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原理到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本书讲的是碳排放权交易如何从一个经济学理论一步一步地成为影响企业实际生产的政策,再通过各相关方的积极参与,有望成为年交易量超万亿元的交易市场。这本书写给所有对碳市场有兴趣的读者,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对纷繁复杂的政策文件进行整理,系统地理解碳市场运行机制,并找到参与碳市场的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向全世界宣布了我国的“双碳”目标,全国碳市场随即启动交易。我国对大部分温室气体排放提出量化控制要求,全国碳市场的进展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涉及覆盖范围的确定、排放监测报告核查、配额总量的确定、配额分配、配额清缴履约、配额交易、抵消信用使用、市场监管、支撑系统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比一般的实物商品交易市场更为复杂和抽象。如果缺乏系统梳理,容易陷入一个个微观技术细节中顾此失彼,难以形成对市场的整体把握和动态理解。

本书既不是对专业的环境经济学或气候变化经济学的量化研究,也不是为了解决碳排放如何监测等碳市场中的技术问题,而是对碳排放权政策的梳理和解读。编写团队尽量用通俗的语言向关注碳市场的读者传达核心内容和观念:在碳排放权交易从一项经济学理论转变为实际政策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的减排目标、经济结构、政府治理制度、已有关联政策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并根据实施情况不断完善,“边做边学”。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自身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同时还会与更复杂的能源市场互相作用,要避免简单地依靠经济学理论或国外的经验进行先入为主的判断,而忽略了对现实情况的关注。

我国发展碳排放权交易的历史很好地证明了这一观点。早在2013年,我国就开始在“两省五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是最早推行此制度的发展中国家。和先行者欧盟碳市场相比,我国存在碳排放尚未达峰、电力市场化程度低等特点,不能直接使用欧盟政策设计。在吸取欧盟碳市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自下而上的总量设定方法及以降低碳强度为目的的配额分配方法等制度,不仅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了经验,对越南、泰国等发展中国家设计本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在全球的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系统、全面地介绍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在中国的实践,本书共分九章,从背景原理、试点实践、全国碳市场制度、相关方如何参与等角度向读者进行介绍。第1章为碳市场建设背景,回顾了碳排放权交易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作用,帮助读者理解我国在“双碳”目标下推行碳排放权交易的原因。第2章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基本知识及运作方式,系统阐述了碳排放权交易中各项要素的作用和相互联系。第3章为中国碳市场发展现状和制度设计,回顾了试点的经验,重点介绍全国碳市场各项要素设计,帮助读者深入掌握全国碳市场运行制度。第4~8章从各级政府部门、纳入碳市场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减排项目业主、第三方核查机构、金融机构等不同角度,阐述了各相关方参与碳市场的重点工作。第9章为全国碳市场发展展望,提出了碳市场可能的发展方向。

本书的编写团队主要来自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长期参与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研究、实施和推广,向各级地方政府、主要排放企业提供碳排放咨询服务。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与国内外的行业专家、政府官员开展深度交流,这些经历影响乃至塑造了本书的视角和框架。感谢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帮助的各位领导和专家。

最后,本书定稿于2022年2月,彼时全国碳市场已完成首个履约期(2019—2020年度)碳排放配额的清缴履约,因此本书相当于对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的政策分析和总结。由于国家主管部门在不断对全国碳市场进行评估完善,当读者阅读本书时,部分描述和观点有可能已经和现实不符,请读者注意。此外,由于编写时间有限,本书难免有一定错漏,希望读者批评指正。以上问题争取再版时改正完善。

唐人虎

202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