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合理选择教材的意义与原则
提要:古今中外的钢琴作品可谓浩如烟海。在钢琴教学中如何挑选合适的乐曲作为教材,是体现“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重要内容。“教什么”“怎么教”涉及合理选择教材及教法的问题。基于整个钢琴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钢琴教材选用的基本原则包括:目的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本章讨论的基本教法要求是所有类型钢琴作品运用于钢琴教学中都需要的共性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类型教材的具体教法,将在后面各章中逐一详述。
钢琴教学,“教什么”“怎么教”很重要。其中,“怎么教”涉及教学方法,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以专著、论文的形式不断呈现,也有很多学校开设钢琴教学法课程。而关于“教什么”,则涉及教与学的内容,常常以教材的形式呈现。现代教育学理论对教材的认识逐步深入:有的认为教材非常重要,因为它是贯彻先进教学理念、实施科学方法、引导正确实践的依据和综合载体;有的认为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并不是教学的全部,人和环境等因素对于教学也非常重要。尽管有不同的认识,但一个共同点是均认可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运用这一载体,这涉及到对教材进行综合分析与合理利用,以便采用恰当的教法。
钢琴学习是一个融合了技术性训练与艺术性提升的长期过程。从巴洛克时期开始到现在,作曲家们创作的各种体裁、题材与形式的钢琴音乐可谓浩如烟海,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人即便穷其一生也无法尽览全部的钢琴音乐文献。理论上,所有这些作品都可以融入钢琴教学中,但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接触到合适的作品,让学生的钢琴学习迅速进步,引领他们在音乐的快乐学习中成长并体验人类丰富的精神文化,就涉及教材选择及教法运用是否恰当的问题了。
本书基于钢琴教材体系,就如何在钢琴教学中合理地选择教材,以及对不同类型教材应采用怎样的基本教学方法进行论述。它不同于大家熟知的各类有关钢琴教学法的著作,并不提供对某种钢琴演奏技术或某个具体作品教学方法的微观指导,而是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选择与运用各类教材的宏观指导意见,目标是期望钢琴教学能事半功倍,更好地促进学生在钢琴学习领域的全面发展。笔者期待,这能成为广大钢琴教师们在大量钢琴音乐文献中选择合适教学内容并运用恰当教学方法的“实用指南”。
一、钢琴教材体系
随着钢琴教育的繁荣与普及,人们逐渐建立起俗称为“钢琴教学四大件”的钢琴教材体系。包括:
练习曲:以训练提高各种演奏技术为主要目的的钢琴作品。特点是每一条练习曲的技术训练课题集中、明确,同时有一定的音乐性,不同于纯粹的手指基本练习。
复调作品:多声部音乐最能够发挥钢琴的特殊性能。学习多声部音乐,能够提高多层次逻辑思维与多声部听觉能力,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和控制能力。钢琴教学实践中,此类教材基本以巴赫的作品为主,从《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创意曲集》到各类组曲和《平均律钢琴曲集》等,这些都是自成系统的传统复调教材。
大型作品:包括奏鸣曲、变奏曲、组曲、协奏曲等各类形式的大型套曲。特点是由多个乐章或独立的小曲组成,篇幅长大,结构复杂,技术与音乐表现都非常丰富,极富逻辑性和均衡感,常常表现复杂的音乐内容和深层次的思想感情。演奏这些大型作品,在音乐理解深度、演奏技术难度和结构复杂程度上,都对演奏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是培养综合演奏能力的最佳教材,也可称为钢琴演奏的“试金石”。
中小型乐曲:除上述三类作品以外的各种体裁、风格的中小型作品。特点是音乐形象鲜明,技术应用广泛,作品中技术和音乐结合紧密。由于旋律性强,色彩丰富,能提高学习兴趣,这类作品对于发展音乐才能、提高音乐修养是极好的教材。
就像营养学家根据一个人成长时所需要的各类营养而制定科学的食谱一样,“钢琴教学四大件”从不同角度训练学生掌握钢琴演奏的各种技巧以及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能力,锻炼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这是培养和造就合格钢琴音乐人才所需的各种营养,绝不可“偏食”。
