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失去的二十年”与英国衰退论
然而,西洋史这门学科并非以前就是这样。对日本人来说,英国是近代化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模板。日本所谓“战后史学”的研究正是站在这一立场上来描述英国近世(3)的。因此,英国的近世、近代史便成为了日本大多数知识分子所共同关心的话题。
不过,这种“问题意识”本身持续了过长时间,也造成了之后西洋史研究的悲剧。20世纪70年代初,我第一次前往英国展开长期研究生活。当时在日本,“战后史学”(4)的理论正大行其道,将近代英国描绘成因信仰清教徒主义而具有独立不羁的精神,以禁欲、勤奋、理性主义为生活信条的中产阶级约曼自耕农(yeoman)所建立的冠绝世界的工业国,这为其披上了一层玫瑰色的浪漫色彩。
但实际上,我在英国当地看到的却是罢工频发、失业者成群结队的英国。伦敦街头到处是废纸,就像我小时候看到的战争刚结束时的大阪。缠着头巾的地铁乘务员和教科书上看到的白人“约曼”毫无共通之处,公交车上的乘务员也大多是黑人。引起我注意的都是这些在所谓“战后史学”的英国史里从未出现过的人群。
我在伦敦第一次见到伦敦大学历史研究所的所长时,他指着旁边的SOAS(东洋非洲学院),耐人寻味地介绍道:“那边的研究搞得很火,只是历史不太流行。”我想他的意思是说,对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的日本的研究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与此相较,对苦于经济不振的英国历史的研究应该就没有以前那么受欢迎了吧。
还有同年,在北部造船业重镇纽卡斯尔等电车的情景也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怎么这么长时间都不来车啊。”我和旁边的阿姨搭话,她却突然说:“最近的英国什么都不行,都是因为日本搞的。”这完全是一次意想不到的突然袭击,令我非常吃惊。后来,我把这段经历作为来自伦敦的报告发表在一本用打字机打印的研究团体刊物《英国史研究》上,关于这份刊物后文还会再提到。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失业和罢工的“英国病”已经笼罩着现实的英国,很多人都感到英国不但已被德国和美国超越,甚至日本也已经赶超上来了。于是,当日本的英国史研究者还在提出诸如“英国为什么能在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这样的问题、认为英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典范时,英国国内却是“衰退论”开始成为活跃的话题。我自己也经常被英国学者说:“经济增长的模板应该是日本才对吧。”虽然日本已经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期,但日本历史学家对英国的看法并没有即刻发生转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历史学家仍然没有远离英国作为经济发展范本的印象。因此,以英国国内传播甚广的“衰退论”为前提的历史学在这里是很难被接受的。
然而,现实再次发生了转变。在日本不仅经历了“失去的十年”,而且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的今天,我们从英国社会经济史中,学习“英国为什么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应该了解包括“英国衰退论”及其走向相关的内容。
历史学中确实存在一些与现实完全无关的要素,例如对古埃及和印加帝国的考古发掘等。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历史学是必须结合现实问题开展研究的。从这一意义来说,最近的历史学研究给人的印象确实是过于脱离现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