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写作通识12讲:送给学术小白的公开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你的写作是谁教的?

2021年11月9日,天空湛蓝。写作课下课后,一位大一同学凑到讲台边问我:“苏老师,你的写作是谁教的?”这个问题看似稀松平常,但仔细咂摸,却耐人寻味。

对啊,亲爱的读者,你们的写作是谁教的?尽管没有人会反对将听、说、读、写视为任何学生都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但事实上进入大学之后,百分之九十九的高校不会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写作课程。然而,姑且不说毕业论文需要脱胎换骨地写,内卷化的高校竞争环境也常常迫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就要发表学术论文,研究生阶段更是要求学生不攒够几篇像样的S刊、C刊论文就无法顺利毕业,甚至大大小小的专业课都要求学生写上万字的课程论文。一位在清华大学读博士研究生的同学曾经苦恼地跟我说,她的论文不是被指导老师批评“选题不好”,就是被评审专家质疑“逻辑混乱”,或者是被授课老师简单粗暴地打“B-”。但究竟什么选题是好的、怎样逻辑就不混乱、“B-”的文章问题在哪里,却从来没有人真正告诉她。于是问题来了,如果不教的话,学生如何会写?

作为一名讲授写作的老师,我扪心自问,我的写作是谁教的呢?答案恐怕是自学。或者说,就是在一次次失败后自己悟出的门道。我还清楚地记得本科论文写作时的抓耳挠腮,也记得硕士论文写作时的崩溃大哭,更记得博士论文写作时大把大把掉下的头发和抽风一样半夜来了灵感之后的奋笔疾书,以及花费了一整年时间写作的英文稿件被编辑部返回大改时的无奈心酸。庆幸的是,我可能算是悟出门道的少数学生之一,于是才得以在学术界继续苟延残喘,日日苦心思考论文的创作。而更多的学生恐怕会是始终不得要领,甚至干脆讨厌学术写作,这类人尽管逃离了学术圈,但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也依然总会在写作与表达上摔跟头、掉沟里。所以,写作必须要教,学生也必须要学,写作是大学生和社会人的基本生存技能。

明确了写作必须要教,那两个新的问题便接踵而至:为什么通常大学不教写作?写作到底要如何教?第一个问题其实不难理解。写作说到底是一组能力而不是一套知识。然而,绝大多数高校本科阶段的培养方案就是给学生们灌输一整套专业的知识体系,而不是赋予一组能力——这通常会被理解为技校或者大专要做的事情。比如机械专业,同学们本科阶段主要学什么呢?当然是有关机械与制造的专业知识体系。他们一定都需要会焊接和维修电梯吗?当然不用。写作在大学被忽视,反映了大学教育的两个典型现状:以专业培养为主体、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这种培养模式曾经是奏效的,但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弊端:一方面,信息社会知识爆炸,大学四年如果以知识传授为重点,很可能的结果是四年之后或者最长十年之后,学生所学的知识就全部被淘汰了,大学约等于没学。典型如新闻传播专业,我本科阶段学习的有关报纸的一整套知识如今几乎都没有了用武之地。唯有能力才是长远的、可转化的、可持续的。另一方面,跨专业的通识型人才越来越紧缺,很多专业领域都陷入了停滞不前、内部极卷的尴尬境地,唯有具备“跨、通、全”的学生甚至学科才有发展和出路。但学生们往往已经被塞在了本专业精细化的小格子里,出不来、也不会出来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清华大学开启了本科教育改革,书院制、写作课是其中两大亮点。书院建设初衷之一就是为了打破专业分工的壁垒,尽量让学生更有韧性、弹力和活力;写作课则被定位为通识基础课,核心是能力培养,要求大一所有专业学生都必修。

但其实知识传授简单,能力培养很难。这就涉及第二个问题,写作要如何教才算是好?巴金先生的“只有写,才会写”是一种玄之又玄的理念,只有怎样地写,才会怎样地写呢?很多学生都是直到做完博士毕业论文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写的都算是瞎写、白写。

有一学期课程过半,有位大一学生找我聊天,他说:“苏老师,我的其他专业课老师的PPT一节课有百页,您怎么十页都不到呢?”我笑着回答他:“你的观察很仔细,你也发现了秘密,你离入门不远了。”

既然写作是能力培养而不是知识传授,那自然不需要那么多所谓的知识点和所谓的PPT。关于学术写作,需要学生记住什么是选题、什么是文献、什么是论证吗?当然不必要。但学生要提出有质量的选题,也要找到关键的文献,还需要拿出有理有据的论证,所以写作其实是一组能力的综合。我把这组能力简单概括为: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学术能力。思维能力是写作的基础。写作需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需要逻辑思维,不囫囵吞枣;还需要“思维的思维”,学会审视自己的思维过程,挖掘思维的潜力。表达能力是写作的核心。写作是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也是从激发关注到成功说服的过程,更是作者与读者、作者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它不考验文字的华彩,而考验表达的效力。学术能力是学术写作的特征。它不是套路,也不是八股,它的核心是问题意识、文献能力、论证艺术、研究理论和方法路径。

从这个角度,巴金先生的“只有写、才会写”也是有意义的,因为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最大的不同在于后者的主体是老师,老师教给学生知识点,学生被动地听、记忆、默写或练习。但前者的主体一定是学生,老师的作用是engage,enlighten,empower,即激活学生、启迪学生、赋能学生,最终还是要靠学生主动地习得这个能力,并通过持续、自主、能动的实践将其内化成真正属于自己的长期能力。因此,在清华大学的写作课上,学生们必须上半学期完成短文一篇(3000字)、下半学期完成长文一篇(5000字)的写作,每一篇文章都经历了过选题、提初稿、老师给出书面修改意见和一对一面批交流、学生修改并提交终稿的艰辛过程。因此真正重要的恐怕不仅是每周课上我讲授的90分钟,而是课下他们投入的不可计数的日日夜夜。同学们也会经历从学期初惧怕写作到学期中几近放弃,再到期末发生可喜的蜕变的历程。

上述几个问题回答完,相信读者自然明白了我的意图。如果你所在的高校提供写作课,那么恭喜你,你很幸运,但请你不要像上其他课一样上写作课,写作课不仅需要听和记,更需要综合调动你的大脑、手脚和嘴巴,需要你将更多功夫花在写作课下。但如果你的高校不提供写作课,那么也请你不要灰心,这本书也许可以成为你习得写作能力的起点。当然,它仅仅只是起点,它可能激活你对学术写作的兴趣,也可能给你若干学术写作的提示,但它无法解决你在学术写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爱上写作,从开始写作做起吧。

苏婧于清华园

202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