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亲情情商养成与“养育退让”规律
认识到了亲情情商在一个人的情商系统化构成中的核心地位,那么随之而来的就应当是认识怎样养成与养育个人的亲情情商板块(这一阶段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因此,这就有必要认识亲情情商的养成养育规律了。
当我们进而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纵向考察亲情情商时,不难发现其养成规律具有一种“逐步退让”特点,这一特点是由排他性、可包容性和渐趋隐蔽三个特点合成的。
(一)幼儿阶段亲情情商的养成特点
婴幼儿阶段亲情情商的养成,从其萌生之初,就凸显出一种“排他性”特点。孩子一旦对家人开始形成记忆,往往在初次与家庭以外的人接触时,可能会“认生”并拒绝进一步亲近;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往往会紧贴熟识的亲人并排斥具有陌生感的外人,这就是幼童在其情商形成的早期,相对单一的亲情情商一经先入为主以后,对后续进入的情商所具有的一种天然排他性(而对陌生人、陌生环境的抵触,应当属于情绪智商的范畴,其中已经含有理智辨析的成分)。
伴随着“排他性”特点出现的,还有亲情情商萌生之初的“可变性”。我们看到,越是年幼的孩子,其亲情情商在萌生阶段就越不稳定。例如,幼童与父母分开一段时间后再次见面时,有时候已经不认识自己的爸妈了。这就证明,亲情情商在其萌生的初期,往往还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
20世纪30年代,青年作家柔石写了一篇名为《为奴隶的母亲》的短篇小说。作品着力刻画了一个被压迫、被摧残、被蹂躏的贫苦妇女———春宝娘的形象。因生活所迫,她不得不忍痛撇下五岁的儿子春宝,被丈夫典到邻村一个地主秀才家当生儿子的工具,典期三年。当她终于生养了第二个儿子秋宝,即地主秀才的目的达到之后,地主那不能生育的原配来夺要孩子,春宝娘不得不和这另一个儿子秋宝从此生离死别。当她拖着黄瘦疲惫的身躯,带着痴呆麻木的神情,离开秀才家回到自己那间破屋的时候,分离了三年的儿子春宝已经不认识她了。
《为奴隶的母亲》所要表现的主题,无疑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春宝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却被剥夺了亲子之爱,难以享有做母亲的权力;她是有丈夫的女人,却不能做合法的妻子。她是商品,是工具,是一种特殊的奴隶。作者以十分冷静的笔触,采用白描手法,将深挚的情感蕴含在朴素、真切的生活描写中,不夸饰、不渲染,冷静谛观人生,严峻解剖现实。但是,借助这篇小说,我们却可以发现亲情情商在养成初期的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可变性”。
两相对比,“排他性”与“可变性”之间具有鲜明的差异。“可变性”应当是一种短期显现,而“排他性”则可能绵延终生。尽管从表面上看起来,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可变性”会逐渐消失,与此同时,“排他性”也逐步淡化,但是,更应当看到的是,逐步淡化是指外在言行方面的表现,而在情商养成的精神领域,“排他性”无论怎么在外部淡化,在精神心理上却永远不会消失。例如,当孩子一天一天长大,由童年至少年,父母却因为某种原因离异了,这时候在家庭中,心理上受到伤害最大的往往是还未成年的孩子。有时候,这种排他性特点还可以延伸到孩子成年以后。例如,丧偶老人再婚往往会受到已成年子女的干预。
人们都知道,婴儿的身体成长是有规律周期的,所谓“七(个月开始)坐八(个月开始)爬九(个月开始)长牙”,这其中还有某一年龄段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某一年龄段是肢体动作协调养成的最佳时期的规律。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婴幼儿的形体成长变化往往是非常关注的,一旦某个幼童出现了或迟于或早于这一普遍规律的表现,往往就会立即引起关注:这个孩子的成长发育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因为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发育是有其最佳阶段规律的,一旦错过了某一种能力的最佳养成期,事后再弥补,不仅难度将大大增加,而且效果也不好。
