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学会五大复盘工具,成为复盘教练
1.1 复盘是什么?有什么价值
成功的企业和个人都有持续反思和复盘的能力。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反思,也是复盘。
任正非说:“华为公司的每个人都要学会复盘-建模、再复盘-建模,用这个模型去做第二件事,反复复盘,模型变大、变系统,减少不必要的能耗,就提升了竞争力。”“一个不善于总结的公司会有什么前途?个人也不是如此吗?”
不懂复盘,所谓勤奋,只是在掩盖思维的懒惰;所谓努力,只是低水平的重复。
学会复盘,帮助组织快速突破绩效瓶颈,为团队点燃激情与梦想,可能是职场和商业领域最聚焦、最有价值的底层能力。
什么是复盘?复盘有哪些工具一学就会、一用就灵?这些工具在面对工作与生活中的诸多难题时,效果怎样?有哪些操作要点?
我们的团队在多年的专业研究和商业实践中,把复盘从单一的工具发展成适合现代企业的管理品类,其中有五大工具久经实践检验,成效卓著。我们力求用直白的文字和有趣的案例、故事将它们一一呈现,期待大家可以了解复盘、爱上复盘,看故事“吃瓜”的同时还能长智慧,进而去探究、应用,成为复盘教练。
1.1.1 复盘的起源
“复盘”这一术语源于围棋。对弈双方下完一盘棋之后,会重新在棋盘上将刚才的对弈过程走一遍,看看哪些子下得好,哪些子下得不好,哪些地方可以有不同甚至更好的下法,这个重新走一遍并且思考的过程,就称为“复盘”(见图1-1)。
图1-1 复盘是棋手的基本功
中国人发明了围棋,并一路保持领先水平。但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过一段小插曲,日本棋手曾一度超越了中国棋手,究其背后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日本棋手重视复盘训练,使棋力获得显著提升。后来经过改进训练方式和持续努力,中国棋手夺回了在围棋界的优势地位。
围棋中的复盘,其实是“反人性”的。比赛结束后,冠亚军已经决出,冠军很想去领奖,亚军很想找个地方去疗伤,但是不行,双方一定要坐下来,把刚才的棋局复盘一遍,总结得失,分析自己后续应该如何改进。这是不是不符合人性?但是通过复盘,棋手可以趁着最新鲜的记忆,打破自己的惯性思维,找到更好的下法,总结新的套路,这对棋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每天复盘,对专业棋手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
1.1.2 复盘的价值:职场成功的4个层次
组织与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复盘,个人在职场发展中,格局不同,能力不同,工具不同,成长的速度就不一样。
实践中有形形色色的职场成功模式,如果用格局和工作方法来区分,可以将它们划分为4个层次(见图1-2)。
图1-2 职场成功金字塔:职场成功的4个层次
第1层:靠努力干出绩效
在这一层,个人成长的方式,是在实践中“吃一堑,长一智”。大部分人都在这一层。
多数情况下,人们是“吃一堑长一智”,还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很遗憾,答案往往是后者。怎么改进呢?我们有一个很经典的复盘工具,叫作“项目复盘画布”,本书后续会详细介绍。它能够帮助人们从过去的经历中充分汲取营养,不辜负曾经的汗水和付出,并获得超出常人的成长速度。
第2层:靠智商和情商
在这一层,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靠智商和情商取得成绩。苦干不如巧干,来到这一层,比第1层有更大的成功概率。
智商和情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关键是提升自我认知。在职场人士的诸多能力中,自我认知可以说是核心能力。如何改善自我认知?在我们拓展的复盘工具中有一个叫作“鱼缸会议”,它可以让人们在行为层面“照镜子”,帮助自己照亮盲区,多角度观察自己。
靠智商和情商取得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那就是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高质量的选择。要想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并不容易,常常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如果有合理的工具、方法、流程做辅助,就可以事半功倍。在复盘的五大工具中,有一个工具叫作“U型画布”,它能够帮助人们在面临两难场景、重大抉择的时候,厘清心中的期待和恐惧,从而突破障碍,获得顿悟。
第3层:靠团队
在这一层,人们靠团队取得成功。团队的独特优势是多元化人才、多样化实践,人们可以从中获取丰富的信息和标杆案例,互相借鉴,快速复制成功。优秀的团队不是个体的相加,而是“1+1>2”。
