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消化病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中医消化病学发展源流

中医消化病学形成,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就较为全面地论述了脾胃肝胆系统的生理、病理与疾病防治,为脾胃肝胆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难经》的出现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相关理论。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标示着中医学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突破,推进了脾胃肝胆学说理法方药体系的形成,对后世该学说的进一步发展与疾病防治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魏晋至唐宋时期的医书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与推动了脾胃肝胆学说理论的发展。金元时期可谓是中医脾胃肝胆理论发展的鼎盛年代,以“金元四大家”最具有影响力。明清时期随着医事制度的不断完善,各类医书百花齐放,对脾胃肝胆的认知与思考也越来越趋于全面,从而促进了中医脾胃肝胆学说完整体系的形成。到了民国,随着西学的东渐,各医家在激烈碰撞下形成了中西医理论的汇通思想,其中以张锡纯有关脾胃消化病的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最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代中医工作者不断推陈出新,将脾胃肝胆病证正式纳入中医消化病学现代科学研究的行列,对相关理论研究的现代化进程与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理论研究方面,以脾胃通降论最具代表性;病机研究,以脾虚理论为典型代表;在治则治法研究中,当代医家提出脾胃肝胆疾病用药应注重升降结合,而调理脾胃也贵在缓和;为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需要,中医消化病学现代研究模式也有了全面的发展与更新,主要包括辨证模式、证候病机新模式和经方现代研究等方面。在众多中医消化病研究领域与研究水平不断扩展与提升的大环境下,相关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如“新八纲”创建,对脾胃病学术理论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系统总结;脾虚和脾胃湿热相关系列研究的开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理论体系;纳入国家“十三五”重点巨著《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的“脾虚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专题,成为总结现代中医证候研究的典型范例等。与此同时,中医、中西医结合脾胃消化相关全国行业诊疗团体标准、共识意见的出台,也为中医消化病学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循证医学证据参考。不仅如此,在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聚焦中医药临床优势病种,从方药、证候、动物模型等多方面开展的研究,也为丰富中医消化病学理论内涵、促进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相关学科建设及人才队伍正在逐渐壮大,且在不忘基层发展的同时积极培养高端人才,注重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高度与广度,以利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医消化病学的经验传承与理论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