二、合理选择钢琴教材的基本原则
选择合适的教材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有经验的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一个长期规划,各类教材的选择能够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先打好基础,再步步加深与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并能针对学生的不足及时进行科学的指导。教材选择不当,可能会使学生的学习出现负面效应。如果内容太难,学生有可能出现两种极端的负面状况:其一,觉得没有希望,知难而退,丧失学习兴趣;其二,可能由此形成好高骛远的心态,追求高艰深的曲目而不重视坚实的基础训练,从而造成演奏粗糙、缺乏音乐性和逻辑性。如果内容过于简单,也容易让学生觉得学习不过如此,飘飘然而不能沉心好好练习,很难尽快取得实质性的进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能力,使其实际能力和学习的内容相吻合,科学地选择钢琴教材。
基于整个钢琴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教材的选用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1)教材的选用要有明确的训练目标,该目标建立于技术与音乐训练的全面性原则之上,根据目标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当的曲目。为克服某一方面的不足,选择教材更应该有清晰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教师可以将常用乐曲及练习曲按技术类型和风格类型进行分类,编制成教学曲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例如每一首练习曲都有自己的主要训练目标,教师在选用它时,应明确学生对该技术的已掌握程度以及还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对其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讨论或明确告知学生应该如何通过练习来达到目标。这样可以使练习曲的学习目的明确,收效显著。
(2)练习曲的选用应与所学的乐曲相联系。这样可以使练习曲的学习成为弹奏乐曲的技术准备,同时使该技术类型在乐曲学习中得到强化和运用,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乐曲的技术要素。例如琶音这个技术类型,按不同程度可以选用不同的练习曲和乐曲:初中级练习曲可选用车尔尼Op.849 no.15、25,Op.718 no.3、16等,乐曲可以选用李嘉禄的《清江河》、默克尔的《蝴蝶》等;中级练习曲可以从车尔尼Op.299中选取,乐曲有圣-桑的《天鹅》、王建中的《樱花》等。再如,弹奏贝多芬奏鸣曲前,可选择练习曲集中训练大和弦与八度、分解八度的弹奏等,做好技术准备。
2.全面性原则
包括技术类型、乐曲风格的选择都要尽可能全面,正视学生的优缺点,做到“扬长补短”:
(1)技术类型的选择范围要全面。选择教材时应注意学生钢琴演奏技术能力的系统积累,使其技术能力得到全面的训练与提高。不同的学习阶段可以学习不同的技术类型,即使是同一技术类型,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也有不同的要求。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级别选择所要重点掌握的技术类型,各级别之间技术的类型与要求循序渐进,做到系统、完整地练习。
(2)教材的选择范围要广。各类体裁、题材、音乐风格的古今中外的作品,教学中均要有所涉及。不同作曲家的作品,即使技术类型相同或类似,它们的性质、风格与蕴含的文化属性也各不相同,可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作品的学习来了解音乐的不同民族风格、个性风格以及时代风格的演进,全面提高其音乐修养。如同营养要全面才能发展健全的体魄一样,选曲上不能一味迁就学生的兴趣或者说为了发挥学生某一点上的长处而长期“偏食”,更不能仅用教师本身喜欢或熟悉的作品来教所有的学生。
(3)应“扬长补短”,而不是“扬长避短”。学生各有特点,对各种技术类型、音乐风格的掌握可能各有优势、缺陷或偏爱。不同于选择参加比赛曲目要扬长避短,日常教学中应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教材的选择运用对学生进行“扬长补短”——对掌握得较好的技术与音乐风格类型可以进一步巩固,而尚未很好掌握的要进行强化训练,弥补其不足,否则可能如众所周知的“木桶效应”一样,某个方面的“短板”会造成学生将来全面发展的困难。
