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公共演讲:第一大恐惧,第一项技能
传奇人物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被称作“Oracle of Omaha(奥马哈的神谕)”,最近有人问他,我们个人能做的最好投资是什么?巴菲特既没有建议购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1](Berkshire Hathaway)的股票,也没有建议投资房地产。相反,他回答称:“投资你自己。”
具体怎么做呢?巴菲特解释道:“要想身价增值超过50%,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提升自己的沟通技能,包括口头沟通能力和书面沟通能力。”他补充说,“或许你拥有世界上一切智慧,但你需要将其传播出去,而传播就是沟通。”
和写作一样,公共演讲被视为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之一。想要促进职业发展,公共演讲是你可以培养的第一项技能。这种向一个人或者一千人有效传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也是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有效演讲的基本要素还能促进个人幸福感的提升。
如何开口要自己想要的东西?怎样才能提出别人可以轻易满足的请求?获得幸福感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弄清楚我们最大的需求是什么,同时让别人帮助我们实现这些需求。要想做到这点,就得培养相关技能,为我们想要的东西代言。
如果我们想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些演讲技能也同样重要。不论是助力保护地球,为慈善机构募款,还是捍卫弱势群体的权利,都需要提升演讲说服力,让观众记住你的演讲。
在本书中,你将学习简单、有效且实用的方法,来提升各类场景下公共演讲的有效性,这些场景包括工作面试、专业演讲、婚礼祝福、致悼词等。你将学习令他人和自己都感到自然愉快、充满乐趣的演讲方式;你将学习劝说、吸引、影响、激励和感召他人的演讲技巧,从而在个人生活和专业领域成为自身观点及理念的有力倡导者。
正如巴菲特所言,写作能力也很重要,和公共演讲相比,写作可能带给人们的恐惧和抵触情绪要少一些。但是,学好演讲要比学好写作重要。因为一旦你升任更高职位,可能有权委派他人为自己撰写文书,但公共演讲必须亲自上阵,无法找人代劳。
彼得原理:每位职工都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1969年,早在漫画《呆伯特》(Dilbert)出版和喜剧《办公室》(The Office)播出之前,美国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Laurence J.Peter)便提出: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位职工都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在其经典著作《彼得原理》中,彼得讽刺而精准地解释了官僚组织变得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的原因。他写道:“即便现状早已发生改变,官僚主义还在捍卫所谓的现状。”
无论在企业就职还是自己创业,很多人会因为无法进行有效表达、说服或激励他人,而发现自己处在“不能胜任的地位”。有的人擅长一对一沟通,但并不擅长对几个人交流;有的人对几个人交流时应答自如,但一想到要对几十个人讲话就怯场了;有的人对几十个人讲话还能感到自在舒适,但一想到要向几千人发表演讲就变得恐慌起来。
你必须把自己的想法推销出去,才能将其落实。同时,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可以帮助你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想法。将复杂的想法用简单有力的话语表达出来,这一过程可以帮助你厘清思路。
许多受过良好教育、工作勤奋努力的人,由于未能掌握这一艺术,职业发展停滞不前。而另一部分人,通过培养公共演讲这一必备的领导能力,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一位金融分析师被提拔为主管,负责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养老基金,就是因为他对不同行业的现状做了一系列汇报。当时,他的上司要求研究团队准备八次汇报,他志愿做了第一次。第二次没人愿意上台,他又自告奋勇。余下几次汇报都是如此,不久之后,他便晋升了。后来,他又升任股票投资总监,几年后成为公司副总裁,负责整个基金项目。他认为自己的成功与其为掌握公共演讲的艺术所付出的努力密不可分:
当一群人专业技能相当时,沟通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擅长沟通的人往往能够脱颖而出,得到提拔,或者拥有更多发展机遇。
很多人专业能力与岗位匹配,却因为无法与他人建立联系,无法激励他人,发现了自己的“彼得原理”,或者意识到自己正处于“不能胜任的地位”。无论你受过多好的教育,多么富于创新,你必须学会有效传递自己的想法才能将其落实。而且,随着人们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进行沟通,线上演讲的能力变得愈加重要。
然而,尽管目前与提升演讲能力有关的建议目不暇接,但往往这些建议都枯燥乏味,鲜有成效。
产生这种结果主要原因有两个:恐惧和无知。恐惧导致许多人拒绝学习演讲,因而对演讲一无所知。另外,还有些人根本不知道演讲是一项可以培养的技能。
许多图书、研讨会与网络课程提出的恐惧管理方法,强调演讲者只要演讲时不感到尴尬就行,这是它们的症结所在。如果我们只是想“熬过”那段时光,那么整个演讲将变得徒劳无效。
一旦内心被恐惧占据,便很难与观众建立联系。不幸的是,当我们无法与观众建立联系时,就更可能感到恐惧,由此形成了长期的恶性循环。
那么为什么人们普遍害怕公共演讲呢?我们又该如何克服这种恐惧?