怎样更好地复制成功?要发挥集群优势,同样有方法、有套路,“项目复盘画布”可以帮助组织和个人更好地相互助力。
怎样充分发挥团队价值,解决团队协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团队中的协作问题,表面上看是因为行为不对、环境不好、能力不够,深层原因是长远目标、自我定位、价值观存在分歧。要正身,先正心,先要统一信念,上下同欲,才能够流畅地合作,众志成城。要达到这个目标,可以使用“4F团队协作复盘画布”这一复盘工具。
第4层:靠组织
在这一层,人们靠组织取得成功。组织是更大规模的团队,人们因成就组织而成就自我,借组织之势,时势造英雄,这是更高层面的成功方式。
要帮助组织获得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命题是建设组织文化,打造组织之魂,为组织注入精气神,使得优秀基因可以代代相传,让组织基业长青。
建设组织文化是一个大命题,搞不好就会脱离实际,流于形式。怎样才能让组织文化真正体现组织个性魅力,提炼组织成功密码,帮助组织业务提升,落实员工行为改善?在我们的复盘工具中,“未来探索”这个工具可以帮助你,它让文化建设由虚向实,让人们看到精神的力量。
成功有不同的层次,成功需要套路,结构化的工具和方法可以让你事半功倍。在成功的每个层面,你都可以借助相应的复盘工具打开思路,创造全新的局面,这真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
复盘工具的使用和复盘心法的修炼不是一蹴而就的,复盘的过程有不同的境界(见图1-3)。
图1-3 复盘的三重境界
第1重:吃一堑长一智
自己“交学费”,或者是栽跟头,或者是有收获,从自己的经历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吃一堑,长一智。这是不错的表现,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如果能做到吃一堑长一智,你就已经超越了大部分人。
第2重:复制标杆
会给自己复盘是求真务实,会给别人复盘是善于借力,复制标杆,事半功倍。别人摸爬滚打,“交了学费”,你有工具,能很好地分析和学习,将别人的经验为己所用,就可以获得多线程、多倍速的成长力。在本书中,你可以看到对自己复盘、对他人复盘、对热点事件复盘;复盘国乒奥运军团、复盘中国足球、复盘华为阿里、复盘小鹏汽车、复盘婆媳关系、复盘新冠疫情……人生百态,都可复盘,世事洞明,皆是学问。你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智慧,为自己的成长加速。
第3重:斜杠人生
别人因为你有复盘的本事,有结构化的工具和方法,直接把学费交给你,让你教他们复盘,你成为复盘教练。或者你不用换职业,公司因为你懂得复盘这种专项技术,经常需要你牵头解决各种绩效问题、团队赋能问题,“复盘教练”成为你另一个身份标签和核心竞争力,从此开启斜杠人生,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以上讲了复盘的三重境界。我们在复盘品类中探索、开发出一系列结构化的工具,这些工具是最佳实践的总结。只要勇于实践、深入应用、广泛联系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你就能修炼到更高层次,一方面为自己的人生提供更多选择,另一方面帮助你的团队、组织更快地走向成功。
本书是一本工具书、实战书,也是一本普及书。复盘对人们如此重要,它根植于传统文化,并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大放异彩,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我们期待所有人都认识复盘、应用复盘,从中获得洞见,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不会对复盘做大量的理论剖析和枯燥的学术研讨,也不会直接跳到操作层面,仅探讨具体的细节,而是结合多年企业辅导、亲身实践、社会热点,介绍复盘的工具和实战应用。本书中的故事好玩,工具简单,快速见效,让这个看起来“高大上”的管理工具融入人们的生活,实现我们“人人都会复盘,万事皆可复盘”的初衷。
1.1.3 复盘的本质,是一种刻意练习
复盘本质上是一种“刻意练习”。
成功的核心是成长。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一书中说,从新手快速成长为大师,有3个基本原则。
第一,要有套路。任何成功的关键,尤其是高手和新手之间的核心区别,就是有套路。
第二,走出舒适区,反复练习。有了套路之后,还要不断走出舒适区,反复练习,把套路变成肌肉记忆。
第三,教练及时反馈。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需要教练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人人都想成功,都想找到从新手到高手最直接、最快速、最本质的路径,不想走弯路、浪费时间。对于这3个基本原则,怎么理解?