这里还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不要将目光仅仅集中于音乐史上著名大师的经典作品,也要适当将视野放宽,关注到一些小作曲家的“小作品”。一些这样的小作品其实也具有可听性和较高的艺术品质,他们只是被星光灿烂的名家经典埋没了。适当接触这些“小作品”,常常能更深刻地理解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
3.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是普遍的教育原则。这里指除了根据学科规律系统地选用教材外,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条件、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制定详细合理的教学计划。面对不同年龄、不同程度、不同性格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应精心选择不同的教材,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钢琴学习不断进步。如何因材施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1)根据学生的生理条件选择教材。钢琴教学其实与演奏者的生理条件密不可分。生理条件不光是手掌的大小,还包括关节韧带的灵活性、指尖肉垫的厚度等。手掌的大小是影响手指伸张能力和力度的重要原因,指尖肉垫的厚度则会影响音色的控制能力,关节韧带的粘连程度影响手指的独立性。教师在了解学生的生理条件后,可以有目的地选择适合的曲目,进行力量、速度、音色控制以及手的伸张等专项训练。再比如,现在学琴的学生年龄越来越小,一些孩子学了几年但手还小,如果选择的乐曲包含大量的八度、和弦,显然会学习得很吃力,可以选择一些小手练习曲或乐曲先进一步发展其流畅性和音色控制,待其手长大一些后再进入八度、和弦的学习。而那些手部生长已经基本定型的成年学生,更是需要注意选择适宜的教材。
(2)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教材。同样的年龄和学习起点,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进步很快,有的需要慢慢来。对这两类学生,教师在教材难度与数量的选择上就要有所区别。这需要注意适度性的原则,即学习内容的难度与数量要适当,让学生经过努力一定可以达到目标,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就像“跳起摸高”一样,努力起跳可以摸到目标,人们才有动力和意愿去努力,否则,目标太高会明知无望而放弃努力,太低则无需努力。
(3)根据学生的个性品质选择教材与教法。个性品质包括思维与性格特质。有的学生具有发散性思维特质,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秀特质,通过类比让学生迅速学习大量内容;有的学生则属于通常说的“一根筋”,线性单向思维,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耐心、反复地说清楚所有细节,教学进度就需要稍慢些。性格外向的学生常常喜欢弹快速、活泼的曲子,弹慢板抒情的音乐很可能会在速度、情绪上把握不好,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有可能大大咧咧,对教师的言语不太在意;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能弹欢快的曲子总是没有激情,也不善言辞,但对老师的话语很在意。这两种情况,教师也要把握好分寸,教材的选择上要坚持前面所说的“扬长补短”原则,既要选择发展其优点的教材,也要选择帮助克服其性格缺点的教材,促进学生艺术个性均衡健康地发展,例如有意识地给性格外向的学生一些非常经典优美的慢板抒情乐曲,引导其平静细心地感受与表现音乐;给性格内向的学生一些活泼欢快的乐曲,鼓励其体验生动表演的激情;对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以批评的方式激励其不断进步,需要他们明确记住的要点以及改正的缺点,教师可用严厉的言辞让学生警觉并记住;对性格内向的同学,教师就需要在言语上有所注意,多鼓励少批评,以免造成对学生的心理伤害。
三、有关钢琴教材“教法”的基本要求
作为导论,这里仅从钢琴教学本身出发,对运用教材的教法提出一些基本的共性要求。各类教材有自身的特点,各自的教法将在其他各章中详细分述。
1.强调认真读谱
