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挤”出来的喜庆与狂欢
传统花市,多属占道经营。在商业旺地,人们自摆自卖,用鲜 花铺成一条街,顾名思义—花街。新中国成立之后,广府各地的花 市多在马路上举办。以广州为例,历史最悠久的越秀区花市,设于教 育路及西湖路,两条路十字相交,东西南北四个出入口各建一座牌楼 ,主牌楼设在教育路北端,正对着最繁华的中山五路。
长长的花街常常要吞吐数百万人的人流量,所以“行花街”最 大的一个感受就是“挤”,这不是最近几年才有的盛况,新中国刚成 立后的迎春花市,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广东省委原秘书长关相 生写有一篇《陪同朱德、陶铸看广州花市》的回忆文章:“1951年1 2月,陶铸调广东任华南分局第四书记,我随他来到广东。除夕夜,陶铸要看花市,我和警卫员两人陪同,来到当时设在长堤路北一带的 花市(双门底花市)。我是陕西人,家乡习惯除夕待在家里的火炉旁边 ,听着外边的鞭炮以祝贺新年。当来到人山人海的花市,见到两旁万 紫千红的鲜花,真感到似乎到了天堂一般,喜悦心情难以言表。到了 一个卖盆景竹子的摊档前,陶铸同志选了一小盘长方形的盆竹,价格 也不贵,由警卫员小王扛着,穿行在花市的人海中。旁边不少人以惊 奇的目光望着,有的说:'到花市不买花,买盆竹子干什么?'费了九 牛二虎之力,我们才从人群中挤出来回到家里。”人们行花街的激情 ,在那时迸发得如此热烈。
散文家秦牧1978年写过一篇《花街十里一城春》,他在文中用 诗歌描绘了当时的盛况:“花街十里一城春,笑语喧声人彩门,疑是 层峦采蜜使,幻成百万看花人。”把行花街的人们形容成采蜜的蜜蜂 ,生动至极!三十年以后,行花街的人数何止百万,2010年广州迎春 花市的三天内,行花街的总人数达到379万人次,街头巷尾的人们洋 溢着狂欢的热情。
不过若想在花街上从容地欣赏花木盆栽,最好在年二十八来,最好选择白天,那时鲜花人面相映红、香氲弥漫熏人醉,人们还能悠 然地赏花、买花。过了年二 十九,特别是到了除夕夜,行花街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 过来,一拨挨一拨,一浪接 一浪,人根本无法用脚走路 ,只能被人群推着慢慢向前。一个逛过了越秀区西湖路 花市的游客在博客中写道:“ 人流高峰时你若能顺利走近 你感兴趣的花档已经是很了 不起了。如果你还能砍价再 顺利付钱,那简直是可遇不 可求的。如果你还能顺利接 过档主找的钱,那你赶快去买彩票,今年保准走大运!”这就是迎春 花市摩肩接踵、熙来攘往的真实盛况。
1978年广州的除夕花市(广州市档案局供图 )
广州还有句歇后语“大姑娘行花街顾得上顾不得下”,说 的就是行花街“人贴人”的拥堵情景。2009年1月15日的《南方日报 》上登有一篇《花市人如豆》的文章,写的是一个外地女孩留广州过 年逛花市所看到、所想到的,尤其生动有趣 :
去年留守,广州女孩敏华陪我逛了一趟滨江西的花市。还没进 花市就被吓到了,见过人多,但没见过这么多呀。我甚至怀疑整个海 珠区的人都涌到这里来了,长长的人龙,简直可以用“逶迤绵延”来 形容。敏华随口吟了句“花市人如豆”。好不容易到了花市门口,“这 颗豆”竟一定要在门口留张影,说她从小到大每年都有一张在花市门 口的照片。我笑她傻,却又莫名地羡慕。(林文静/文 )
