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及其传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探问通识教育

通识经典什么是成功的大学教育

林建华1

中国大学的过去

西方国家的大学最早起源于教会,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各个国家的大学都有其各自的特色。德国是最早把研究学术作为大学使命的,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这一时期中国现代大学开始起步。1952年以前的中国大学多为综合性大学,文理科为基础,同时有工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和医学院等专业学院。北大、清华、中央大学和浙江大学被认为是最好的国立大学,而金陵大学、燕京大学是最好的教会大学。

北大早期的教育受德国的影响比较大,蔡元培校长特别强调大学应当研究高深之学问,他还主张沟通文理,提倡“五育”。在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认为,北大当时的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教育模式。燕京大学是合并了汇文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和通州协和大学而建立起来的,最初曾叫北京大学,后来改名。燕京大学非常著名的办学理念“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至今依然流传世间,启迪世人。

国家在1952年开始大规模的院系调整,逐步形成了以专科大学为主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当时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学科基础和实践能力,希望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为此,本科学制曾一度从四年延长到六年。当时北大的学科主要有“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外考”等,相当于现在的文理学院,后根据国家发展需要,逐步建立了核科学技术、计算机学科,还重建了一些应用类学科。当时国家把学术研究规划给了科学院,大学主要承担培养人的任务。从现在的标准看,当时的北大是一所教学型的大学,只有部分教师从事学术研究。

“文革”之后恢复高考,中国大学基本沿用了原来的教育模式。到了20世纪80年代,北大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十六字方针。20世纪90年代,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型,不再给毕业生分配工作,基础学科受到了很大冲击;这期间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大的改变。

20世纪90年代末,以北大百年校庆为起点,开始了新一轮教育改革。当时,北大对世界主要大学的本科教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科战略研究小组借鉴哈佛大学的模式,提出应当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实行完全的学分制。当时校方比较慎重,决定建立元培计划实验班,先小规模试行,积累经验后再在全校推广。与此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按大类招生和培养;加强通识教育,建立通选课体系;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减少专业必修学时;开设第二学位,实施更灵活的转系、转专业制度;推进多样化专业教育体系建设和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小班教学,增加探索性的实验与实践,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等。这些措施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确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以院系为基础的专业教育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

对现状的分析与反思

大学教育的一个疑虑是规模,现在学生的规模比较大,人们质疑大学是否还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性化培养;一些人甚至质疑,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是否有必要提供个性教育。但我们认为,北大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教育,使他们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天性,在各个领域成为引领未来的人,是我们应当担负的责任。

从规模上看,北大的本科生的确比美国的博雅学院和研究型私立大学多,但远小于美国州立大学,与剑桥、牛津和南加州大学等私立大学的规模相当,因此,我们是有可能提供很好的个性化教育的。

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尽管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教育批评很多,但北大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跨领域成功的例子却不少,有一些在学界、商界、政界的成功人士,所从事的行业似乎与所学的专业并无关联。这当然与北大自由和包容的文化有关,与北大人天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关,但事实上,从任何一个专业领域学到的思想、方法和技能,对人的素养、能力和价值观的养成都是有益的,我们希望这种转变和感悟能够发生在更多人身上。

2014年12月29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2015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最近25年来北京大学累计接收校友捐赠20.17亿元,居中国高校榜首。

中国在变化,世界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今天的世界已不同以往,知识和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占据主导作用,科学技术快速进步、信息的传递和流动加快,这都使人才竞争、产业分工越来越全球化;环境、能源、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等已经成为全球都要面对的共同挑战。现在的学生也不同以往,他们是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获取知识的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繁杂多元的社会思潮、单一和带有功利色彩的应试教育,给年轻一代的社会观念、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所有这些都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不能再停留在过去。

有几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必须面对并回答。

什么是成功的教育?

大学教育当然要使学生获得必备的专业知识,但更重要的应当是使学生永远保持信心、好奇、激情和进取精神,而且比较而言,后者更加重要。

我们需要彻底放弃专业教育,完全实施博雅教育吗?

回答应当是否定的。任何教育模式都是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产生、发展的,照葫芦画瓢、生搬硬套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但更要根据中国实际。美国的博雅教育的核心内涵和精髓,是努力使学生个性和潜力充分展现出来,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但我们不应轻言放弃专业教育,北大多年形成的基础扎实、严谨求实的专业教育传统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但我们必须要改变单纯以专业知识传授为本的狭隘观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实现他们志趣和理想。

研究型大学可以给予学生什么?

