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证候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头身胸腹部常见症状术语的规范研究

中医症状术语和其他名词术语一样,一直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由于年代久远,旧术语、旧概念的不断衰亡或改变,新术语、新概念的不断产生发展,导致了现在的术语与古代术语之间的差异。每一个症状术语从产生开始,演变至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其演变方式多样而复杂,且演变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总体上,中医症状名词术语的演变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的过程。

中医学中有症状名术语,也有病名术语,在上古时期疾病和症状的命名五花八门。《五十二病方》及张家山汉墓出土医书中很多病名现在已很难辨认,从晋唐时期开始,上古的一些病名逐渐丢失,逐渐产生了一些新的病名,并且这些病名很多以主要症状命名,如咳嗽、哮喘、头痛等。目前,疾病的命名也是以主要症状的名称命名为主。以头身胸腹不适常见的8个症状为例,从中医学和语言学的发展来分析中医症状名词术语演变。在头身胸腹不适常见的症状中:心悸是一个症状名,同时又是一个病名;头晕、脘痞是症状名,并且存在相应的病名,以头晕目眩为主症的疾病称眩晕,以脘痞为主症的疾病称痞满;身重、腹胀、胁胀、麻木、胸闷只是症状名。

(一)历代广泛应用的头身胸腹部常见症状术语

中医学历史悠久,不同症状术语的出现有早有晚,头身胸腹不适的常见症状术语出现年代见表1-1。“身重”的出现比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而“麻木”的出现就比较晚,最早在晋代才开始用“麻”字形容发麻的感觉。虽然很多症状术语出现比较晚,但是这些症状很早就存在,只是表述的方式不同而已。如“头晕”术语出现得很晚,但是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就已经有关于这个症状的描述,再如“麻木”也是这样。

表1-1 头身胸腹不适常见症状最早出现的年代比较

续表

症状术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在不断变化着,并且它的变化在短时期内不易察觉。术语又具有一定的继承性,症状术语是在继承了古代术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们之间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一些差异。

头身胸腹不适的常见症状术语在历代都被广泛应用,使用最多的症状名见表1-2,其中某些阶段几种术语共同使用。

表1-2 历代头身胸腹不适常见症状术语比较

(二)头身胸腹部常见症状术语在语言学上的演变

中医药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产生之初,中医学的术语以上古汉语为载体,符合上古汉语的语言习惯。上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差别非常大,从字的读音、字义、词汇以及语法各方面与现代汉语都有很大的差别。随着唐宋时期语言习惯的变化,中医学的术语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唐宋时期的语言与现代汉语的差别较之上古汉语而言,已逐渐接近现代汉语。

1.字的变化

字的变化指术语在演变中,由于通假字、同源字、古今字、异体字以及多音字等而发生了变化。这种例子非常多,在头身胸腹不适的常见症状中有以下情况:头眩→头晕,胸满→胸闷,腹满→腹胀,体重→身重。具体到每个术语的演变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但也有一定的规律。

(1)词语组合、词义过渡与转移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文字使用非常严格,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语言的变迁,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通用互用的字大量出现,很多字由于互用而有了新的内涵,本意逐渐被掩盖起来,甚至逐渐失去了本意。如“晕”字,在汉代的词性是名词,从唐代的《千金要方》起才开始作动词用,而且动词词性的“晕”最早的意思就是晕厥,即昏倒,并不是感觉自身或周围景物旋转。从大的脉络来说,“头晕”的发展历程:头眩→头旋,头旋→旋运,眩运→旋晕,旋晕→头晕。

在汉语和中医学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晕”字语义发生了一些变化,与“眩”和“旋”并用、“晕”和“运”并用是分不开的,这是词语组合、词义过渡与转移的结果。

再如,“体重”和“身重”在《内经》中就互用,在汉代时期并没有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而且经常称“身体重”,只是后世对“体重”的使用越来越少,而保留了“身重”。在现代汉语中,“体重”转为了另一个术语,即身体的质量。

