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风湿病的历史沿革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大批帛书及部分竹木简中就记载有“疾××”“××痛”来看,我们祖先在《黄帝内经》完成之前,对风湿病就有了明确认识和防治经验。但对本病的系统概念、病因、病机、病位、症状、鉴别、预后等有较详尽的记载还应首推《黄帝内经》。
《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灵枢·寿夭刚柔》强调:“病在阳者,命曰风,病在阴者,命曰痹。”病因方面除强调与感受外邪和饮食、生活环境有关外,《素问·痹论》还指出“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灵枢·五变》亦说:“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可见是否发病还与荣卫之气是否和谐及腠理致密与否有关。在病位、病机方面,又强调了“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素问·五脏生成论》)“五邪所乱……邪入于阴则痹……”(《素问·宣明五气》)。对有关症状的出现,《黄帝内经》解释为:“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又说:“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岐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素问·痹论》)。关于病名和分类有行痹、痛痹、着痹、筋痹、骨痹、脉痹、肌痹、皮痹、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肾痹、周痹、众痹、血痹等记载。在疾病的演变、转归方面,《素问·痹论》认为:“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在治疗上,提出了针刺和药熨疗法。关于预后,《素问·痹论》说:“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灵枢·厥病》说:“风痹淫泺,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时如入汤中,股胫淫泺,烦心头痛,时呕时悗,眩已汗出,久则目眩,悲以喜怒,短气不乐,不出三年死也。”这些论述是对大量临床经验的精辟总结。可见,秦汉以前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汉代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论述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见解。他在《伤寒论》中论述了太阳风湿的辨证与治疗。他指出,“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此行文虽简洁,却能示人以辨证论治之法。在《金匮要略》中将“风湿”与“历节”分篇论述,首先提出“风湿”与“历节”的病名,并立专篇论“血痹”一病。《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指出:“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进一步描述了症状表现,提出了散风除湿、健脾化湿、温经散寒、固表祛湿诸法。仲景将“历节”列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指出:“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这说明肝肾亏损、气血不足为历节病之本,再感外邪,而为历节。治疗上:“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仲景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说:“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这指出血痹是由于先天不足,体弱不耐劳动,少劳则汗出,一遇微风,则使血滞于表不得畅行,出现麻痹不仁的症状。治以益气温经,和荣通痹则病愈。仲景确立了许多治疗风湿病的大法,诸如散风除湿,微发其汗;益气固表,发汗祛湿;温经解表,祛风胜湿;扶阳补土,祛风胜湿;温经散寒,除湿止痛;祛风散寒,清热除湿等。其中许多处方,如甘草附子汤、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至今仍为临床常用的有效方剂。
华佗《中藏经》补充了《黄帝内经》对内因发病阐发之不足,提出了本病与七情致病有关,并标新立异提出了暑邪致病和热痹、气痹之说。他说:“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人脏腑之为也,入腑则病浅易治,入脏则病深难治,而有风痹、有寒痹、有湿痹、有热痹、有气痹,又有筋骨、血、肉、气五痹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也。”“气痹者,愁忧思喜怒过多,则气结于上,久而不消则伤肺,肺伤则生气渐衰,而邪气愈胜,留于上则胸腹痹而不能食,注于下则腰脚重而不能行。”“肉痹者,饮食不节,膏粱肥美之所为也。”“筋痹者,由怒叫无时,行步奔急,淫邪伤肝,肝失其气,因而寒热,所客久而不去,流入筋会,则使人筋急而不能行步舒缓也,故曰筋痹。”“骨痹者,乃嗜欲不节,伤于肾也。”“血痹者,饮酒过多,怀热太盛,或寒折于经络,或湿犯于荣卫,因而血搏,遂成其咎。”但有人认为《中藏经》非出自华佗之手,故其中一些观点虽颇有新意,仍未被后人所重视。
