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风湿病发展概要
一、从痹证、痹病到风湿病的认识
《黄帝内经》中提出的痹证是中医对风湿性疾病的最早归类。由于历代医家对风湿病的认识不尽相同,加之中医学命名依据的多样性,所以古医籍中提到的风湿病的名称繁杂不一。有以病因命名者(热痹、湿痹、风寒湿痹等);有以主症特征命名者(行痹、痛痹、着痹、周痹等);有以病变部位命名者(皮痹、肉痹、脉痹、筋痹、骨痹、肺痹、脾痹、心痹、肝痹、肾痹等);有以病机命名者(虚痹、实痹);有以发病季节命名者(孟春痹、孟夏痹、孟秋痹、孟冬痹等)。据不完全统计,中医医籍中提到的与风湿病相关的病名共有340余种。随着痹证研究的深入,参加研究人员的不断增加,各省市学术组织的逐步完善,鉴于“痹病”名称古亦有之,为了避免痹证病名中的“证”与证候中的“证”混淆,并突出强调痹证的病名概念,故将“痹证”改称为“痹病”。痹证、痹病虽沿用多年,但作为一个大的病类命名,仍不能囊括所有子病种,如痛风、鹤膝风、历节等就不称为“痹”或“×痹”,但这些病应属痹病范畴,恰恰相反,有些病虽名之为“痹”,如胸痹、喉痹等,却是另一独立病种,不属于痹病范畴。中医“风湿病”的名称自古有之。在中医文献中,凡提到风湿的,其涵义有二:一是指病因;二是作为疾病的名称。长沙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风湿”的记载,《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风湿”有26处之多;《黄帝内经》中除痹论篇外,以“风湿”单独出现者有17处;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一书更有特点,全书398条中均未言“痹”,而论及风湿者多处,《金匮要略》中更是极为明确地首先提出以“风湿”作为病名。如“病人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由此可见,以中医风湿病命名替代“痹病”命名,是有理论和文献依据的,这种命名,不但不失突出中医学术特点,而且可补“痹病”命名之不足,避免了以“痹”为病名所引起的与其他病种交叉错杂的弊端。因此,从“痹证”到“痹病”到“风湿病”的命名,可以说是中医学术发展中,对同一类疾病在命名研究上的再提高。经过多次全国学术研讨会的反复论证,确立了痹证→痹病→风湿病的风湿病一级病名。在1986年3月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的中医证候规范学术会议上,国医大师路志正携其他老中医专家和中西医结合专家提出了疾病定义草案,正式提出并规范了中医风湿病的概念,即“中医风湿病是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合而为病;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毒热,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甚至脏腑的气血痹阻,失于濡养,而出现的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为特征,甚至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的总称。”诸位专家一致认为中医风湿病包括的疾病范围更广,更加符合临床实际。这一病名的提出,也确立了风湿病作为一支独立的学科屹立于中医之林,为专科学术发展及专科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