(2)古今字 古今字,是指古今分化字,是在古今不同时代记录同一个词所用的不同的字体,先用的形体叫古字,后用的形体叫今字。今字是在古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古今字在字形上也有联系。例如“债”字,本写作“责”,“债”是在“责”的基础上产生的,“责”与“债”形成了古今字。又如“反”与“返”,“反”是古字,“返”是今字。古字和今字先后出现,有初造字和后造字的关系。通假字是文字在同一历史平面上产生的用字现象,古今字则是记录同一个字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变化。古字与今字所记录的是同一个字,只是古代所用的字与后代所用的字字形有所不同。一个汉字所承载的词义,随着时代而有一些变化,后人为了应对这种变化,就造出了新字。总体来看,新字往往是在古字的基础上追加义符而成。

在《内经》中“腹满”和“腹胀”就同时使用,并且通称“腹胀满”,在现代汉语中,“胀”和“满”意思也很接近,“腹胀”几乎等同于“腹满”。但如果仔细考究,“满”和“胀”是有一些区别的,“胀”和“满”都是上古时期的病名,即是不同的病。

“胀”的古字是“张”,这种转变在《内经》中已经完成,在《马王堆医书》中通作“张”,在后世的医书中也可见一鳞半爪。《马王堆医书·阴阳十一脉灸经》:“足太阴脉所产病:□□,心烦死;心痛与复张,死。”“是动则病,上□走心,使腹张,善噫,食欲欧,得后与气则快然衰,是太阴之脉主治。”《马王堆医书·足臂十一脉灸经》:“烦心,有复张,死。有烦心,死。唐恒出,死。”张家山汉简《脉书》:“身、面、足、胻尽盈,为肤张。”张家山汉简《引书》:“病肠之始起也,必前张。当张之时,属意少腹而精炊之,百而已。”在《神农本草经》中:“百合,味甘平。主邪气腹张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此外,在《左传》及《山海经》中也有这种用法。《左传》:“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山海经》:“多羊桃,状如桃而方茎,可以为皮张。”由此可以看出,“胀”本作“张”,因此“胀”的本义也应是“张”,“张”的本义是“施弓弦”(《说文解字》),引申为扩张,在医学上即为“肿胀”,中医里亦有“肤胀”“皮胀”之说法。即“胀”的症状包含可以见到的外形的扩大。

而“满”的本义是“盈溢”,即内部的充实,是自我的感觉。即胀可见胀形,满为主观感受。“胀”和“满”在汉代的区别已经很小了,属于同义词的连用,现代对胀的使用多于满。

(3)同源字 从古代汉语文字发生学的角度来说,汉语存在同声同源以及同形同源,即读音相同的字其意义有相通之处,而字形相近或具有相同偏旁部首的字意义也有相近之处。

“胸闷”一词在秦汉时期通称“胸满”,由“满”到“闷”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满→懑,懑→闷。

《史记》中通作“满”,汉代以后作“懑”,之后用“悶”,再简化为“闷”。《康熙字典》中也记载“满”字有3个读音,其中第2个读mèn,同“懑”,并指出或省作“满”。

由“满”到“闷”在中医学上也有自身的特点。“胸满”是秦汉时期专用的症状术语。但在中医学里很少见到“胸懑”一词,而是同义语素连用,即“满”和“闷”连用,这在晋唐和宋金元时期广泛存在,即称“心胸满闷”或“胸满而闷”,最后简化为“胸闷”。其经历了下面的过程:胸满→胸满而闷→胸闷。

2.词汇的变化

(1)音节的变化 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词为主,在古代汉语中许多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成了复音词里的1个词素,有的只是成语的1个成分。总体上讲是由古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演变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占优势,这是古今汉语的一大区别。汉语大部分的双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临时组合的。而近代汉语词汇发展为双音化趋势,即限制单音节,发展双音节,容许3音节,4个音节达到饱和之后又往往以简缩的形式回到双音节的模式中去。

在唐宋时期文字多喜韵文,并且多4个音节,这在中医症状术语上也有体现:心悸→心中悸动,胸满→胸满而闷,两胁胀→两胁胀满,心下痞→中脘痞闷,腹胀→脘腹胀满。

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常在不另造新字的基础上采用增加音读的方法来派生新义、区别词性。近代汉语多双音节词,主要靠增加音节的方法派生新词,而主要的方法就是同义语素的叠用,即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悸”与“动”连用、“满”与“闷”连用、“胀”与“满”连用都是同义语素的连用。而到了近现代4个音节又缩略成双音节:心中悸动→心悸,胸满而闷→胸闷,两胁胀满→胁胀,中脘痞闷→脘痞,脘腹胀满→腹满。