其实,即使在《动物世界》之类的电视节目中,我们也不难看到这种现象。在自然环境中,即使是像狮子、老虎之类的猛兽,它们也会让自己的孩子从幼年时期开始就通过游戏模拟撕咬打斗以及学习传宗接代的本领。而反观那些在非自然环境中长大的,例如那些动物园里长大的动物,由于自幼就生活在被规定的环境里,没有条件自主学习捕猎,结果把活的猎物放到它们面前,它们也不知道如何捕食;再如金丝猴、大熊猫等动物,由于从小在“兽笼”中长大,缺乏繁育后代方法技巧的感性认知,等到了发情期,尽管情欲高涨,但面对异性,却不知道如何完成交配。而饲养者们不得不创设模拟的野生环境,以推动他们恢复自主捕食的野性,甚至为了他们能自主传宗接代,不得不想出“向发情动物播放同类交配过程的录像”的办法给笼养动物“启蒙”。这至少提醒我们,人和动物一样有其成长需求的不同阶段和发展规律,人为地加以改变,对于被改变者造成的伤害,有可能是终身的。
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无不对身边的一切充满好奇,色彩、声音等任何的变化都会引起他的关注。伴随着身体的成长变化,孩子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兴趣也越来越广泛,并从自己生存的小环境向外部世界的大环境逐步延伸。伴随着这一拓展和延伸,亲情情商的养成养育并不是趋向被排斥或停止,而是表现出一种逐步退让乃至凸显“可包容性”的特点。
(二)童年阶段亲情情商的养成特点
对幼童进行跟踪考察后发现,当他对家人、家庭熟悉以后,很自然地就会开始“往外跑”,并表现出现愈来愈强烈的认知外部世界欲望。有的孩子甚至自己还不能走路、还不会说话,就已经开始缠着要家里人抱着到大街上去,而且只要把他抱回家放到床上,他就开始哭闹。这实际上也就是情商养成“从单一情商构成转向多元”的需求产生的初始一步。从此开始,亲情情商唯一独尊的“排他性”就将逐步被“可包容性”所替代。
童年阶段的情商养成还会显现出快速多样化的特点(由此直接导致亲情情商的独尊地位开始逐步发生变化),一般而言,快速多样化的特点与个人生活阅历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生活环境信息量越大,其情商构成的多元化发展往往就越是快速。同理,情商构成也就具有了伴随着生理年龄的逐步增长而内涵日渐丰富的特点,并由此而形成了亲情情商、友情情商、社区情商、社会情商、职业情商、事业情商等不同类别的情商。
中国民间存在着这样一种说法:“七、八、九岁狗都嫌”,意思是,孩子进入这个年龄段,实际上进入了一个难以管教的阶段,因为这个阶段的小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任何事物都想亲身体验却又缺乏自主控力,于是难免闯祸、犯错。又由于孩子在这个阶段具有了一定的自主交往能力与自主交往空间(小同学、小朋友的关系的拓展),从而使其原先对家长百依百顺的状态发生改变,为此很容易让人产生“狗都嫌”的感受。
但“狗都嫌”的说法名为贬实为褒,看似厌恶实为爱怜。因为,能让狗都嫌的孩子其实是一个发育正常,无论是智商(理解能力)还是情商(认知兴趣)都在快速发展的孩子,他会使得管理者(例如父母)有时候沿用前一天对他的理解认知来解决后一天的问题,都难免会犯下“刻舟求剑”的失误或不当,因为孩子又长大了。反之,如果一名儿童在这个年龄段从来没有受到过诸如此类的指责,对父母等管理者凡事百依百顺,绝无违逆举动,那么可以断言,这个孩子的情商养成可能已经出现了某种疏失甚至缺失。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生活范围开始逐步扩展,于是情商的构成开始逐步多样化,同时对于后续进入的情商种类开始从排斥转为接受继而开始主动追求。例如,进托儿所、幼儿园,以及迈出家门开始独立寻求游戏伙伴等。此时,原先对陌生世界排斥的“单一亲情情商”构成开始迈出丰富化的第一步———“接受友情情商”,并且很快就会从被动接受转而主动追求。
如果我们把童年阶段的情商养成看成是以自我为圆心,以家庭、同学交往为半径的亲情情商、友情情商等不同情商的逐步交融。那么不难理解,从幼童成长为少年,孩子的生活学习开始趋向丰富化,与此同时,其情商养成总体上表现为一个以亲情情商为半径的同心圆的涟漪式扩大,小同学、小朋友数量的增加,更是推动其友情情商越来越在其情商构成中占有一席之地。由此开始,又根据种种不同生活现象的刺激,逐步推动社区情商、社会情商、职业情商、事业情商的萌生,进而推动作为未来公民必备的公情情商的养成。
不同类别的情商在童年阶段的多样化快速萌生,必然导致亲情情商的独尊地位发生适应性的改变,在显现“可包容性”(接受多类情商的并列共存)的同时,会表现出一种“退让性”。如果亲情情商仍然强行占据独尊地位不肯让步,则难免会导致其他类别情商养成在这一阶段受到抑制。
