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证候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鼻部常见症状术语的规范研究

(一)鼻渊

【定名】

汉文名:鼻渊

英文名:Thick Rhinorrhea

【释名和定名依据】

1.释名

(1)回水也 《说文解字》曰:“渊,回水也。”《汉语大字典》(2004年)中《篇海类编·地理类·水部》曰:“渊,水盘旋处为渊。”《康熙字典》曰:“【唐韵】鸟圆切【集韵】【正韵】营圆切【韵会】幺圆切,丛音【说文】回水也。从水,象形。左右岸也,中象水貌。【管子度地篇】水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渊。”

(2)深谭、深也 《宋本玉篇》曰:“渊,鸟玄切,水停又深也。”《汉语大字典》(2001年):“《诗·邶风·燕燕》:仲氏任只,其心塞渊。”“《广雅·释诂三》渊,深也。”《康熙字典》曰:“【诗卫风】秉心塞渊【集韵】一均切,音蜎。亦深也。”《易经·干》:“或跃在渊。”《辞海》(2002年)解释为“深谭、深也”。

渊字有回水、深潭、深也之意。早在秦汉时期“鼻渊”是以病名首见于《内经》的,后世医家在《内经》基础上有进一步的认识。

2.定名的文献依据

《素问·气厥论》曰:“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鼻渊者,浊涕不下止也,传为衄蔑瞑目。”

唐·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曰:“脑液下渗,则为浊涕,涕下不止,如彼水泉,故曰鼻渊。”

宋·严用和《济生方·鼻门》曰:“热留胆府,邪移于脑,遂致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蔑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卷之二十一》曰:“苍耳散(《续方》)治鼻流浊涕不止,名曰鼻渊。”

金·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鼻渊证》曰:“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浊涕不止,如涌泉不渗而下,久不已,衄血为患,防风汤主之,治鼻渊脑热,渗下浊涕不止,久而不已,必成衄血之疾。”

元·朱丹溪《丹溪手镜》曰:“鼻渊乃胆移热于脑,通圣散加薄荷、黄芩、黄连、辛夷。”

元·滑寿《读素问钞·卷下之四》曰:“脑液下渗,则为浊涕,涕下不止,如彼水泉,故曰鼻渊。”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四卷·鼻》曰:“鼻渊,流浊涕,是脑受风热。”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七窍门下》曰:“鼻渊,为鼻出浊涕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鼻证》曰:“鼻渊证,总由太阳督脉之火,甚者上连于脑而津津不已,故又名为脑漏。”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鼻病》曰:“鼻流浊涕不止者,名曰鼻渊,乃风热在脑,伤其脑气,脑气不固,而液自渗泄也。”

清·汪昂《本草备要·白芷》曰:“鼻渊,肺主鼻,风热乘肺,上烁于脑,故鼻多浊涕而渊。经曰:脑渗为涕。”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鼻病》曰:“渊者鼻流浊涕,热重。间有属寒者,必涕清不臭,但觉腥秽,宜辛温填补,禁用凉剂。但有热者多,脑寒者少,须别施治。”

清·陈复正《幼幼集成·卷四》曰:“鼻渊者,流涕腥臭,此胆移热于脑,又名脑崩。”

清·黄元御《素问悬解》曰:“鼻渊者,肺气熏蒸,浊涕淫泆不止也。”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曰:“鼻流浊涕如渊之不竭也。盖病名鼻渊,而其病灶实在于,因中黏膜生炎,有似腐烂,而病及于脑也。其病标在上,其病本则在下,故《内经》谓系胆之移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1997年)曰:“鼻渊因外邪侵袭,或脏腑蕴热,蒸灼鼻窍,或因脏腑虚损,邪留鼻窦所致。以鼻流浊涕量多、鼻塞、嗅觉减退、头晕胀闷、鼻道有脓等为主要表现的鼻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1995年)曰:“耳鼻喉科病……耳病类……BRB060鼻渊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曰:“鼻渊是因邪犯鼻窦,窦内湿热蕴积,酿成痰浊所致,以鼻流浊涕量多为特征的鼻病,主要指急、慢性鼻窦炎。”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编写的《中医药学名词》(2005年)曰:“鼻渊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常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朱文锋主编的《中医诊断学》曰:“久流浊涕不止者,为鼻渊。”

王德主编的《中医耳鼻喉科学》曰:“鼻渊,是指以鼻流浊涕,如泉下渗,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常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久则虚眩不已等。”

王士贞主编的《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曰:“是指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临床上常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是鼻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李恩主编的《中国中西医结合临床全书》(1996年)曰:“鼻渊,病名。指浊涕常流不断,常伴鼻塞不闻香臭,头额或眉棱骨间胀痛之鼻病,出自《素问·气厥论》。”

《中医大辞典》(1995年)曰:“病症名。俗称“脑漏”,谓鼻流浊涕有如水泉。《素问·气厥论》: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鼻渊者,浊涕不下止也。”

《简明中医语词辞典》(2004年)曰:俗称“脑漏”。其主要症状为鼻塞,经常流带恶臭味的脓浊鼻涕,有的患者鼻部有辛酸感,并出现头晕、目眩等症。

靳士英、陈素云主编的《新编中医诊断学》曰:“鼻流浊涕,如泉下渗,量多不止伴头痛鼻塞,嗅觉减退,鼻内肌膜红肿,眉间或颧部压痛。”

季绍良、成肇智主编的《中医诊断学》曰:“鼻流腥臭脓涕日久不愈。”

3.定名选择的理由

鼻渊,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气厥论》曰:“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鼻渊者,浊涕不下止也,传为衄蔑瞑目。”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对本病有进一步的认识,以“鼻渊”作为本病证正名记载,其后世著作如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严用和《济生方》、朱丹溪《丹溪手镜》、王肯堂《证治准绳》、张景岳《景岳全书》、龚廷贤《寿世保元》、汪昂《本草备要》、李用粹《证治汇补》、陈复正《幼幼集成》、黄元御《素问悬解》等在记载本病证时大多以“鼻渊”作为正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济生方》《丹溪手镜》《证治准绳》《景岳全书》《寿世保元》《本草备要》《证治汇补》《幼幼集成》《素问悬解》等为历代的重要著作,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朱文锋主编的《中医诊断学》、王德主编的《中医耳鼻喉科学》、王士贞主编的《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以及《中国中西医结合临床全书》《中医大辞典》等均以“鼻渊”作为本病证正名。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也以“鼻渊”作为本病证的正名。说明“鼻渊”作为本病证正名已成为共识。

4.注释

鼻渊是以鼻辛酸疼痛,鼻流浊涕如水泉下不止,常伴头痛、鼻塞、不闻香臭,久则出现鼻中淋沥腥秽血水,头眩虚晕而痛。

5.与正名等效的名词

无。

总之,鼻渊以鼻辛酸疼痛,鼻流浊涕如水泉下不止,常伴头痛、鼻塞、不闻香臭,久则出现鼻中淋沥腥秽血水,头眩虚晕而痛为主要表现。病名始见于《内经》,在宋金元时期其概念开始明确,在明清时期概念更加明确并完善。鼻渊的别名有脑渗、脑漏、脑崩、脑泻、控脑砂、鼻流浊涕、鼻出臭气。

