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中国年味
作者:ws木头人,
过完腊八就是年。
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没有地图和归程的道路。工作,本来就是一场无定终点和期限的漂泊。
从古至今,有多少在外漂泊的游子们,写不尽的古韵诗雅,道不完的乡愁离忧。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却在字里行间蕴含着思念般的沦陷,和万般不得已而为之的动容。
对于,那些因为特殊工作岗位和职责所在的人,那些为了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坚守岗位的人来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一句多么沉重而又无奈的心酸。
也正因如此,“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变成了每一个身处异乡在外漂泊游子们的心念所向。也是天下所有父母们一年又一年来不断重复着的最大祈愿。
他们不求你大富大贵,也不求你身位贤高,只求你每一年都能健康平安,“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随着春节日渐临近,不少人开始归心似箭,返乡的大军们也再一次踏上了回家的征程。各地的年味,随着各地不同的地域文化,也愈发浓重起来。
大型的工厂和私企开始陆陆续续放年假,一场南辕北辙的大迁途,在中华的神州大地上也随即开始重新上演。
犹记得当年,云、贵、川的十几万摩托大军,三、五结伴,一路骑行跨越几个省,诸多市区的连续奔波,总行程加起来长达2000多公里。
一路上,不知走过了多少冰雪路段,也不知道摔倒过多少回跤。那是迎风咽雪饥寒交迫的阻隔,那是对家的责任以及对非遗年味,此生不变的执着。
他们被冻得手脸淤青,腿脚发麻,这一路高歌的艰难险阻,只为了和家中的父母孩子一块团聚,一起热热闹闹的过年。
“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那是纂刻在无数中华儿女骨血里的年味,以及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融合永不磨灭的非遗历史。
回想那些年,一支支浩浩荡荡的“摩托大军”,构成春运史上的独特风景线,也记录下曾经“一票难求”的时代,“千里走单骑”的背影饱含着的那份纵容的倔强与无奈。
每辆摩托车上挂着无数个大大小小不起眼的包裹,却是他们为家人精心准备的各种礼物,也是积攒了一年的相思之苦。礼物也许很普通,甚至根本谈不上贵重,却是无可挑剔的爱和沉甸甸的责任。
如今,持续多年的“摩托大军”逐渐化整为零,从新闻和记忆中趋于淡漠,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滚滚向前,人们更加自信与从容,同时,回家的路也不再漫长和遥远。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高铁的问世彻底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便捷快速的交通方式和交通工具逐渐取缔了北撤南辕的“摩托大军”,以及绿皮车一票难求的尴尬局面。
务工的人民带着沉甸甸的思念以及或多或少的收获回家。感谢每一个努力付出的日子,回家的路在此时才会变得更加便捷、温馨。
自农历腊月二十开始,老街旧巷的集市变得热闹起来。阳光懒散地洒落在历经沧桑岁月的青石板街,各式各样的摊位也摆满了街头巷尾。
每每只身走在街头巷尾,总能看到售卖各种干果和水果的摊主们,那不起眼的摊位上整齐的摆放着各种口味和价格的瓜子、花生,各种口味和颜色包裹着的好吃糖果,以及不同种类的干果和各种各样的新鲜水果。
紧接着就是卖各种干菜和食材调味料,以及虾和各种冷冻鱼的摊位,炒、煮、烹、炸、腌…各式各样口味的食材调味料应有尽有。
就近的几个摊位上摆满了大小和宽窄不一的对联、年画,火红火红的纸张、慷慨且有力的书法。