(2)词义的变化 “麻木”一词始于晋代,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麻”在秦汉时期仅指麻类植物,始从晋代“麻”才被引申为发麻的感觉。

秦汉时期著作中的类似“麻木”症状,都被称为“不仁”,“不仁”是当时固定的症状术语,并且在晋代以后乃至明清时期很多医家仍继续沿用“不仁”。

从晋代开始出现了“麻木”一词之后,宋代开始大量使用,但也始终是“麻木”和“不仁”并存,有的书籍称“麻木”,有的称“不仁”,也有少数书并称“麻木不仁”。“麻木不仁”本是个医学术语,形容肢体失去感觉,但后来被引申用作了文学语言,被用作指精神上的麻木、无动于衷。而作为医学术语的“麻木不仁”又简略为“麻木”,在现代“不仁”已较少使用。

3.语法的变化

语言具有稳定性,它的变化在短时期之内不容易被察觉,但是语言同世界上万事万物一样,也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从基本的语法结构上,不同的朝代间也有一些差别,宋代多是由2个并列短语组成主谓短语,而到了明清时期多是由2个主谓短语组成并列短语。

宋代基本的语言结构,从词性上是名词—名词—形容词—形容词,从短语的构成法上是并列→主谓→并列。

明清时期基本的语言结构,从词性上是名词—形容词—名词—形容词,从短语的构成法上是主谓→并列→主谓。

这种变化在症状术语上体现为,胸胁胀满→胸满胁胀。

“胸”和“胁”都是名词,“胀”和“满”都是形容词,“胸”和“胁”从语法上是并列的关系,“胀”和“满”也是并列,“胸胁胀满”是由2个并列短语组成的主谓短语。

而“胸胁胀满”在明清时期多称为“胸满胁胀”,即“胸”是名词,“满”是形容词,“胁”是名词,“胀”是形容词。“胸”和“满”是一个主谓短语,“胁”和“胀”是另一个主谓短语,则“胸胁胀满”是由2个主谓短语组成的并列短语。

除“胸胁胀满”和“胸满胁胀”之外,宋代和明清时期对“胁胀”还有很多称呼,但大都符合以上的语法结构。

宋代习惯的术语:腹胁胀满、心胁胀满、胸胁胀痛、两胁胀痛。明清时期习惯的术语:胸满胁胀、胸闷胁胀、胸痛胁胀。又如:头目晕眩→头晕目眩,也是如此。

对于单个的术语来说,它的演变有很多的原因,其演变方式也可能有多种,例如,“胁胀”的演变经历了音节的变化和语法的变化,“头晕”的演变经历了词义的过渡、转移还有语法的变化。此外,在名词术语的变化中,普通词汇也在不断地向中医学术语渗透,反之亦然,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三)术语“胸闷”的文献研究

胸闷,英文:oppression in chest,《说文解字》释闷曰:“闷,懑也。从心门声。”

1.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 《内经》里虽未出现“胸闷”一词,但《内经》里有“闷”字。《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三之气,天政布,寒气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不治者死。”“烦闷”“暓闷”都是与心相关的,与因气不通畅而引起的不快之感是有差别的。即《内经》中的“闷”字与《说文解字》的释义同,即烦。指因气不通畅而引起的不快之感的“胸闷”在《内经》《难经》及《伤寒论》中也是存在的,并且大量存在,都称之为“胸满”。如《伤寒论》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第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内经》《伤寒论》《难经》中的“胸满”即后世的“胸闷”。在秦汉晋唐时期,“胸满”是一个固定的症状术语。《重订通俗伤寒论》中有“胸懑胁胀”一词,此外,此书中也有“胸闷”一词,是“胸懑”等同于“胸闷”的佐证。

