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喻樗慧眼识珠
喻樗是浙江严州(今建德)人,北宋著名理学家、成语“程门立雪”主人公杨时的弟子。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喻樗出任玉山县尉,掌一县治安。
因缘巧合,弓手乃听命于县尉。喻樗到任不久,便听说一个已故弓手的孩子叫汪应辰,反映机敏,能言善辩,而且这孩子命苦,年纪轻轻竟然过继给堂兄做儿子。喻樗就动了恻隐之心。
这一天,喻樗见到汪应辰,发现汪应辰比同龄孩子个高,长得堂堂正正,一表人才,不由心生欢喜。喻樗问汪应辰:“能对对子吗?”对对子,即对对联。汪应辰回答:“能。”喻樗马上出了上联,说:“马蹄踏破青青草。”汪应辰略一思索,应声道:“龙爪挐开白白云(有的记为‘黯黯云’‘淡淡云’)。”出句实写马蹄踏青,用特写镜头,说地面之事。对句则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先实写微云飘散,用广角镜头,状空中之景;巧妙的是,还将眼前实景与人们熟悉的“云从龙”的传说联系起来,生发出龙爪挐云的生动形象,使平淡的浮云染上神奇的色彩,令人注目,引人遐思。喻樗大吃一惊,说:“这孩子日后了不得,必成大器。”
喻樗是一个善于鉴识的人,于是决定把汪应辰留在身边,教他经学,培养他走科举之路。所谓“经学”,即儒家经典之学,南宋一般是指儒学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从显学成为官学,终于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而经学也由此成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唐,在北宋以前以考诗赋为主。至南宋初期,朝廷逐渐改以考经学为主,诗赋就变得不如经学吃香了。汪应辰从小只学习诗赋,如果不是喻樗的引导,很难说他能日后少年登科,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
后来,喻樗决定把一个女儿许配给汪应辰,并送了很多书籍做嫁妆,一时传为佳话。
喻樗晚年定居玉山,于南宋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去世,成为玉山下喻(今双明镇下喻村)喻氏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