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为一个具有自觉生态意识的文学类别,生态文学诞生于18世纪的英国,是启蒙运动和新兴工业革命催生的新型文学产儿,并在与咄咄逼人的现代机械论科学的长期抗争过程中艰难生存。随着全球生态形势的持续恶化,在文学领域长期默默无闻、“忍辱负重”的生态文学异军突起,发展为一个世界性文学现象。今天,不论东西南北,生态文学之树都根深叶茂、茁壮成长、繁花似锦、硕果累累,对每况愈下的全球生态危机做出了较为深刻、较为全面、颇具想象力的回应,并成了对抗、矫正短视的、掠夺性的社会发展范式,唤醒人之生态良知,培育人之生态意识,塑造人之生态品格,重构人天关系,推动社会生态变革的一支重要文化力量。
由于深受全球生态危机的催逼和日益成熟的生态哲学的强烈召唤,生态文学终于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和深入研究,并催生了国际性多元文化生态批评运动,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便结为生态人文学界的一对亲密盟友和忠实伴侣,它们立足大地,相互激荡,不断壮大,致力于传播生态理念,建构生态文明。更多的生态作家和生态著作也渐入普通读者的视野,成了生态文学爱好者们的“宠儿”。今天,生态文学早已不再是少数专家学者们待在书斋里玄谈的纯文本,或者散兵游勇式的生态读者们的休闲谈资,而是带有强烈生态政治属性并蕴含巨大变革社会潜能的文学著作,真正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之精神。换言之,生态文学旨在发动一场“悄悄的思想革命”,以重塑人的意识,进而改变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正如美国生态学者保罗·布鲁克斯(Paul Brooks)在评价著名生态文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1907—1964)对于开创生态时代新文明的意义时说的:“她将继续提醒我们,在现今过度组织化、过度机械化的时代,个人的动力与勇气仍然能发生效用;变化是可以制造的,不是借助战争或暴力革命,而是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在不少国家,比如英国和美国,生态文学早已作为一门正式的文学课程进入大学课堂,名目繁多的生态文学教材也如雨后春笋般问世。在中国,伴随举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和生态批评运动的蓬勃发展,生态文学也进入了大学课堂。比如,北京林业大学将“生态文学”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西南交通大学也将“生态文学经典赏析”作为通识课程,供全校各专业学生选修。然而,在我国,中文版生态文学教材并不多见,读者的选择范围因此也非常有限。在此背景下,笔者应北京丹曾文化有限公司之邀撰写了这部《生态文学讲读》。这是一部时间跨度大、地域涵盖广的生态文学著作,与国内同类著作相比,它具有五个显著特征,即动态性、代表性、文化多元性、文体多样性和实用性。
所谓“动态性”,就是指以动态而不是以静态的方式界定“生态文学”。具体来说,就是联系生态文学产生、发展、演变的社会文化语境来界定生态文学。追本溯源,明确地将生态文学产生的时间确定在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尤其是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换句话说,生态文学的诞生与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大致同步。然而,随着工业技术革命的发展及其在世界范围的扩张,以及其所引发的危机的加剧,生态文学涵盖的内容早已溢出其诞生之初所局限的范围,不断丰富,不断深化,形式更加多样,所探讨的议题也更加多元。与此同时,本书还探讨了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并提供了欣赏、解读生态文学的主要理论方法。
“代表性”指的是所选的28位作家几乎都是得到学界广泛认可的生态文学家,相应的选文都能反映这些作家的核心生态思想或其思想的一个关键侧面。从第三章开始,每节讲述一位作家,既对其生态创作做概要梳理,也对其生态思想做精要介绍,有的章节还对其文风做了简要探讨,以期对爱好生态文学创作的读者有所启发。
“文化多元性”指的是入选作家不局限于英美“白人男性作家”。国内生态文学教材的内容大多局限于西方,尤其英美生态文学,并且大多局限于白人男性作家,而本书力图克服这种局限,入选作家除了来自英美两国以外,还有来自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以及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名家。这些作家中,既有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文学家、女性作家,比如,美国土著作家、黑人女作家,也有加拿大女作家和中国藏族作家。而当初以探讨人类与非人类自然存在物之间关系为重心的生态文学,现已扩展到以自然为焦点,旨在探讨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不同阶级、不同文化及不同信仰等在与自然的接触中所形成的复杂纠葛,以探寻使得普遍公正的人文世界和非人类自然世界永续共生的可能路径。
“文体多样性”指的是入选文本超越非虚构自然书写重心,特别是亨利·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的《瓦尔登湖,又名林中生活》(Walden, or Life in the Woods,1854,普遍称为《瓦尔登湖》)所确立的传记体自然书写传统,将生态诗歌、生态散文、当代生态小说纳入本书。当然,由于篇幅所限,以及考量作品的影响程度等因素,暂未将生态戏剧、生态报告文学等纳入本书。
“实用性”指的是以读者为中心,力图做到文体清新、明白易懂,尽量避免用晦涩玄奥的学术或专业术语。当然,由于本书除了着重分析了入选作家、作品的内容以外,还对作家及其创作风格给予了简析,因而对于国内生态文学创作者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容量较大,当选用作教材时,教师在讲授中可视具体情况,将某些部分讲得简略些,比如,有关作家生态创作的介绍;某些部分也可让学生提前阅读,比如,第三章《传记体生态文学经典》和第六章《生态小说》中的选文,以留下更多的时间讲授或进行师生互动。总之,教师应根据总课时数,灵活安排课程内容,以便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做到普及生态知识,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他们的生态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