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与新生:一位中国记者笔下的印度日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序

时光飞逝。

当我在电脑前敲下这行字的时候,世界转眼进入了2023年。此时距离我结束驻印工作返回国内,已经过去了两年多;距离我首次踏上印度次大陆的土地,也已经过去了五年有余。像是一处公交站点,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印度这一站,经停又驶离,并终将渐行渐远。

然而,目力所及,印度又似乎距离中国越来越“近”了。

就在2022年底,一则新闻刷屏:根据联合国预测,印度人口数量将在2023年4月中旬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报道称,自1947年印度独立后,其人口增长了超10亿,并且预计在未来的40年里还将继续增长。

此外,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等各种因素影响,有关全球产业链调整重构的话题,也时不时地成为世界各大媒体的炒作热点之一。每当讨论转移承接地时,印度自然也是一个绕不开的国家。

熟悉的国内朋友之间聊天,大家对印度的兴趣似乎也越来越浓,尤其会随着当下热点的起伏变换着发问:印度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到底怎样?媒体有关印度疫情大暴发的报道是真的吗?印度人结婚女方家庭是否出嫁妆?

…………

当然,一些标签式的话题也永不过时。根据个人经验和出现的频率高低,常被人们提及的印度话题的大致排序是:咖喱、宝莱坞、恒河水、圣雄甘地……几乎与此相当,在喜马拉雅山另一侧,当一个普通的印度人谈起中国话题的时候,中餐、功夫、李小龙,也是有限的印象中最常被提起的几个关键词。

这是一个吊诡的现象。

在国际媒体的有关报道中,中印是随时随地被拿来相互比较的一对儿: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全球最大的两个发展中经济体、分别拥有庞大的市场体量、各自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然而,人口总和近30亿、占据世界人口约三分之一的两大人群,仅从民间社会看,对彼此的了解却相当有限,甚至某些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误解和误读。

某种程度上,称呼中印彼此是“熟悉的陌生人”,并不为过。

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中国日益崛起,逐渐走入舞台中央,向着14亿国人扑面而来的,是两个绕不开且亟待回答的问题:一是如何向他人介绍自己,介绍中国;二是如何用自己的眼光认识他人,认识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国人如何认识印度,恰是后一问题的重要内容。像是一面镜子,又像是一把标尺,能否用一种成熟的心态、客观的眼光看待这个邻国,也是国人能否成熟、客观地认识世界并正确看待自身崛起的映射。

在喜马拉雅山另一侧,在屏幕和互联网之外,真实的印度到底是怎样的?基于以上种种,在记者职业生涯眼看着快要迎来第15个年头之时,怀揣着一探究竟的好奇,以及试图“穿越”刻板印象和认知屏障的雄心,我踏上了南亚次大陆的土地。

现实热烈,生动,嘈杂,琐碎。

随着驻印生活日久,我越来越明晰地体会和感受到,对于普通国人而言,想要更进一步地认识和了解印度,历史与政治的宏大叙事固然重要,而真实可感的日常细节同样可靠,但尤其稀缺,更显可贵。套用一句流行语,这正是我决定动笔的“初心”——以普通国人的视角,带着问题出发,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里的具体线索入手,努力寻访,观察,记录。

对于一个如此多元、丰富的国家,三年时间堪称“匆匆一瞥”。驻印工作千头万绪,我的写作只能见缝插针,更多时候像是手札。加上任期后半段印度疫情大暴发,一些原本计划实地探访的地方不得不遗憾错过。然而无论如何,我终于克服各种可见的和不可见的困难,完成了这份记录。

这是带有鲜明个人印记的,对印度的轮廓式“画像”。

考虑到近十年来以中国记者乃至国人视角,用一手资料完成的印度话题写作实在少之又少,加上驻印三年期间,中印关系还经历了从洞朗对峙到加勒万河谷冲突,世界范围内则发生了中美贸易摩擦、新冠大流行等诸多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大事件,本书也可算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努力留下的一块微小的历史切片。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一份非常个人化的记录,本书无力也无意提供关于“何为印度”的标准答案。相反,我所希望的,是带领一些对印度感兴趣的普通国人读者,试着“穿越”流行的标签,触摸印度社会的肌理,倾听街头嘈杂的声音,看见那些斑斓的色彩,以及感知到不同的气味。倘能实现此中万一,便可聊以自慰。

最后,期待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国人能够亲历印度,观察印度,言说印度。如此,涓涓细流汇聚,方能不断揭开“薛定谔的印度”之真实面纱。

张兴军
2023年2月于河南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