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一书把本病分为“历节风候”“风湿痹候”“风痹候”“风不仁候”“血痹候”“风身体疼痛候”“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候”“腰痛候”“风湿腰痛候”“背偻候”“脚气疼痛不仁候”“脚气痹挛候”“贼风候”等。如卷一之“风湿痹候”云:风湿病之状,或皮肤顽厚,或肌肉酸痛,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湿气多,而寒气少者,为风湿痹也;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久不瘥,入于经络,搏于阳经,亦变令身体手足不随。卷一之“风痹候”云:“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病在阳曰风,病在阴曰痹。”其对风湿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预后有一定见解。同卷“贼风候”又云:“其风冷则骨骱深痛,按之乃应骨痛也。但觉身索索冷,欲得热物熨痛处即小宽,时有汗。”其对症状特点的描述更为生动。该书卷二之“历节风候”对历节风的论述也颇为精当:“历节风之状,短气自汗出,历节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是也。由饮酒腠理开,汗出当风所致也。亦有血气虚,受风邪而得之者。风历关节,与血气相搏交攻,故疼痛,血气虚则汗也,风冷搏于筋,则不可屈伸,为历节风也。”其强调历节风气血之虚为其病之本由,饮酒腠理开,汗出当风所致,认识是极为深刻的。
《诸病源候论》的论述,对唐宋医家影响很大。唐《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宋《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著作,都遵巢氏之说,不但把“痹”与“历节”加以分别,还把诸多风湿类疾病纳入“风”病类中加以论述。其病因病机,亦多以巢氏所论为宗。如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诸风》云:“诸痹内风寒湿三气并客于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肉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此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肤,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为痹也。其风最多者,不仁则肿为行痹,走无常处,其寒多者则为痛痹,其湿多者则为著痹,冷汗濡但随血脉上下,不能左右去者,则为周痹也。痹在肌中更发更止,左以应左,右以应右者,为偏痹也。”“夫历节风着人,久不治者,令人骨节蹉跌……古今已来,无问贵贱,往往苦之,此是风之毒害者也。”孙氏所谓“久不治者,令人骨节蹉跌”,是对本病晚期病邪深入骨骱,使骨节变形的明确的记载;“风之毒害者也”,给后世治疗本病用祛风解毒之药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又另立白虎病之名:“《近效》论白虎病者,大都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将摄失理,受此风邪,经脉结滞,血气不行,蓄于骨节之间,或在四肢,肉色不变,其疾昼静夜发,发则彻髓,痛如虎之啮,故名白虎之病也。”于是,宋人著作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书其论多宗此说,唯所不同处是另立热痹一门,治法也本《备急千金要方》而有所扩充。
如果说唐宋以前的论述侧重病因病机的话,那么唐宋以后除理论上有创新之外,在治疗方法和方药方面就显得日臻完善。
《备急千金要方》中收集了很多方药和疗法,如汤、散、酒药、膏摩、针灸等。西晋皇甫谧著有《针灸甲乙经》,收集了前人经验,记载了许多有关针灸治疗痹证的穴位和方法。宋代诸家在治疗方药上则有更大进展,以《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为代表。如治疗热痹多用生地黄、升麻、羚羊角、麦冬、石膏、大黄之类苦寒、甘寒之药。尤其是比前人更多地使用了虫类药物,如蜈蚣、乌梢蛇、白花蛇、全蝎、地龙之类。《太平圣惠方》收集了一些虫类药组成的方剂,如蚕蛾散、天雄丸、蛜螂丸等。据统计,《圣济总录》收集的治疗方药达140多个,是前所未有的。它对每一种“痹”都提出了系列处方,如根据肝痹的不同证候,提出了应用薏苡仁汤、萆薢丸、补肝汤、细辛汤、防风汤、牛膝汤、茯神散等不同的方药。这些都是颇有特色的经验方药,均被后世所沿用。
