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的历史及哲学·
瑜伽最早可溯源至史前,在古代密宗文明时期(存在于1万多年前,遍及印度和世界上的其他许多地区)缓慢发展。在古代密宗文明时期,印度圣哲(rishis)从自然中找到灵感和真理,认识到了生活在世俗中并摆脱尘世眷恋与负累以获得自由的技能。首先要意识到人类身心的局限性,然后要用各种方法来超越这些限制以让意识接近更高层的真实。这些方法与技巧通过上师(guru)一代代口耳相传,沿袭至今。
密宗(tantra)是密教的圣书,蕴含两层意思:扩张(tan-oti)与解放(tra-yati)。密宗哲学视身体为通往内心圣堂的大门,相信通过身体和肉体等外在存在,可以实现内在的意识(Siva)的扩张,释放体内能量(Sakti)。
“瑜伽”一词最早出现在4000多年前的密教梵语圣歌和赞美诗中,之后在《吠陀经》中也有提及。这些经文最初为圣哲在深度瑜伽冥想状态时所悟,因此被奉为圣典。
关于瑜伽的更清晰的定义出现于之后的《奥义书》(Mandukya Upanisad,该书名的字面意义为“坐在教义旁边”)中。《奥义书》共有108本真品,是《吠陀经》的最后一部分,也是“吠檀多”(印度六大哲学体系之一)的基础。这些《奥义书》所传颂的精神教义各有不同,但其本质都是一致的,即揭示了灵魂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因此每个人都不是孤独的:
——《卡塔奥义书》(Katha Upanisad)
对自我的认识并不能靠书本理论或主观臆断,只能通过内心的沉思和冥想悟得。《奥义书》最早介绍了阿斯汤加瑜伽的起源,但它更多的是给练习者以灵感而不是具体的指导,它包含着深奥的想象与启示,实用的同时处处体现了诗意美。
瑜伽修行者在恒河岸上练习冥想和瑜伽,在恒河圣洁的河水中沐浴洁净。印度教徒认为恒河是印度最神圣的河流。
在瑜伽发展的这个时期(《奥义书》大约完成于公元前400年~公元前200年),修行方法都是靠上师亲授弟子口耳相传的。上师不同,教授的技巧和侧重面也不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圣哲帕檀迦利(Patanjali,也译作钵颠闍梨,大约生活于公元前100年~公元100年)的《瑜伽经》(Yoga Sutra)问世才有所改变。帕檀迦利结合《吠陀经》和《奥义书》,把流传下来的瑜伽修行法系统归类,汇编成书曰《瑜伽经》,其内容全面,富含哲理,被公认为瑜伽方面最重要的论著之一,也为我们如今的瑜伽提供了最根本的思想基础。在该书中,帕檀迦利为有志于修行瑜伽的人介绍了瑜伽的八支分法结构(梵语“astanga”中的“asta”意为“八”,“anga”意为“分支”),他认为,按照这8个步骤连贯练习,修行者就能获得思想的解放和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