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V.》:空间与秩序
《V.》(1963)[129]是托马斯·品钦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由两条情节线组成:一、赫伯特·斯坦西尔对V的追寻,这部分包含了六个故事;二、流浪汉普洛费恩在1956年的纽约城的生活。学界对这部小说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如德怀特·埃丁斯[130]、朱迪斯·钱伯斯[131]和戴维·科沃特[132]等人的研究认为,《V.》描述了一个以熵为隐喻的衰败世界,而斯坦西尔是艺术家的化身,通过追寻的行动来赋予这个混乱世界以意义。第二类如德博拉·L.马德森[133]、西奥多·D.卡哈珀提安[134]和阿兰·W.布朗利[135]等人的研究,则与第一类相反,它们认为《V.》反映的是有关阐释的问题,两位主人公分别代表两种认知方式:斯坦西尔的故事代表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而普洛费恩的故事中的混乱局面预示着一个多元化的开放世界。作为品钦早期创作的长篇作品,《V.》和《拍卖第49批》具有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过渡的性质,它们围绕意义的追寻主题反思了现代主义创作模式的局限,并初步尝试从新的角度审视现实。鉴于以往研究存在的误读及不足,本章将从空间的角度分三个方面考察这部小说。第一节讨论斯坦西尔对V的追寻引出的六个故事,聚焦中心空间意象维苏,从帝国空间的想象与构建的角度考察其含义,从而揭示这部分情节在时间线索的背后隐藏的空间与殖民主义帝国秩序的关联。以往研究由于忽略了这一关联,因而无意间站在了殖民主义的角度来看问题。第二节分析由普洛费恩在20世纪50年代的纽约的流浪所引出的第二条情节线,探讨城市空间的资本秩序,以及人物在城市空间中的空间异化问题,以说明这部小说如何质疑了以往研究所认为的这部分故事所体现的后现代多样性和多元化。第三节分析以上两条线索之间的联系,针对以往研究把它们之间的联系看作是时间上的联系的观点,即当代世界是过去的熵化世界的加深,探讨两条线索都以人物在马耳他的经历结束隐含了怎样的空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