(二)鼻鼽

【定名】

汉文名:鼻鼽

英文名:Nasal Catarrh

【释名和定名依据】

1.释名

鼻鼽又称鼽、嚏、鼽嚏等,均是以其症状进行命名的。

(1)鼻塞,流清涕也 《说文解字》:“鼽,病寒鼻窒也。从鼻九声。”《礼记·月令》中已有鼻鼽的记载,“季秋行夏令……民多鼽嚏”。

鼽,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原指鼻流清涕,量多不止。

《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热类》曰:“鼽者,鼻出清涕也。”

《汉语大字典》(2001年)曰:“鼻塞不通,鼻流清涕。”

《新华字典》(2004年)曰:“鼻塞不通,又名鼻鼽、鼽鼻、鼽水。如:鼽欬(鼻塞不通);鼽窒(鼻塞不通);鼽荼(受鼻塞不通之苦);流清鼻涕。”

《康熙字典》曰:“【亥集下】【鼻字部】鼽;【唐韵】巨鸠切【集韵】【韵会】渠尤切,从音裘。【说文】病寒鼻窒也。【释名】鼻塞曰鼽。鼽,久也。涕久不通,遂至窒塞也。【广雅】鼽,病也。【礼记·月令】季秋行夏令,民多鼽嚏。”

《中国医籍字典》(2001年)曰:“鼽(qiu求),①鼻塞。《素问·金匮真言论》:‘故春善病鼽衄。’一谓鼻流清涕。《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鼽者,鼻出清涕也。’②通‘’。颧骨。《素问·气府论》:‘面鼽骨空各一。’”

《中医大辞典》(1995年)曰:“鼽,①解剖名词。《素问·气府论》:‘面鼽骨空各一。’即面颊、颧骨处。②病证名。《素问·金匮真言》:‘故春善病鼽衄。’《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一解释谓:‘鼽者,鼻出清涕也。’③又鼻塞为鼽。(《释名·释疾病》)鼽从久,涕久不通,遂至鼻窒。……鼽衄。”

《内经词典》(1990年)曰:“[鼽]26次。①鼻塞不通。《说文》:‘鼽,病寒鼻窒也。’素71‘阳明所至为鼽尻……足病。’②鼻流清涕。素69‘咳而鼽。’王注:‘鼽,鼻中出水也。’③颧骨。见‘鼽骨’。”

《汉语大字典·鼻部》(2001年)曰:“鼽,①感冒引起的鼻塞。②鼻流清涕。③通‘’。面颊颧骨。”

《灵枢·口问》曰:“人之嚏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

《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火类》所曰:“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

《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肩背瞀重,鼽嚏,血便下注。”

《素问·五常政大论》曰:“从革之纪,是谓折收……其病嚏咳鼽衄。”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曰:“鼻中出水曰鼽,鼻中出血曰衄。”

《黄帝内经素问吴注》曰:“鼽,音求。鼻出水谓之鼽,鼻出血谓之衄。”

《素问直解》曰:“鼽音求;(鼻刃)音忸,今讹(鼻丑),非。余篇仿此……鼽,鼻清水也。衄,鼻血也。”

2.定名的文献依据

《素问·脉解》曰:“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

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热类》曰:“鼽者,鼻出清涕也。《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火类》释: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

元·窦桂芳《黄帝明堂灸经·卷上·正人形第十四》曰:“喉痹咽肿,多卧喜睡,鼻鼽,及口眼斜。”

明·楼英《医学纲目·卷二十七·鼻鼽》曰:“运气鼻鼽有二,一曰火攻肺虚,鼻鼽;二曰金助肺实鼻鼽。”

明·孙一奎《医旨绪余·卷上·鼻鼽》亦曰:“按鼻鼽一症,今人患者甚多。考诸古方,鲜有言其病因者,惟运气曰,火攻肺虚,鼻鼽……据运气,皆以火热司令为言,火克金,热伤肺。盖以鼻为肺之窍也。虽云少阴、少阳热火司令为病,然亦只是肠胃才有痰火积热者,乃有此感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曰:“鼻鼽,流清涕。是脑受风寒,包热在内。”

明·武之望《济阳纲目·卷一百零四·鼻病》曰:“李氏曰:凡鼻涕鼽(渠尤切,音裘,鼻塞曰鼽。)鼽,久也,涕久不通,遂至窒塞也。”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列有“鼻鼽”一病,并对鼻鼽之鼻流清涕进行了解释。其曰:“鼻鼽,谓鼻流清涕也。”

清·林珮琴《类证治裁·卷六》曰:“有流涕成鼻鼽者,肺受寒而成。”

清·祁坤《外科大成·卷三》曰:“鼻鼽,鼻流清涕。如老人流涕不干者,搞独蒜敷足心,自不再发。”

清·高士宗《素问直解》曰:“鼽音求;(鼻刃)音忸,今讹(鼻丑),非。余篇仿此……鼽,鼻清水也。衄,鼻血也。”

(日)丹波元简等编《素问绍识》曰:“鼽衄,先兄曰:‘《吕览·尽数篇》:菀处鼻则为鼽为窒。注:鼽,齆鼻。’《论衡·祀义篇》:‘鼻鼽不通。’”

清·张璐《张氏医通·七窍门下·卷八·鼻》曰:“鼻渊鼻鼽,当分寒热,若涕浓而臭者为渊,属热,清凉之药散之;若涕清而不臭者为鼽,属虚寒,辛温之剂调之。”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鼻病源流》曰:“鼻鼽者,鼻流清涕不止,由肺经受寒而成也。”

清·何梦瑶《医碥·卷之四·杂症·鼻》曰:“长流清涕名鼻鼽。”

《中国中医药大辞典》(1977年)曰:“鼻流涕,鼻鼽之别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1997年)曰:“因禀质特异,脏腑虚损,兼感外邪或感受花粉、粉尘及不洁之气所致。以突然或反复的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鼻塞等为主要表现的鼻病。”

庄泽澄主编《中国传统医学丛书·中医诊断学》曰:“鼻塞、喷嚏连作,伴鼻流清涕,而无恶寒、发热等表现者,为鼻鼽。”

卢斌编著《临床辨证施治备要》曰:“鼻鼽以鼻黏膜病变为主,主要症状有阵发性鼻痒。继而不断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流出,鼻塞轻重不一,时发时止,每天晨起或隔数日发作一次。”

熊大经主编《实用中医耳鼻咽喉口齿科学》认为鼻鼽就是如今西医学的变应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由脏腑虚损,鼻窍失养,或风邪外袭所致。以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频作,流清涕,鼻塞为主要表现。若喷嚏频作,鼻窍出血者,称“鼽衄”。

黄文东主审的《实用中医内科学》曰:“鼻鼽是指鼻腔常流清涕的一种疾病。又名鼽、鼽水。临床表现常因感受风冷,鼻闻异味,或无明显诱因,而鼻腔发痒,涕出如注,量多而稀,喷嚏频作,鼻塞不通。多为阵发,亦可长湿不干。”

