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图
入选理由
名画档案
名画欣赏
传说曹植少时曾与上蔡(今河南汝南)县令甄逸之女相恋,后甄逸之女嫁给其兄曹丕为后,而甄后在生了明帝曹后又遭谗致死。曹植在获得甄后遗枕后感而生梦,因此写出《感甄赋》以作纪念,明帝曹将其改为《洛神赋》传世。
《洛神赋》通篇言辞美丽,描写动情,神人之恋缠绵凄婉,动人心魄。顾恺之读后大为感动,遂凝神一挥而成《洛神赋图》。
在《洛神赋图》中,顾恺之充分发挥了艺术想象力,通过巧妙的构图,传神的笔墨,描绘出曹植在洛水之畔与洛水之神宓妃相会的情景。画中的洛神端庄美丽,时而徜徉于水面,时而飘忽遨游于云端,含情脉脉,仪态万千,很好地传达了文学作品的思想。
顾恺之以线描作为造型的手段,以浓色微加点缀来敷染人物容貌,不求晕饰,构图笔迹周密,线条流畅,如春蚕吐丝,如春云浮空,流水行云,皆出自然,画面中的人物呼之欲出。
《洛神赋》节选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绿波……
在顾恺之那个时代,中国绘画是不讲透视和比例关系的,而是对重要表现对象进行拔高扩大处理,比如重要人物就画得比次要人物高大,《洛神赋图》也是这样。
《洛神赋图》长达6米,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全幅作品共画了61个人物,分为几个场景。分段描绘的画卷用一幅幅连续的画面展示了从曹植见到洛神,直到洛神离去、曹植返回的整个过程,反映着人物欢乐、哀怨的情绪。画家将不同情节置于同一画卷中,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的画面的不同场景中反复出现,以山石、林木及河水等背景,将画面分隔成不同情节,使画面既分隔又相联接,和谐统一,丝毫看不出连环画式的分段描写的迹象。图中山石、林木,反映了早期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和面貌。
《子建睹神》一幕
绘画知识
作为奠立中国绘画理论基础的“六法论”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提出的。“六法论”就是作画的六种原则,也是画画的规范,不仅成为运笔时的标准,而且是一般批评家批评作品时的标准。
气韵生动:就是一幅画的精神所在,一个画家要想把画画好,就必须发现这种精神,并且使它活泼、自然。
骨法用笔:是指在骨法方面的用笔而言。所谓“骨法”就是纲要,也就和结构上的轮廓类似,所以运笔方法最为切要,因为运笔乃是中国画的生命所在。
应物象形:随着物体而定形象,是指模仿物的形体,也就是写实的意思。
随类赋彩:随着物的种类而予以赋彩,是指模仿物体本身的色彩。
经营位置:是指画面的部位,就是所谓布局,也就是结构或组织的意思。
传移模写:是“临模移写”的意思,就是照着画本来作画,六朝时代特别称之为“移画”。
《子建睹神》部分,画的是主人翁曹子建(曹植,字子建)在翠柳丛石的岸边突然不经意地发现崖畔洛水之上飘来一位婀娜多姿、美丽照人的女神时如痴如醉的神情写照。他生怕惊动洛神,下意识轻轻地用双手拦住侍从们,目光中充满了初见洛神时的又惊又喜的神态。顾恺之在处理曹子建的侍从时,将他们画得程式化,用侍从们呆滞的目光、木然的表情,衬托出曹氏喜不自禁的神情,使画面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这时我们看到曹植的神情是既专注又惊讶,内心既激动,外表又矜持的复杂心情,这是言语所难以表达的。
通过《云东以载》部分,我们可以一睹顾恺之所创造的“高古游丝描”之真容。图中有大量对于云和水的写照,画家对于水的势态的描绘,有时舒展自如,有时平滑光洁,有时荡漾回旋。总之,画家笔下不同的水势、水态、水性千变万化的组合,使这种种波涛律动的江浪之美又与画中人物的惊讶、激动、惆怅、流连烘托成一体,影响着画中气氛,将画家的情绪传染给观者,使观者一同受到感染,可谓高明之笔。
顾恺之还根据曹植的《洛神赋》中文字的描绘,创造了许多神仙和奇禽异兽,画面主要用线造型,墨线是典型的蚕丝线描,用色厚重、艳丽,形象十分生动。实际上,这些神兽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完全是画家凭想象将多种动物的特征融合成一体而画出的视觉形象。如他画出的海龙就长着一对长长的鹿角、马形脸、蛇的颈项和一副如羚羊般的身体,他画的怪鱼也长着豹子一样的头。它们虽然奔驰在江水之上,却没有飞溅的水花,就如同腾飞于空中一般。这种绘画技法,烘托出了画面的热闹,增强了故事的传奇性和神秘感,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不但可以一窥顾氏早期代表作之风貌,也可发现中国画当年的绘制风格。实际上,《洛神赋图》保留了较多的古代壁画的造型与设色方式,铺陈叙述故事的构图方式也和汉代画像石的布局相似。人们能从《洛神赋图》中欣赏到这么丰富的内容,也算是这卷画的魅力之所在吧。
《洛神赋图》中的神仙和奇禽异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