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人间荒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忠州:何处殷勤重回首

重庆忠县,在唐朝的行政区划里名为忠州。这里并非富庶之地,物产也谈不上丰饶。公元818年冬,白居易从江州调离,赴任忠州刺史。开启忠州生活之后,他的心里充斥着不满。哪怕是夜饮宴客,他也牢骚不断:

莫辞数数醉东楼,除醉无因破得愁。

唯有绿樽红烛下,暂时不似在忠州。

如果不是喝酒,哪里能够浇愁。只有绿樽红烛醉一场,才能假装暂时不在忠州。

外乡为官,重庆多雾阴雨的天气也令白居易烦扰: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雨水滴在心头,不由想念故乡,可眼前的云雾遮住了双眼。幽寂孤独何以自遣?或许只有这一把琴声。不是买醉,就是抚琴,要是不假于物,白居易似乎一秒都难以逗留。

看见峡谷中的木莲树,他感慨道:“几度欲移移不得,天教抛掷在深山。”他这完全是代入了自己,甚至开始吐槽起忠州所见的人与景:

吏人生梗都如鹿,市井疏芜只抵村。

忠州当地的官吏像鹿一样生硬,市镇荒芜得如同乡村。用今天的话说,这已经涉及人身攻击的范畴了。据统计,白居易直抒苦闷的诗近五十首,其中十几首就留给了忠州。

好在忠州有美食,能抚慰“吃货”白居易的内心。

久居京华的白居易固然遍尝珍馐美馔,但古时货运不便,地方特产未必能新鲜送达。而忠州此地,以竹笋闻名。偏嗜蔬食的白居易,对竹笋并不陌生。“宿雨林笋嫩,晨露园葵鲜”,足见白居易深谙饮食之道。

宿雨林笋嫩,晨露园葵鲜

忠州竹笋之多之鲜,令白居易深感欣喜。于是,他巨细靡遗地写了一首《食笋》:

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

物以多为贱,双钱易一束。

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

紫箨坼故锦,素肌擘新玉。

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

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竹乡”忠州一到春天,就有漫山遍野的竹笋。山民采集之后,抱到早市来贩卖。因为供给充足,两钱就能买一束。竹笋和饭一同蒸煮,饭浸润笋的鲜甜,笋糅合米的清香,紫色的笋壳如锦缎,柔嫩的笋肉似新玉。大快朵颐的白大人每日加餐,连肉味都快忘了。临了,他还叮嘱众人不要犹豫,趁早食用,南风一起,竹笋成了竹子,就无法享用了。

寥寥数语,有货源、有价格、有吃法、有感受,有“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的溢美之词,还要劝食,白居易对笋的情有独钟,由此可见一斑。

在长安时,每逢春笋成熟,皇帝会召集群臣大摆“笋宴”,躬逢其会是臣子的荣耀。但物以稀为贵,“笋宴”大都浅尝辄止。如今远离朝堂,老饕白居易意外实现了吃笋自由,自然欢欣雀跃。

㨃归㨃,怨归怨,白居易毕竟是重民生、讲实绩的父母官。面对凋敝的民生,当然要振兴经济。忠州多雨多山,白居易就和百姓一起广栽果树。官民同心,治理有成,白居易的诗里也不复当初的“负能量”: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

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在忠州日渐心安,都快忘了京华的烟云。白居易甚至做好了再逗留三年的打算,等着亲手种下的桃杏绽放明媚的花朵。

为政以德,自然有百姓爱戴。如今的忠县保留了一座白公祠,其中一个“与民同乐”实景展厅,呈现的就是白居易与百姓制作饼食的场景。

饼是唐朝人餐桌的常客。白居易写过立春人日的场景:“二日立春人七日,盘蔬饼饵逐时新。”就连唐代给官员发放的福利中,也有饼的身影,而这同样被白居易记录了下来:“朝晡颁饼饵,寒暑赐衣裳。”

在忠州,白居易还有一段关于饼的美谈。独在异乡为异客,他的口腹里不经意涌现的是最深的乡愁。作为一名资深食客,不仅见多识广,也要能吃会做。一日,白大人怀念长安的胡麻饼,在忠州又无处可买,就动了亲手制作的心思。结果,“白氏胡麻饼”大获成功。

胡麻饼

刚巧好友杨敬之在邻近的万州,白居易赶紧“快递”一些,还赋诗一首: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同样馋痨的杨大使,吃到这一口胡麻饼,会不会想起长安辅兴坊的滋味?胡麻即芝麻,简单理解,白居易笔下的胡麻饼就是芝麻烧饼。爱民如子的白大人当然不会藏私,除了馈赠好友,菜谱也要分享给忠州百姓。因为白居易别号“香山居士”,这款点心就以“香山蜜饼”的名字流传至今。

在白居易的诗里,除了饭和饼,糕团也有其位置。这可见于白居易在思慕亲友的重阳节所作的诗句——“移座就菊丛,糕酒前罗列”中,还可见于他作的《寒食日过枣团店》一诗中:

寒食枣团店,春低杨柳枝。

酒香留客住,莺语和人诗。

唐朝的糕团果品虽然不像现在这般精致,但人与自然交融、美食美景辉映的画面,也让人心生“日日是好日”的喜悦。

此外,忠州之白居易,还似乎总和种树栽花联系在一起。一来,这的确算是政绩;二来,生长自有周期的花木,也像是一种隐喻,一次见证,一片希望。

公元820年夏,白居易奉诏回长安。临行前,那个曾经盼望“暂时不似在忠州”的白大人改口了:

三年留滞在江城,草树禽鱼尽有情。

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

花林好住莫憔悴,春至但知依旧春。

楼上明年新太守,不妨还是爱花人。

花谢花开,人来人往,古往今来尽是如此。但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会在浩渺的历史上留下痕迹,堆叠的记忆与情感,也会一路发酵下去。春至但知依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