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研究状况及存在问题
近几年,“民俗”的字眼频繁出现于各种传媒中,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民俗学是与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多种人文社会科学有着广泛联系和交叉的“多缘性”学科。从民俗学与美学相关联的角度对民俗的审美问题做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民俗的审美价值、审美功能等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对民俗的研究,除了对民俗学基础理论建设、民俗学方法论的探讨外,多侧重专题民俗研究和地域民俗研究,在理论专著和民俗出版物出版方面都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但是,对民俗的跨学科研究,特别是民俗学与美学的结合,或是从审美文化的视野来考察民俗,探究民俗之美的内涵等方面,则显得很薄弱。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观民风”是为了“知得失”,民俗成为社会的一面镜子,国家之兴衰荣辱,政令之昌明昏暗,世风之祥和凶险在民俗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显应。民俗研究者把民俗的主要社会功能概括为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和调节功能。1 对民俗的各种社会功能的研究成为民俗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民俗学本身还具有明显的多学科属性,但人们更多地将民俗学与宗教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关联中寻找新的主题话语,而对民俗学与美学交叉学科的研究则明显不足,民俗对美学同样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民俗具有美学价值,或者说,历代流传下来的各种民俗事象,特别是良风美俗,其本身就具有鲜活的美育功能,让人们在参与民俗活动,观赏民俗表演或欣赏民俗艺术过程中受到熏陶,感到愉悦,达到娱乐、审美的目的。因此,从审美文化的角度进行观照,民俗的审美问题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一大问题。
20世纪80年代叶春生编著的《民俗美》一书简略地提出了民俗美的形态、特点、意义和作用问题,作为一本民俗普及读物,该书“力图做到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性,图文并茂”2,让读者从中得到一些民俗的美育熏陶,但并不是对民俗审美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理论专著。
与民俗审美研究相关的著述主要有出版于20世纪90年代的两本书,即李明泉的《民俗审美学》3和王政的《中国民俗文化美学》4。《民俗审美学》从审美属性、审美特征、审美鉴赏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华民俗的美感特征及鉴赏问题。作者试图从宏观与微观、共时与历时、民俗与地域、文化与心理、审美与需要诸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阐述中华民俗之美的独特性和丰繁性。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力图建构起“民俗审美学”这一门新的,具有边缘性和交叉性的学科。这种学术追求是难能可贵的。但由于受到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作者的这一学术愿望并没有完全实现。该书只是在原有民俗资料归类整理的基础上,从美学的角度做了一些分析,加上事例说明,提出一些观点,在深入透彻的理论分析上尚显不足,不够系统化。《中国民俗文化美学》一书,诚如书中所述“主要研究民俗事象与民俗活动中审美规律的发生与传承,也兼及人们在民俗活动史程中积淀、凝结的美的理想、愿望与情愫”。从民俗文化的“形式美学”“范畴美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也涉及民间生活中的“内容美学”,对民俗文化的美学表现形态、民俗文化对社会的美学意义及民俗活动模式的审美分析等问题做了很有意义的探讨,富有启发性。
有些学者在文艺美学研究中将视野转向民俗,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丰富了文艺美学的学科领域。如赵德利的《文艺民俗美学》5,与此书相关的还有作者在著述前后发表的一些论文,探讨了文艺民俗的发生论、价值论和创作论等问题,对促进文学艺术创作和提高文艺欣赏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从生命美学视角去剖析文艺与民俗的关系,是有其新意的。但作者只是关注民俗文化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与影响,侧重中国当代文艺民俗的创作,其理论视野的广度和探索的深度,以及对其观点的理论说服力等方面,尚有不少未尽之处。引起学者对“文艺民俗”研究兴趣的还有陈勤建的《文艺民俗学》6,朱希祥、李晓华的《中国文艺民俗审美》7,宋德胤的《文艺民俗学》8等著作。这些著作研究民俗文化对一般文艺发展的影响和相互关系,兼及民间文艺学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内涵。其中《中国文艺民俗审美》一书探讨了中国文艺民俗审美研究的基本理论,文艺民俗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中国文艺类型中的民俗审美等问题,对文艺民俗的研究有了新的拓展。
从20世纪初开始的民俗学基本理论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几十年时间里,涉及民俗学与美学的直接关系,民俗审美问题方面的专题研究还是相当薄弱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情况逐渐有了改观。在老一辈民俗学家钟敬文、贾芝、姜彬等人的民俗文化研究中已偶有涉及民俗审美文化等的相关内容,引起了后学者的兴趣。除了上述几本相关著述外,在学术论文方面,有学者已陆续开始关注这一问题。相关论文主要有:宋德胤《民俗美论》9、王康《民俗学与美学的关系》10、曲金良《民俗美学发生论》11、谭代伦《审美与民族的精神民俗》12、王政《民俗活动与审美愿望》《民俗文化的美学思考》《论中国民俗文化的美学表现形态》13等、苏仁先《论民族民俗文化对民族审美心理的模塑》14、贾一心《民俗文化的审美阐释》15、黄艺农《中国民俗风情审美》16、张洪明《艺术创作中民俗的美学价值》17、王旭晓《民俗的审美价值探源及其当代意义》18、周军伟《时间与节俗:中西民俗审美比较》19,等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涉及民俗美的研究论文从数量上虽有所增加,但主要还是多侧重于对文学艺术作品或一些民俗类型中与美或审美相关内容的研究介绍,如神话、民间故事、歌舞、民间绘画、建筑、雕刻、民间音乐及各种工艺品等。从审美文化或美学的角度对民俗进行较集中、专题的考察,仍然较为薄弱,而直接就民俗的审美价值、审美特性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论文、著述则难得一见。