一个人进入少年期以后,其人格的独立意识将越来越显明,不再像过去那样时时依赖亲情。同时,伴随着陌生的“人、物、事、境”越来越多地进入个人生活,这种独立意识也越来越明显地通过性格养成显现出来(这也就是所谓的“心理叛逆期”)。这种叛逆心理不仅仅表现为对亲人意图的不再顺从,而且更多地表现为对情商种类的自我选择。它一方面来自其个人,伴随着其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范围及活动范围的扩大,自己的生活体验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来自家庭与学校等外部世界的引导与培育(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也会导致与个人原本没有亲情联系的“公情情商”开始逐步融注,进而迅速推进其情商构成的丰富化。
这种多样化的过程直接导致不同情商种类之间开始出现既有和谐融洽又有对立冲突的关系。孩子能够结交同学、朋友,父母一般总是高兴、欢迎的,但两种不同的情商在生活中并行,这就难免友情情商有时会压抑、排斥亲情情商(同学、伙伴之间的活动交往开始排斥父母的介入),而亲情情商有时候也会压抑、排斥友情情商(有些父母会“依法”对孩子的自主交往进行干预),这种既有和谐融洽又难免对立冲突的动态发展,感性考察的话可能会引发生活中的种种不愉快,但通过理性考察会发现它能有效激活孩子的情绪智商,提升其情绪智商与判断能力。
(三)少年———青年阶段亲情情商的养成规律
纵向考察会发现,伴随着孩子逐步成年,在个人的情商系统构成中,亲情情商总体上表现为一种占有比例逐步让位于公情情商的趋势(所谓“儿大不由娘”,也含有这一层意思),但是这种退让一般不会降为零,即不会消逝而至多暂时藏于其内心深处。
例如,俗话“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就非常形象地阐释了这一点。也就是说,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对亲情情商的依赖会逐步向没有血缘关系的公情情商过渡或转移。但是,对亲情情商依赖的减弱,并不会导致亲情的泯灭(例如,儿大不由娘———亲情情商减弱;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亲情情商减弱,但同时应当看到,儿行千里母担忧———亲情情商持续存在)。
其实,上述仅仅是个人成长过程中,亲情情商养成的一个方面,而更为重要的是,伴随成长而来的就是他将要越来越独立地面对自己所置身的世界,而在日常生活中,他将要越来越多地依靠或利用自己的公情情商板块,而将亲情情商置于“退让—隐蔽”状态。
所谓公情情商,同样也为人类所独有,它主要是指个人和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外部世界的一种联系感情。如果说,亲情是一个人能够无论面对怎样的环境都能支撑其顽强地存活下去的情感依托,那么,公情则是使其无论置身于怎样的环境之中都能不失却其目标、追求与人生成功的保护系统。
公情情商既是人生进取的动力基础,也是一个人最终能否成就一番事业的情感基础。作为一种后天养成的情感系统,公情情商的基本价值在于推进交际中的人格平等功能、促进事业理想的进取功能、对人的情感意志的磨炼功能。
我们可以把公情情商子系统分解为两大分支(或称之为“板块”):社会生活领域的社区情商与社会情商,职业生涯领域的职业情商与事业情商(这里暂且不做详实剖析)。情商从单一到复杂的丰富化过程,总体上表现为以“小我”(亲情情商、友情情商)为关注重点的心理状态,向以“大我”(职业情商、事业情商、社区情商、社会情商)为关注重心的心理状态转变,从相对单一的以亲情情商为支撑的情商构成向相对复杂的以“亲情—友情—职情—公情”共同支撑的情商构成过渡,进而推动个人逐步适应“家庭—学校—职场—社会”这一陌生程度逐步提升的生存环境。
也许,某些人会认为,情感总是有着具体针对性的。所谓“公情情商”大概也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之类的相对抽象的内容罢了,此话谬矣。
确实,公情情商中包含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之类的成分。例如,革命先烈为了坚守自己的信仰理念而不惜奉献自己的生命,不惜奉献自己的一切,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表现。
