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修辞转化运作机制
一、基本内涵
修辞转化运作机制就是坚持把哲学范畴的唯物辩证法作为方法论基础,并以一般学科范畴内的系统性等原则,以及专业学科范畴内的语境参照、零度与偏离、显性与潜性等原则为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以交际活动内四个世界所存在的转化现象为现实根据,以中外语言学(修辞学)思想为主要学理支持,以广义修辞同义手段的建构与解构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得体性为贯穿始终的总原则,并由修辞转化要义、转化基础、转化规律、转化类型、转化模式、转化谋略、转化原则、转化条件、效果评价等子系统所建构的关于实施修辞转化的系统性运行原理。
二、主要范围与内容
我们把“修辞”解读为修辞转化,把“修辞学”阐释为修辞转化学,这显然是从更为宽泛意义上理解“转化”的。正是在这种修辞主张的观照之下,笔者通过长时间的观察、爬梳,初步认定修辞转化运行原理涵盖了如下主要研究范围与内容:
(一)修辞转化概说
解读“修辞转化”、“修辞转化机制”的基本内涵,认知并揭示“修辞转化”所具有的基本属性。与此同时,介绍修辞转化运行原理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二)修辞转化的基础与根据
语言世界、物理世界、文化世界、心理世界等交际活动的四个世界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转化现象,因语言世界与其他三个世界之间既有的示差性关系和同构性关系,而必然会成为修辞转化的现实依据。我们主要论证语言世界、心理世界和文化世界提供的丰厚土壤。
(三)修辞转化的三大规律
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分析修辞转化的哲学基础。根据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对修辞转化进行哲学思考,从而总结归纳出修辞转化的三大规律,那就是统一律、选择律和变化律。
(四)修辞转化现象的类型化描写
修辞转化生成的修辞话语是多样化的,但在我们的研究中则主要是把广义修辞同义手段之间的转化看作是修辞转化的核心内容。所以,我们主要立足于广义修辞同义手段范围内对修辞转化现象进行归类,总结出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等三个层次的广义同义修辞手段转化现象,并对之作了类型化形式描写。
(五)修辞转化的关系模式
对修辞转化的关系模式进行描写,概括分析时间范畴、形式范畴、意义范畴、向度范畴、方式范畴等五个不同范畴的转化关系模式。
(六)修辞转化的谋略策划
在解读修辞转化谋略策划的基本属性的基础上,主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修辞转化策略系统、修辞转化手段系统、修辞转化方法系统。
(七)修辞转化的语用条件
把社会语用条件,包括上下文、语体、风格、情境、场合、时间、空间、心理、文化、修辞主体等语用环境因素作为重要参考框架,以及可供选择的语言内和语言外必要条件,强化修辞转化过程中的语境策略意识和语境策略选择,把语用环境作为首选的、优选的、重要的修辞转化策略。与此同时,还认为语言自身的自我调节能力也是修辞转化的内在动力和内部必然条件。
(八)修辞转化的原则
在坚持得体性这个总原则的前提下,还要遵循规范性原则和顺应性原则。其中,规范性原则包括合格性原则、合理性原则;顺应性原则包括顺应辞篇原则、顺应情景规则、顺应心理规则、顺应文化规则等。在不同语体中,这些规则都有主次之分。规范性原则是基础,顺应性原则是规范性原则的补充和深化、求证和落实,是在更为广阔的空间内对规范性原则的实践。
(九)修辞转化的效果评价
在修辞转化中坚持以得体性原则为纲,同时把握好语言的合格性、语义的真实性、文化的可解释性、心理的可接受性等四个标准,从而对修辞转化效果作出综合性判断。
(十)修辞转化的实证分析
在众多的修辞转化现象中,选取“在NV”式“在N”的后移转换、“觉得”句的转换描述及其语义分析、病句的显与潜及其相互转化、不规范的话语与可接受的话语及其相互转化、失败的修辞与成功的修辞及其相互转化、手机短信话语文本的语体转化等具体修辞转化现象为案例,对修辞转化运行原理作综合性分析与求证。因此,这一部分内容实际上是对修辞转化基本运行原理的操作与运用,是实践层面的具体运作,具有实证作用。
(十一)修辞转化研究的理论背景
我国传统文化所传承下来的哲学思想和修辞学思想、中外语言学(修辞学)理论、相邻学科的相关理论,都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我们简要评介了修辞转化研究的语言学(修辞学)理论背景,尤其重点评介了“三一”语言学理论所输送的丰厚理论营养以及所提供的根本性理论支持。
(十二)修辞转化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在唯物辩证法的统观之下优选演绎法兼用归纳法等古今中外的方法作为重要方法论原则,坚持描写与阐释、动态与静态、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优化选择诸如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描写法、阐释法等语言学科内以及相邻学科的不同层面上的研究方法,重点分层论述哲学范畴的方法论原则、一般学科范畴的方法论原则和专业学科范畴的方法论原则。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研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修辞话语的生成性转化和选择性转化上,而且还把广义修辞同义手段作为修辞转化的主要修辞实体来研究;对理解性转化则仅仅作程序性说明和分析,有时甚至采取忽略不计的态度。但这只是表述上的一种修辞策略而已,其实在我们的修辞主张中,修辞解构也是修辞转化中不可忽略的环节,是与修辞建构同等重要的。
[1] 宗廷虎.20世纪中国修辞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宗廷虎.汉语修辞学史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宗廷虎.中国现代修辞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宗廷虎.中国修辞学通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2] 黎运汉.汉语修辞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1—6.
[3] 陈汝东.当代汉语修辞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6.
[4]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1—3.
[5] 王希杰.修辞学新论.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323.
[6]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304.
[7] 张志公.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张志公文集(第2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
[8] 刘焕辉.修辞学纲要(修订本).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
[9]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210—211.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1] 陈汝东.认知修辞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64.
[12]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317.
[13]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343.
[14]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45—57.
[15] 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358.
[16]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5.
[17] 聂焱.广义同义修辞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2—13.
[18] 孟建安.汉语病句修辞.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22.
[19]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7.
[20] 潘肖珏,卞权.公关语言艺术(第三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221.
[21] 孟建安.句子得体性的评价.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36—140.
[22]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53—54.
[23]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53.
[24]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