好一个“花市人如豆”!在如此高密度的人群中,单个人瞬间 变得渺小起来。文章率意写来,真实地道出了广州花市人如潮涌之况。人群拥挤,大人不时提醒小孩:“唔好走散!睇住!跟实! ”有幸买 花的人,有的托在肩上,有的把花高高举起,顺着人潮缓缓而行。
行花街,不仅人挤人,也是花挤花。放眼望去,满目芳菲,橙红 、鹅黄、淡紫、莹白、嫣红,赤橙黄绿青蓝紫,全都娇艳欲滴。杜鹃 、蝴蝶兰、非洲菊、 甘蓝、海棠,不胜枚举 ,远远超出了人们的 想象。这里是鲜花的 海洋、色彩的圣地 ,“姹紫嫣红”、“百 花争艳”,这样的语 词根本不足以表达心 中的慨叹。圣诞红燃 起“火焰”,粉桃花荡 出“霞光”,白水仙连 成“月色”,一朵朵摇曳生姿,一簇簇迎风招展,仿佛在低吟浅唱“春 天来了”,真可谓是“五彩鲜花满场春”。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让人 花了眼,更让人“花了心”,恨不得把这满街的春色捧回家。
2009年1月25日晚,人贴人的禅城区文华路花 市(周春摄 )
也许外地人会对“行花街”的“挤”颇为不解,但是广州人 对“挤”却有着他们独特的感知。花是寓意吉祥之物,广府人讲究好 意头,过年“行花街”往往被市民当作来年转运的好征兆,正如广州 本土歌手东山少爷所唱的《行花街》:“行花街咯喂,你今年梗上位; 行花街咯喂,你今年冇闭翳;行花街咯喂,你科科考最威;行花街咯喂 ,你开心足一世;行花街咯喂,娶得一美妻;行花街咯喂,你先生变 新贵;行花街咯喂,今年生番个仔!”行花街的人们无不像歌里唱的 那样心怀美愿,期待好梦成真。
卖花的、买花的、赏花的、拍花的,在花海中流动,整个花市 热气腾腾,人们不以挤为苦,反以挤为乐,脸上挂满笑意和喜悦,互 道新年进步,互祝恭喜发财,节日的祥瑞和欢笑让人欢心和憧憬。人 们相信“行花街转大运”,挤一点才显得热闹,热闹一点才显得有人气 、有旺气、有年气、有喜气。挤一挤,挤掉旧岁的晦气,沾点花香瑞气 ,企盼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平安。一位老广州人说:“越是艰难的时 候越想讨个好意头,去'行(挤)花街'转运最有效。”另一位年年 逛西湖路花市的老广州人感叹道:“虽然这里每年都是'人挤人',有 时在里面根本就走不动,一家人来逛肯定也都会走散,但作为春节必 备的节目,就算在花市里没买到花,可大家还是逛得很开心。”这正 是广府人以花为媒、祈福纳瑞心理的最佳体现。
大年三十除夕夜,是人群最拥挤的一夜,不管多挤,行花街的 盛况年年如此,热情毫不消退。这一夜也是花价疯狂下跌的一夜,档 主们为了赶在新年前把花卖完,索性站在高高的摊档上,嘶声竭力地 吆喝:“买盆靓花返屋企过年喽……”,“剑兰十蚊三枝,过黎睇睇啊! ”此时人们买花必定狠狠地砍价,档主们也颇爽快。等到午夜零时,人们就开始“抢花”了。所谓“抢花”不是不给钱真抢,而是用极少 的钱就可以从花农手里买到一大把花。花农也是喜气洋洋,笑逐颜开 ,满口“花开富贵”、“恭喜发财”的祝词。一株年二十八开价18元 的水仙花,有可能降至三四元成交,有的档主甚至喊出了菊花每盆1 元的超低价。一时间,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夹杂着小孩的欢闹声、 人们的祝福声、高音喇叭里轻快的广东音乐、交通警察维持秩序的哨 子声,汇成了洋溢着世俗风情的大合奏。最后,人人心怀满足,手持 一把春光撤退。凌晨一两点的时候,花农开始收档,工人们迅速地拆 除棚架,还路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