(2)晋唐时期 《诸病源候论》中亦称“胸满”,并且其中的“胸满”多与“短气”连用,而后世“胸闷”多与“短气”连用,因此亦可证实“胸满”即“胸闷”。如:“诊其脉,尺寸俱微,血气不足,其人短气。寸口脉沉,胸中短气。脉前小后大,则为胸满短气。脉洪大者,亦短气也”。在《诸病源候论·瘴气候》中出现了“胸满而闷”一词,也是“胸满”一词向前发展的佐证:“其一日、二日,瘴气在皮肤之间,故病者头痛恶寒,腰背强重。若寒气在表,发汗及针必愈。三日以上,气浮于上,填塞心胸,使头痛胸满而闷,宜以吐药,吐之必愈。”《肘后备急方》中出现了“心胸满闷”一词,如:“治食气遍身黄肿,气喘,食不得,心胸满闷。”《千金要方》中“胸满”的使用方法与《诸病源候论》和《肘后备急方》使用方法都相近,反映了同一时代的特点及语言习惯。《千金要方》中除有“胸满”一词外,还首次出现“胸闷”一词,在《卷十八大肠腑方·咳嗽第五·治嗽熏法》中:“以熟艾薄敷布纸上……若心胸闷时,略歇烟尽止。”文中使用的是“心胸闷”,而不是“胸闷”,在晋唐时期“心”“胸”多并称,这与秦汉时期不同,秦汉时期称为“胸满”,晋唐时期多认为“胸闷”与心有关。此外,“胸满”在《外台秘要》中的使用与《千金要方》极其相似。

(3)宋金元和明清时期 宋代开始广泛使用“胸闷”一词,不过“胸闷”并没有特定使用,没有成为专用的症状术语。在《太平圣惠方》中首次出现了单独使用的“胸闷”一词,如:“治鼻塞。眼昏头疼,胸闷,滴鼻苦葫芦子脑泻散方。”《博济方》有“心胸闷结”一词,见于“陷胸散,治心胸闷结,喘不定,服之自汗出”。始从明清时期,“胸闷”成为专用的症状术语。明清的著作中也有“胸满”一词,但多存在于作者引用前人的著述中,并且在语言的使用上也由唐宋时期的“心胸××”回归为“胸×”,这与整个汉语语言结构的演变有关。如清·陈修园的《医学实在易》中曰:“伤食症必有胸闷、嗳腐、腹胀等症,宜以平胃散加麦芽、山楂、神曲、莱菔子,炒紫研末消之……若无胸闷、嗳腐等症,但见头痛、恶寒、发热,是外感之证,切不可用消导之品,致外邪陷入,变证百出。”

2.小结

西医学认为胸闷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轻者若无其事,重者则觉得难受,甚至发生呼吸困难。按病因分类,有功能性的胸闷,也有器质性的胸闷。在中医学中,“胸闷”一词首次出现是在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称为“心胸闷”,但“胸闷”一词独立出现是在宋代的《太平圣惠方》中。“胸闷”在秦汉时期称“胸满”,“胸满”一词在《内经》《难经》及《伤寒论》中都有大量的记载,并且此时“胸满”是一个固定专用的症状术语。《诸病源候论》沿用了《内经》及《伤寒论》的使用方法,称为“胸满”,但也出现了“胸满而闷”一词,为“胸满”一词的演变提供了基础。《肘后备急方》中出现了“心胸满闷”,晋唐时期与秦汉时期不同,多“心”和“胸”并称。这不只是体现在“胸满”一词上,在其他症状上也有体现。如“脘痞”,晋唐时期称“胸脘痞闷”;“腹胀”晋唐时期称“脘腹胀满”;“胁胀”晋唐时期称“胸胁胀满”;等等。这与晋唐时期的语言习惯有关,这不只是体现在医学上,在文学书籍中也大量存在。宋代开始广泛使用“胸闷”一词,不过“胸闷”并没有特定使用,没有成为专用的症状术语。宋代仍然沿用晋唐时期的习惯,“心胸满闷”“心胸闷乱”“心胸闷结”“心胸闷滞”“心胸痞闷”“心胸闷痞”等互称。始从明清时期“胸闷”成为专用的症状术语,“闷”字在《内经》中与烦相关,多用指情绪的烦闷,这也是“闷”的本意。现代所指的由于气的不通畅所形成的痞塞满闷之感的“胸闷”是由“胸满”演化而来的。这种转变并不是多少度的大的转弯,而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转变的结果。

(四)术语“心悸”的文献研究

心悸,英文名:palpitation,在东汉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有悸字的解释:“悸,心动也。”