王永钦主编的《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曰:“鼻鼽指因禀质特异,脏腑虚损,兼感外邪,或感受花粉、灰尘及不洁之气所致,以突然或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鼻塞等症为主要表现的鼻病。”

王德主编的《中医耳鼻喉科学》曰:“鼻鼽或称鼽嚏,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特征的鼻病。”

靳士英、陈素云主编的《新编中医诊断学》对鼻鼽的认识:“突然或反复发作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

由中医研究院、广东中医学院合编的《中医名词术语选释》曰:“鼻鼽是一种由于肺气虚亏,卫气失固,感受寒邪所致的病症,其表现为经常鼻流清涕,容易打喷嚏。”

帅学忠编译,陈大舜、贺又舜编写的《汉英双解常用中医名词术语》曰:“鼻鼽指经常鼻流清涕、打喷嚏的病症。”

宋一伦、杨学智主编《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基础理论与疾病》曰:“鼻鼽,异名鼽嚏。以阵发性发作鼻痒、喷嚏、流清涕为主要特点的鼻病。”

朱文锋、何清湖主编《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曰:“鼻鼽,鼻窍清涕潴留,肌膜苍白者病机多为脾虚寒滞鼻窍或肺虚;肌膜暗红者,病机多为郁热熏鼻。”

莫新民主编《实用中医辨病论治大全》曰:“鼻鼽,又称鼽嚏。以突然或反复的鼻痒、喷嚏频作、清涕如水、鼻塞等症为主要表现的鼻病。”

谢观主编《中国医学大词典》曰:“鼻鼽,鼻中常流清涕也。”

张有嶲等主编《汉英中医辞海》曰:“鼻流清涕,证名。古称鼻鼽。鼻腔内时有清水样分泌物流出。症见突然发作,鼻腔作痒,喷嚏不已,鼻塞,时流清涕等。”

《新华字典》(2004年)曰:“鼻塞不通,又名鼻鼽、鼽鼻、鼽水。如:鼽欬(鼻塞不通);鼽窒(鼻塞不通);鼽荼(受鼻塞不通之苦);流清鼻涕。”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5年)曰:“鼻鼽以突然和反复的鼻痒、鼻塞、喷嚏、流清涕,鼻腔黏膜苍白肿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3.定名选择的理由

鼻鼽,首见于《素问·脉解》。其曰:“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有进一步认识,均以“鼻鼽”作为本病证正名记载。后世著作如《黄帝明堂灸经》、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楼英《医学纲目》、孙一奎《医旨绪余》、李时珍《本草纲目》、武之望《济阳纲目》、林珮琴《类证治裁·卷六》、祁坤《外科大成》、张璐《张氏医通》、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何梦瑶《医碥》等在记载本病证时均以“鼻鼽”作为正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黄帝明堂灸经》《素问玄机原病式》《医学纲目》《医旨绪余》《本草纲目》《济阳纲目》《类证治裁》《外科大成》《张氏医通》《杂病源流犀烛》《医碥》等为历代的重要著作,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中医药大辞典》(197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1997年),庄泽澄主编的《中国传统医学丛书·中医诊断学》,卢斌编著的《临床辨证施治备要》,熊大经主编的《实用中医耳鼻咽喉口齿科学》,黄文东主审的《实用中医内科学》,《耳鼻咽喉口腔科学》,王德主编的《中医耳鼻喉科学》,靳士英、陈素云主编的《新编中医诊断学》,由中医研究院、广东中医学院合编的《中医名词术语选释》,帅学忠编译,陈大舜、贺又舜编写的《汉英双解常用中医名词术语》,宋一伦、杨学智主编的《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基础理论与疾病》,王德主编的《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朱文锋、何清湖主编的《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莫新民主编的《实用中医辨病论治大全》《中国医学大词典》(1994年),张有嶲、李栀、郑敏主编的《汉英中医辞海》(1995年),《中国医籍字典》(2001年),《中医大辞典》(1995年),《内经词典》(1990年),《汉语大字典》(2001年),《新华字典》(2004年),庄泽澄主编的《中国传统医学丛书·中医诊断学》等均以“鼻鼽”作为本病证正名,说明“鼻鼽”作为本病证正名已成为共识。

4.注释

鼻鼽以鼻流清涕下如水,鼻塞,可伴有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频作为主要表现。

5.与正名等效的名词

无。

总之,鼻鼽是以鼻流清涕下如水、鼻塞,可伴有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频作为主要临床症状表现。鼻鼽始见于《素问·脉解》篇。在明清时期各医家就基本上均使用“鼻鼽”统一的病名了,而较少使用它的别名,并且历代各医家对鼻鼽也有较充分的认识。鼻鼽的别名有鼽鼻、鼽水、鼻流清涕等。

(三)鼻窒

【定名】

汉文名:鼻窒

英文名:Chronic rhinitis

【释名和定名依据】

1.释名

(1)窒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为“阻塞、不通”。

《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热类》曰:“鼻窒,窒,塞也。”故窒指堵塞不通之意。

(2)塞 塞与窒同义,亦指堵塞、不通之意。故鼻塞为鼻窒的通俗用名。

(3)齆乃鼻窍堵塞外,常伴有嗅觉减退或失灵 《中华大辞典》曰:“齆,鼻病也。”《辞源》曰:“齆,鼻塞。”《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则释为“鼻子堵塞不通”。

窒字有堵塞、不通伴有嗅觉减退或失灵之意。早在秦汉时期“鼻窒”是以病名首见于《内经》的,后世医家在《内经》基础上有进一步的认识。

2.定名的文献依据

《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咳、嚏、鼽、衄、鼻窒,曰疡,寒热胕肿。”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之二十九·小儿杂病诸候四》曰:“肺气通于鼻,而气为阳,诸阳之气上荣头面。其气不和,受风冷,风冷邪气入于脑,停滞鼻间,即气不宣和,结聚不通,故鼻塞也。”

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热类》曰:“鼻窒,窒,塞也。”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下·鼻塞》曰:“鼻塞久而成齆,盖由肺气注于鼻,上荣头面,若上焦壅滞,风寒客于头脑,则气不通,冷气停滞,搏于津液,脓涕结聚,则鼻不闻香臭,遂成齆也。”

明·李梴《医学入门·外集·卷四·杂病·外感·鼻》曰:“鼻塞须知问久新,鼻窍于肺,而能知香臭者,心也……久则,略感风寒,鼻塞等证便发,乃肺伏火邪,郁甚则喜热恶寒,故略感冒,而内火便发。”

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二·鼻证门》曰:“鼻窒与嚏痒者,热客阳明胃之经也。”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鼻病源流》曰:“若久而有根,略感风寒,鼻塞便发,必须清金降火,宜凉膈散加川芎、白芷、荆芥。”又曰:“肺火盛,反能鼻塞,必兼清解,宜黄连清肺饮;鼻塞甚者,往往不能知香臭,宜荜澄茄丸;又有火郁清道,不闻香臭者,宜鼻不闻香臭方。”