但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在公情情商的多层次构成中,充其量只是一个表现层次,或者说,是一种最高层次。从总体来看,公情情商表现为一种立体化的多层次的构成。其最低层次应当是对社会弱势群体(包括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人以及动物、财物等)的关心、关怀,怜悯、怜爱,愿意向他们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与保护;而其中间层次,则应当是自己与社会不同阶层人群的友好相处,以使得大家能够共同生活于同一个社会环境;再上升一个层次,则是当社会某一群体或个人与自己发生某种关联(如需要合作或发生冲突)时,如何通过协商、调整,以最终使得双方或多方的损失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当然,其最高层次,则可以升华为一种理想、信仰(例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并愿意为之奉献自己的一切)。
其实,一个人能否拥有内涵丰富且要素细密、个性鲜明且构成合理的情商系统,对人生往往具有极大的影响。种种矛盾的对立统一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都会出现,而不同的抉择却各有不同的结局。大的决策不当,有时候可能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小的取舍失误,有时候也会导致“一失足成千古恨”。
如此观之,一个人的公情情商绝对不是像喊一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口号那么简单,更不是通过上几堂课就可以速成的。简单地说,公情情商是一个人对于“远到天边近在眼前”的外部世界的各种情感关注程度的综合,是一种需要在日常生活的逐步浸润过程中,完全独立自主形成的一种精神主控意识;是一种家长和学校从孩子小时候就应当时时关注的,从“近在眼前”的身边逐步向社区、城市、国际乃至环宇太空、地壳深处发展的情感体系。
它需要从少年时代就注重实践体验,通过成功与失败的比对,伴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强化,逐步与智商交相融合,并从日常生活的处理应对能力逐步上升为对未来人生的自主决策能力,进而决定一个人将具有一个怎样的人生。
应当强调指出的是,一个人从未成年时“亲情情商主控”的小环境过渡到成年时“公情情商主控”的大环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应当是一个“渐进、渐变”的过程。从情商养成的角度去思考,子女应当是从“有所依赖”向“独立无依赖”过渡的;父母则应当是从“事事不放心、事事代出头”到“逐步松手、让其逐步自主”,再到“事事放心,由其独立自主”过渡。
【案例1-4】
深圳8岁女孩徒步700公里回湖南老家
这个夏天,对深圳8岁半的小曾来说,无疑是一场华丽的冒险。这个小学三年级女生的暑期实践课是————徒步走到700公里外的家乡湖南邵阳。
小曾在深圳出生,有一个在深圳打拼了20 年的老爸,妈妈是全职太太。徒步走回老家的点子,是曾爸爸的奇思妙想,谁知女儿竟答应了。
7月13日早晨,小曾和妈妈踏上征途。相对于一路撒丫子狂奔的女儿来说,做了多年全职太太,习惯了养尊处优的曾妈妈则叫苦不迭。从深圳步行到广州,他们用了三天。
曾妈妈原本以为走到广州就能打道回府,谁知道女儿却小嘴一撅———不是说要走到邵阳么,怎么能半途而废。想起平时教育女儿要“有志者事竟成”,曾妈妈只好把到嘴边的话咽回肚子里。
7月21日开始,一家三口从清远前往阳山,国道旁人烟稀少,且山路盘旋,并不好走,还要担心窄路上不时风驰电掣的大汽车。25日,母女俩抵达连州,曾妈妈再次萌生退意,不过,小曾还是很坚定,“既然都出发了,哪里有半途而废的道理”。但马上进入湖南境内,山路陡峭,连安全都是问题。
于是,烫手的山芋交到了曾爸爸手里,斗志全无的曾妈妈先坐车回邵阳。而因为湖南天气炎热,父女俩不得不调整战略,在凌晨五点就顶着月色出门,跋涉八个小时后,赶在中午日照最强烈时收工。
相比于曾妈妈,曾爸爸的“心机”显然重了许多。为了帮女儿练胆,他带着女儿去陌生的农户家蹭饭,让她主动和主人家攀谈,但在茶余饭后他都会留下一笔饭钱。“我希望让她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收获就必须付出”,曾先生说。
而他不知道的是,8岁半的女儿身体里,却积蓄着巨大的力量。有时连老爸都忍不住想坐车的时候,她还能坚持着往前继续迈步。“就是觉得还差一点点就到终点了,就更应该完成。”小曾说。路边有时意外碰到的老宅子,她比大人更快发现房檐上的小燕子,并能自顾自地在天井里玩。