1.历史演革

(1)秦汉时期 《内经》里已出现了“心悸”一词,《素问·本病论》曰:“少阳不迁正,即炎灼弗令,苗莠不荣,酷暑于秋,肃杀晚至,霜露不时,民病痎疟骨热,心悸惊骇,甚时血溢。”由于“本病论”为《素问遗篇》,争议较大,多认为是后人所增补,不是《素问》原文。但在《素问》中尚有其他的类似心悸的记载,如心下鼓、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心中憺憺大动、心怵惕都与心悸的症状很类似。《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素问·气交变大论》曰:“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王冰注:“悸,心跳动也。”在《伤寒论》里出现了“心悸”一词,与身重、头眩并列,是作为症状存在的,但仅“悸”是一个专有术语,“心悸”并不是特定的症状术语,“悸”为跳动不安的症状,但病位有差别,有心悸、心下悸、心中悸、心动悸,其所表述的含义和范围也略有不同。《伤寒论》中还有脐下悸的症状,脐下悸即是以脐下跳动不宁为主症。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因此,更能证明悸为悸动不安的症状,脐下悸即跳动的部位在脐下,心下悸即跳动的部位在心下。

(2)晋唐时期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伤寒悸候》曰:“悸者,动也,谓心下悸动也。”在《千金要方》中有很多心悸的别名,如忡悸、心中冲悸、心冲恐悸、惊悸、掣悸、悸惧不安、悸恐不乐、振悸、心下悸动、忪悸等。例如,《千金翼方·卷第七·妇人三·心悸第五》曰:“治产后忽苦,心中冲悸,或志意不定,恍恍惚惚,言语错谬,心虚所致方。”

(3)宋金元及明清时期 宋·王怀隐编撰的《太平圣惠方》里出现了症状“怔忡”,原文为:“治风热上攻,头旋晕闷,喜卧怔忡,起即欲倒,项背急强,宜服旋覆花散方。”在明·朱《普济方·卷十八·心脏门》里有“怔忡惊悸”一节,《普济方·卷一百三十七·伤寒门》里有“伤寒心悸”一节,因此明确将心悸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心悸为外感,怔忡为内伤。此外,这个时期的医家对心悸的病机加以补充,并对心悸和心悸类似症如怔忡、惊悸、忪悸、虚悸加以区别。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云:“因水衰火旺,其心胸躁动,谓之怔忡,然悸之为病,是心脏之气不得其正,动而为火邪者也。盖心为君火,包络为相火,火为阳,阳主动,君火之下阴精承之,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且“虚微动亦微,虚甚动亦甚”。清·王清任《医林改错》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记载用血府逐瘀汤每多获效。

2.小结

心悸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西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是由于心律失常,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

秦汉时期,中医较少以症状名作为病名,从唐代逐渐开始以症状名作为病名。最早“心悸”只是症状,到后期“心悸”既是症状,又成为“病名”。在《千金要方》中首次以“心悸”为病名,而且最初“心悸”是作为伤寒的症状,最早是伤寒心悸,逐渐向内科杂病转变,到明代《普济方》已明确将“心悸”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心悸最早称心动悸,后称心悸动,再简称心悸,后世在引用《伤寒论》的炙甘草汤、小建中汤时多称伤寒心悸。《内经》里已出现了“心悸”一词,但因为是在《素问遗篇》里,故争论较大,多不作为文献最早的出处。在《伤寒论》里有“心悸”一词,但使用比较混乱,心悸、心下悸、心中悸、心动悸互用。《金匮要略》里提出了病名“惊悸”,因惊而悸。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里有“伤寒悸候”,阐释了伤寒心悸的病因病机。《千金翼方》始把“心悸”作为病名,《千金要方》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心悸的别名。在宋代前后,心悸的名称已基本固定。但“心悸”在书籍的引文中出现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忠实原著,使用原作者的原文,而在作者的自述中多称为心悸,另一种是直接改成当时通用的医学术语,所以使用仍较混乱。

在“心悸”这个名称发展过程中,其内涵也有细微的变化,呈现较明确的阶段性。第一阶段为秦汉时期,该阶段对心悸的病因病机、脉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后世有关心悸与五脏相关的理论即源于此。第二阶段为晋唐时期,该阶段医家在认识到心悸属于“本虚标实”之病的基础上开始探讨心脏与五脏虚实的密切关系。第三阶段为宋金元时期,在此阶段心悸理论有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各医家从多个方面系统探讨了心悸的病因病机理论。第四阶段为明清时期,各医家从心脏及其他脏腑虚实等方面进一步补充完善了对心悸的理论认识,全面总结归纳了历代医家对心悸的认识,并补充了温病心悸的理论。