清·何梦瑶《医碥·卷四·杂症·鼻》曰:“鼻塞,一由脑冷而气化液,下凝于鼻;一由气热蒸涕壅塞。固矣,乃极力去其涕而仍不通者,则窍之外皆涕液之所浸淫,肉理胀满,窍窄无缝故也。”又曰:“若平日常常鼻塞,不闻香臭;或值寒月,或略感风寒即塞者,乃肺经素有火郁。喜热(热则行散,故喜之)恶寒,故略一感寒即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1997年)认为鼻窒:因脏腑虚弱,邪滞鼻窍所致。以鼻塞时轻时重,或双侧交替鼻塞,反复发作,下鼻甲肿大为主要表现的鼻病。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认为鼻窒:因脏腑虚弱,邪滞鼻窍所致,以长期鼻塞,或间歇性、交替性鼻塞,鼻涕量多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头昏、耳鸣、耳内闭塞感等症。

靳士英、陈素云主编的《新编中医诊断学》曰:“鼻塞时轻时重,双侧鼻窍交替堵塞,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甚至嗅觉失灵。”

莫新民主编《实用中医辨病论治大全》曰:“以间歇性、交替性鼻塞,甚则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以及下鼻甲肿大等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鼻病。”

王士贞主编的《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曰:“是指以经常性鼻塞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鼻病。”

3.定名选择的理由

鼻窒一名,首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其曰:“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咳、嚏、鼽、衄、鼻窒,曰疡,寒热胕肿。”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对本病有进一步的认识,以“鼻窒”作为本病证正名记载,其后世著作如《小品方》《医学义门》《古今医统大全》《杂病源流犀烛》《医碥》等在记载本病证时大多以“鼻窒”作为正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王德主编的《中医耳鼻喉科学》、王德、王士贞主编的《中医耳鼻喉科学》,王德主编的《中医医学百科全书·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谭敬书主编的《中医耳鼻喉科学》,王永钦主编的《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王陈应主编的中国传统医学丛书《中医耳鼻喉科学》,陆小左、董显荣主编的《中医鼻病大全》,熊大经主编的《实用中医耳鼻喉科学》,李书良主编的《基层中医临证必读大系·耳鼻咽喉科分册》,陈金广主编的《现代中医临证全书·耳鼻咽喉口齿科疾病》,柳长华主编的《五官科常见病实用方》,靳士英、陈素云主编的《新编中医诊断学》、莫新民主编的《实用中医辨病论治大全》等均以“鼻窒”作为本病证的正名。说明“鼻窒”作为本病证正名已成为共识。

4.注释

鼻窒指鼻息不畅,时轻时重,或两鼻交替堵塞,反复发生,甚或窒塞不通、不闻香臭,经久不愈的一种慢性鼻病。

5.与正名等效的名词

无。

总之,鼻窒以鼻息不畅,时轻时重,或两鼻交替堵塞,反复发生,甚或窒塞不通、不闻香臭,经久不愈的一种慢性鼻病。鼻窒的病名始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其又称为鼻塞、鼻齆、齆鼻、鼻塞气息不通、鼻不闻香臭、鼻聋等。历代医家均对鼻窒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也因此产生了较多的别名,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其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将鼻窒的症状特点与发生机制做了较为详细精辟的解释与记载,为后世认识与使用“鼻窒”一名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鼻窒与鼻鼽均有鼻塞的症状,但鼻鼽除鼻塞之外主要是以鼻流清涕下如水并伴有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频作等为临床症状表现;而鼻窒则主要是以鼻息不畅,时轻时重,或两鼻交替堵塞,反复发生,甚或窒塞不通、不闻香臭,经久不愈等为主要表现,并不出现鼻流清涕下如水、喷嚏等症状,在此稍做鉴别。

(四)鼻衄

【定名】

汉文名:鼻衄

英文名:Nasal hemorrhage

【释名和定名依据】

1.释名

(1)鼻出血 《说文解字》:鼻出血也。从血,丑声。俗字作衂。《素问·气厥论》曰:“又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素问·金匮真言论》又曰:“春不鼽衄。”《辞海》:“鼻子里面出血;泛指出血。”《康熙字典》曰:“【唐韵】【集韵】【韵会】女六切,音忸。【说文】鼻出血也。【素问】鼻衄。又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中医大辞典》曰:“鼻中出血为衄。”《新华字典》:“鼻出血,鼻衄。”《中国医学大辞典》:“血由鼻窍出也。”

(2)泛指人体各部位的出血 如耳衄、齿衄、鼻衄。

衄字有鼻出血以及泛指人体各部位的出血。“鼻衄”病名首见于《内经》,后世医家在《内经》基础上对其病因病机有进一步的认识。

2.定名的依据

《灵枢·杂病》曰:“衄而不止,衃血流,取足太阳;衃血,取手太阳。不已,刺宛骨下;不已刺腘中出血。”

《中藏经》曰:“胃中热盛,则鼻衄不止。”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曰:“凡血与气,内荣脏腑,外循经络,相随而行于身,周而复始。血性得寒则凝涩,热则流散,而气肺之所生也。肺开窍于鼻,热乘于鼻,则气亦热也。血气俱热,血随气发出于鼻,为鼻衄。”

唐·王冰注:“衄,谓鼻中血出。”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地理》曰:“天地川泽相通,如人四体,鼻衄灸脚而愈。”

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九》曰:“病者积怒伤肝……皆能动血,蓄聚不已,停留胸间,随气上溢,入于清气道中,发为鼻衄。”

宋·《太平圣惠方·卷十》曰:“治伤寒,心肺热毒,鼻衄不止,或兼唾血,宜服黄连散方。”

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卷之二十一·鼻论》曰:“血之与气相随而行,若脏腑生热,乘于血气,故热气迫血妄行,自鼻孔出,谓之鼻衄。”

宋·严用和《济生方·鼻门·鼻论治》曰:“山栀散属性:治鼻衄不止。”

元·《丹溪心法·卷二》曰:“百叶榴花,干为末,吹鼻中,治疗鼻衄。”

元·楼英《医学纲目·卷三十二》曰:“鼻衄血者……乃肺金受相火所致然也。”

明·朱《普济方·卷一百五十·时气门·时气鼻衄》曰:“夫时气鼻衄者,由五脏结热所为。心主于血,邪热中于手少阴之经,客于足阳明之络,故衄血也。衄者,血从鼻中出也。”

明·万密斋的《万密斋医学全书·片玉心书·卷五》曰:“鼻衄者,是五脏积热所为也。”

明·张景岳的《景岳全书·血证·衄血证治》曰:“阳热怫郁于足阳明而上,热则血妄行为鼻衄,此阳明之衄也。”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卷四》曰:“衄血者,鼻中出血也。阳热怫郁,致动胃经,胃火上烈,则血妄行,故衄。”又曰:“鼻衄不止,用山栀子、白芷等分,烧存性,为细末,吹入鼻中,其血乃止。”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曰:“用血竭、白矾、珊瑚、蜗牛干研,同乌贼骨、龙骨等饮鼻,治鼻衄。”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卷四》曰:“鼻中出血,乃肺经火旺,迫血妄行而从鼻衄出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卷三十》曰:“衄血虽多由火,而惟于阴虚者为尤多,正以劳损伤阴,则水不制火,最能动冲任阴分之血。”