公共演讲:比死亡还可怕?
《泰晤士报》(The Times)科学版面曾刊登了一篇名为《对大多数人来说,公共演讲比死亡更可怕》(Speaking in Public is Worse than Death for Most)的专题文章。文章指出:“研究者对常见的恐惧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很多人曾想过宁愿去死也不愿在公开场合讲话。根据当今社会最普遍的恐惧症排名,人们更惧怕的是公共演讲而不是死亡。”
许多调查将公共演讲列为人类恐惧症之首,排在核战争、金融危机和遭遇抢劫之前,而死亡通常排名第四至第七位。换句话说,大部分人宁愿躺在棺材里,也不愿致悼词。(当然,听我这么一说,你可能会愿意致悼词了!)
这种对公共演讲的恐惧,有个专门的术语叫作“公共演讲恐惧症”。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数据显示,74%的美国人患有公共演讲恐惧症。
为什么人们如此害怕公共演讲呢?
《风险的真相》(The Real Story of Risk)作者格林·克罗斯顿(Glenn Croston)曾撰文分析这一恐惧的由来:“当我们站在人群面前时,常会浑身冒冷汗,因为我们害怕遭到拒绝。原始社会时期,这种恐惧并不仅仅源自我们害怕尴尬,害怕被人评头论足。我们更怕的是遭到社会群体的拒绝和排斥,最后只能自我防卫。”时至今日,我们依然非常害怕被群体排斥,相较而言,死亡似乎变得不可畏了,这大概是因为在远古时代,被踢出群体可能真的意味着被判处了死刑。
由于害怕受到观众排斥,害怕可能出现的尴尬和羞辱,公共演讲带来的恐惧成为日常生活中直接而不容忽视的压力,常常让人们避之唯恐不及。有些人不得不上台演讲,他们咬紧牙关,就像死刑犯走向绞刑架一样,朝麦克风走去。这些人目光呆滞、动作僵硬、语调呆板,躲在讲台后面试图忽视、压抑或否认自己的恐惧。如果是TED[2]式的演讲,现场没有讲台,他们就会使劲背稿、过分排练,缺乏真情实感。
公共演讲恐惧症十分普遍。如何才能克服这种紧张情绪?怎样才能将恐惧转变为热情?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呈现让自己和观众都感到自然甚至是快乐的演讲?
答案是:有!我会用已经验证的方法带你解决上述问题。但在此之前,首先要明白,感到恐惧没有关系,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将恐惧转为能量与热情,而不是口干舌燥、四肢发软。一旦学会利用恐惧的力量,你就会意识到它其实是你的朋友。不被恐惧胁迫,而是学着与恐惧共舞,可以让你头脑清醒、注意力集中。
很多专业的演讲者和出色的演员在演讲或表演之前都会感到紧张,但他们并不会去消除这种紧张情绪,而是试着管理这种情绪。
著名演员兼歌手戈登·古德曼(Gordon Goodman)曾有过一次舞台事故,这严重打击了他的自信心,并使他对舞台产生了恐惧。于是,他开始研究职业表演者中普遍存在的舞台恐惧症。古德曼发现,超过80%的优秀职业演员在其职业生涯的某些阶段都曾经历过舞台恐惧。
许多知名演员或歌手都称自己曾在演出前感到非常紧张,例如阿黛尔(Adele)、罗温·阿特金森(Rowan Atkinson)、塞缪尔·杰克逊(Samuel L.Jackson)、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ewart)、梅根·福克斯(Megan Fox)、雪儿(Cher)、约翰·列侬(John Lennon)、阿曼达·西耶弗里德(Amanda Seyfried)、费欧娜·艾波(Fiona Apple)、芭芭拉·斯特赖桑德(Barbra Streisand)和劳伦斯·奥利维尔(Laurence Olivier)等。换句话说,如果你正在设法克服舞台恐惧症,那你可找到组织了!