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审美文化热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化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学术界举办了多次有关审美文化的研讨会,除哲学界、美学界、文艺界人士参加外,实业界、政府有关部门的诸多人士也参与研讨。从1992年9月在青岛举行的“文化变革与90年代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到1997年4月在扬州举行的“审美文化与美学史”学术研讨会,每年都在不同地区召开与当代审美文化有关的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对当代审美文化的诸种新现象予以充分关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将“审美文化学”列入“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文艺学”的研究方向中,成为一个新的学科方向。20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审美文化学的兴起,民族审美文化也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一些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如彭会资的《民族民间美学》21,伦珠旺姆·昂巴著的《神性与诗意——拉卜楞藏族民族审美文化研究》22,段剑秋的《凤凰城民俗生态审美》23,陈素娥的《诗性的湘西——湘西审美文化阐释》24,李朝的《诗性高原——青藏地区民俗文化审美》25,等等。这些成果,为美学走进生活、走进民族、走进民俗文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总体而言,国内有关民俗审美问题的研究主要散见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中:
第一,关于民俗学与美学关系的研究。如王康的《民俗学与美学的关系》一文,认为民俗学与美学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表现为民俗学为美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材料;民俗学的知识有助于解释一些奇特的审美现象;开展民俗学与美学的综合研究,有利于完善和丰富一些美学理论;美学对民俗学也有较大的影响。作者认为,加强美学与民俗学的综合研究,正确把握各民族、各地域人们不同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对于加速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关于民俗审美的研究。李明泉的《民俗审美学》、王政的《中国民俗文化美学》两本专著对民俗审美问题做了富有启发性的探讨,作者试图建构民俗审美学或民俗文化美学的尝试对民俗审美研究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曲金良的《民俗美学发生论》一文是较早呼吁学界重视对“民俗美”的研究的论文之一。作者30多年前发出的呼吁是具有学术远见的。宋德胤《民俗美论》一文从什么是民俗美、民俗美的特征、民俗美的形态等方面对民俗美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贾一心《民俗文化的审美阐释》认为对民俗的审美,既有利于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民俗文化体现了人类丰富的本质力量,表达了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王旭晓《民俗的审美价值探源及其当代意义》一文对民俗的审美价值及其生成,民俗审美价值发掘的当代意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周军伟《时间与节俗:中西民俗审美比较》一文,试图以巴赫金对欧洲民俗文化的审美研究为参照,以民俗活动的时间性为切入点,比较中西方民俗审美活动之异同,以此观照汉文化圈中民俗审美的特性,等等。
第三,关于具体民俗类型的审美研究。黄艺农《中国民俗风情审美》一文,认为民俗风情审美是极为普遍和重要的审美对象,它包括物质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等类型的审美,它们又各有多个层次和系统;民俗风情审美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它为旅游审美增添了无限的情趣。虽然对民俗类型的划分标准不尽一致,但人们对不同类型的民俗所具有的审美特点以及某一民俗事象审美问题的研究,关注得较多,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上述有关民俗审美问题的研究专著、文章,无疑都是民俗审美研究的重要文献,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民俗审美等问题都做了富有意义的探讨,对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综观各类研究状况,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第一,从总体上看研究还欠深入。只看到民俗中的某些事象、某一形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对民俗何以为美的内在依据和基本特性等重要问题,缺少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
第二,对民俗功能的认识不够全面。民俗不仅具有规范、教化、维系等功能,还具有鲜明的审美功能,对民俗的审美功能认识研究不足,必然影响对民俗审美特性的认识。
第三,对民俗审美的深层问题研究不足。对民俗美的社会性、民族性、地域性等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民俗审美的其他主要特性以及民俗审美的构成等方面尚未引起重视。对不同地域、民族中的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多是看到其表面的差异性,而对其内在基质和审美特性的共通性方面的认识尚显不足。
1989年3月,钟敬文先生以给《民俗美》一书作者叶春生写信的方式对民俗审美研究进行了评论,指出“其他(指文学、艺术部分之外——笔者注)许多民俗现象,也大都不同程度地包含有审美因素。因此,用美学、艺术学的角度去加以考察,研究,不但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可是这方面的工作,着手去做的人,现在还很少。”26钟先生30多年前说的这句话,现在看来也许还未过时。为何会存在这种现象? 本书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 一些民俗学者在思维方式上仍然固守传统观念,视民俗为“民间古俗”,是古老的、陈旧的,与现代文明社会是有距离的,因而难有“审美”可言;② 只看到民俗的教化,规范,维系和调节等功能,忽视许多民俗现象中存在的审美因素;③ 从审美自身看,审美的一个特点是非功利或超功利的,故未能轻易地将其视野下放至民众底层生活状态——民俗之中;④ 研究者知识结构及学术视野上的问题。