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序
脾胃病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内经》、《难经》诸经始,对脾胃之病理、生理及其临床表现进行描述;至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对呕吐、哕、下利、霍乱、腹满、宿食等疾病进行专题论治;迨至东恒著《脾胃论》,标志着脾胃病学的形成;其后更有明清诸师如薛己、张景岳、叶天士等,不断完善,值得一提的是李中梓提出“脾为后天之本”的著名论点,对脾胃的认识和定位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近现代以来,以脾胃病论治为核心的理论,如通降理论、湿热理论、浊毒理论等的提出,开创了脾胃病学的新阶段。
中医名脾胃、西医称消化,两者名异而实同。中医消化病学的发展离不开临床、离不开实用。1994年,由洪文旭先生组织编写了第1版《实用中医消化病学》,实现了从理论到临床,理论与临床的统一;2001年,本人有幸主持《实用中医消化病学》第2版的编写,吸纳了当时中西医消化系统疾病理论与临床应用的新成果。时光荏苒,如今距《实用中医消化病学》第2版面世已近20年,其间消化病学的中、西医理论及临床方面取得不少的进展,迫切需要进行新的总结。
唐旭东教授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长期致力于中医消化病学的研究,在行业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此次由他牵头,组织全国中医消化病领域专家编写第3版《实用中医消化病学》,是中医消化病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唐旭东教授多次组织专家进行讨论,层层把关,从专著的筹建、成书、出版,历时四载有余,体现了中医匠人精神的传承和责任担当。
该专著聚焦于中医消化病学的新进展、新成果、新经验以及最新的临床证据,契合当前的中医临床发展形式和需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一本优秀的中医临床实用专著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我相信这样一部学术价值高,实用性突出,专业指导性强的中医专著能够为发展中医消化病学,繁荣中医学术,服务广大民众做出贡献。
李乾构
壬寅立春于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