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世间开始,改造窝囊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6章 看望干妈曲秀贞

从领导那儿出来,老杨莫名其妙的说了句“咱们可得小心,别做了马前卒”。

秉昆没太听明白意思,老杨也没细说。

真是江湖越来,胆子越小。扛着史上最严的风气,以一个中俄混血的身份,执掌本地最大的百货,倒劝起年轻人做大事要惜身来了。

回到家,老太太正在院子里摘菜。

八个种植箱,加起来不够半分地,硬是让李素华给种出来一种大菜园子的感觉。

从沤肥拌土、育苗、扦插、打尖儿、除虫,样样亲力亲为,比别人家养花还要细致。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果实结的特别多。自己家就三口人,他和郑娟中午又不在家吃,老太太的菜根本吃不完。加上这个年头粮食珍贵,她又舍不得送人,只能把茄子和辣椒、豆角,摘了晒得满院子都是。

想着回来还没去看过曲书记和老马,正好可以用老太太的蔬菜借花献佛。

“妈,您这豆角种的真不错,看着肉厚实。一下子摘这么多,吃得完么?”

小儿子没话找话,肯定是有别的事儿,老太太也没言语。最近她跟秉昆生气呢,去了一趟广州,乱花钱买了好多没用的东西。老周家勤俭持家的门风,算是给这小王八蛋彻底败坏光了。虽然她也喜欢皮凉鞋,可一双五块钱,穿着它心疼啊。

“明年您种的时候,得注意错开成熟期,要不都赶着一块了,咱人少吃不过来。”

老太太没好气性的驱赶着莫须有的苍蝇,又开始借机数落他不肯结婚生孩子的事儿。

自从知道秉昆和郑娟确定关系以后,老太太就跟魔怔了一样,天天变着法的催生。毕竟那边老大和老二都说不着,就眼前这个能给她抱孙子的希望。

秉昆也无奈,上辈子27了还回家收压岁钱呢,让他21就结婚,内心实在是接受不了。况且还有个问题没解决,他觉得郑娟对自己,更多的是感激,而不是喜欢。总觉得,郑娟是把他当成了大树来依靠,而没有当成一个恋人。

从老太太手里分出来一篮子“茄子”、“豆角”、“黄瓜”,“妈,晚上我去看看曲阿姨,正好带点菜,跟他们显摆显摆您的手艺!”

“那你带着郑娟一起去吧,她这些日子下了班就回家躺着,快要憋出病了?我问她有啥心思,她又不肯跟我说。”

“行啊,那我先进屋洗把脸,娟回来了你叫我。”

晚上,马守常家。

曲老太太看着秉昆拎着的一筐蔬菜,脸上遮不住的欣喜,但嘴里却仍然调笑着:“别人来登门,怎么也得买二斤肥肉,你这干儿子来,是把我们老两口当兔子喂了!”。说完假意不理秉昆,一把抓住郑娟的手,转身往屋里走。

“干妈,我就是家里缺肉吃才过来的。要是有肉,还能跑您这来打秋风。”

郑娟只是抿着嘴笑,这对儿母子奇特的对话方式,她也插不进去。

老太太对她这个准儿媳尤其喜欢,简直就是当女儿看待,平时经常关心她的工作和学习,有时候还会给买身新衣服。

秉昆把菜篮子拿到厨房,又拎着一个礼盒回到客厅。“我干爹呢,这么晚了,还没下班咋的?”

老太太瞪了一眼秉昆,嫌弃他又破坏原则,给自己两个老人买礼物。“这不汛期到了么,正在给流动课堂的老师们,培训防洪避险的课程。现在摊子铺的越来越大,全省一百来个学校,课上不过来的上啊。你要不再给想想招,怎么能让大家都听到受欢迎的课程?”

自从“夜大”变成了“工人开放大学”,师资不足的问题是越来越严重了。基础课还好说一些,无论是从中学教师里还是找一些高水平的大专生,都能教的不错。可秉昆打造的那些技能课、管理课、专业课,真是划拉不到人。几百名教师,要面对全省四十来万工人学生。

办法也不是没有,甚至他也提过,那就是广播大学。把教材重新编制成自学教材,然后再配合现有的广播系统,很多技术要求没那么高的内容,就可以进行远距离教学了。

但毕竟曲秀贞跟马守常年岁都大了,精力没有那么多。缺少了秉昆这个金手指,靠着一帮普通人,搞了一年多,教材还没开发出几本。

“我暂时也没招了,您还是抓紧培养几个优秀的学生,多搞搞传帮带,把地方上的带头人给树立起来。”

老太太白了他一眼:“培养完了,还不是一个个都奔着高枝儿跑了,谁爱陪着我这个老太太折腾!”

这话没法聊了,还是赶紧去厨房做菜吧。

晚上六点半,茄子炖土豆、排骨炖豆角、凉拌西红柿、木须尖椒,全部炒好了。

老马也终于到家,一见秉昆来了,说啥张罗要喝两盅。四个人其乐融融的吃了一顿晚饭,老马借机喝了二两汾酒。

饭后曲秀贞瞧着秉昆好像有事儿,就把他叫进了书房。“有啥事就说吧,我看你都憋了一晚上了,不违反原则的话,我尽量帮你想办法。”

秉昆挠了挠头,侧身往窗外瞅了瞅,故作小心的轻声说:“干妈,我想干一件大事,跟摩西分海一样的大事儿。”

老太太气的抓起一个扫灰的鸡毛掸子就要揍他,皮猴子越来越没正行了。

“别动手,别动手呀,我好好说。您坐下,我这不是怕吓着您么!”

“快说,再不正经,赶快拎着你的礼物滚蛋!”

“是这样的,上面不是宣布要中日邦交正常化么,我想帮着蔡益民,促成在江辽建成全国第一个【经济开发区】。通过对日贸易,把咱们的产品输出出去,换回来技术和设备,完成江辽工业的升级改造。这次去广州,我见到了之前的一个朋友,了解了港岛那边的发展形势。越发觉得,如果我们不迎头赶上,等着将来开放了,江辽就只能成为沿海港口地区的原料基地。到时候别说您的工人大学了,就是连我这个小小的酱油厂,也得让人挤兑黄了。”

“港岛那边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周沫想了想,照着回忆里对上世纪四小龙的描述,进行着自己的改编:“那边现在有船王、纽扣大王、香蕉大王、衬衫大王,人家一条衬衫生产线,可以一天下线5000件衬衫。一个罐头工厂,一天可以生产20000瓶罐头。船王包玉刚,一个人有1700万吨的船队。如果经济开放了,广东和沪上,一定会借着港岛这个世界航运中心,迅速成为国内对外输出的龙头。到时候,咱们江辽爹不亲娘不爱的,离着港岛的海洋经济又远,除了把木材、大米、煤炭、这些原材料送往南边,还有别的法子赚钱么?”

老太太还没把这个政策想的那么深远,听秉昆这么一说,倒也认真思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