(五)术语“胁胀”的文献研究

胁胀,英文名:hypochondrium distention,《说文解字》中没有收录“胀”字。《广韵》《集韵》《韵会》《正韵》释“胀”:“知亮切,音帐。腹满也。”

1.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 在《内经》《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都没有“胁胀”一词,但都有很多类似胁胀的症状,而且用法也相似。《素问·脏气法时论》曰:“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伤寒论》曰:“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2)晋唐时期 《诸病源候论》中也有“胸胁满”等词,并沿用《内经》和《伤寒论》的使用方法。在《诸病源候论》的卷三十九,妇人杂病候第五十九记载“胸胁胀满候”,对“胸胁胀满”进一步阐释:“胸胁胀满者,由劳伤体虚,而风冷之气乘之,客于脏腑肠胃之间,搏于血气,血气壅之不宣。气得冷则逆,与血饮相搏,上抢胸胁,所以令胸胁胀满也。”《千金翼方·卷第八·妇人四·崩中第一》曰:“治妇人胞落不安,血漏下相连,月水过度,往来或多或少,小腹急痛上抢心,胁胀,食不生肌方。”在《千金翼方》中还有很多有关胁胀的别名,如胸满胁胀、胸胁胀、胸胁胀满、两胁胀满、两胁满、两胸胁满。在《千金要方》中出现“胁肋急胀”,“胁”和“肋”互称:“治胸膈心腹中痰水冷气,心下汪洋嘈烦,或水鸣多唾,口中清水自出,胁肋急胀,痛不欲饮食,此皆胃气弱受冷故也,其脉来沉弦细迟悉主之方。”

(3)宋金元和明清时期 宋代以后语言习惯四字为言,故多沿用《诸病源候论》的说法,多称“胸胁胀满”或“两胁胀满”。在《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等医籍中也多这样称呼,“胸胁胀满”和“两胁胀满”差不多是这个时期的专用术语。如果胀满的范围较大,波及心或腹,也有称“腹胁胀满”“心胁胀满”的,总以“胀满”为基本词汇。如果兼痛称“胸胁胀痛”或“两胁胀痛”。《太平圣惠方·治伤寒四日候诸方》曰:“治肝气虚寒,两胁胀满,筋脉拘急,腰膝小腹痛,面青,口噤,宜服补肝柏子仁散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桔梗汤》曰:“桔梗汤,除痰下气,治胸胁胀满,寒热呕哕,心下坚痞,短气烦闷,痰逆恶心,饮食不下。”宋代的基本语言结构有个大致的规律,从词性上说是名词—名词—形容词—形容词,如在“胸胁胀满”中,“胸”和“胁”都是名词,“胀”和“满”都是形容词;明清时期的语言习惯也有个大致的规律,即名词—形容词—名词—形容词,“胸胁胀满”在明清时期多称为“胸满胁胀”,即“胸”是名词,“满”是形容词,“胁”是名词,“胀”是形容词。明清时期多是这样的语言结构,例如《医学正传·淋闭》曰:“茯苓汤:治胃疸,阳明积热,食已辄饥,面色黄瘦,胸满胁胀,小便闭涩。”《本草征要·佛手》曰:“佛手,味辛、苦,酸。性温,无毒。入肝、胃二经。行气开郁,豁痰辟恶。舒肝悦脾,和胃止恶。胸闷胁胀,咳喘频作。梅核气阻,时时感觉。”

2.小结

在《内经》《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都没有“胁胀”一词,但都有很多类似胁胀的症状,而且用法也相似,但不统一,如胁支满、胸胁支满、胸胁满、胁下支满、胁下满等。《诸病源候论》中首次出现了“胁胀”一词,但使用的是“两胁胀”,不是“胁胀”,此外还出现了“两胁胀满”“胸胁胀满”等词。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有很多与“胁胀”有关的别名,如胸满胁胀、胸胁胀、胸胁胀满、两胁胀满、两胁满、两胸胁满。在宋代和明清时期对于“胁胀”的称呼很不统一,但在基本的语法结构上有一些规律,宋代多是由2个并列短语组成主谓短语,而到了明清时期多是由2个主谓短语组成并列短语。即从胸胁胀满到胸满胁胀。对于语言的研究是无法做到精确的,研究资料零散,语言的变化也不是多少度的大转弯,而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的发生变化,并且也有例外,但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整体观察,还是可以发现一个大致规律。

