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借宿于农家
“你讲的故事和我听过的可不一样,”故事虫的声音和曾幸子想象的不同,粗粗的,像是压着嗓子说话的老头,“我听到的故事里讲,叫花子好心帮别人问了三个问题,就是没问自己的,结果乌龟脱壳给了他一颗夜明珠,城隍老爷把珍藏的金银珠宝给了他,周家姑娘见到他就开口说话了,周老爷一高兴,就把周家姑娘嫁给了他。小叫花子好心有好报,命数也改了,从此就有钱又有闲,媳妇还给他生了仨大胖小子,他后半辈子过得顺遂得很啊!”
“是吗?可是我师父讲给我听的故事就是这样。师父说,他们都好奇怪啊!一边又想着改命换运,一边又喜欢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要不然就是自己不把自己的命运当一回事。”
“如果小乞丐坚持问自己的命运,不帮城隍老爷问,到乌龟那里,他还有余地拿自己的问题交换过河;如果小乞丐坚持问自己的命运,他也大可以假装答应城隍老爷和乌龟,回来随便编个答案就过关了;甚至他就光明正大的拒绝这两位,要不然回去后找道士多要一张符,再走一次西天路,聋哑而已,又不是要命的病,周家小姐难道会等不起?”
“城隍老爷和乌龟这两位也真是可笑,自己的事自己都不敢去问,偏偏指望着别人。别人给的回答,明明之前就已经吃过亏的,再来一次又是想也不想全都信了,周家姑娘就更虚伪可笑了,上一次就是不遵守承诺吃了苦果,这一次又是连现世的责任都不肯担,明知道尘缘未尽证不了正果,还非要存着侥幸心思,她以为西天佛祖能救她一二?”
“大道如果能够靠人帮忙就坦途一片,那满天都是佛祖的亲戚了,还轮得到她?”故事虫沉默了。按照曾幸子师父的说法,如果小乞丐坚持问自己的问题,自然就会同时知道周家姑娘的前世因果。那么道士可以征询周家父母的意见,是留一个聋哑谪仙人,还是还一道清醒异世魂?周家父母不至于毫无准备措手不及,而小乞丐也能得到改变命运的契机,获得两千两黄金,还愿城隍庙,乃至入赘周府,一生一世一双人,再见苦海时,再说那时事。
“所以说,所有的麻烦事情,起因就是他没有遵从本心,半路散了机缘。”曾幸子盖棺定论。“师父说得对,我们道人,就要道心坚定,一开始想要什么,这辈子就只管冲着它去,上辈子的事留给上辈子,下辈子的事,去他娘的下辈子再说。”
曾幸子说完才反应过来,故事虫跟他说话了!他欣喜的在肚脐眼周围摸来摸去,又想揭开道袍看看故事虫的样子,又怕吓着这小虫子,故事虫却又再沉默下去,再没有理会曾幸子了。
不知道这故事是否不合故事虫心意,也不知道它吃饱没有。曾幸子抓耳挠腮的不知怎生是好,最后还是决定抓紧去找户人家,看看有没有人愿意讲个故事来听。
此时的他已行出数里地,那小溪在前头汇入河流,而河流远处隐隐看得见有房屋影子,遥遥的也能听到几声村舍犬吠,想来那便是有人烟聚集之处了。
曾幸子借着月光和河湾处平缓一些的水面,把身上道袍规整了一下,头发也抹着河水重新梳理了,担心脸上沾染了尘灰,于是又团了团一丛野草,沾着河水认认真真擦拭了几遍脸,这才迈步往那村集走去。
还没等走到村头,狗叫声就连成了一片,曾幸子听到有人用带着睡意的声音在喝骂狗子,又有人似乎起夜,点亮了油灯。
曾幸子朝亮灯的那户人家走去,这家看起来比旁边几家殷实许多,有篱笆围起来的院子,有木头修砌的入户门,院子里好像还种着什么庄稼作物。曾幸子呼喊了几声,主人便举着油灯出来,先是喝止了不断扑吠的家犬,才隔着门问他是何人。
曾幸子学着师父说过的话:“我是承天观的道士,下山游历错过了宿头,行来实在疲惫,想找主家讨一碗水喝,再求借住一宿。”那门却不像师父曾说过的应声而开。门里人的声音透着疑惑,“承天观就在十里外的山上,从这里到承天观,两个时辰赶一赶也就到了,就算你从承天观下山,也不该这么晚走到这里找宿头呀。”
曾幸子愣住了,这话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白天确实耽搁了太多时间,可他总不能告诉对方,自己睡觉加发呆,浪费掉了一整个白天吧?“你是承天观的哪一位道长呢”门里人又在问了。
“贫道曾幸子,师从广生子。”吱呀一声,门打开了。门里人举着油灯,似是在仔细辨认着他的脸,片刻之后,让开了半步,“是在三清殿洒扫的真性道长吧,上次我家小孩在你们观里不小心推到了功德箱,还是你来帮着扶起解的围。”
曾幸子一脸茫然,他倒是每天在三清殿洒扫,但帮谁解围这事,实在记不得了。不过人家开门了总是好事,他学着师父的样子一稽首:“福生无量天尊,贫道与施主有缘。
“有缘,有缘,道长从山上下来,这个点了是不是还没有吃饭?家里还有一些剩饭,若是不嫌弃…”“不嫌弃,不嫌弃,”话音未落,曾幸子的肚子已经咕咕叫了起来。那农户顿时爽朗的哈哈大笑起来,把他让进了堂屋,让他稍等一会儿,又去叫起了自己的老妻。
两人在厨房一顿捣鼓,片刻后便端上来一碟水煮蚕豆、一碗开水泡粟米饭,还专门在饭上面卧了一个荷包蛋,嫩闪闪的蛋白包裹着透红的蛋黄,看上去非常诱人。
农家饭缺油少盐,但饥饿是最好的佐料,曾幸子几乎用上了自己有生以来最大的自律,克制着自己吃慢一点、再慢一点,却还是吃出了风卷残云之势,不一会儿就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
那农户见状笑道,“也是道长来得巧,平日里可剩不下这么些粮食。过两日我小女儿要出嫁,这两日总是有亲家那边的亲朋好友,还有自家的亲朋好友们过来帮衬,于是才总是多备着一些饮食,道长要是还没吃饱,我们就再去给您打两个荷包蛋?”
曾幸子虽然不通人情世故,却也听师父说起过农家不易,知晓这饭菜已经是农家厚道,已是他们所能奉上的最好的饭菜了。自己如今已垫了垫肚子,再放开吃下去,平白给农家添了负担,自己也没有什么可以回报的,定然不妥。于是连忙拒绝,只拜托农户借一角屋檐可以挡风留宿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