读谱绝不仅仅是认清音符、节奏,所有谱面的记号务必都要看清弄懂,并在演奏中严格遵照执行。当然还要分清楚哪些是作曲家写的,哪些是乐谱编辑者加的。这涉及乐谱版本的选择,本章下一节会提到。作曲家、钢琴家赵晓生曾在公开讲座中反复强调“识谱”的重要性,呼吁钢琴学生要养成读谱习惯,不断学习,明白乐谱中所有符号的意义,包括有浅层、中层、深层以及隐藏的意义:音符只是浅层;音乐意义(紧张度,高潮的形成等)是中层;音乐的文化历史背景等形成的情感与理性表达是深层;第四层有如看《红楼梦》,需要参悟来理解音乐的故事,事实上,每一首作品背后都有故事[1]。
2.引导分析音乐
乐句、乐段、曲式、和声等音乐基本理论,几乎所有专业音乐教育院校都会要求学生学习。然而很多学生学习这些科目仅仅为了通过该科考试,考过就抛诸脑后,根本不会运用。要引导学生将这些科目的学习内容运用于自己的钢琴学习乃至日常音乐欣赏、学习之中,让钢琴教学这一实践性科目打通各音乐理论科目之间的“壁垒”,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才不会觉得诸如乐理、和声、曲式等音乐理论科目枯燥无聊,学了也没用。对于业余钢琴教学,学生虽然没有机会系统学习这些音乐理论科目,但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注意给学生讲授这些内容并要求学生逐步记住,也可以日积月累,使他们学会分析音乐、理解音乐的基本方法。这里当然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例如给小孩子讲,可以用各种形象的比喻,不必要求他们记住各种音乐术语。
3.明确重点难点
做任何事情,目标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漫无目的地练习很可能浪费时间,事倍功半。要使练习真正得到很好的效果,练习者需要明确知道练习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练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何在,既包括钢琴演奏技术上的内容,也包括音乐风格把握上的内容。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明确告诉学生“练什么”和“怎么练”,适当的示范比空洞的讲解更有效,可以通过好与差的演奏示范比较让学生明白好的标准何在。一般而言,音乐风格有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个性风格等,它们决定了如触键法、音色控制、力度变化等诸多具体演奏方法与音乐细节处理的不同。应要求学生明白不同风格的乐曲的具体特征,“弹什么像什么”,而不能什么乐曲弹起来都是“一个味儿”,那就是风格的把握没到位。
4.掌握练习方法
练琴绝不仅是花时间反复练习,将乐曲从不会弹到会弹就可以了。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重复练习本身不能直接导致学习结果,影响学习的重要变量不是学习的次数,而是学习的附带条件和后果,包括是否明确练习目标、是否具备合理的练习方法以及这次学习的结果对学生到底有哪种程度的影响等。例如重要的升学考试,学生可能会全力以赴,练习效果显著;而平时的作业,如果教师要求不太严格,学生可能在练习时就不会太上心。因此,练习可以分为无效练习、有害练习、有效练习几种不同情况。目标不明确、心不在焉的练习,可能就是无效练习,或至少是事倍功半的练习;而练习方法错误的话,则很可能成为有害练习,预期与效果南辕北辙,练得越多越有害;只有明确了学习的目标、重点与难点,用合理的练习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果,成为有效练习。掌握练习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练习时间的分配方式。例如每天练多长时间,每次练琴时各个曲目大致多少时间,是每天将所有的作业平均分配时间练习还是每次有突出的重点练习,等等。钢琴练习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几天不练琴,手的运动技能就可能退化一些。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坚持每天练习要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练习好得多。而一次性练琴时间过长,不容易集中注意力,还会增加肌腱劳损的可能。
(2)解决技术难点的练习方法。诸如根据学习的乐曲类型及难度,有可能需要耐心、细心地做分手练、分声部练、分段合练以及变节奏等辅助练习。