(六)术语“脘痞”的文献研究

脘痞,英文名:distention and fullness in stomach,《说文解字》释“痞”:“痞,痛也。从疒否声。”徐曰:又病结也。按,腹内结滞而痛。

1.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 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早期中医著作中都没有出现“脘痞”一词,但都有“痞”字。《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备化之纪,气协天休,德流四政……其养肉,其病痞,其味甘,其音宫,其物肤,其数五。”《内经》中还有“痞逆寒厥拘急”“天气痞隔”“皮肤痞肿”“心痛痞满”等说法。但是这些含有“痞”字的词都出现在七篇大论里,在《内经》其他篇章中没有出现。而七篇大论的作者和成书年代是有很大争议的,但可以看出的是“痞”在七篇大论里的使用与“否”同义,是一个形容病机的词,这与《神农本草经》是不同的,《神农本草经》里的“痞”主要指的是痞块,这与《说文解字》《增韵》《玉篇》《广韵》等对“痞”字的解释相同,即“腹内结病”。在《神农本草经》中也见“痞”字,鳖甲:“味咸,平。主心腹癥瘕坚积、寒热,去痞、息肉、阴蚀、痔、恶肉。生池泽。”《难经》出现“痞”字1次。《难经·五十六难》曰:“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痞气”的“痞”和《神农本草经》中的“痞”相同,都是指痞块。“痞气”是个病名,对后世的影响也较大,后世医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都多次出现“痞”字,其中有《内经》中痞满的“痞”,也有《神农本草经》中痞块的“痞”。痞块的“痞”有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痞满的“痞”有第151条和第154条。第151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第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2)晋唐时期 《肘后备急方》沿用了《伤寒论》中“痞”的用法,但在语言习惯上有所不同,出现了“痞满”一词。此外也有“痞塞”,但“痞满”一词始见于《肘后备急方》,此书里“痞满”是一个症状,这个词对后世的影响较大,沿用至今。“或从伤寒未复,或从霍乱吐下后虚燥,或是劳损服诸补药痞满,或触寒热邪气,或食饮协毒,或服药失度,并宜各循其本源为治,不得专用此法也。”

(3)宋金元和明清时期 在宋代首次出现了“脘痞”一词,始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苏饮……既有枳壳、橘红辈,自能宽中快膈,不致伤脾,兼大治中脘痞满,呕逆恶心,开胃进食,无以逾此。”在明清时期,“痞满”逐渐成为一个病名,而“脘痞”一直是一个症状名。明清时期对“痞满”的贡献主要是在病因病机方面。如《类证治裁·痞满》将痞满分为伤寒之痞和杂病之痞,《景岳全书·痞满》明确其病机:“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满也。实痞、实满者可散可消;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

2.小结

西医学认为:脘痞是以上腹部的胀闷痞满不舒为主要表现,且反复发作,可伴饮食减少、嗳气多、大便不正常等症状,但无明显腹部疼痛,按诊亦无明显包块。中医学中的“脘痞”始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中的“中脘痞满”一词,但“脘痞”一词独立使用是在清代。虽然“脘痞”一词出现较晚,但“脘痞”的症状由来已久。《内经》的七篇大论中出现的“痞”病,是人体之气不交通之象,其思维来源于《易经》的否卦。《神农本草经》也有“痞”的记载,指的是痞块,与《说文解字》《增韵》《玉篇》《广韵》等对“痞”字的解释相同,即“腹内结病”。《难经》中出现了病名“痞气”,同于《神农本草经》。而《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书中“痞”有以上两个概念,而以第一种为主。后世的“脘痞”和“痞满”实际上都来源于《伤寒论》的“心下痞”。由于宋代“四字为言”的语言习惯特点,“脘痞”被称为膈脘痞闷、中脘痞闷、膈脘痞满、胸脘痞塞、中脘痞滞、中脘痞塞、中脘痞满等,到明清时期四字向二字回归,因此又缩略为“脘痞”或“痞满”。因此,历史上有关“脘痞”的记载非常少。“痞满”一词始见于《肘后备急方》,在此书中“痞满”是一个症状,到明清时期逐渐变成了一个病名,沿用至今。

