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传统情商养成分类与转型期疏失缺失
“情商”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两位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梅耶(新罕布什尔大学)和彼得·萨洛维(耶鲁大学)于1990 年提出的,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直至1995 年,由时任《纽约时报》的科学记者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才引起全球性的情商研究与讨论,而丹尼尔·戈尔曼本人在为该书的10周年纪念版作序时提到:“情智(EI)”作为情绪智力的简称,比用“情商(EQ)”更为准确。尽管“情商(EQ)”的概念此时在全球已深入人心,然而目前还没有人对情商板块的要素构成等进行细化研究。由于国外学者当初是为了将“情商”与“智商”展开“谁更重要”的对比研究,因而他们往往侧重于从宏观角度对这两者进行概念界定和总体比对。
尽管在现实生活中,情商与智商的价值功能显现常常是综合交融的(可统称为“情绪智商”),但是,为了更为精准地对情商展开研究,仍然有必要先将情商与智商剥离,进而对情商进行要素分解,以推进细化研究。
本书试将个人情商要素的系统化构成分解为六大子系统,分别为:亲情情商要素子系统、友情情商要素子系统、社区情商要素子系统、社会情商要素子系统、职业情商要素子系统和事业情商要素子系统。为了便于研究的深入,根据各子系统形成的先后,可以将它们分为“单一情商要素(最先形成)”与“复合情商要素(逐步丰富)”两大类;又根据各情商要素中有无“亲情”关系,将其分为“亲情情商要素子系统”与“公情情商要素子系统”两大类。
如果认识到一个人的情商实际上是在现实生活中自然浸润而成的,那么情商研究首先应当关注的就是情商的分类养成规律。所谓个人情商的分类养成规律,是指顺应个人生理年龄的增长,通过大致划分的人生阶段来考察把握其情商形成的规律性特点。
具体的情商要素可以是深藏在内心深处的,一旦由具体的“人、物、事、境”诱发(例如,开口说话、付诸行动),某一情商要素则可能从隐蔽状态转为外显状态,以其具体的情感倾向力求主控人们的话语与行为。与此同时,情商要素尽管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趋向于稳定,但是在外显过程中也会因来自“人、物、事、境”的刺激而发生相应变化,或者情感层次不断上升(例如,爱之愈深,恨之愈切),或者发生改变(例如,由爱生恨,由恨转爱;再如,冰释前嫌),或者层次渐趋降低(例如,由于某种刺激而对“人、物、事、境”的热情逐渐降温而趋向冷漠)。
通过考察我们不难发现,人的情商构成基本上是从单一情商要素萌生开始而逐步丰富的,最终以多样化的要素合成一个人的情商体系。如果我们把这种“情商通过生活实践自然地丰富化”的过程称之为“养成”,那么不妨把养成过程中带有教育推进的行为(例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的情商教育、情商引导等)称之为“养育”。在现代社会,这两者之间应当是相辅相成的,一方不可能取代另一方,也不应当压抑另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