金元时代,刘河间《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根据《黄帝内经》风寒湿三气偏胜之说,分别拟定了防风汤、茯苓汤、茯苓川芎汤等方;热痹用升麻汤。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提出了“痹病以湿热为源,风寒为兼,三气合而为痹”的观点,主张在病之早期及时用汗、下、吐三法攻痹。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立“痛风”一名,他说:“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抟,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他在《丹溪心法·痛风》中说,痛风为“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白虎历节证,大率有痰湿、风热、风湿、血虚”,首先提出“痰”为病因的问题,治法用加减地仙丹、青龙丸、乳香丸等。朱丹溪之“热血得寒、汗浊凝涩”之说给后世活血化瘀祛痰浊的治法以很大的启示。另外,《丹溪心法》还说“肥人肢体痛,多是风湿与痰浊流注经络而痛,瘦人肢体痛,是血虚”,说明当时已注意到患者的体质与发病是有关系的,这对后世的研究也有一定影响。
由于金元时期受“古方不能尽治今病”的影响,极力提倡辨证,反对机械地套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因此,病名诊断被淡化,证的称谓也越来越繁。
明代医家鉴于前贤所论,病证复杂,其说不一,所以多主张统一痹证、历节病、白虎病、痛风等病名。如孙一奎《医旨绪余·卷一》就对东垣、丹溪舍“痹”而言“痛风”提出异议,认为这是“因名迷实,为害已久”;张璐《张氏医通》也说:“痛风一证,《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痹,《金匮》名曰历节,后世更名曰白虎历节”,而其病因病机基本相同,“多由风寒湿气乘虚袭于经络,气血凝滞所致”。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杂病谟·论痹》中认为:“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盖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如痹论曰风气胜者为行痹……历节风痛,以其痛无定所,即行痹之属也。”他还认为,痹证虽以风寒湿合痹为大则,但须分阴证、阳证,阳证即为热痹,“有寒者宜从温热,有火者宜从清凉。血虚血燥者,则非养血养气不可”。秦景明集前人之大成,在《症因脉治》中分列出风痹、湿痹、寒痹、热痹、肺痹、心痹、肝痹、肾痹、脾痹等名。对每一病证均有症、因、脉、治的描述,令人醒目。李士材《医宗必读》指出:行痹以散风为主、佐以祛寒理湿,又治风先活血,血行风自灭,更须参以补血之剂;治痛痹以散寒为主,佐以疏风燥湿,更参以补火之剂,大辛大热以释其凝寒之害;治着痹以利湿为主,而佐以祛风散寒,更须参以理脾补气,使土强而能胜湿。李士材提出的临床用药章法,一直为后世所推崇。
清代医家论述见仁见智,各抒己见。喻嘉言《医门法律·中风门》说:“凡治痹证,不明其理,以风门诸通套药施之者,医之罪也。”“古方多有用麻黄、白芷者,以麻黄能通阳气,白芷能行营卫,然已入在四物、四君子等药之内,非专发表明矣。”他强调关节变形、僵硬者,应先养血气,还指出小儿鹤膝风“非风寒湿所痹,多因先天所禀肾气衰薄,阴寒凝聚于腰膝而不解”。林珮琴《类证治裁》对各种“痹”进行了鉴别,并列举了有效处方,条理清晰,切合实用。他强调补助真元,宣通脉络,使气血流畅自已。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则谓病由“三阴本亏,恶邪袭于经络”所致。此外,王清任《医林改错》提出“痹由瘀血致病”说,书中列身痛逐瘀汤等方,在治疗上别具一格。唐容川《血证论》、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又继之而起,对痹病属于瘀血者颇多阐发。叶天士对于痹久不愈者,有“久病入络”之说,倡用活血化瘀及虫类药物,搜剔宣通络脉,更是独辟蹊径。他提出“新邪宜速散,宿邪宜缓攻”“虚人久痹宜养肝肾气血”的治疗大法,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清代温病学派崛起,对热痹的探讨更加深入。吴鞠通《温病条辨》中说“因于寒者固多,痹之兼乎热者亦复不少”“误用辛温其害立见”。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对热痹病因病机治法也有精辟论述:“从来痹证,每以风寒湿三气杂感主治,召恙之不同,由于暑暍外加之湿热,水谷内蕴之湿热,外来之邪,著于经络,内受之邪,著于腑络,故辛解汗出,热痹不减,全以急清阳明而小愈。”其明确指出热痹与风寒湿痹各异,治法不同。《顾松园医镜》认为,热痹不仅可由感受湿热之邪引起,风寒湿痹“邪郁病久,风变为火,寒变为热,湿变为痰”,亦为热痹,提出了通络活血、疏散邪滞、降火、清热、豁痰的治疗大法。另外,吴鞠通《温病条辨》的宣痹汤和《临证指南医案》中的有关方剂等都是治疗热痹的有效方剂。
综上所述,中医历代文献中有关风湿病的论述相当丰富,《黄帝内经》揭其纲要,历代医家又从临床实践中加以丰富和发展,使之从理法方药等方面益加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