(七)术语“腹胀”的文献研究

腹胀,英文名:abdominal distention,《说文解字》中没有收录“胀”字。《广韵》《集韵》《韵会》《正韵》释“胀”:“知亮切,音帐。腹满也。”

1.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 《内经》对腹胀有大量记载,据统计,“腹胀”在《素问》中出现17次,在《灵枢》中出现18次。《素问·诊要经终论》曰:“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灵枢·玉版》曰:“黄帝曰:诸病皆有逆顺,可得闻乎?岐伯曰:腹胀、身热、脉大,是一逆也。”《伤寒论》中有“腹胀”的记载,也有“腹满”的记载。“腹胀”多称为“腹胀满”。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秦汉时期“腹胀”和“腹满”多并称,在现代“腹胀”和“腹满”差别不大,还可以通称“胀满”。

(2)隋唐时期 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有一“腹胀候”,并且指出了腹胀的原因:“腹胀,是冷气客于脏故也。小儿腑脏嫩弱,有风冷邪气客之,搏于脏气,则令腹胀。若脾虚,冷移入于胃,食则不消。若肠虚,冷气乘之,则变下痢。”此书中也有腹满一词,但是没有腹满候。

(3)宋金元和明清时期 对于“腹胀”的称呼一直比较规范和固定,多称“腹胀”“腹满”,或者“腹胀满”,直到宋金元和明清时期也是这样。如《太平圣惠方·脾脏论》曰:“脾为脏主里,脾气盛为形有余,则病腹胀,小便不利,身重苦饥,足痿不收,喜瘛,脚下痛,是为脾气之实也,则宜泻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曰:“温白丸,治心腹积聚,久癥癖块,大如杯碗,黄疸宿食,朝起呕吐,支满上气,时时腹胀,心下坚结,上来抢心,傍攻两胁。”《医学心悟》曰:“一病之虚实,全在有汗与无汗,胸腹胀痛与否,胀之减与不减,痛之拒按与喜按,病之新久,禀之厚薄,脉之虚实以分之。假如病中无汗,腹胀不减,痛而拒按,病新得,人禀厚,脉实有力,此实也。假如病中多汗,腹胀时减,复如故,痛而喜按,按之则痛止,病久,禀弱,脉虚无力,此虚也。”

2.小结

西医学认为:腹胀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可以是一种主观上的感觉,感到腹部的一部分或全腹部胀满;也可以是一种客观上的检查所见,发现腹部一部分或全腹部膨隆。腹胀主要见于胃肠道胀气,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水、腹腔肿瘤等。在中医理论中腹胀是个常见的症状,对于这个症状术语历代都有记载,而且记述也非常多,描述也相对比较统一和规范。《内经》中称之为“腹胀”和“腹满”,后世对此症状的名称多来源于此。《伤寒论》中有腹胀的记载,也有腹满的记载,而且多称为“腹胀满”。“胀”在古代是一个病名,“满”也是一个病名。这是两个不同的病。满多指自身胀满的感觉,而胀多指外观上可见胀形。但从《伤寒论》开始就通称胀满了。后世对于这个症状的描述多是“腹胀”“腹满”和“腹胀满”,较少有别名,如脘腹胀满、腹中胀闷、中满痞胀。脘腹胀满是其中使用较多的,其他两个别名只是散在出现,没有广泛使用。

中医药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历经千年的发展道路上,随时代更迭,语言改变,文化的交融,医籍记载中医证候相关内容也发生变革。从理论体系到证候、症状都值得我们对中医古籍进行梳理、研究。中医药学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科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中医药学的特色优势是辨证论治,所以证候的规范和审定是中医药学制定行业标准、学科规范和建立我国医学科技基本条件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系统工程。中医证候的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非一蹴而就。而推广与宣扬中国医学的博大精深是我们不可懈怠的终身事业,期望文献研究工作有助于中医被更好地了解、认识,从而得到传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