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二
得知《货币常识》要出书,非常高兴。书里的不少文章事先在义奇兄的朋友圈里读过,其中更有一些想法早在成文之前就在会议或聊天中听他谈过,因此翻阅书稿有如熟人见面,不时会心一笑。书名冠以“常识”,当然是自谦。由于写法朴实加上文笔晓畅,这个书名颇具“欺骗性”:读者可能会误以为内容浅显,价值只在其中琳琅满目的史料与文献,甚至以为自己想得比作者更通透,但深思之后才发现绝非如此。正如学生时代数学课上“一听都懂,一做就错”的陷阱,这种错觉,也是当前大众媒体讨论货币问题时的普遍状况。
货币成为大众的热门话题是日常生活“金融化”的一个侧影。在传统社会中,除非惊觉通货膨胀的苗头,通常货币功能之类的议题都只在庙堂之上,基本与平民无涉。但随着各种金融活动越来越紧密地渗入买房置业、日常消费这些人生或大或小却无可逃避的决策之中,普通人也不得不对市场利率的差异锱铢必较,权衡各种分期付款方案的利弊,苦恼于理财产品的选择。对于那些或多或少有着“财产性收入”的“中间阶层”,“央妈”神秘莫测的态度,市场琢磨不透的情绪,连同对于财富自由的渴望和财务安全的焦虑,更是冲击着每日的神经。在这样全民“学金融,用金融”的社会氛围之下,货币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原来仅限于专业领域的货币研究也以各种方式降临到“民间”,成为有志者探寻财富的敲门砖。
无奈货币理论纷繁复杂,仅在基本概念上,现钞、现金、存款、M2、流动性等一堆名词的差异就足以让门外汉头昏脑涨,更不用说深究这些概念背后的机理,于是相关知识的普及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微博和朋友圈里的各类“简说”“漫话”也应运而生。这些作品在本质上都是将正式的理论大大简化之后采用类比的方式来加以解释,从而绕开复杂概念基础的门槛。但是这种策略绝非没有成本,过度的简化很可能变成扭曲,类比更不是一种准确的推理方式,因而其目标更接近于让读者“自以为明白”而不是真正的理解。也有聪明人则干脆另辟蹊径,踢开主流理论,完全依靠直觉和生活经验来构建一套体系,难以说通之处甚至不惜依靠阴谋论来解决问题。显然,这类体系更大的功用是在心理建设而非解释现实方面。
不过可以让普罗大众聊以自慰的是,金融领域的专家常常处于“懂得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窘境。如果去掉金融圈内或明或暗的各种关联,许多金融专家在市场投资上的业绩并不比外行的平均水平更为体面;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平时被视作圭臬的权威货币理论显得束手无策。即使是那些以解释世界而非改造世界为目标的“纯”学者,在负利率政策泛滥和各类数字货币纷至沓来的时世,也难掩捉襟见肘的尴尬。因此反过来看,既然大众对于主流金融理论的批评乃至嘲弄不无道理,自造理论的行为也就不显得那么离经叛道。
为什么构建货币理论会如此艰难?抽象而言,系统的复杂性通常来源于两个维度:元素和结构。元素或结构的复杂自然会导致系统运行和分析的复杂,但即使是性质和结构看上去都很简单的系统,其运行结果也很可能难以预测,物理学中著名的“三体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货币领域,我们同时面临上述两种维度上的复杂性。在人的行为方面,即使再自信,面对“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吗?”这样的灵魂拷问,人们也会三缄其口。虽然新古典理论通过极致的理性人假设去除了所有行为上的不确定性,但要想在模型中获得可解的均衡动态依然面临数学上的巨大困难。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一个能有效解释各种现象的“大一统”货币理论不仅不可及,甚至不可望。我们只能满足于一系列针对特定货币问题的理论集合,并且期望其中的每种理论在各自的领域内能够不辱使命。遗憾的是,目前即使要做到后一点也颇为困难。这些因素决定了,至少在目前,货币与金融仍然是一个经验主导的领域。
在理论暂不可及的情况下,转向历史是一个理性的选择,这正是大萧条研究成为宏观经济学“圣杯”的原因。对于非专业人士,通过历史了解金融也是一条高效费比的途径。但这并不意味着思辨不重要。正如许多智者指出的,史料不会说话,它们需要选择和阐述。因此,要真正从历史中获得经验和教训,本书所述的“常识”必不可少。在本质上,所谓“常识”,其实是经历了时世变迁和相关的诸多思考与争论之后依然成立的观念。它们不仅是解释现实的有效工具,也是社会运行的基础。当然,世界在变化,常识也会被颠覆。但是即使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常识也仍是知识探索和变革最为可靠的基础。否则,如果忽视这些历史的宝贵遗产,我们很可能像凯恩斯所说的那样,自以为摆脱了各种偏见的束缚,实际上却成为最糟糕(但通常也最具蛊惑性)理论的奴隶。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我坚信《货币常识》是一本有用的好书,也希望义奇兄在篇章之中不时闪耀的独特思想火花,能够成为上述意义“常识”的一部分。
程炼
2021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