从深圳徒步回邵阳,小曾走了整整26天。
火车站广场上出现了亲友团。他们拉着“欢迎回家”的横幅,举着小曾徒步旅行的照片大声喊:“你真棒!我们接你回家!”看到这一幕,孩子瞬间落泪。此时,妈妈拿出奖状送到孩子手中,奖状上写着:“在暑假深圳徒步邵阳的活动中,你勇敢乐观、充满自信,出色地完成任务,我们为你自豪!特此奖励!爱你的家人。”拿着奖状,小曾转身埋进妈妈怀里号啕大哭。小曾说,连日高温徒步,他们的干粮几乎都是水煮蛋、榨菜、牛奶和面包,“好想马上回家,吃妈妈做的木耳炒肉。”
小曾说,这趟旅行,她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坚持。
(选自《南方都市报》2013年8月5日,记者 文婷)
【案例1-5】
女大学生骑行1 200公里 父亲暗中保护被赞为中国好爸爸
6月20日,22岁的西安外国语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09级毕业生小廖作出了这样一个决定———从陕西西安出发骑自行车回老家江西宜春,用这种方式给自己的大学4 年画上一个句号。行程1 200 多公里,而小廖之前从未进行过超长距离的骑行训练,最长的骑行距离只有15公里。
当曾经答应一起骑行回家的“骑友”由于各种原因选择了放弃时,小廖却不肯放弃。她给父母打电话,说了自己的想法,而父亲听到后的第一个反应也是坚决反对:“不行,身体能吃得消吗?太不安全了!”小廖尝试说服父母,并谎称自己是和几个同伴一起骑行回家。父亲知道女儿的脾气,决定了的事情很少妥协,于是在第二个电话中,父亲试探着问女儿,可不可以再考虑一下,但女儿的态度依然很坚决。因此第三个电话中,父亲同意了女儿的决定。
小廖把全部行李邮寄回了老家后,6 月28 日,她骑着自行车独自上路了。一身行头都是从网上买来的,自行车是从朋友那里借的。
骑行途中,小廖把自己的骑行经历发布在人人网的个人空间上。6月29日,骑行的第二天她就遭遇爬坡难:爬第一个坡的时候我对自己说了17次“后悔了”,但每次后面都想了两遍“坚持吧”……在爬了连续5公里长坡后,看着路牌上写着———前方3.6 公里下坡,谨慎驾驶,瞬间泪奔。
一次爬坡后,小廖累得喘不过气来,后来甚至失去了意识,醒来时身边有人说她一直在发抖。她喝了藿香正气水之后,却又因为酒精过敏,全身发红发烫。
7月3日晚,她进入湖北襄阳。“白天烈日当头,一直吹逆风;晚上夜路几个小时,中途手电没电了,黑黑的一片,还路过坟地……”小廖的个人空间里这样记录着当天的行程:那天晚上,爸爸叔叔共打了6个电话问我咋还没到……唉,失算了。
深夜11点了女儿还在路上骑行,父母早就起了疑心:女儿很可能一个人在骑行,在女儿的个人空间,看到的也都是女儿的自拍照,没有同伴的痕迹。这一刻,廖爸爸决定连夜驱车前往襄阳,近距离保护女儿。他尊重女儿的决定,但女儿如果遇到危险,他要第一时间赶到女儿身边。
第二天一早7 点多,廖爸爸赶到襄阳,他打电话给女儿,试探着问:“要不要回家呀?我来接你。”电话中,小廖告诉父亲:“不要,最难的时候都过了,没有理由放弃。”
女儿的骑行还在继续,廖爸爸每天仍会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女儿,而实际上他就在离她很近的地方,他通过微信定位默默地守护着女儿,还要随时防着被女儿发现。
在小廖的骑行途中,除了累、害怕和辛苦,更多的是美好的事物和人。
小廖抵达陕西丹凤县时,“路上遇见3个相反方向骑行的大哥,他们对我挥手大喊加油,从前天下午开始,已经是第 9 个路人给我加油了。”
在河南一个小店里,一个大叔给她冲了一瓶红糖水;在湖北宜城的路边,停下来摘荷叶时,偶遇当地的一个骑行组织,他们邀请她一块儿吃饭,还硬送给她一箱王老吉饮料,后来还派了位大哥陪她骑到了宜城边界;在湖南岳阳,正骑行在路上的她,被一位瓜农拦下,递上了一块西瓜;在湖南,一个网友从网上获悉小廖的“壮举”后,悄悄地开车跟着,护着她前行了很长的路程……
在骑行中,她还记录下“把烤鸡翅扔给流浪狗吃”、“把火腿肠留给一群小蚂蚁”这样的小事,网友们直呼:这女孩不仅勇敢,而且可爱善良。
7月13日,历经16天,途经5个省,行程1 200公里,小廖终于平安地骑行到家。廖爸爸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他用平静的语气告诉女儿:“其实,我一直都跟着你。”
“不可能!”小廖不由惊呼,心里却相信:这就是我爸爸。因为“爸爸爱我可以做任何不可能的事儿!”小廖说这话时,眼睛红了。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3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