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诊
(一)问诊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1.病情
(1)问寒热:小儿发热可通过体温计测量,或通过接触的感觉来测知,如手足心热、头额热、授乳时口热等。小儿怕冷可从姿态改变来测知,如依偎母怀、蜷缩而卧等,年龄大的儿童也可直接询问。小儿发热一般早衰暮盛,故询问时要注意时间因素。
(2)问汗:小儿肌肤嫩薄,较成人容易出汗,一般不属于病态。若白天出汗较多,或稍动即出,称为“自汗”,是气虚卫外不固的表现;若夜间睡后汗出,称为“盗汗”,是阴虚或气阴两虚。汗出热不解,为热病邪气由表入里的征象。
(3)问头身:较大儿童大多能诉说头痛与眩晕,一般见于高热、贫血等。发热肢体疼痛,常为风寒湿热之邪外束的表现。此外,一些发疹性疾病和荨麻疹,常有皮肤瘙痒。
(4)问饮食:问饮食包括纳食和饮水两方面,小儿能按时乳食,食量正常而无吐,是正常现象。若不思乳食,所食不多,为脾胃薄弱的表现。若喜饮冷,则为热证;渴喜饮热,或口不渴,则为寒证。频频引饮,口唇干燥,为胃阴不足,津液亏耗。渴不欲饮,常为中焦有湿。
(5)问胸腹:胸部闷窒,哮鸣痰喘,为痰阻肺络,如哮喘;胸痛发热,咳嗽而气促,可为肺炎喘嗽;脘腹饱胀,多为伤食积滞;腹痛阵作,以脐周为主,见于蛔虫证。此外,小儿急性腹痛,痛势剧烈,须注意外科疾患。
(6)问二便:主要询问大便的次数、质地和颜色等。大便次数明显增多,质地薄或有黏冻,为泄泻或痢疾。小便清长,夜尿多,为肾阳虚亏;小便频多,便时疼痛,为湿热下注,如热淋;小便刺痛,滴而不尽,或排出砂石,为石淋之症。
(7)问睡眠:正常小儿睡眠以安静为佳,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出现昏睡和嗜睡,在热病中多为邪入心包或痰蒙清窍所致。佝偻病与蛲虫病,睡眠不宁,前者有烦躁盗汗,后者肛门发痒。
2.年龄
许多儿科疾病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如诊断脐风、胎黄、脐血、脐疮等,多见于1周内初生儿;而鹅口疮、脐突、夜啼等,又以乳婴儿为多;遗尿,则发生在3岁以上小儿。某些时行病也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如麻疹、风痧大多发生在出生后6个月的婴幼儿;水痘、顿咳等在幼童期比较多见。12岁以后,小儿所患疾病的过程,基本上已接近成人。详细询问患儿的实际年龄对诊断疾病和治疗用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个人史
个人史包括生产、喂养、发育等。生产史要问清胎次、产次,是否足月、顺产或难产,有否流产,以及接生方式,出生地点,出生状况,孕期母亲的营养和健康情况等。喂养史包括喂养方式和辅助食物添加情况,是否已断奶和断奶后的情况。对年长儿还应询问饮食习惯,现在食用的食物种类和食欲等。发育史包括体格和智力发育,如坐、立、语、行等开始的时间,出牙和囟门闭合的时间。对已入学的小儿还应了解学习情况,以推测智力发育情况。
4.预防接种史
亦称儿童计划免疫,即询问小儿出生后,家长是否已到居住地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申办预防接种卡。预防接种包括卡介苗、麻疹减毒活疫苗,以及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副伤寒等,记录接种年龄和反应等。
5.遗传史
许多疾病的发生和遗传有关,故应询问家庭成员尤其是直系亲属的健康情况,有无家族性或遗传性疾病史,如支气管哮喘,血友病,智能低下等,是否近亲婚配。
(二)问诊注意事项
较小的乳幼儿不会言语,较大儿也不能正确诉说自己的病痛,因此小儿病史的采集主要向家长或与患儿最亲近的成人询问,年长儿可以自己陈述,但仅供参考,问病情还须结合其他临床表现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