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企业的精气神
来自柳州的一条人才招聘广告,出现在《参考消息》报纸上。一大批年轻人注意到了这个不同寻常的消息。1985年,柳州搞人才引进支持政策“三不要”,即“不要档案、不要工资关系、不要工龄”。在当时,大学生毕业了都是统一分配,档案则是人才调动的必备通行证。这个“三不要”,被看成惊世骇俗之举。很多人蜂拥而至,来自农业、军工甚至坦克专业的大学生也前来揭榜。
大潮涌动之下,每个浪花都在选择自己迎接日光的方向。沈阳在大学毕业后,带着毕业证在铁路部门工作。1985年,受到这则招聘启事的诱惑,他先是去柳州机械厂应聘,但因专业不对口而被拒绝,继而去了柳州微型汽车厂,其档案仍然留在云南。多年以后,沈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之一时,才到云南进行档案重建,彻底补回了遗失27年的档案。这位昔日“黑户口”引进的人才,总算“还原”了自己的历史指针。
那个时期,柳微引进人才大约有30人,其中小部分是大学生毕业分配而来。从当时机械部下属的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最后一届农机专业毕业的姚佐平,也被分配到柳微。当时,机械部对口分配,还属于国家干部的编制。更多的人才则是招聘而来的,只寻英才,不问出处。
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人才“补血”行动,新鲜“血液”注入其中。多年后,当这批员工纷纷走上管理岗位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对于人才的渴望,一直是这个华南地区的工业化城市要致力解决的问题。
报纸上的人才招聘广告,吸引的不都是应聘者,也带来了麻烦。1986年,柳州市被央媒点名批评。当时各地普遍存在的情况是,没有档案就禁止流动。柳州市为人才所打开的一扇“小窗户”,很快就被关上了。从1987年开始,大学毕业生进入了双向选择的通道,包括计划分配和自由分配两种就业方式。
这一次规模性的人才大迁徙,为柳州微型汽车厂走向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一时期,主打的汽车品牌也在呼之欲出。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车标,柳微面向全员公开有奖征集汽车车标。虽然“万家牌”缝纫机已经不做了,但这个标志“W”还想继续沿用到汽车上。但是这个商标已经被注册,无法使用了。而要紧的场面接踵而来,在LZ100微型汽车经过国家鉴定[15]的隆重现场,中国汽车工业公司也派人前来庆贺。然而,这个受到祝福的产品,却连个名字都还没有。
时任厂长金振华决定要尽快为它定下一个品牌名称。时任总工程师佟玉琢再次前往国家商标行政管理局,办理注册微型汽车商标。但带去的商标预案,四菱、钻石、宝石等,基本都已被注册。在商标局现场,佟玉琢碰到了一个自告奋勇起名字的工程师,花费60元现场设计了一个商标——“五菱”,采用五颗钻石作为标识。现场拍板,现场交钱,现场总算通过了审批。
花小钱办大事,一个新的商标诞生了。
当时设计的商标是五个竖起来的菱形(五颗钻石)组成的“W”形状,沿用了“万家牌”缝纫机的“W”旧标志。但有人感觉其看起来像个狗牙,还是有缺憾。这时,新加入的新鲜“血液”开始崭露头角,进入公司不久的大学生韦宏文重新对原五菱商标进行了设计,去掉了多余的笔画,与五菱的“五”字拼音字母吻合,形象如大鹏展翅。这个设计图案既彰显了企业的核心产品,又寓意着企业的发展力量。
这个商标获得了一致通过,五菱红标正式诞生。一代轻快的希望,就此展翅欲飞。1987年,当柳州微型汽车厂推出的厢式车下线时,正式启用了这个如飞的新商标[16]。
1984—1987年,生产轿车的小火苗,也一闪而现。这期间,柳州微型汽车厂曾与日本、法国企业两度合作,视野初步打开。柳州微型汽车厂曾经一度与法国雪铁龙公司打得火热,可以生产其淘汰的微型轿车VIZAR。当时引进图纸和二手设备都很便宜,工业博物馆那台“变形金刚”,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工厂的,成为一时响当当的车间“名星”。但由于得不到上级部门的支持,无法上汽车牌照,只好引进散件,最终生产了几百辆车,只能在广西本地售卖,后来无奈停产。
轿车产业的发展模式,需要走大投入、大产出的路线。要么中央支持,要么地方政府支持。作为地方国企,在中央不看好,自治区政府也无经济能力支持的情况下,是无法完成突破的。而民营企业所趟出的第三条路,尚处于入口大门紧闭的状态。
当时国家政策只支持“三大三小”[17],柳州微型汽车厂生产轿车还远远不是时候。柳微的轿车梦,没有燃起半点火星就被掐灭了,企业只能老老实实地生产微车。
处于市场边缘赛跑状态的柳微,仿佛是一个“受气包”。国内不仅有军工行业背景的长安、哈飞、昌河等微型汽车大厂,而且天津大发也得到了重点扶持。而柳微似乎更像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柳微就像是在野外寻觅的猎人,需要自己有足够的能力,不停奔跑,才能找到自己的餐食。这种来自生存的压迫感,从来没有停歇过。每一任柳微的领导,都需要在奋斗中一次又一次地艰苦创业。
1989年,全厂职工再次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当时车辆销售困难,工厂处于低谷期,很多人感到沮丧。厂党委引导全厂职工开展企业精神大讨论,聚焦到底什么样的精神面貌更符合企业的气质。就在这次全厂讨论中,“艰苦创业,自强不息”被一致认为正是企业所秉持的精神。柳州的人才、资金和区位条件都是短板,必须依靠顽强的精气神、持久的凝聚力,才能压倒一切不利的因素。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作为第一代创业者,为全厂留下最大的精神财富就是“艰苦创业,自强不息”。
振奋精神,就是为了重整队伍再出发。在企业精神大讨论之后,厂领导班子抽出由108名人员组成的精锐团队,团队成员基本都是大学毕业生,他们咏颂着工厂刚刚确定的企业精神,奔赴全国各地市场去卖车。
朴素的口号,往往成为地方企业的凝聚剂。企业员工有了精气神,就有了企业之魂。企业员工无精神,企业就缺少灵魂,成为没有战斗力的团队。而这种精神传承,不能蒙尘,也不能打折扣。
艰苦,持续艰苦;创业,持续创业——这就是柳州这个地理空间的生存法则。尽管每一代人理解不同,但它们共同造就了柳州城市气质的禀赋。多年以后,柳州确立了城市主题的“柳州精神”,即“开明开放、敢为人先,创新创业、自强不息”。一座城市与一个中坚企业,它们在空间上拥抱在一起,人文上相互渗透。在回答历史的质询时刻,往往选择了同样的答案。在挺拔向上的努力中,两者奋斗的气息会紧密地缠绕在一起,相互影响,在历史空间上不断交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