明·赵献可《医贯》曰:“鼻衄之血。从任督而至颠顶,入鼻中,惟犀角能下入肾水,由肾脉而上引。地黄滋阴之品,故为对症。”

清·冯楚瞻《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一·方脉鼻衄齿衄舌衄肌衄合参》曰:“鼻气能通于脑,血上溢于脑,故从鼻而出,名为鼻衄。”

清·唐宗海《血证论·卷二》曰:“又有肾经虚火浮游上行,于督脉经而衄血。”

清·费伯雄《医醇义·卷二》曰:“日受燥火,发热咳嗽,甚则喘而出血。”

清·林珮琴《类证治裁·衄血》:“亦有因阳虚而致衄者。”

清·吴谦《医宗金鉴·失血总括》曰:“九窍出血名大衄,鼻出鼻衄脑如泉。”

熊大经主编的《实用中医耳鼻咽喉口齿科学》曰:“血从鼻中出者,谓之鼻衄。由脏腑实火或者虚火上炎,或气不摄血所致。轻者仅涕中带血;重者血可从口中涌出或同时从眼角冒出;更重者血流如注,量多势猛,故称此为鼻洪。”

陈佑邦、王永炎主编的《中医诊断学》指出“鼻衄”亦称为衄血、鼻干,是指血从鼻腔流出的一种病证,血色鲜红。

张伯臾主编的《中医内科学》曰:“鼻中出血,称为鼻衄。多由火热迫血妄行所致,其中尤以肺热、肝火、胃热为常见。另有少数病人,可由正气亏虚、血失统摄引起。”

《中医大辞典》(1995年)曰:“鼻衄,病证名。又名衄血、鼻沥血。”

《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1996年)曰:“鼻衄,证名。指鼻出血。”

张有寯等主编的《汉英中医辞海》(1995年)曰:“鼻衄,病证名。即鼻出血。若鼻中出血不止,名鼻洪。”

《汉语大词典》(2001年)曰:“鼻衄,鼻出血。”

宋一伦、杨学智主编的《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基础理论与疾病》曰:“鼻衄,鼻腔出血。”

《汉英双解常用中医名词术语》(2006年)曰:“鼻衄,指鼻腔出血。”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1973年)曰:鼻衄,即鼻腔出血。俗称“流鼻血”。

陈大舜等编写的《汉英双解常用中药名词术语》(2006年)曰:“鼻衄,俗称‘流鼻血’。多由肺热上壅,或胃热熏蒸所致。也有因肝火偏旺或肺肾阴虚而引起的。”

谢观主编的《中国医学大辞典》(1994年)曰:“鼻衄,血由鼻窍出也。”

陈右邦、王永炎主编的《中医急诊医学》曰:“鼻衄,亦称为衄血。”

靳士英、陈素云主编的《新编中医诊断学》曰:“鼻衄,鼻中出血。”

邓铁涛主编的《中医诊断学》曰:“鼻衄即鼻中出血,所谓‘阳络伤,故血外溢’。”

朱文锋主编的《中医诊断学》曰:“鼻腔出血,称为鼻衄,多因肺胃蕴热,灼伤鼻络所致。”

陈群主编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曰:“鼻衄,鼻道出血,多因肺胃蕴热或阴虚肺燥,伤及鼻络所致。”

王士贞主编的《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曰:“鼻衄即鼻出血。”

李晶主编的《中医诊断学》曰:“鼻中流血称为鼻衄。”

熊大经主编的《实用中医耳鼻咽喉口齿科学》曰:“血从鼻中出者,谓之鼻衄。由脏腑实火或虚火上炎,或气不摄血所致。轻者仅涕中带血;重者涌出,或同时从眼角冒出;更重者血流如注,量多势猛,故称此为鼻洪。”

莫新民、何清湖主编的《实用中医辨病论治大全》曰:“鼻衄,鼻出血。又称鼻红、红汗。出血严重者又称鼻洪或鼻大衄。”

庄泽澄主编的《中医传统医学丛书·中医诊断学》曰:“鼻内出血为鼻衄。”

孙曾祺、王兆淦主编《实用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曰:“鼻衄即鼻出血。肺开窍于鼻,肺气虚,则气不统血,可致鼻衄;心肝火盛、肺胃阴虚,均可导致血气上逆而发生鼻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1995年)以鼻衄为正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曰:“鼻衄是由肺热上蒸,逼血逆行,或燥气外袭所致,以鼻腔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

王德主编的《中医耳鼻喉科学》曰:“鼻衄,即鼻中出血。”

季绍良、成肇智主编的《中医诊断学》曰:“鼻腔出血,称为鼻出血。多因肺胃蕴热,或阴虚肺燥,伤及鼻络所致。”

3.定名选择的理由

衄,最早见于《素问·厥论》:“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喜惊、衄、呕血。”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有进一步的认识,以“鼻衄”作为本病证正名记载,其后世著作如张仲景《金匮要略》、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朱丹溪《丹溪心法》《太平圣惠方》、张景岳《景岳全书》、龚廷贤《寿世保全》、李时珍《本草纲目》、唐宗海《血证论》、吴谦《医宗金鉴》等在记载本病证时均以“鼻衄”作为正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黄帝内经素问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丹溪心法》《太平圣惠方》《景岳全书》《寿世保全》《本草纲目》《血证论》《医宗金鉴》等为历代的重要著作,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分类与代码》(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朱文锋主编的《中医诊断学》,王德主编的《中医耳鼻喉科学》,王士贞主编的《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朱文锋主编的《中医诊断学》,陈群主编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学》,邓铁涛主编的《中医诊断学》,张伯臾主编的《中医内科学》,季绍良、成肇智主编的《中医诊断学》,李恩主编的《中国中西医结合临床全书》,《中医大辞典》(1995年),《汉英中医辞海》(1995年),《汉语大词典》(2001年),庄泽澄主编的《中国传统医学丛书·中医诊断学》等均以“鼻衄”作为本病证正名。说明“鼻衄”作为本病证正名已成为共识。

4.注释

鼻衄是指血从鼻道而出。轻者仅涕中带血;重者血可从口中涌出或同时从眼角冒出;更重者血流如注,量多势猛,故称此为“鼻洪”。

5.与正名等效的名词

无。

总之,鼻衄是以血从鼻而出为主要表现。轻者仅涕中带血,量少;重者血从鼻内涌出,量多。鼻衄的别名有很多,如:衄血、鼻沥血、鼻大衄、鼻洪、脑衄、衄蔑、鼻红、红汗、经行鼻衄、倒经、逆经、酒食衄、虚劳鼻衄、鼻衄不止、惊衄、太阳阳明衄血、五脏衄、折伤衄。鼻衄病名首见于《内经》,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对鼻衄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有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在宋金元时期又进一步提出了火、热致衄的重要性,而在明清时期就开始以鼻衄为正名,同时对病因病机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发展。

