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德的概述
道德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道德构筑了人们的行为框架,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离不开道德,道德研究在人类社会研究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道德的本质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伦理学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认为:“人类所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在于他对善恶和是否合乎正义以及其他类似观念的辨认。”明确地把道德看成人类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人之所以是人,就在于具有其他动物所没有的道德。
道德一词,最初是作为两个概念而分别使用的。“道”与“行”的含义相通,表示四通八达的街道或道路,后引申为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规律,或做人的规矩、道理。“德”表示对“道”的认识、践履而后有所得。
道德二字连用,成为一个概念,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荀子》。荀子不但将道和德连用,而且赋予了它较为确定的意义,即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道德品质、道德境界和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西方文化史上,“道德”一词源于拉丁语,表示风尚、习俗之意,后演化为“特点”“内在本性”“规律”“规定”“性格”“本质”等意思。
依据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关于道德起源的认识,从科学意义上说,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维系的,用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利益关系,并以善恶标准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对此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道德的本质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阶级的道德。这是道德的一般本质。道德是调整利益关系的,这是道德的特殊本质。
2.道德的评价标准 善与恶是道德的评价标准。善行,即利于他人、社会的行为,是道德的行为,是高尚的;恶行,即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是卑劣的。
3.道德的评价方式 道德依靠人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的非强制性力量来维系,体现道德的自律性特征。
4.道德的功能 道德可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之协调一致、有序;道德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与生存环境处于动态平衡。
5.道德的内在结构 道德是道德意识现象、道德规范现象和道德行为现象三个方面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二)道德的特征
道德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根本特征,是它特殊的规范性。首先,它是一种制度化的规范,是处于同一社会或同一社会环境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某些要求、理想和秩序。具体表现在,人们的视听言行中蕴含于人们的品格、习性和意向。其次,它主要是通过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来实现的。再次,它还是一种内化性规范。内化性规范也称为良心,由此形成特定的动机、意图和目的,促进人们自觉自愿地依此为言行的标准和尺度,并外化为一定的道德行为。
(三)道德的类型
社会道德作为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反映,是随着反映对象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的,永恒不变的道德是不存在的。根据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人类社会可分为5种社会形态与之相对应,包括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发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