研究型大学是探索和发现的场所,可以给予学生更加卓越和综合的个人素质,使他们掌握探索性学习的能力,不仅能够解决问题,还能够发现问题;研究型大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交流和协作,我们要训练学生必备的口头和书面交流技能,锻炼他们的协作能力,这都是未来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研究型大学强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和丰富的校园文化,为提升学生的艺术和人文素养、培养跨文化思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校园内,学生可以与不同背景、文化、经历的人一起学习和交流,聆听和体会学者和大师的心得和智慧,实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拥有世界的眼光和胸怀,为未来美好生活和伟大创造作好准备;让学生体验研究型大学丰富的学科和内涵,帮助他们找到未来发展的起点,更是研究型大学与众不同之处,学生可以利用大学一流设施——包括实验室、图书馆、工作室、计算机系统、演艺厅等进行科学研究,可以与最优秀的学者一起探索未知,可以与不同背景的同学共同生活,一起探求真理、探讨人生;这些经历都将为他们的未来作好认真的和全面的准备,这些经历会使学生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和探究动力,提升应对未来更大挑战的信心和能力。

探索未来之路

我们不应该沾沾自喜地停留在过去,也不要一味地去模仿美国的博雅教育,我们要走出一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从北大教育改革发展看,元培学院是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典型范例。尽管在院系为基础的专业教育条件下,元培教育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其在自由选课选专业、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开展通识教育等方面的成效是非常显著的,为北大未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借鉴。

我们应当在全校范围内推进本科教育改革,要充分发挥北大强大的学术研究力量,使本科教育成为“师生共同探索、发现和创造之旅”,使本科生能够始终保持朝气蓬勃、富于想象、热情洋溢的创造力。一个人有没有受过大学教育,一个重要标志就在于他对社会的认识能不能从日常经验常识提升到理性反思的高度。真正认识现代社会,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专业精神,专业精神是一种人生态度,严谨审慎、精益求精、勇于探索、协作共赢。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探索中,能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合作,从而体会人生的真谛。

通识教育是北大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识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能够“懂得社会、懂得自己、懂得中国、懂得世界”。要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一切伟大创造都是在社会生活中完成的,每个人心灵深处都孕育着对美好生活和社会进步的期盼。我们要启迪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使他们都能够认识自己,理解生命的意义,作出符合自己天性的选择,找到发自内心热爱并致力终生的事业。我们还要让学生真正懂得中国,认识和理解几千年形成的中国古典文明、近代现代传统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将思政课纳入通识核心课程的范畴内,通过经典阅读、小班讨论、反思性思维训练,真正确立人生观、价值观,不盲目模仿西方,而是建立理论自信、走一条中国之路。

专业教育体系建设是北大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专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调动院系和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让学生体验到研究型大学丰富的学科内涵和创造氛围,使他们能够始终保持好奇、自信和进取精神。具体而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的教育应当充分展现研究型大学的丰富、多元、规模和广阔,应当采取以发现和探究为中心,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探索的教学模式。我们的专业教育是以院系为基础组织的,这对学生跨学科学习和体验大学内涵是不利的。我们应当建立更加灵活的教学管理体系,实现学部内学生自由选课和选择专业,各专业应当明确毕业的最低专业课程要求,要建立更多的第二主修和辅修专业,鼓励在学部层面组织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鼓励学生跨学部选课和学习。

第二,要特别关注新生,为他们开设更多的研讨课程,特别要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联合为低年级学生开设前沿和跨学科的课程,激发他们内在的创造潜力;著名的教授们要以为本科生上课为荣,教师高水准的研究不仅会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激情也会使教师更加焕发学术的创造力;要让学生尽可能了解和探索不同的专业领域,探索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关系;要让学生尽早参与到学术研究活动中,使他们在学术研究中学会独立思考,体会创造的乐趣。

第三,要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本科生教育一定要使学生获得过硬的交流与沟通技能,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通过书面和口头方式阐述他们的研究和学习成果,要知道,一个观点只有在能够交流的基础上才算是完全确立起来,写作和口头表达都是彻底理解资料的思维过程,未来写作不是给教授们看的,而是写给其他读者的,这要求分析的技能、对复杂材料的透彻解释、简洁性、清晰性,这应该是每一门课程中对交流沟通技能的要求。

第四,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必须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一代人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生活在网上,学习在网上,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必须适应他们学习方式的变化。现在信息技术使人们在网上远程交流互动,这使身处遥远国度的人们可以在同一个课堂中学习。我们鼓励教师开展“翻转课堂”,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课程的基本内容,课堂教学的重点应当放在研讨和探究问题上;我们也鼓励跨区域跨国度的教学,让更多优秀的、不同背景的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研究问题;我们还应当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网上交流讨论,以形成更加活跃的网上学习环境。

总之,北大应充分认识到本科教育危机与机遇并存。我们既不能以一种自满、不变、健忘的方式,自说自话、自行其是,也不能盲目地接受国外博雅学院本科生教育模式。我们必须探索“适应现代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充分发挥研究优势的本科教育模式”。本科教育变革的基本方向,应当是使本科生更加得益于研究型大学独一无二的机会和资源,给予学生独特的和有价值的研究经历和生命体验,使他们为丰富多彩的未来作好准备。

1 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原校长。国务院下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规划到21世纪中叶,我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要进入世界前列。作为中国最高学府之一的北京大学,无疑是“双一流”梦想的主要承载者和实现者。在2015年12月北大教务部主办的“通识教育大讲堂”系列讲座启动仪式上,校长林建华以“北大教育发展之路”为题与师生进行了深度交流,本文即由此整理而得。希望读者能从北大人的思考中获得启迪,共同思考,从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