如何调节紧张情绪?这将是我们共同探究的重要问题。本书中的每句话,都旨在帮助你将恐惧和焦虑转变为自信与热情。
清晰与气场
在深入学习本书介绍的8个演讲秘诀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掌握公共演讲的艺术取决于两大简单的要素:清晰(clarity)与气场(presence)。
清晰:明确演讲的内容以及发表演讲的原因。
气场:运用演讲技巧,发表最有效、最令人难忘的演讲。
当你知道要说什么、为什么要说以及如何去说,便会发现自己不再感到恐惧,能够轻松投入地与观众交流互动。
清晰和气场这两个词常与美国畅销小说作家汤姆·克兰西(Tom Clancy)所著的一本书《明显而即刻的危险》(clear and present danger)联系在一起。这本书后来被改编成了电影(中文名为《燃眉追击》),由哈里森·福特等人主演。后来,“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又为时任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所用。霍姆斯在限制言论自由的争论中,创设了“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原则。他认为,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不会保护一个在剧院里谎称失火的人,因为这会造成“明显而即刻的危险”。
如果你不能在剧院或者会议室发表有效演讲,那么可能将面临被解聘的风险。在本书中,你将学习如何保护自己,化解这一危机。正如法官霍姆斯所言,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开口之前一定要考虑场合。他用了“谎称着火”的比喻,易于人们理解,同时也十分吸引人,令人印象深刻。这种表达方式可以让论点变得条理清晰,富有逻辑,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你将在本书中学习这种表达方式。
人们演讲的大部分问题都出在没有做正确的准备,不清楚自己想要传达什么信息,也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信息对观众来说是重要的。简单来说,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那你就不应该进行这次演讲。
一旦明确了演讲内容,你就可以开始找寻其中的乐趣。因为在准备的过程中,你可以构思创造性的演讲方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难以忘怀。
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你可以掌握公共演讲的艺术,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习的技能。是的,也许有的人天生擅长演讲,有的人一上台就不知道说些什么;有的人渴望成为焦点,也有的人不喜欢受到过多关注。但不论你的天赋或偏好是什么,不论你是外向还是内向之人,都可以学习演讲的技巧。也许之前你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干扰了你天生的沟通才华,在本书中,你将学习如何摒弃这些坏习惯。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通过阅读本书,你将重塑这些特质。
虽然掌握公共演讲的方法简单易懂,但运用起来并不容易。许多演讲指南称“做你自己就好了”,似乎这是件很简单的事。但其实每一个人都是立体而多面的,而且很多面都被我们自己隐藏了起来。最好的演讲者会培养一种识别能力,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观众面前,这反过来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如何提高现场观众的参与度。
真实与虚假
英文单词authentic来自词根auto(自我)和entea(工具),意思是“真实的,原创的,值得信赖的,可靠的”。自我是最原始的沟通工具,演讲者的可信度与观众感知到的真实性直接相关。
你是谁,比你说了什么更重要。
一位记者曾向印度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的私人秘书马哈德夫·德赛(Mahadev Desai)提问,“为什么甘地在不看稿子或笔记的情况下,还能让观众沉浸其中,进行长达数小时的演讲?”德赛回答:“甘地的思想、言语、行动总是一致的,他不需要笔记。”这就是自我一致性和真实性的力量。为了改变世界,甘地利用这种力量转化了对公共演讲的恐惧。类似的例子还有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索杰纳·特鲁思(Sojourner Truth)、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马拉拉·扎伊(Malala Zai)和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等。
自我一致性需要人们对其内在进行协调,但许多人不愿这么做,于是他们便假装真实,沉湎于虚假的真实性中。目前,“假装真实”现象正在兴起,大量的广告和营销手段向消费者暗示,如果你喝了某种品牌的威士忌或啤酒,驾驶特定的汽车或摩托车,或是穿戴上某一时尚单品、手表或项链,那么你就会成为强健而富有魅力之人。
然而,文身、蓄胡须、剃光头或者使用某种产品等,无论把我们自己打扮成什么样,都不会增强自身的真实性。我们可以通过任何方式来表达自己,只要不损害他人利益,但也应该清楚,真实与外在表现并无太大关系。
穿着某种款式的衣服可能很时尚,也有助于我们与特定群体产生共鸣。但这并不意味着真实,也不意味着“做你自己”。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前运动员查尔斯·巴克利(Charles Barkley)曾说:“这是我的新鞋,很好的鞋子。但是你穿上这双鞋,既不会变得像我一样有钱,也不会像我一样会抢篮板,更不会变得像我一般帅气。你只是穿上了和我一样的鞋子,仅此而已。”
最近另一种假装真实的趋势是大量使用脏话,而这似乎成为登上热门榜单的关键。有调查表明,偶尔使用脏话会让观众觉得演讲者真诚、接地气,但从长远来看,思维缜密、聪明睿智、考虑周到的演讲者形象更受欢迎。因此,你最好克制住讲脏话的冲动。
想要成为一名演讲者,首先必须成为你自己。
美国杰出的组织理论、领导理论大师沃伦·本尼斯(Warren Bennis)在其经典著作《成为领导者》(Becoming a Leader)中强调,对真实性的追求是领导力的核心。想要成为出色的公共演讲者,你必须学会说出真实的自己。当今社会,认识或者成为你自己并不容易。增强自我真实性,培养出色的演讲能力,是个人终身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
总结一下本部分的内容:想要发表出色的演讲,简单的方法就是明确演讲的内容和目的,然后采取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吸引观众注意力,令其印象深刻。最卓越的演讲者能把对演讲主题的掌握与真实有效的自我表达融为一体。调查、准备与练习为呈现自信而又自然的表达奠定了基础。哲学家伏尔泰(Voltaire)曾说过:“当一个人无话可说时,一定说得十分拙劣。”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演讲主题,你一定会感到紧张。但另一方面,你也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即使杰出的演讲者和领导者也依然可以坦言“我不知道”。学会在任何场合下与不同的观众建立联系,是公共演讲的第一个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