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老船上岸

一条二十年的老木头船,用凶恶的风浪做了文身,满布的杀伐之气,就像那些久经沙场的武士。现在,它被搁置在早春的岸滩上。正午时分,若靠近船身,能听见喑哑低闷的声音从深处传来——榫卯彻底相离,怕是生命里最后的动静了。

“咔吧”声!榫卯相扣,这是新船才有的资格。新船和新房子一样。从前新盖的大木梁架结构的房子,房架上柁没完全装到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居住,被烟火气焐热了,被人的呼吸落实了,会发出“咔吧”一声。新的,边簧和边槽之间即便较着劲儿,也不会开裂和变形。老船恰恰相反,响起来的,是散了架的声音。一声“咔吧”,便已归天。

再看老船,好像被烧刀子泡过,泛青,泛蓝,泛黄,泛灰,泛白,泛一切天翻地覆的狠颜色。烧刀子是什么?因为度数高、味浓烈、似火烧而得名。渔把式们都知道,烧刀子之烈,遇火则烧。入口如烧红之刀刃,吞入腹中燃起滚滚火焰。出海打鱼,在冰冷的天海之间,正是凭借这一腔刚烈,渔把式们才能找回存在感。

渡海的老船,当年渡的是苦难,渡的是艰险,能够从这中间抽身而过的,怕也只有仁慈了。老船身上的每一块木头都有灵性,早就成了雷电的一部分,成了风暴的一部分。老船曾经对主人说过,如果有一天老了干不动了,要将它留在大海上,随风浪漂泊,逐渐解体。或者在某个瞬间听凭风浪与礁石的夹击而粉碎,转眼沉入海底,坠入深蓝的深处——这些都可以让老船拥有从生到死一直属于大海的荣耀感。死于大海,老船相信还会有“来世”。

至不济,也要拥有滩涂一隅,对死亡保持觉知,潮汐涨落,时间显示出不动声色的力量,生命之光与死亡阴影重新融合,流沙如软金覆盖了所有的秘密。

主人肖老大没有背叛老船。在渔村,老船不能用了,拆卸变卖似是约定俗成,十个船老大有九个都会这么做——将头颅拆下来,卖给流动的小贩,改造成简易住房;躯体卖给家具商,打磨上漆,以老船木的噱头哄抬几番价格;心脏和脑子卖给收废铁的,与废弃易拉罐混为一谈……大多数船老大希望那些驾驶舱、发动机和螺旋桨能卖个好价钱。除了肖老大。他知道老船不想这样死。相会过千军万马,最后落得变卖残骸,这样的过程比结果还要疼痛。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丢失未来,而在于没有了过去。唯肖老大与老船惺惺相惜。

不过是一条渡海的破船,留着干什么?人们不解地问,包括肖老大的儿子。肖老大陡然大怒,在儿子脸上甩了一巴掌。

回想起海上的苍茫日夜,一切背景都简化了,都退后了,只剩下孤独的海平线。肖老大和老船始终没有发现岸,他们固守着心中的石头,彼此默契。来了好潮水几天几夜不能睡觉,要趁着潮水浪峰抢鱼。在风口浪尖,他们一起扯着嗓子吼起来。肖老大到死都不会忘记那一年的农历九月初五,早晨出海还是漫天的胭脂彩霞,到了中午头海就怒了,眨眼工夫,灌满铁铅的云层越来越厚,沉沉地碾压过来。肖老大从没见过这么低沉的天空,他感觉快要憋死了。忽然,冰雹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最小的如鸡蛋,大的竟好比半块砖头。那浪啊,扯天扯地。一个浪峰过来,船被抛了出去;再一个浪峰过来,船又被接住了。渔伙计们不是吐出了胆汁就是吓破了胆,根本无从下手,只能听任上天安排。

一个又一个的浪峰之后,肖老大惊奇地发现船竟然没翻,自己还活着。这个时候,岸上的女人们早已哭声一片。冰雹把庄稼地都打烂了,那树叶一样的木头船还能在吗?她们哭上一阵,又憋了回去,齐齐地跑到码头上等着,死死地望向轰隆翻卷的大海,彼此只说宽慰的话,祖辈上那些翻船的老故事谁也不敢提半句,就好像村后的空冢从来不存在一样……

肖老大与老船相依为命,彼此的悲喜是连同着生死沉浮一起完成的。二十年前,肖老大正值壮年,那个吉日,他兴兴头头地置办了渔具,在新船上贴满了对子——大桅上贴“大将军八面威风”,二桅上贴“二将军日行千里”。三桅到五桅,一路看过去,分别是“三将军随后听令”“四将军一路太平”“五将军马到成功”。船舱里还有“招财进宝”“积玉堆金”……终于,一切停当了,放炮仗,请财神,做羹饭,下水。

工事一尺,命长一丈,船通常需要三年两修。过去的二十年里,肖老大都是按照这个频率把船交给石老二,就像肖老大的爹把船交给石老二的爹一样。

从祖上开始,石家人就是半岛地区有名的修船匠。凭借一把斧头、一把刨子、一把锯子、一个凿子、一些麻丝、一点油灰,石家人在不同的渔村里施展着匠心和苦心。修船攸关渔家性命,非同小可。整个木头船都是手工打造的,修补只能依靠手工推进,一寸是一寸,一厘是一厘,想快也快不起来,即便五六米长的小船,修修补补也要七八天工夫。

修船需要悟性,更是缘分。以前这门手艺不传外姓人,师傅门下颇为拥挤,后来木船被铁壳大船替代,再加上修船又累又枯燥,很多人转行不干了,修船匠就跟海里的鱼一样,越来越少,几代人的手艺快要走到尽头了。

老船最后一次修整是两年前的事情。伏天休渔,渔民进城打工,修船匠却是最忙的。石老二戴着草帽,衣裤严实,为了躲过毒日头,他凌晨四点半就得开工。肖老大提了茶水去看他,顺便也去看看老船。他们躲在阴凉地里歇晌,没有一丝风,满世界闪着针尖儿一样耀眼的光。

这船到年岁了,石老二说。我也到年岁了,肖老大说,春秋天三五海里跑跑,捞点小鱼虾,就消停了。后来又说到了各自的儿子。肖老大的搞养殖,石老二的开渔家宴。年轻人谁会守着一条船过日子呢?

茶水浓酽方能解暑。茶锈如铁,比岁月坚硬。肖老大给石老二递了烟,继续说下去——那些年,船把肖老大带到了不为人知的所在,海怪,大鱼,他都见了。大鱼的脊背是黑色的,拱形,就像退潮时露出的岛子。有月亮没有风的晚上,船把肖老大带到海中央,大鱼就会来报信,告诉他在哪里撒网能满载而归。鱼嘴一张一合,清脆的声响能在水面上走很远。肖老大就仰天长笑,那笑声甚至能把月亮击落……

夏天之后,肖老大与石老二再无后会。又过了一个夏天,肖老大与老船一起上岸,渔具都撒在房顶上,老船则风化于天地自然之间,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也许用不了多久,人们会说,看那老船,像被狼吃剩的牛或马的骨架,也像被人和猫吃过的鱼的骨架——肖老大必定更老了,每逢大潮之日,孑然晃荡于岸滩。

海风啸叫起来,浪的堆叠如雪,他和老船一起组成了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