(五)鼻疔

【定名】

汉文名:鼻疔

英文名:Nasal furunculosis

【释名和定名依据】

1.释名

(1)泛指体表一切的疮疡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康熙字典》曰:《集韵》当经切,音丁。病创。《方书》疔形有十三种,红丝疔宜急用针刺断疔肿,痛者取菊花叶,捣汁敷之。冬月用菊根,效同。又《集韵》籀文疒字。详疒字注。《新华字典》(2004年)曰:“病名,即疔疮[furuncle]。一般发于颜面及手足等部位,根深形小,其状如钉,故名。”《中医大辞典》(1995年)曰:“病名。见《外科启玄》即疔疮之生于鼻内者。鼻环疔即鼻疔。”《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曰:“鼻疔,病名,系指鼻内生有疔疮的病证。”

(2)恶性小疮 《新华字典》(2004年)曰:“中医学指病理变化急骤并有全身症状的恶性小疮:~毒。~疮。”

疔字泛指体表一切的疮疡以及变化急骤的全身恶性小疮之意。早在秦汉时期“疔”是以病名首见于《内经》的,后世医家在《内经》基础上有进一步的认识。

2.定名的文献依据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高粱之变,足生大丁。”

汉《中藏经·卷中·论五丁状候》曰:“白丁者,起于右鼻下,初起如粟米,根赤头白,或顽麻,或痛痒,使人憎寒头重,状若伤寒,不欲食,胸膈满闷,喘促昏冒者死,未者可治。此疾不过五日,祸必至矣,宜急治之。”

元·齐德之《外科精义》曰:“鼻疔生鼻孔内,肿胀痛引脑门,寒热交作,甚则唇腮俱肿。”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三·疔疮》曰:“鼻疔生于鼻内,痛引脑门,不能运气,鼻如大瓶。黑色者不治。”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卷之十二·拾遗症·第一百三十八》曰:“鼻疔生于鼻内,痛引脑门,不能运气,胀塞鼻窍,甚者唇腮俱肿。”

清·过铸《治疔汇要·鼻疔》曰:“红肿曰鼻疔,起白疱曰白刃疔。”

清·爱虚老人辑《古方汇精·卷二·疔毒类》曰:“一治各种疔毒。及痈疽肿毒。……。风因火发。致肉如石片飞去患处一治鼻内疔。用烂黄鸡屎。荔枝肉。同捣烂。涂患处。即愈。”

清·陶承熹《惠直堂经验方》曰:“荔枝烧灰存性。麻油调涂。兼治诸毒奇妙。如生耳疔或鼻疔。涂外面即愈。又方盐酸草酒煎服汁。渣罨立愈。”

宋·窦杰撰,明·窦梦麟续增,清康煕五十六年浩然楼刻本的《疮疡经验全书·卷二》曰:“白丁者,大肠虚热,根右肺。”

清·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卷四》曰:“疔疮者,言疮形如钉盖之状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1997年)鼻疔生于鼻前庭或鼻翼、鼻尖部的疔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1995年)称“鼻疔病”。

王德主编的《中医耳鼻喉科学》曰:鼻疔是指发生在鼻尖、鼻翼及鼻前庭部位的疔疮疖肿。其形小根硬状若钉盖、顶有脓点如椒目,如《外科证治全书·卷四》曰:“疔疮者,言疮形如钉盖之状也。”

王士贞主编的《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曰:“鼻疔是指发生在鼻尖、鼻翼及鼻前庭部位的疖肿,以局部红肿疼痛、呈粟粒状突起、有脓点为特征。”

李经纬、邓铁涛等主编的《中医大辞典》曰:“鼻疔,病名。”见《外科启玄》。即疔疮之生于鼻内者。《医宗金鉴·卷六十五》曰:“此证生于鼻孔内,鼻窍肿塞,胀痛引脑门,甚则唇腮倶作浮肿,由肺经火毒凝结而成。”

陈佑邦、王永炎主编的《中医急诊医学》曰:“鼻疔是指发生在鼻尖、鼻翼及鼻前庭部位的疔疮疖肿。其形小根硬状若钉盖、顶有脓点如椒目,相当于西医的鼻疔。”

李经等主编的《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鼻疔,病名,系指鼻内生有疔疮的病证。”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5年)曰:“鼻疔是指生于鼻部的疔疮。”

3.定名选择的理由

“疔”字最早记载于《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高粱之变,足生大丁。”此“疔”泛指一切疮疡。“疔”作为一个病名,始于汉代华佗的《中藏经·卷中·论五丁状候》,亦曰:“白丁者,起于右鼻下,初起如粟米,根赤头白,或顽麻,或痛痒,使人憎寒头重,状若伤寒,不欲食,胸膈满闷,喘促昏冒者死,未者可治。此疾不过五日,祸必至矣,宜急治之。”根据其对本病的发病部位、症状以及鼻疔走黄所出现的危重证候、转归、预后的论述,与今之鼻疔的发病特点与规律颇为类似。此后,后世医家在《内经》的认识基础上,以“鼻疔”作为本病证病名记载,其后世著作如《外科精义》《证治准绳》《外科正宗》《治疔汇要》《疮疡经验全书》《外科证治全书》等在记载本病证时大多以“鼻疔”作为正名,并一直沿用至今。上述著作均等为历代的重要著作,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王德主编的《中医耳鼻喉科学》,陈红风主编的《中医外科学》,王德、王士贞主编的《中医耳鼻喉科学》,王德主编的《中医医学百科全书·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谭敬书主编的《中医耳鼻喉科学》,王德主编的《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王陈应主编的《中医耳鼻喉科学》,陆小左、董显荣主编的《中医鼻病大全》,熊大经主编的《实用中医耳鼻喉科学》,李书良主编的《基层中医临证必读大系·耳鼻咽喉科分册》,陈金广主编的《现代中医临证全书·耳鼻咽喉口齿科疾病》,柳长华主编的《五官科常见病实用方》,《汉英英汉中医大辞典》(1995)等均以“鼻疔”作为本病证的正名。说明“鼻疔”作为本病证正名已成为共识。

4.注释

鼻疔指生在鼻尖、鼻翼及鼻前庭部位,其形小根硬状若钉盖、顶有脓点的疔疮疖肿。

5.与正名等效的名词

无。

总之,鼻疔以发生在鼻尖、鼻翼及鼻前庭部位,其形小根硬状若钉盖、顶有脓点的疔疮疖肿为主要临床表现。鼻疔的正名出现时间较晚,始见于《证治准绳·疡医·疔疮》,在这一时期对于鼻疔的证候特点,发展趋势与并发鼻疔走黄等均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鼻疔又称为白疔、白刃疮、鼻柱痈、发髭、穿鼻疔、鼻环疔、鼻尖疔、鼻梁疔。

(六)鼻疳

【定名】

汉文名:鼻疳

英文名:Nasal malnutrition

【释名和定名依据】

1.释名

(1)形体干瘦、津液干枯 《康熙字典》:“【集韵】沽三切,音甘。病也。【正字通】小儿食甘物,多生疳病。疳有五,心肝肺脾肾也。治疳先辨冷热肥瘦,初病为肥热疳,久病为瘦冷疳,五疳诸积,腹大筋青,面黄肌瘦,或腹痛。以葱椒煮虾蟆食之,大效。”