(3)听录音的时机。拿到新作品,学生很可能想听听大师的演奏录音。听录音可以迅速对全曲有直观的整体印象,但可能的“副作用”就是直接按照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学习,自己不会再细心思考与分析音乐。所以,比较恰当的听录音时间应该是在学生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独立思考的练习,对音乐有基本的处理之后,再听大师的录音,这时是一种对比,可以发现自己对音乐理解与表现上的若干差异。听录音也不能只以一个版本作为经典指南,如果可以,最好能多听几个不同的版本,细心分辨其中处理上的差异,并积极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自己更喜欢哪一个版本,理由何在。
(4)练琴时务必要倾听自己的琴声,“练耳朵”,即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能正确分辨音与节奏、音色与音响层次、句子关联等音乐处理是否恰当。钢琴教育家但昭义曾说,很多学生开始学习乐器时,往往容易偏重注意技术动作而不注意用耳朵去倾听自己演奏的声音,更忽视了把学习的曲子通过内心听觉演奏出来的这一过程。这是很危险的教学,因为让学生学会了弹奏技术却不一定能很好地表达音乐,就像认识字、会写字的人并不一定会写出好文章的道理一样。学生在练习时,要带着明确的目标用心去体验,为了心中的声音而弹奏,而不是为了表现某种演奏技术,所有的技术都是为了音乐表达而服务的。经常在演奏时倾听自己的琴声,可以在练琴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检查的能力。
5.注意合理示范
教师教学中的精彩示范演奏无疑是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但教师的示范应以让学生明白重点难点为目标,而不能仅是完整精彩的表演却不加讲解。否则,学生虽然佩服教师的演奏实力,但极可能还是不明白细节该如何处理,为什么要如此处理。如果要听完整的原速表演,学生完全可以在课后找到各种版本的大师录音录像观摩学习。教师的课堂示范可以将困难之处放慢,如同“放大镜”一般让学生看清楚;也可以反复示范各种不同的演奏处理,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鉴别选择最合适的一种,培养其音乐鉴赏能力。这才是教师课堂示范的珍贵之处。
四、关于钢琴教材与教法的其他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乐谱版本
音乐表演领域已经越来越重视乐谱版本的选择。随着音乐学术研究与出版的繁荣,市面上可以买到的钢琴乐谱常常有各种版本。一些给孩子们的“大音符版”乐谱,有助于保护孩子视力,可以考虑使用。各时期音乐大师的作品,尤其是巴赫、莫扎特、肖邦等人的作品,存在多种版本,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原始净版”,即仅根据作曲家手稿还原,不添加任何原稿中没有的标记的乐谱[2],这对于巴洛克音乐那样不在乐谱上添加任何演奏指示符号的作品,就需要演奏者自行思考做出合理的演奏诠释;一种是“编辑版”,指由乐谱编选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或理解重新编订或解释,增加了一些演奏标记与指示的乐谱,使用者可以直接照谱弹奏,这种版本也被称为“实用版”;还有一种综合前两者做法的版本,即乐谱主体是净版,编者将希望增加的或其他版本中增加的各种实用的演奏标记以灰色上标的方式在乐谱中同时显示,我们权且称之为“综合版”,它一方面尊重作曲家原意,另一方面也标明了编辑者的意愿,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和教学实用价值。
钢琴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选择较好的版本。相对而言,第一种版本“原始版”需要使用者具备深厚的音乐历史常识与音乐分析功底,能自行分析理解音乐并从乐谱中判断合适的演奏处理方式。如果教师给学生选择这种版本,一定要在教学中给学生做详细的诠释,并和学生讨论为什么这样以及是否合适,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如何分析与理解音乐。第二种版本“编辑版”看似“实用”,但它直接将编者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与诠释以不容商榷的方式强加给使用者,有可能带来不利因素:其一,编者的理解和标记是否能准确表示作曲家的原意值得怀疑,不排除一些标记并不合适或正确,使用者如果不假思索就全盘接受,容易以讹传讹而造成错误的音乐诠释;其二,学生如果长期使用这种版本,很难培养起主动思考、分析音乐的习惯。第三种版本“综合版”看起来似乎比较复杂,但它既尊重原作又提供了一些建议,较为学术与实用,使用者既可以根据原作自行分析判断,也可以对照参考建议的指示或提供的线索选择诠释的方式。一般而言,对初学者可以推荐比较好的编辑版,增强教学中的实用方便性。而对专业的钢琴学生,则需要要求其使用净版并参考其他各种版本注释,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分析与理解能力。
