众一事而来,如今也不必再提了。岑炳对他信任有加,何来猜忌?当真是他小人心度君子腹。
柳先生说得没错,随州不与蔡州同,岑炳也不似秦宗言那等庸人,原来养成的许多习性,都得改一改。
至于从安陆各地劫来的金银钱帛,则无需再请示岑炳,劳烦使君,按军中规矩来办,三七分账。三成营内自留,七成上缴府库。
一般将校多会卖弄心眼,毕竟是自己领弟兄们劫来的,具体报多少数目皆由得自己,无从查实,当可少报一二,分与弟兄们收买人心,或中饱私囊。然许存据实而报。倒不全是回报使君的恩宠,而是他素来疏于钱财之事,也不允许部下贪墨军资。仗义疏财,方为好汉,抠抠搜搜的,不是男儿所为,亦成不了气候。
……
趁春节假庆,岑炳将洪柳儿并诸将家眷接来安州团聚,健儿们有家室的,愿回随州寻家人的,亦由州府统一调配船只免费迎送。
同时,一并暂调洪之章等治粟官吏来安州。
用随州之法治理安州。
正月中,州府放出榜文,除周氏子弟,所有安州官吏皆可复原职,诸曹诸衙职事照旧。
其间有个小插曲,安州官吏互相攻讦,均状告对方乃周氏余党,不少人把揭发书写到岑炳案前。岑炳召诸曹官吏于一处,书信全付之一炬,再告之众人:安州原由周氏当涂,尔等官场厮混,怎会与周氏无染?今周氏已故,往事一并作废,休要再提,某自不来追究尔等过往,尔等亦无需再言,但用心做事,勤政爱民。
众官吏皆高呼使君仁义。
相互攻讦之风方止,众官吏安心理政,一如故往。
随后再仿随州吏治,行考核制,照例考上、中、下各三共九等,下三等夺职,下下等投狱问罪。只考虑到安州形势较随州复杂,考核期放宽至半年。
但岑炳也私下与逄公举商议过,毕竟周氏故旧甚众,且周氏不似随州洪氏尽昏庸无能辈,多有故旧感念周氏恩德,不可不除。先前所言概不追究,只为先稳住形势。故二人商定,下等夺职者可扩至四成甚至半数,下下等约占二成。
这世上从来不缺削尖了脑袋想做官的,只待安州步入正规,所缺官职,再另行招人便是。
民生事务亦一如随州。
限期两月更换田契地契,借此查明私田数目,其后推行新税法,借由赋税收田。王延章照搬随州法例,并无甚创新处,故岑炳未有细闻。
只暂不提乡练之事。当初夺随州,并未牵连地方民生,百姓多里乡务耕,今安州被搅得大乱,百姓四散奔逃,当以招抚返乡为先。且安州民风不似随州,征兵并不算难事,乡练倒可有可无。
另安州有一处铁矿,位于安州北应山县境内,年产生铁约千斤。产量不多,但物以稀为贵,除此外荆襄几无铜铁矿,且应山铁矿疏于管控,官府只征税,并未涉足生产,百姓私自冶矿铸铁牟取私利现象普遍,亦即是实际产量当不止千斤之数。
岑炳已委派榷盐铁使,预备收归州府统一管控,并严禁民间私铸。
此举无疑与民争利,然事从便宜,皆当从属军事。岑将计划改换当地百姓为匠户籍,专为州府冶炼,以产量计工钱,再计赋税,算作适当亏补。
……
安州暂无战事,治安民生恢复平常,而安州以南,鄂沔等地正战乱不堪。
至二月,路审中先被淘汰出局,溺死于逃亡途中。
得杜洪献计,周通领安州军渡长江,直接杀奔鄂州而去。路审中其时并不在鄂州城内,城内多土团旧部,无死守之心,遂降周通。
事后观之,路审中率先发难的决策并没错,可他错估了骆殷的才能。杜洪、周通、吴讨袭、骆殷四员土团大将中,论势力骆殷最弱,可并不代表他才能最下。相反,周通据安州因其当地豪族出身,杜洪据岳州,因其原本乃鄂岳观察使崔绍帐下亲兵牙将,是土团军系中的砥柱,军内威望与追随者甚众,吴讨袭得黄州,因其先叛依路审中,从路审中那里骗得留守黄州的差事,再趁路审中发兵鄂州白白得了黄州。唯有骆殷全无依凭,凭一己力夺下永兴,又与蕲州结义为后援,方站住了脚跟。
路审中倾力攻永兴竟不克,被牵绊在鄂南抽身不得,才有周通偷袭鄂州得手。
至于他往淮南请的援军。
淮南节度使高骈早已被架空,如今权势操持于右都押牙、莫邪军使吕用之之手。吕用之眼热鄂州地理,可他身在扬州,去鄂州太远,再遍观淮南诸地刺史、守将,多高骈旧故,不愿用也不敢用,唯庐州杨行愍既非高骈旧将,又与他多有合作,故派杨行愍发兵救鄂州,算是卖给后者一个人情。杨行愍再将此好事派与义兄、舒州刺史陶雅。
遍观当世强人,多出身草莽,真可谓英雄不问出身。有王建、李罕之、岑炳这类出身匪贼的,亦有朱温、秦彦、毕师铎这类草贼降将出身,又以赵德諲、宋文通、时溥这类底层小校行伍发家的最多,杨行愍、陶雅出身稍有不同,二人皆淮南义士,又寻访其余淮南义士结社聚会,拜为兄弟,遂形成有“三十六英雄”之称的团伙,再凭此发家,纵横淮南。今已据有庐州、舒州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