《新华字典》(2004年):疳gān〈名〉俗称疳积[Infantile malnutrition]。泛指小儿因多种慢性疾患而致,形体干瘦,津液干枯的症候。

《高级汉语词典》(1996年)疳gān〈名〉俗称疳积[Infantile malnutrition]。泛指小儿因多种慢性疾患而致,形体干瘦,津液干枯的症候。

《汉语大字典》(2001年)疳gān[《集韵》沽三切,平谈,见。]疳积。中医指小儿因多种慢性疾患而致面黄肌瘦的营养障碍症。

(2)“疳”原意为疳病或疳积,是指小儿脾胃虚弱的疾病 “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疳积gān jī[Infantile malnutrition]疳的俗称。中医病名。患者为小儿,表现为慢性营养不良及消化不良、面黄肌瘦、大便泄泻而酸臭。多与哺乳不当、饮食失节、病后失调及虫积等因素有关。

疳gān ㄍㄢ-〔~积〕中医指小儿的肠胃病。

《现代汉语全功能词典》曰:“疳gān(名)病名:疳积;中医称小儿的肠胃病。”

(3)“疳”也包括其他的疾病 有的以五脏分类及病因病理命名,如心疳、脾疳等;有的以症状命名,如疳热、疳泻等;也有以病变部位命名的,如鼻疳。

“疳”字有形体干瘦、津液干枯以及泛指小儿肠胃疾病和脏腑、症状、部位等其他疾病之意。“鼻疳”首见于《太平圣惠方》,后世医家在《太平圣惠方》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认识。

2.定名的文献依据

隋·《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小儿杂病诸候》曰:“鼻是肺气所通,肺候皮毛,其气不和,风邪客于皮毛,次于血气,夫邪在血气,随虚处而停之,其停于鼻两边,与血气相搏成疮者,即可发为鼻疳。”

宋·《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曰:“其候鼻中赤痒,壮热多啼,皮毛干焦,肌肤消瘦,咳嗽上气,下痢无恒,鼻下连唇,生疮赤烂,故名鼻疳也。”

宋·《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六》曰:“五脏皆有虫,虫得风则化,……则疳虫因得侵蚀,疮生鼻间。”

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小儿附遗方论》曰:“鼻下两旁赤痒疮湿,是为鼻疳。其疮不痛,汁所流处,随即成疮,亦名疳。”

明·朱等编《普济方》曰:“敛疮方。取青黛末、当归、赤小豆、瓜蒂、地榆、黄连、芦荟各等分为末,入雄黄末敷之,治鼻疳。”

明·申斗垣《外科启玄·卷之八》曰:“凡鼻孔有疳疮,即肺中有湿热。”

明·万密斋《育婴家秘·卷之四·治鼻》曰:“鼻疳者,肺疳也。鼻下两旁赤痒疮湿,其疮不痛,汁所流处,随即生疮,一名疳垚,宜清肺饮,化垚丸主之。”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上卷》曰:“病源系乳食过饱,肥甘无节,停滞中脘,传化迟滞,肠胃渐伤,则生积热,热盛成疳。”

清·顾世澄《疡医大全·卷二十二》曰:“风湿之气,壅成内热,发为鼻疳。”

清·陈士铎《洞天奥旨·卷十二·鼻疳》曰:“鼻疳虽是鼻之病,其实肺之病也,夫肺之病宜肺内生痈,乃不生于肺中,而生于鼻之内者,以热而兼湿也。热乃火也,湿乃水也,水能制火,故火在肺而不致生痈,火炎于鼻,而水不能上升,鼻之窍细小,然不能散火也,故成疳而不成痈矣。”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曰:“口鼻生疳蚀烂,亦为肺脾胃三经之热。”

清·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曰:“鼻疳者,因疳热攻肺而成,盖鼻为肺窍,故发时鼻塞赤痒疼痛,浸淫溃烂,下连唇际成疮,咳嗽气促,毛发焦枯也。”

《中医药学名词》(2005年)曰:鼻疳[nasal malnutrition],以鼻前孔附近皮肤红肿、糜烂、结痂、灼痒,经久不愈,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李经纬、邓铁涛等主编的《中医大辞典》曰:“鼻疳,病名。此证因乳食不调,上焦壅滞,疳虫上蚀所致。”

《中医词典》曰:“鼻疳,病证名。疳疾之一。出《太平圣惠方》。又名疳、鼻疮。症见鼻塞赤痒,连唇生疮,涕多而黄,皮肤枯焦,肌肤枯瘦,手足潮热。由乳食不调,上焦积热,壅滞肺中所致。治宜清热凉血,用五福化毒丹。若有湿热,鼻下两旁色紫微烂,痒而不痛,脓汁浸淫,治宜清热利湿,用导赤散加栀子、泽泻。外搽青蛤散。”

宋一伦、杨学智等主编的《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基础理论与疾病》曰:“鼻疳以鼻前孔附近皮肤红肿、糜烂、结痂、灼痒、微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中医药学名词》(2005年)曰:“以鼻前孔附近皮肤红肿、糜烂、结痂、灼痒,经久不愈,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李经纬、余鳌主编的《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鼻疳》(1996年)曰:“此症多发生于小儿,常因乳食不调,致上焦有积热引起,也有因风热外邪侵肺而患鼻疳的,其症状为鼻孔赤痒、溃破生疮、疼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1997年)曰:“因风热湿邪上犯,熏蒸鼻窍肌肤所致。以鼻前庭皮肤红肿糜烂、结痂、痒痛,并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

靳士英、陈素云主编的《新编中医诊断学》曰:“鼻疳,鼻孔赤痒难忍,溃破生疮、疼痛。”

王德主编的《中医耳鼻喉科学》曰:“鼻疳又名鼻疮、鼻䘌疮,是指鼻前孔附近皮肤红肿、糜烂、结痂、灼痒,又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

王士贞主编的《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曰:“鼻疳是指以鼻前庭及附近皮肤红肿、糜烂、渗液、结痂、灼痒,或皲裂为主要特征的鼻病。”

3.定名选择的理由

鼻疳,首见于《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书中曰:“其候鼻中赤痒,壮热多啼,皮毛干焦,肌肤消瘦,咳嗽上气,下痢无恒,鼻下连唇,生疮赤烂,故名鼻疳也。”后世医家在《太平圣惠方》的基础上有进一步认识。均以“鼻疳”作为本病证正名记载,其后世著作如《备急千金要方》《仁斋直指方》《普济方》《外科启玄》《育婴家秘》《寿世保元》《医宗金鉴》《杂病源流犀烛》《医林改错》《疡医大全》等在记载本病证时均以“鼻疳”作为正名,并一直沿用至今。以上著作均为历代的重要著作,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1997年),庄泽澄主编的《中国传统医学丛书·中医诊断学》,卢斌编著的《临床辨证施治备要》,熊大经主编的《实用中医耳鼻咽喉口齿科学》,《中医大辞典》(1995年),《新华字典》(2004年),中医研究院、广东中医学院合编的《中医名词术语选释》,陈大舜、贺又舜主编的《汉英双解常用中医名词术语》,宋一伦、杨学智主编的《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基础理论与疾病》,陆小左、董显荣主编的《中医鼻病大全》,王德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王永钦主编的《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汉英英汉中医大词典》(1995年),靳士英、陈素云主编的《新编中医诊断学》(1991年)等均以“鼻疳”作为本病证正名,说明“鼻疳”作为本病证名已成为共识。