举个例子(见图1-4)。在小区乒乓球场,有很多“功力深厚”的老人,球龄可能早就超过1万小时了,甚至超过很多职业选手,但是他们跟职业选手的水平还差得很远。
图1-4 从新手到大师,关键在于刻意练习
差别在哪里?第一,套路不一样。在小区里打乒乓球是很舒服的,虽然战况可能也很激烈,但是其挑战程度、技术难度、战术设计与专业竞技队伍完全没法比。有套路和没套路,就是正规军和散兵游勇的区别。
第二,是否能够走出舒适区,结果差异巨大。很多人听说过“1万小时定律”,即不管做什么事,只要坚持1万小时就能成为专家。其实不是这样。做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才能突破自我,不断进步。如果没有走出舒适区,你的1万小时,只是在固有的水平上不断重复,只是把1小时的经验重复了1万遍,徒劳无功。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很勤奋、很辛苦,练习了很长时间,却没有多大进步?一个很普遍的原因就是,他们始终没有走出舒适区,只是用忙碌麻醉自己,用勤奋感动自己。但可惜,不敢挑战自我的努力都是假努力,并不能带来成长。
第三,要成为高手,还需要教练的及时反馈。一个人闭门造车,苦练功夫,肯定有盲区,教练不仅可以照亮盲区,还知道不同训练方法的利弊,作用太大了。
3个要点,揭示了从新手到大师的一般规律。复盘的五大工具都遵循了这些要点,它们都有套路,都强调教练在练习过程中的及时反馈,也要求参与者走出舒适区,反复练习。
刻意练习要实践落地,工具不能太复杂,最好能以点带面,牵一发动全身。“复盘”完美地符合这个要求。
从本质上看,复盘就是刻意练习。这种刻意练习,能够对个人和组织的实力提升发挥巨大作用。
讲到管理工具的创新突破和应用,做得最好的可能是军事组织,这一点,管理界都有共识。彼得·德鲁克与杰克·韦尔奇都说过,最好的领导力培养模式来自军队,美国政企界的大量人才都出自各个军校。
军队在作战实践中总结、反思,在工具上必须领先,做到极致。如果做得不好,付出的代价就是生命。军队把复盘当作常态化的管理工具,有不少经典案例。
1968年越南战争期间,A国在进行作战复盘时,发现了一组令其感到恐慌的数据:隶属于海军的航空兵每击落2架越南战机,自己就要损失1架,也就是A国与越南的空战交换比是1∶2。但A国当时的对空作战技术实力、装备都是领先的,正常情况下,空战交换比应该达到1∶5左右,也就是己方每损失1架战机,越方被击落5架。
1969年,A国海军陆战队停止空战,对海军飞行员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王牌飞行员训练计划”,基于此前战例做针对性练习。有设计的套路、走出舒适区的反复练习、及时的反馈,这些都是刻意练习,也是在持续地复盘。一年之后,A国海军陆战队战绩提升显著,经过训练的海军飞行员空战交换比达到1∶12.5,而隶属于空军的飞行员没有经过持续复盘,空战交换比还是1∶2,基本无变化。
在发现了这种巨大的差异后,A国迅速把复盘模式在各军种中推广,并广泛应用到其他领域。在1990年的海湾战争中,已经把复盘作为常态化动作的A国空军、海军飞行部队,空战交换比达到1∶33(见表1-1)。
表1-1 复盘在A国历次作战中的影响
由此可见,有意识的复盘,对组织战斗力影响极大,效果立竿见影,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组织建设工具。
在智慧的人民军队中,复盘更是一种优良传统。
人民军队在总结经验与复盘方面有高超的智慧,如广为人知的游击作战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作为重要的军事指导思想,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毛泽东曾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以前我们人民解放军打仗,在每个战役后,总来一次总结经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然后轻装上阵,乘胜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解放战争期间,人民军队对战后复盘逐渐形成章法,特点越发鲜明,具体如下。
特点1:简化到极致的战术提炼。解放战争期间,人民军队形成了很多朴实经典、易于使用的作战术语,如三三制(见图1-5)、四组一队、一点两面、三猛、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很多战术在现代陆军条例中还是教科书级别的。
特点2:“催命式”及时总结。一些作战部队在战斗结束后6小时内上交初步战斗总结,24小时内形成详细的经验总结,非常及时。
特点3:“婆婆嘴式”宣贯。一些作战主官平时话少,但贯彻所总结的经验时不怕烦琐,变成了“婆婆嘴”,大会讲,小会讲,天天讲,不厌其烦,让每个士兵都能理解和讲出来。
图1-5 三三制战术示例
及时总结非常重要。有一个很经典的案例:在辽沈战役中,每场小的遭遇战结束后,我军指挥员都会听报告,也会在关键点上问一些问题。其中一次遭遇战结束后,作战主官听报告时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问题,于是问道:“这场仗为什么缴获的短枪与长枪所占比例比其他战役略高?为什么被击毁的小车与卡车所占比例比其他战役略高?为什么被击毙的军官与士兵所占比例比其他战役略多?”这种教练式的反馈和提问警醒了大家:这里可能有敌方的一个高级指挥部。而后我军迅速追击,把国民党第九兵团总司令廖耀湘给俘虏了。
对照革命历史与我们讲到的“刻意练习”训练方法,可以发现,战后复盘的思路与刻意练习的思路是高度一致的:简化到极致的战术提炼,相当于“套路”;“催命式”及时总结,是走出舒适区,战士们刚刚打完仗,极度疲劳,可能还有伤亡,非常辛苦,但是重要的方法一刻都不能丢;“婆婆嘴式”宣贯,是及时反馈,辅导再辅导,形成条件反射。
复盘的本质是一种刻意练习,对个人职场成功、组织效能提升都有巨大的帮助,值得人们深入了解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