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衣
从远古时期人们以树叶遮体,到身着取暖的长袍短衫,变到现在的靓丽时装等,无一不是我中华民族灿烂华美及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的积淀。在民间有着“以衣取貌”和“以貌取人”及“人不可貌相”等富有辩证性的俗语和典故。本章主要介绍一些传统的民族服饰。
各类帽式
礼帽 顾名思义是与礼服相配的帽子,是辛亥革命以后的流行产物。礼帽与威风锣鼓中铙钹相似,中间突出10厘米至12厘米,谓之帽顶,顶下端镶一圈宽约6厘米左右的横沿,横沿与帽顶的下端再制一条与帽同颜色宽约5厘米的丝带。设计精巧合理、美观大方,常与长袍马褂或中山服相配,具有官宦及富豪绅士的风度。
瓢帽 亦称瓜皮帽,为富户、商贾所佩戴,用各种不同材质的面料做成半圆形,用六块或八块15°或30°的垂直三角形拼凑成硬壳。帽顶有红色或黑色丝线编织成的圆形疙瘩,富绅巨贾皆配制玉石或玛瑙珠子。帽的额前镶一块一寸见方或微长方形的翠玉,红、黑、蓝色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等级和文雅,与长袍马褂相配,有着独特的东方服饰的气息。
火车头帽子 这是民间对皮毛帽子的一种习惯叫法。没有固定的统一名称,帽壳是一种硬质壳,前脸额上用狐狸毛皮或兔毛皮、貂毛皮、獭毛皮制成10厘米宽、15厘米长的帽脸,两边的帽耳与后襟相连。若遇风雪天将两耳垂下,平时将两耳与后襟翻上去,用缝在两耳上的绳系起来。这种帽子的特点戴在头上显得格外地威风。
水獭帽 它是用“水貂”“水獭”做成扁圆形式的帽子,帽子中间有一道纵向的深壕,用水貂绒做成盔形带前沿带耳朵的帽子。其帽檐与帽耳不用时都窝在帽子里边似扣在头上的半个西瓜皮,甚有浓浓趣味。若用时则可掏出以保暖挡风阻雪御寒,但水貂和水獭都是珍贵的哺乳动物,皮毛奇缺,价格昂贵,乃为富豪人家所用之物。
毡帽子 是用毛呢或毛毯制成,戴之给人一种观之不雅、小里小气的感觉。
其他鸭嘴帽、六角帽……则不一一赘述。
各类服饰名称与考究
长袍短衫是北方所居民族的主要穿着习俗。其原因所在之处,笔者认为与自然气候有着密切关系,与居住的房屋有同一特点,并把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贯穿于人的整个起居之中。房屋的建造、选址在北方则选癸山丁向为主有利取暖以防风沙的侵袭。而在衣着上习惯长袍短衫亦是为了防风御寒,并有着一定的科学性。在民间有这样的谚语:“人暖腿,狗暖嘴。”人取暖先暖腿,长袍可挡住寒风与沙暴的直接袭击,上体再着饰马褂。女的短衣长裙也是这个道理。男女裤均缠腿带更是这个道理。
袍子马褂 袍子马褂,是北方民族喜穿之衣着,更是槐乡人穿衣的习俗。棉者为袍,单或夹者为长袍,大都是右衽衫子者多见,左衽袍子则极少见。袍子外边再套上一个短衫马褂,这些都是御寒服饰。长袍短衫在一些古书《起居文化》和《服饰文化》里没有更明显的考究资料。但从出土古墓中发现的服饰与舞台上及电视电影历史剧中的人物衣着看,“袍子马褂”是商、周、唐、宋、元、明、清历代服饰演变的结果。
对襟子袄配宽裆裤 人有云:“上为衣,下为裳。”男以上衣下裤称衣裳,女则以上着右衽衣下着八摺裙为衣裳,这也是槐乡民间所普遍流行的服饰。所谓对襟则是短衣衫前边留一道从领通腰的一道缝,缝上各边制一条襟,土话叫“贴边”。在襟上再缝上与衣同色的布条编织成的扣疙瘩,与门对称为扣门。有序地排列在两边具有民族之特色,更有黄土高原之习风特点。香港回归时江泽民主席衣“唐装”成为我中华民族之礼服的代表,在世界的舞台上更显示民族之文明与尊严。
宽裆裤 两腿其筒不分前后,裆的上端制一条约半尺宽的“跨腰”,民间亦称“裤腰”。着身时将裤腰折叠于胯,再系上一条裤带,裤筒下紧,束一幅腿带。这种宽裆裤大都与短衫相配,也是民众穿着的传统习俗,更是上为衣下为裳即衣裳的统称。
右衽衣与八幅裙 右衽衣是带襟边袄或带绣饰各种吉祥阁老蔓式的图案的衽衣短衫。所谓右衽者是其襟边从领口、底角(底边)延伸到右下腋的衣服,大都是女式服饰与八幅裙的搭配,也是在封建社会女人穿着上不显体下不露足窈窕淑女的特殊打扮。
带襟子袄除了是青少年与老年的穿着服饰外,就是上了年纪人的衣装,大都与毡毛、腰带、腿带相配,实有耄耋之人的风度。
坎肩(亦称“背褡儿”和“背心”) 坎肩是春秋两季人们穿着的服饰,普遍穿在袍子或短衫的外边,既是一种衣服的装饰物,亦是取暖于前胸后背的设计。其型与上衣相同而只是缺两只长袖而已。背心则是一种夏装,为取其爽而制。前胸和后背皆依相同的不带袖的粗布所制,前后左右两腋之间,则各用三条布衔接,乃是一种贴身露臂的服饰。
套裤 是冬季老年人防风御寒的服饰。它的特点是有裤没有腰。裤裆类似孩子们的开裆裤,多用于有寒腿病的人。