一些民俗学研究者拘泥于传统的对民俗事象的收集、整理,或对民俗学基本理论、地域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将美学纳入自己的学术视野,或从审美文化视域中对民俗现象予以审美的观照,这方面的研究尚未予以充分重视,而美学研究者的学术重心则更多地偏向于中西方传统美学基本理论、范畴、流派研究,以及与此相关的审美心理学、文艺美学、审美教育、审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即便顾及“民俗之美”的问题,也多从文艺美学与民俗关联角度做些探讨,或对民俗中美的现象只做表面的罗列,在“良风美俗”的普及宣传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深入分析和理论阐释方面有待加强。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这种学术研究的大趋势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就当代民俗学研究而言,不但要继续深化传统民俗学的研究,而且要关注民俗学与现实社会的关系。让民俗学学以致用,积极探索把学术事业与文化事业相结合的路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服务,为农村和城市文化建设服务;同时要拓宽民俗研究的新视野,加强跨学科研究,在深化心理民俗学、文艺民俗学、语言民俗学、服饰民俗学等交叉民俗学研究的基础上,加强民俗美学的研究,按照新时期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来整理、发掘、引导和光大中华民俗的审美特色,并把这种民俗美的精神融化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优化民众审美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从美学研究的视野来看,当今时代,美学学科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许多美学研究者认为,审美活动不仅仅是认识问题,它更多地关涉到人的价值生活和实践活动。审美也不再局限于少数研究者的理论范畴或文艺领域,现代社会的发展,审美已广泛进入了社会领域,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在这样一个被称为“泛审美时代”,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美,美学必须超越艺术问题而涵盖日常生活! 那么,什么是民俗? 钟敬文先生在其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一书开篇就明确指出:“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27简言之,民俗就是生活习惯,民俗就是生活。在此,我们就找到了民俗与美学的结合点,民俗具有永久的魅力,其中不乏美的因素。在文艺作品中,民俗美被看成是艺术美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把民俗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
在这方面,有研究者已经做了一些可贵的努力,并提出富有见地的设想。王政的《中国古代民俗美学新学科导论》一文28,将民俗阐释美学、民俗接受美学、民俗语义美学、民俗审美符号学和民俗审美批评学的构想,纳入民俗美学研究的学术视野,颇有新意。当然,民俗学既要研究旧民俗,又要建设新民俗,形成一体两翼的完整形态。对城市民俗、对当代泛民俗现象等的研究,同样应该有这样的眼光。
二、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民俗之美早已长久、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感受到,但是普通民众对此却习焉不察。一些研究者对此所做的学理性探讨还远远不够。“民俗美”似乎成为一个普遍常用的词汇,由文艺或宣传工作者作为方便的标签贴在对某些文艺作品的评价或是对地方旅游文化的介绍中,而忽略了其内在的蕴含:民俗美的内在机理是什么? 民俗何以具有美的因素? 民俗作为审美对象的原因是什么? 等等,这些事关民俗审美的各种问题需要予以专题深入的研究。为此,本书除绪论、余论外的主要内容将从民俗审美的相关概念界说、生命活动:民俗审美的发生、民俗审美价值的探寻、民俗审美的基本特性、民俗审美的构成解析几方面展开。
上述各章中,“民俗审美价值”“民俗审美的基本特性”“民俗审美的构成”等内容是本书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本书的重点和创新部分。现有的研究中对这些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还很少。
本书的这些研究,不唯填补学术研究之空缺,更有其自身的内在意义。
(1)理论意义:推进民俗学与美学的整合与交叉研究,通过深入探讨民俗的审美价值、民俗审美的基本特性等问题,以民俗事象为表征,以现代审美观念为主线对民俗进行新的力求科学的阐释,对“民俗的美”和“美的民俗”等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探析,为构建、完善民俗美学、民俗审美文化学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2)现实意义:本书中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民众的民俗审美意识和素养,增添生产、生活中的民俗特色,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充分感受岁时节令、人生仪礼、民间信仰、文娱活动等习俗中的审美愉悦,让民众在参与民俗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为进一步探寻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提高广大民众的民俗审美素质,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上倡导健康向上的新风新俗和生活方式,促进民族审美文化的繁荣,服务于新时期的社会文明建设。
本书的研究对当代和未来文化建设中的民俗文化教育,对传统名镇名村、区域民俗园建设以及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等,都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为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在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中的民俗传播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研究的视角、方法与目的
本书十分重视古今中外优秀的理论资源,借鉴其有价值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在现代人文科学方法的宏观背景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民俗学、美学的方法,以及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阐释学、心理学、艺术学等理论方法,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努力形成自己的思路和语言。