有一些作曲家的作品,即便同样声称是原始净版,即严格尊重作曲家手稿印制的版本,也有不同的版本存在。最典型的是肖邦的很多钢琴作品,其原因在于肖邦对自己的作品在不同时期有过一些修改,他交给不同出版商的手稿本来就有些不同。这类现象在一些中国钢琴作品中也存在,例如黎英海的《夕阳箫鼓》就有两个不同版本,即1975年的首版以及1979年的修订版。尽管理论上应该以作曲家认可的最终修订版为准,但事实上这两个版本的乐谱与录音都同时存在,使用者可以各取所需。
2.把握好“量”与“质”的关系
钢琴教学中教材的运用,还要注意学习曲目的量与质的关系:一味地求“质”而不顾“量”,例如为对付考试或比赛而长时间地只学习少量的几首作品,长期地重复练习很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和兴奋点的减退,出现越弹越差的状况,而且学习量太少,学生很难在音乐风格以及钢琴演奏技术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反之,如果为了求“量”而不顾“质”,即不停地更换教学内容,学习很多新曲目,却没有高标准严要求,很可能导致学生缺乏判断力和审美力,艺术品位低下。合理的做法是,应该在“量”的积累上保证“质”的优异,每学期必须完成一定基本数量的学习,精练几首经典曲目,必须对作品中体现的技术、音乐表现细节等有所体会,能流畅完整地背谱演奏方可通过;其他曲目作为浏览性练习,符合基本要求即可通过。这样,精练的曲目是质的保证,让学生明白音乐审美与表现的要求;浏览性学习的曲目则有了量的积累,学生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有机会尽可能多地学习各种不同的内容,形成对音乐全面完整的认识。这有点像英语学习中的“精读”与“泛读”,对于经典作品我们需要精读,甚至全文背诵能脱口而出,但显然,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还得依赖于大量广泛的阅读。钢琴学习的道理也是如此,钢琴演奏能力以及音乐修养的迅速提升,也需要大量、广泛地接触各种曲目,教学中就要处理好重点练习与广泛学习的关系,经典与普及相结合。
3.掌握教材与教法的辩证关系
有人说,教材无好坏,只看教的人怎样去教。这句话有一定的合理性,它强调了教法的重要性。但它的偏颇之处也很明显,那么多的教材,其各自涉及的技术类型、音乐内涵与艺术价值显然会有差别,如果教师不能判断其是否适合不同的学生,显然是教师的失责。用一本教材,按顺序逐条教授所有学生的老师不可能是好的老师,因为他明显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基本教育原则,而且大部分教材中的曲目并不是按照难易程度排序的。真正的好老师能对教材有清晰全面的了解,会根据学生的能力与学习进度,有选择地挑选适当的曲目进行教学。
时代在发展,音乐出版业也越来越繁荣,新的教材在不断出现,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也在不断进步中。在选择钢琴教材的问题上,要注意只有较好的,没有最好的;只有重要的,没有唯一的。这尤其需要从事教学的钢琴教师们有广博的胸怀、发展的眼光和善于学习的精神。传承经典但也与时俱进,而不是抱残守缺,守住自己曾经的学习经历与经验,毫不改进地继续教给一批批的学生。其实,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思考,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材与教法,也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经验与音乐修养,正所谓“教学相长”也。
4.平衡技术与文化的关系
想要成功的演奏一部作品,表演者除了掌握技术,还需要理解音乐作品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这些隐藏在音符之外的文化理解因素,常常是某些音乐作品的民族特色得以深刻揭示的关键。毋庸讳言,中国的钢琴教育长期具有“技术至上”的倾向,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只教“技术”不传“文化”的现象,表现为师生都很重视学习钢琴演奏技术,而不注重分析与理解音乐、领会音乐中的文化意蕴,使钢琴教学成为悬浮在“工艺层面”的纯技术性操作,造成音乐教育中的文化缺失。没有技术基础,音乐表现无从谈起,但仅有技术炫耀而没有音乐内涵的表演,无疑也是苍白的。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音乐学生赴国外留学,据说很多外国钢琴教授对中国留学生的印象惊人地相似:中国钢琴学生演奏技术了得,但音乐理解与表现薄弱。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国钢琴教育界的提醒。