中山装 亦叫中山服,是我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倡的,亦是中西结合的一种服饰,因为服饰款式新颖,在20世纪的30年代就被人们称之为礼式的服装,故与礼帽、皮鞋相配。中山服有两种样式,一种上衣直领,胸前三袋两盖(胸部左方一个直筒小兜)。衣服下边则置两个带盖的衣兜。下裤则直筒两侧带缝、带插手布袋、前边开口的裤子,这种裤式亦可叫中山裤,所以常常被人们称之为“西裤”。民间这样的称谓道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中山服式带有西洋服式的味道。亦是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相融合的产物。由于中山服饰有一种便于活动,宜于经济、庄严观瞻的特点,所以很快流行于民间的文人雅士之中。
结婚服饰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亦称天地之合。人不论男女,到了成年都要结婚,结婚即要举行婚礼。一般来讲在民间存在许许多多或错综复杂的婚礼习俗。就婚礼服饰而言,传统的婚礼服式在现代的婚礼中仍然占有一定的位置。因为传统婚礼服饰的民俗观念仍然浅显地影响着现代的婚礼服饰。
婚礼在民间称为喜事,所以崇尚红色,被人们称为“红喜事”。所以在传统的婚礼中新娘的穿着皆红衣、红裙、红袜、红鞋,再配上一个红盖头。因为人们相信红色不仅是吉庆的象征,而且有吉利的含意。
古代婚礼服的款式男子是袍子马褂,与礼帽顶插金色翎翅顶花相配,有一种男子古代获取功名的风度。女子则是凤冠霞帔,凤冠是一种装饰有凤凰的礼冠。凤与龙相对是男女的象征。头上带有凤凰形的饰物在汉代就有所流行,以后逐渐产生了凤冠的名称。宋代正式将其受用为隆重的场合的冠式,被人们称为一种高规格的礼冠,也被作为结婚时新娘的礼冠,与霞帔服饰配套。霞帔的形式似绸帛,质地厚实而锦绣,上端略宽,下端稍窄,并且有龙凤纹饰和一枚圆形的玉佩点缀。
寿衣与丧服 生老病死乃是一切生物的自然规律。所谓寿是指人岁数大,是年岁的象征。自古以来在民间有着五十为艾寿,六十花甲寿,七十为古稀寿,八十为大寿。寿衣则是人死后入殓所穿的服饰。一般老年人在生前就为自己备好了寿衣。寿衣的式样在明末清初大都为明代官式服饰,男是蟒袍玉带,女则凤冠霞帔。清末民国初皆清式的前后带四方形补子的官服玉带,女人皆不变,辛亥革命以后则通用以长袍马褂等做入殓时的寿衣,但有一个特点都是宽袍大袖。均不钉扣门而用绳束之。女人则去掉凤冠霞帔成为短衫衣裙。
丧服亦称麻衣又谓祥衣。我县民间流传着孝衣为“披麻戴孝”的传统说法。我县地大物博,有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丧服穿着,但是都大同小异。皆以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送父母于坟茔归宗尽最后的孝义。
衣、帽、鞋、袜 这些是人们对服饰的一个整体概念。在《礼记·礼道》中“四体既正,肤革充公盈”就是对衣、冠、鞋、袜的总体描述。
衣裳有棉、夹、单之别,而鞋却是棉与夹两种,袜也是夹与单两种。
布鞋大都由鞋帮、鞋脸、鞋底三个部分组成。其面料有粗布、帆布、比叽、里肤呢、冲肤呢、斜纹布等。其中里肤呢和冲肤呢最昂贵。其里子皆大都为白色土布(木捻)为主。鞋底花样众多,制作方式民间称之捺底。用A字形的丁板将鞋底夹于丁板的上端用线绳与麻索为之钉底。鞋底的着地面则大多缀以绫形的花饰。山区人家则以更多图案的花饰,并在绳头挽一个圪塔又称圪塔底。这种鞋底一是看着美观,二是穿着结实。在平川地区大都出于已定亲待嫁姑娘之手,极其费力,用心制作,送于未婚夫。一是表示情意,二是显示自己心灵手巧。布鞋的式样有圆口、尖口、方口、带儿鞋(女式)、舌头鞋、系口鞋、牛鼻子鞋等。其棉鞋骆驼鞍的在中老年人中最为流行。
靴子,乃是靴筒高至踝骨以上的鞋,有皮靴、布靴、棉靴、皮毛靴。
袜子,是穿在脚上的一种物品,有布袜与线袜两种。布袜是我国自古以来在民间最为流行的传统袜式,其大多为矮筒式样,有两扇袜帮合成,下有软软的袜底。
缠足,是古代的一中陋习。女子到五六岁即要用布帛紧裹双足,使足骨变为尖小形。相传南唐李后主令宫嫔妃娘以绵绕脚为月形状,使人效之。清康熙三年(1664),曾诏禁足,七年后禁令。《陔余从考》太平天国曾禁止缠足。据老人们传言,辛亥革命以后曾在全国实行过禁止缠足活动。因妇女受封建道德礼教而匆匆躲藏,直至20世纪30年代缠足之风逐渐灭迹。因为缠足的陋习,从古至今妇女鞋袜的穿着产生了极大的不同,妇女穿鞋为“小脚鞋”“小脚袜”与“裹脚布”。虽是陋习,但却在历史上客观存在,故置于本节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