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日美贸易摩擦的历史进程
20世纪50—90年代,日美两国时有贸易摩擦。一方面,美国对美日巨额贸易逆差“感觉不好”;另一方面,日本保持了大量非关税壁垒,并在许多工业领域赶超美国。美日贸易摩擦兼具汇率战、科技战和舆论战。整体上看,日美贸易摩擦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中期是日美贸易摩擦的萌芽时期。日本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发展尤其迅速,大量廉价纺织品和杂货品销往美国,冲击了美国的纺织业。1955年,首次贸易摩擦爆发,美国轻工业界要求政府限制日本出口。之后日本纺织业实行自愿出口限制,其依据是1957年签署的《日美纺织品协议》。1965年,美国对日贸易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来的第一次逆差,达到5.9亿美元。1972年,美国对日贸易逆差增加至41亿美元,两国签订纤维产品长期贸易协定,以此严格限定日本向美国出口纤维产品的品种、数量和规格。
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日美贸易摩擦全面升级。日本经济在这一时期进入高速发展,GDP总量已经达到美国的30%—40%。从1971年开始,美国对日出现持续的、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1980—1985年甚至达到年均233.8亿美元,涉及领域从纺织品行业扩展到半导体、汽车、彩电、钢铁等行业,日美间爆发了围绕彩电、钢铁、汽车等产业的几次大规模贸易摩擦。其中,钢铁是日美贸易摩擦的焦点。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美国钢铁企业于20世纪70年代先后对日本钢铁企业提出多次反倾销起诉。美国政府主动与国内产业合作,通过出口限额、加征关税、设定最低价、强制来美设厂等方式向日本施压,日本最后与美达成出口数量限制协议。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日美贸易摩擦的深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日本GDP总量已占美国的50%以上。1985—1990年,美国对日逆差达到平均每年496.6亿美元,占美国整个贸易逆差的50%。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元贬值,美国商品出现了价格优势,美国要求日本开放国内市场,特别是农产品、高科技和汽车市场,日美贸易摩擦的主战场逐渐转向日本国内。其中,以“半导体战争”为典型代表的高科技领域冲突激化。1986年,日本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国。日产集成电路占美国市场的30%,其中最尖端的256K半导体芯片占美国市场的90%;相比之下,美国对日出口的通信器材、医药、农产品却遭遇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美国半导体产业收入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总收入中的占比由1978年的55%下降到1986年的40%,而日本同期则从28%上升至46%。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于1985年6月要求美国贸易委员会减少日本对美半导体出口;同年9月,英特尔等公司发起诉讼;1986年,美国根据301条款作出调查报告,认为日本对美国存在倾销行为,造成包括5 000人失业在内的实质性损失。根据该结果,里根政府在1987年对日本半导体行业实施100%的惩罚性关税。为避免更剧烈的摩擦,日本主动承诺自愿限制。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第三次产业革命”推动美国信息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强化了在计算机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力。日本经济则陷入衰退、复苏缓慢,对美国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为此,日本不断调整过分依赖出口的经济结构,放松国内规制,推动市场开放,吸纳美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对美贸易顺差出现下降趋势,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日美贸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