4.注释

鼻疳指生在鼻前庭及附近皮肤红肿微痛或不痛、糜烂、结痂、瘙痒,痒时难忍,欲嚏而不能,欲忍而不得,甚则言语糊涂,声音闭塞,经久不愈,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且多见于小儿。

5.与正名等效的名词

无。

从历代医家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对于鼻疳之病因病机以及临床表现的认识较为充足,但是对于疾病的病名依然混淆。现代医家在对此病名进行正名时也把鼻疳和鼻疮混称。如王德主编的《中医耳鼻喉科学》根据历代医家对“鼻疳”一症的论述,将其正式纳入教材并作为一个独立病名加以应用,但其所论则是指西医学之“鼻前庭炎”,并将鼻疳、鼻疮混称。此后所出版的一些专著与教材大多遵循这一观点而少有更改者,甚至谭敬书主编的《中医耳鼻喉科学》将鼻疳与鼻疮二病并论,并称鼻疳,相当于“鼻前庭湿疹”。王永钦主编《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手册》亦将鼻前庭湿疹称为“鼻疳”“鼻疮”,依然还是存在混称。直至王德主编的《中医耳鼻喉科学》在其对“鼻疳”进行正名时,明确提出了以鼻疳为正名,且与鼻疮区别。

鼻疳指生在鼻前庭及附近皮肤红肿微痛或不痛、糜烂、结痂、瘙痒,痒时难忍,欲嚏而不能,欲忍而不得,甚则言语糊涂,声音闭塞,经久不愈,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且多见于小儿。鼻疳始见于《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鼻疳主要证候表现为“生疮赤烂,不痛,浸淫流水”,与现代鼻疳的临床表现基本一致。别名有“赤鼻”“疳鼻”“月食疮”“气疳”“”“鼻疳”“疳疮”“鼻疮”“淫沥疮”“疳疮”“鼻疳蚀”“疮”“肺疳”。

(七)讨论

通过对以上鼻病的规范化研究,笔者重新对其进行了定义,并发现了各个病在病证名与定义方面与中医学诊断类教材病名与定义方面的不同之处,同时也发现现代医家对一些病名的正名,存在着混淆的概念。在此,提出研究看法。

1.鼻渊

在王士贞主编的《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对鼻渊的定义为:鼻渊是指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临床上常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是鼻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而笔者在整理文献过程中发现,鼻渊一病不仅有教材上提到的症状,而且在鼻渊疾病发展的过程中当邪实正虚时还会出现鼻中流出腥秽血水,并出现头眩晕而痛的表现。如《医宗金鉴》中就有提到“鼻窍中时流色黄浊涕。……若久而不愈,鼻中淋沥腥秽血水,头眩虚晕而痛”。汪昂在《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中曰:“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蔑瞑目(昏目)。”在现有的教材中,虽鼻渊与西医学病名鼻窦炎相参考,但并没有明确地提出鼻渊的发病部位,而笔者在研究中发现“鼻辛酸疼痛”中所讲的鼻即是指鼻山根的位置,即现代解剖中筛窦的部分。所以笔者认为,鼻渊的定义应该为:鼻渊以鼻辛酸疼痛,鼻流浊涕如水泉下不止,常伴头痛、鼻塞、不闻香臭,久则出现鼻中淋沥腥秽血水,头眩虚晕而痛为主要表现。

2.鼻鼽

王士贞主编的《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对鼻鼽的定义为:“鼻鼽或称鼽嚏,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鼻病。”而笔者在鼽字的考证中发现鼽是指流清涕,鼻塞,而没有包括喷嚏、鼻痒等症状,如《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热类》曰:“鼽者,鼻出清涕也。”《汉语大字典》(2001年)对鼽的解释为:“鼻塞不通,鼻流清涕。”而“嚏”才是指鼻痒、打喷嚏,如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火类》释:“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所以鼽与嚏是两个不同的病症名称,而鼻鼽与鼽嚏的症状表现也是有所不同的,笔者认为在鼻鼽发生时,鼻痒和喷嚏只是有可能的伴随症状,而不是一定存在的表现,所以鼻鼽定义应为:是以鼻塞、鼻流清涕下如水可伴有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频作为主要临床症状表现。

3.鼻疳、鼻疔和鼻疮

在王士贞主编的《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鼻疳是指以鼻前庭及附近皮肤红肿、糜烂、渗液、结痂、灼痒,或皲裂为主要特征的鼻病。”而在《洞天奥旨·卷十二·鼻疳》曰:“鼻生疮,痒时难忍,欲嚏而不能,欲忍而不得,言语糊涂,声音闭塞,此鼻疳也。”所以笔者认为鼻疳的定义应改为:鼻疳指生在鼻前庭及附近皮肤红肿微痛或不痛、糜烂、渗液、结痂、瘙痒,痒时难忍,欲嚏而不能,欲忍而不得,甚则言语糊涂,声音闭塞,经久不愈,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鼻疔”在王士贞主编的《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的定义为发生在鼻尖、鼻翼及鼻前庭部位的疖肿,以局部红肿疼痛、呈粟粒状凸起、有脓点为特征的鼻病。笔者的定义与其相似。

而“鼻疮”的定义在教材中较少或基本不出现,甚则有些教材或诊断标准将鼻疮与鼻疳、鼻疔混称。如王士贞主编的《中医耳鼻喉科学》曰:“鼻疳又名鼻疮、鼻疮,是指鼻前孔附近皮肤红肿、糜烂、结痂、灼痒,又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1997)中亦将鼻疳与鼻疮混称。而在王永钦主编的《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中又将鼻疮与鼻疔、鼻疳分别定义,其中鼻疮的定义为:“以鼻前庭皮肤红肿,疼痛或干痒、结痂、鼻毛脱落为主要症状的鼻病。”在笔者考证、整理与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鼻疳、鼻疔、鼻疮是三个不同的病症,其临床的症状表现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不能将鼻疮与鼻疳或鼻疔混称,应将三者区别定义。其中笔者定义鼻疮为以鼻内生疮,初觉干燥疼痛,状如粟粒,甚则鼻外色红微肿,痛似火炙为临床表现。

鼻疔与鼻疮均以鼻部生疔疮为主要表现,但其发病部位不同。鼻疔主要发生在鼻尖、鼻翼及鼻前庭等部位,鼻疮主要是发生在鼻腔内部,在此稍加以区别。

鼻疳与鼻疮在鼻外均可见色红肿痒,但其发病部位及症状不同。鼻疳主要发生在鼻前庭及附近,皮肤呈红肿不痛或微痛、糜烂、渗液、结痂,瘙痒甚,痒时难忍,欲嚏而不能,欲忍而不得,甚则言语糊涂,声音闭塞,经久不愈,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鼻疮主要发生在鼻腔内,初觉干燥疼痛,状如粟粒,痛似火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