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书脱胎于笔者在清华大学讲授的写作与沟通课,是写给学术小白、小萌新们的一本小书。它并不是一本严肃说教的厚重专著,它更像是一本枕边书,欢迎读者在每天睡觉前放下手机,用十五分钟的时间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悟一悟。
对于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小萌新们而言,学术写作或许是个遥远的概念。但本书并不真正涉及深奥的写作理论或者专业写作的研究方法,它是通识的,也是广谱的,它更看重的是通过写作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历练,而习得这些能力将会使学生们终身受益。事实上我的写作与沟通课面向的就是大一新生,这堂课或者这本书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使这些学术小白们告别高中套路式、应试型的写作,也告别老师灌输和传授知识点、学生背诵和默写知识点的学习方式,让大一的你们转变为能够独立思考、自由写作、自主探究的研究者、学术人。
本书包括12讲,它们是:选题、文献、思维、论证、结构、点睛、首尾、图表、棱镜、量表、修改与阅读,这些都是学术性写作的关键要素。每一讲后设有思考题,同学们可以边看边想,甚至边看边写,可以把感想或习作发给苏老师互动。(1)
选题永远是学术性写作要过的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直到今天,苏老师的科研工作与发表的文章也必须要过选题这一关;选题的秘诀是找到谜题,找到让自己感兴趣、产生研究动力的那个好奇与困惑,好的文章必然是问题导向式的回答,而不是基于素材的东拼西凑。文献是学术性写作的标志,是大学写作与高中写作的主要不同,文献能力是一组能力的组合,从文献到文章就是从混乱走向秩序的过程。思维是学术性写作的核心能力,是大学写作的初心,也是大学写作的目的;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研究者意识到高等教育的重心绝不仅在于赋予学生知识与信息,而更在于激活与赋能,通过写作达成学生思维质量的提升才是高等教育最看重的。
如果说思维是学术性写作的灵魂,文献和论证是学术性写作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学术性写作的骨骼,标题、首尾、摘要和关键词则是学术性写作画龙点睛的地方。两分论八分证,学术写作不是夸夸其谈,而应是有理有据的论和证,学术写作中的论证意识会让学生们更讲求逻辑、更严谨求实、更注重批判性思考。文章的结构更要精心搭建、层层深入,才能赋予学术写作完整、有生命、有活力的形式。点睛要花费心思、字斟句酌,才能让学术性写作脱颖而出,让文章开口说话。
此外,一篇有高级感的学术文章必然要运用图表,其不仅可以集中展示研究的核心数据,也可以帮助读者直观地理解作者的意图。一篇质量上乘的学术文章从起草到发表还要经过多轮的修改与打磨,慢工出细活,写作不是科举考试般的奋笔疾书,而是日臻完善的过程。棱镜和量表推荐给已经初步入门的年轻学者,前者将有助于拓深文章思辨的程度,并对研究问题进行更有学术性的探讨,后者则能够帮助作者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文章自我评价方式,从而可持续地推动作者写作能力的提升。
最后我想说的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起点,没有持续性的知识与信息的输入必然无法产生持续性的、有价值的输出。我建议每一位大一新生都结合自己的阅读兴趣以及师长们的推荐,给自己列一份大学必读的书单,书不需要多,大学四年认认真真读完20~30本经典学术书籍恐怕就已经会有非常多的收获。当你们不再需要外界的指导和帮扶,能够在“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状态中不断打磨自己的作品,甚至十年磨一剑,推出自己的代表大作时,你们恐怕就会和王国维先生产生同样的感慨,“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共勉。
苏婧于清华园
2021年12月
(1) 作者邮箱:sujingxw@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