钢琴演奏技术的确必不可少,但它只是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手段,而不是钢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能将手段当成目的!我们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和理解的能力,使其真正地热爱音乐与享受音乐,就必须走出技术理性的误区,进入到文化理解的层面,因为音乐并不是一种单纯的音响,而是各种不同文化的载体形式之一,甚至本身就是文化。音乐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环境的变迁及由此而形成的民族文化变迁紧密相联。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艺术观、哲学观,其人民特有的思想感情、审美意识、民族风格、文化意蕴等,在优秀的音乐作品中以特有的形式表达出来,其内容与形式得到融合。音乐学习的文化教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钢琴教学不能仅是演奏技能技巧的训练,在某种意义上更应该是一种文化传导的过程。纵观世界著名的钢琴演奏理论与流派,在钢琴演奏和教育中都比较注重音乐学习的文化性。例如,俄罗斯钢琴学派注重钢琴教材的母语化和手指的音乐表现力;德奥钢琴学派注重分析作品内涵且以理解、表现音乐见长;英法钢琴学派则主张在钢琴学习中要学习文学和哲学方面的知识,深入地体会生活;等等。这些都可对中国钢琴教育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即注重文化传导与理解的钢琴教育,强调从文化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和处理钢琴音乐作品,同时传授钢琴演奏技巧演变的文化背景。
随着全球化发展,许多国家都在思考全球化语境中的音乐教育,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已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主流。在钢琴教学中除了选用西方经典钢琴作品和现代经典钢琴文献,适当选用其他民族的优秀钢琴作品,可以积极培养学生具备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感情,增加对各民族文化的理解,能更好地演绎不同民族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在教学中使用这类作品,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多种文化及其审美观的碰撞与选择。要克服这种不同文化观念的冲突,一是要充实与巩固与生俱来的母语文化根基,二是要深入了解异域文化特征并对其进行本土化思考。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只学习外国钢琴音乐经典文献,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其音乐审美观念的“全盘西化”,从而对自己的民族音乐妄自菲薄。而学习与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念,增强其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民族自尊心,建立“文化身份”的意识。因此,本书将中国钢琴音乐单列成一章,专门讨论分析其可运用于钢琴教学的教材与教法,以及演奏的重点难点。
多年前,笔者曾发表过一篇小文《弹钢琴、学音乐》,提倡钢琴教学要能让学习者通过钢琴演奏学会分析音乐、理解音乐与表达音乐。现在的更新版是:弹钢琴、学音乐、品文化!
注 释
[1].笔者根据2017年11月2日上海音乐学院“首届国际钢琴教学法学术周”赵晓生讲座《音乐教育不能离开“音耳”与“乐心”》所做的笔记整理。
[2].伊娃·巴杜拉-斯科达甚至尖锐地指出:事实上,一些自豪地贴上了“原作谱”(Urtext)标签的乐谱,也并不符合严肃认真的音乐家的要求,它们很可能是出版者出于纯粹的商业目的而加上的时髦的噱头与概念。而且,音乐厅中的听众通常并不想听到所谓的“原作谱”,编辑在现代版本中所做的各种演奏提示是需要的。参见:罗伯特·L.马歇尔著《十八世纪键盘音乐》(赵仲明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年,第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