注重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既从宏观着眼站在历史高度和理论高度,对民俗的审美问题做整体把握和概括,发现其规律性的内涵,又能从微观着手,结合个案实例,深入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民俗事象中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
在具体操作模式上,注重比较方法的使用。在方法论意义上,兼顾历史的方法、辩证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既有中外美学不同观点在阐释民俗方面的比较,又有不同地域及其相关民族民俗方面的参照,将文献收集、考证、解析与田野调查结合起来,将静态比较与动态比较相结合,力求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的辨析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研究范围的设定问题。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之间地域差异,民族文化差异较大,本书所探讨的民俗基本上以汉民族为主;又由于笔者祖籍福州,自幼生长在这一片土地上,爱乡之情可谓与日俱增,故研究范围设定为“以福州民俗为例”,但又不囿于此而画地自限,在比较研究中还会提及其他地区或有关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况且,福州是一个南北民族融合的城市,福州2200多年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原文化与闽人文化相互融合的历史。福州市现有37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畲族;其次是回族,还有满族、壮族等29。虽然各地各民族的具体民俗事象差异较大,但作为民俗及其审美的有关问题却有许多内在相通之处,所以,以点带面,并不妨碍对这一论题的深入研究,这种研究的路径选择与范围设定作为本书的一种尝试,或许是可行的。
民俗活动和民俗事象中存在着大量美的因素,今天人们对这一问题大致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及民俗的审美问题,至今未见有明确而系统的理论阐述。怎样认识民俗的审美特性,直接关系到民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开展,关系到民俗活动与实践的品格。从新的视野分析民俗审美的基本特性,特别是迄今尚未引起人们注意的一些重要问题,并对民俗审美的构成进行深入的分析,在这些分析论述的基础上为今后结合现代环境下民俗文化建设的新形势,对民俗审美的实践应用方面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参照。对当前民俗文化研究、实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力求产生一定的借鉴价值。
因此,《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一书就是要力求达到历史、现实与逻辑的统一,形成正确的认识,让民俗之美在民俗的保护和传承中得以总结、提炼,以期在新时代的民俗文化建设中得以发扬光大。
1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7页。
2 叶春生:《民俗美》,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3 李明泉:《民俗审美学》,成都:成都出版社,1996年。
4 王政:《中国民俗文化美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9年。
5 赵德利:《文艺民俗美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
6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
7 朱希祥,李晓华:《中国文艺民俗审美》,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
8 宋德胤:《文艺民俗学》,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
9 宋德胤:《民俗美论》,《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3期。
10 王康:《民俗学与美学的关系》,《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11 曲金良:《民俗美学发生论》,《文艺研究》,1989年第2期。
12 谭代伦:《审美与民族的精神民俗》,《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6期。
13 王政的这3篇文章分别发表在《民间文学论坛》,1994年第4期;《中国民间文化》,1993年第2期;《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第3、4期上。
14 苏仁先:《论民族民俗文化对民族审美心理的模塑》,《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6期。
15 贾一心:《民俗文化的审美阐释》,《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16 黄艺农:《中国民俗风情审美》,《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17 张洪明:《艺术创作中民俗的美学价值》,《滇中文化》,1999年第4期。
18 王旭晓:《民俗的审美价值探源及其当代意义》,《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9 周军伟:《时间与节俗:中西民俗审美比较》,《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0 参见姚文放主编:《审美文化学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前言”第2页。
21 彭会资:《民族民间美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2 伦珠旺姆·昂巴著:《神性与诗意——拉卜楞藏族民族审美文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23 段剑秋:《凤凰城民俗生态审美》,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
24 陈素娥:《诗性的湘西——湘西审美文化阐释》,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25 李朝:《诗性高原——青藏地区民俗文化审美》,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26 钟敬文:《关于<民俗美>》,《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32页。
27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页。
28 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编:《贵州文史丛刊》,1992年2期。
29 林璧符:《闽都文化源流》,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第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