只见那金色渐变的字体和那好有力度的一撇一捺,字体驱动的每一笔笔画,都在勾勒出满是韵味的祝愿,尽显优雅的祝词,生动又贴切的诠释了年味的主题和国泰民安的美好祈愿。
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丝毫没能阻挡得住人们的热情。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在每一个摊位之间,摊位上琳琅满目的各种各样年货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热闹的氛围在空气中不断蔓延,人们穿梭在吆喝声、谈笑声、讨价还价声和时不时传来忽远忽近的炮响声中,在浓浓年味的感染下,每一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称心的愉悦、洋溢着美满幸福。
顺着青石古街继续前行,拐角处的美食街上,各种各样的小吃和美食正香味四溢。
摊位上外焦里嫩的麻糖、糖糕、菜三角;墙角处金黄色的炸油糕;一旁的摊主正在煎板上“嗞、嗞…”作响的煎着驴油灌肠、瓢锅里不断翻腾的炒凉皮,拉面师傅花样式的拉扯着手里的面团。
张灯结彩的巷子里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灯和火红色的灯笼,美丽的彩灯一串连着一串,道路两旁的商铺则是一家挨着一家。
细细观赏,那一排排的彩灯,模样各异,有栩栩如生的金鱼灯,附有时代气息的仿古灯,吉祥如意的荷花灯,舞姿婆娑的仙女灯,红彤彤的霓虹灯,色彩鲜艳的孔雀灯和古朴典雅的官灯。
这些各式各样的彩灯造型优美,装饰独特、做工精细,让人看得兼直眼花缭乱。
提着买好的干果、糖果和对联,挨着摊位尝尝各种小吃,中午再来上一碗热气腾腾又地道的手工拉面,搭配上刚从油锅里捞出来外焦里嫩的糖糕,以及金黄色包裹着红豆的油糕。
那触及童年美好时光的记忆之门,仿佛在瞬间便燃燃开始重起。
面了(Liao)肚饱,买上一对火红的灯笼,以及几包红色的香火蜡烛,热闹的集市上年货一如以往,唯独少了年味的灵魂佐料——炮仗。
那遗失的美好,让人瞬间变得多愁善感,不得不承认年华渐老,那份夹杂着浓浓年味的快乐,再也不属于我们这代人了。
拎着沉甸甸买来的年货,暂时踏上了返程,集市街头的三轮车还在零下十几度的空地处等候着。开上三轮车,再到市场上置办各种蔬菜和鸡、鸭、鱼、肉,市场上人车为患,热闹非凡。看着满满一车的年货,总算对得起这大半天的周旋和挑选。
随着除夕的倒计时,家家户户开始准备过年吃的蒸馍、粘豆包和油炸小麻糖,蒸、煮这道工序在农村的年味中可是必不可少。
蒸、煮的前一天晚上,父母亲便早早就开始准备起来。
先是将和(huo)好的两大盆面,放置柴火边暖和的地方等它发酵。再用柴火将自家种的芸豆和红豆洗干净放在大铁锅中煮熟,将煮好的豆子捞出放凉,放凉后用擀面杖反复沾水将煮好的豆子戳碎,戳好后,再加入红糖和大红干枣搅拌均匀,香甜糯口的粘豆包豆馅就算做好了。
隔天一大早,得知蒸煮的亲戚、邻居们吃过早饭,便早早过来帮忙。先将发酵的面团反复揉搓至表面光滑,再扯下一块拇指般大小的面团放入柴火中试验,看其发酵程度是否达标,待发酵程度后,就可以开始制作蒸馍和粘豆包了。
先将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状分成若干。再将其揉搓制作成馍状,制作粘豆包的过程有点像包饺子,将面团擀至成面饼,将提前做好的豆馅放入面皮内,再将包裹豆馅的面皮揉捏成馍状。
为了区别馍和粘豆包,还特意在粘豆包的头顶处,按上一粒提前几个月就准备好的太行山特产——小酸枣。
水开后,将捏好的粘豆包放入蒸锅蒸至十五分钟左右,香甜可口的粘豆包就算制作完成,随着一锅锅热气腾腾的粘豆包新鲜出炉。
时间也很快来到了中午。另一边的厨房里,一道美味的家常烩菜也开始了准备。取肥瘦相见的五花肉、炒制金黄色,再放入葱姜蒜和各种调味料,反复煸炒让肉入味直到熟透。
再放至过油豆腐和过油土豆配上大白菜、粉条和海带、肉丸子。加入适当温清水熬制十几分钟,为预防粘锅,待粉条熟透后方可收汁。出锅的时候放上几颗切成两瓣的虎皮鸡蛋、香菜、香油和蒜苗,一碗地道的武安大烩菜就做好了。
盛一碗满满的大烩菜配上刚出锅的粘豆包,由外而内先上供再食用。那纯朴的年味,和记忆中家的味道,胜过在外面吃过所有的山珍海味。
