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清照的生平
李清照(1084—1151?),自号易安居士。父亲李格非,字文叔,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以文章受知于苏轼”,继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苏门四学士”之后,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名列“苏门后四学士”,《宋史》为其立传。李清照的母亲王氏,则是仁宗朝重臣状元王拱臣的孙女,同样出身名门,有着极高的文学修养,《宋史·李格非传》称其“亦善文”。父母的家学渊源,为李清照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李清照出生于济南章丘,童年时代随父居住在都城汴京。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18岁的李清照与21岁的赵明诚结为伉俪。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之子,以父荫,历任州郡地方官,是著名的金石收藏家。婚后两人之间有相聚的甜蜜,也有别离的思念。
第二年,即徽宗崇宁元年(1102),徽宗受蔡京的蛊惑,决意继承父亲神宗、兄长哲宗的变法遗愿,再度全面推行新法。崇宁者,追崇熙宁之意也。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被打入“元祐党人”之列,赶出了京师。李清照经历了人生第一次打击。崇宁二年(1103),赵明诚结束太学求学生活,出仕为官。夫妻两人有了经济收入,生活滋润自得。
大观元年(1107)七月,赵挺之去世后,赵明诚被罢免官职。李清照经历了再一次的打击。在蔡京的指使下,朝廷大兴刑狱,因父丧去官的赵明诚及其兄弟锒铛入狱。所幸的是这场暴风疾雨很快就过去了。赵挺之的三个儿子全被罢免官职,回老家闲居。李清照陪伴着赵明诚,婚后第一次回山东青州,共同乡居了十年时间。政和元年(1111)初,赵挺之夫人郭氏奏请朝廷恢复其丈夫被罢落的观文殿大学士之职,徽宗诏令同意。赵挺之的三个儿子,应该就是在这一年陆续恢复官职,再度进入官场。大约在政和七年(1117)前后,赵明诚离家,开始新一轮的仕途奔波。直到宣和三年(1121),转任莱州知府,才将李清照从青州接出,到任所团聚。依据宋代官员三年一任的惯例,赵明诚结束莱州任期后,应该是宣和六年(1124)转守淄州(今属山东淄博)。
赵明诚在淄州任所期间,迎来了北宋的动荡乃至灭亡。靖康年间,金灭北宋,44岁的李清照举家南渡。渡江以后,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但是,不久便因赵明诚弃守建康城而被罢免。此后,赵明诚与李清照一起乘船经过芜湖,到了安徽当涂南面的姑孰溪,准备定居在这里。建炎三年(1129)五月,夫妻两人来到池阳(今安徽贵池),赵明诚接到了朝廷任命他为湖州知府的诏令。上任之前,依照惯例,赵明诚应该到建康面见皇帝。途中,赵明诚感染了疟疾,遂一病不起,很快病逝。
其后,李清照因金兵的南侵,生活颠沛流离。绍兴二年(1132)正月,南方局势稍稍稳定,朝廷回到临安,李清照也从越州迁居到临安。随着局势的好转,李清照的心情也稍稍开朗一些,多病的身躯也逐渐得以恢复。正当李清照心绪逐渐好转之时,一位异性闯入她的生活。大约在绍兴二年(1132)五六月之间,李清照改嫁给了张汝舟。婚后,李清照很快认识到张汝舟市井小人的真实嘴脸,仅百日即离异。李清照晚年非常孤独,她的敢作敢为和第二次婚姻的错误选择,导致她晚年处境尴尬,也被当时的社交圈子拒绝,更被上流社会摒弃。绍兴四年(1134)九月,伪齐刘豫怂恿金人再次出兵南侵,分二路进攻。听到金兵入侵的消息,民间一度陷入惊慌失措。刚刚摆脱病魔折磨的李清照,匆忙雇船溯流而上,经过浙江富阳严子陵滩,最后来到金华,借住在一位姓陈的朋友家里。大约绍兴五年(1135)五月以后,李清照才返回临安。余下的二十年左右的时光,李清照都是在临安度过的。
李清照晚年非常凄苦,家国的重重灾难压迫着她,使她永远无法抖落心灵的重负,重新找回昔日的笑容。而且在奔波逃难中,她和赵明成辛勤收集的金石文物损失殆尽。李清照在孤苦无依的生活中结束了作为词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