随着蒸馍和粘豆包的制作过程圆满结束,另一盆事先准备好的发面,也随之排上了用场。
先向发好的面里放入面粉、柿子或白糖,放少许的碱面,再打入几个鸡蛋,继续和面。
把和好的面放置一边醒面,将醒好的面团擀成一个大长条,擀时放油,然后拿刀把大长条剁成宽约3厘米,长约5厘米的好多小长条儿,同时还要在每个小长条的中间来一刀,剁出一个小长孔。
再把两个带孔的小长条儿叠合在一起,捏住一头。从中间的小长孔里掏过来,稍微一抻,就编织成一个麻花状的小麻糖了。
炸的时候要用大火,一定要充分掌握好时间,炸的时间短了不上色,炸的时间长了又容易糊。炸麻糖可谓是个技术活,炸好后用筷子夹到笊篱上先空油再捞出。
炸好的小麻糖,外焦里嫩其特点是香、脆、酥、甜。将炸好的小麻糖存放到阴凉处的瓦缸或是水缸里。食用时,直接食用劲道,泡着吃不糯、烤着吃贼香、馏着吃喧腾,小麻糖蒸煮方便又容易存储,一直能存放到农历二月初二。
煮好小麻糖后,开始炸肉丸子和孩子们喜欢吃的芝麻球、鸡排、小酥肉、鸡柳、南瓜饼、脆卷,最后将豆腐和腌好的鱼过油,方便保存和近一步的制作烹饪。
蒸煮完后,开始炖大肉。当厨房一整天都散发着各种浓郁的肉香时,年味就像一杯浓郁的老酒,端在手中,味在口鼻,暖在心间,香味四溢。
炖五花方子肉的制作及步骤如下:先准备好过年用的五花肉、油、盐、白糖、老抽、葱姜、大料和陈皮。
先将五花肉洗净、切成适意大小的方块,把肉块放入用陈皮浸泡的冷水锅里。待水烧开后煮制3分钟后捞出洗净备用,起锅烧油,小火炒香大料,放入葱、姜、蒜段炒香后放入备用的方子肉。
倒入老抽酱油,反复煎制,直到肉皮上色为止,再加入适量的温清水。待水烧开后,加盐、白糖调味。小火烧制1小时左右,中间要翻个,直到肉块熟透,即可关火。
再用其卤汁浸泡2小时以上,让其入味更香,可出锅直接装盘或放置凉阴凉处的天然大冰箱随吃随切,既可做凉菜又可做炒菜。
炖牛肉的步骤如下:先将新鲜的牛肉切好,冷水下锅加入葱段、姜片、料酒煮沸,捞出控干后放至备用。
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放入大葱、姜片、八角、香叶炒香,倒入牛肉翻炒一会,加入1勺料酒、1勺生抽、1勺老抽、1勺蚝油翻炒上色。
加入适量温清水,煮沸转小火炖40分钟后,加冰糖、适量盐调味,将炖好的牛肉放至阴凉处的天然大冰箱,即可做热菜食用也可做凉菜下酒。
做排骨的步骤:先将排骨冷水下锅,水开后会慢慢将排骨里的血沫子煮出来,将血沫尽量撇干净后,再将排骨捞出备用。
接着把冰糖敲碎,锅里放至适当的食用油,再放入冰糖,用小火炒糖色,火一定要小。小火慢慢熬,熬到糖的焦香散发出来,颜色也变成浅褐色。
再把焯过水的排骨倒入和糖一起翻炒。倒入少许酱油上色,放入大料、香叶、桂皮、姜片、葱段和拍过的蒜。再倒入开水没过排骨,盖上锅盖转小火炖40分钟(砂锅柴火炖出来的香味更加浓厚)。
等到汤汁还有三分之一时,调入盐,中火收汁,一道美味的排骨就做好了。
不论是用来做糖醋、还是炖玉米、豆角或土豆,都是一道美味不可缺少的年味菜。
炖完大肉,年关已近农历二十八,家家户户开始挂灯笼贴对联,大街小巷里的孩童开始活跃起来。他们也难得的放下手机,兴高采烈的走出家门,一手持着炮仗一手拿着点燃的粗香。
伴奏着时不时的炮仗声,他们或是三五成伴,或是一、二十成帮。在大街小巷不停的追逐着、叫喊着、诉说着、疯跑着,追逐着童年的美好时光,追逐着快乐和长大后的梦想。
跟随着他们快乐的节拍,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老师眼里的三好学生,父母眼中的乖宝宝。
从拿着香火、炮仗跟随着他们跑起来的那一刻,仿佛只身穿越到了失散多年的童年时光里,穿着崭新的衣服在和他们,在一起玩耍,一起分享过年的各种甜糖。
热闹熟悉的街道,浓浓的年味儿,最抚凡人心的人间烟火,是一份对美好生活最为期待的执着,又或许是精神世界里的最后一片未被染指的净土。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大概是天下每一个身处异乡漂泊的游子,对回家、对年味最大的理解与追求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