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序言
北京大学的中国语言学研究可以追溯到京师大学堂所设国文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旧两派人物胡适、钱玄同、刘复、黄侃等,同时也是语言学研究者。刘复《四声实验录》(1924)更是开中国实验语音学之先河。此后,罗常培、白涤洲、唐兰、何容、陆宗达、俞敏、李荣等学者先后在老北大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中文系大师云集,如王力、袁家骅、魏建功、岑麒祥、杨伯峻、高名凯、周祖谟等名家,朱德熙、林焘等年轻一代也崭露头角,北大中文系成为全国语言学研究的重镇。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王力、朱德熙、林焘等老一辈学者迎来语言学研究的高峰,唐作藩、郭锡良、曹先擢、裘锡圭、何九盈、蒋绍愚、石安石、贾彦德、徐通锵、叶蜚声、陈松岑、索振羽、吴竞存、王福堂、王理嘉、陆俭明、侯学超、符淮青、马真、苏培成等中年学者和沈炯、张双棣、李家浩、张联荣、宋绍年、张卫东、刘勋宁等青年学者也大放异彩,成为中国语言学界的中坚力量。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恢复高考后培养的新一代语言学者逐步成熟,担负起北大中文系语言学教学科研的重任。本丛书即是北大中文系新一代语言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丛书年龄最小的作者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不过多数作者是五六十年代出生。放入丛书的,是作者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研究心血。目前计划收入丛书的有18部专著,内容涉及汉语方言学、汉语语法史、汉语语音史、现代汉语语法、汉语语义和语用、语言学史、少数民族语言等不同方面,基本囊括了北大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古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教研室和语音实验室的所有研究领域。随着研究的继续,还将有新的成果入选。
北大中文系的语言学研究者,其实成果并不算多,但却独具个性。这也许与老北大的学风有关。前人有云:“北大的学风仿佛有点迂阔似的,有些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气概,肯冒点险却并不想获益。”“北大该走他自己的路,去做人家所不做的而不做人家所做的事。北大的学风宁可迂阔一点,不要太漂亮,太聪明。”朱德熙师也说,“以中国之大,在北大这样的学校里,让一部分愿意并且也习惯于坐冷板凳的人去钻研一些不急之务,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学风大概是可以遗传的,当代北大的语言学者大抵也是如此。做研究,凭的是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绝无功利之想。这样的学风,在当今的环境下,有些不识时务。但是正是这种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境界,如小孩玩泥巴一般的乐趣,让北大中文系的语言学研究,多了一点为学术而学术的纯粹,少了一些为论文而论文的庸俗。
不过,既然付出了耕耘之苦,收获的思想之光也理应传之于世。北大要做的,应该是把那些冷板凳上的语言学者的成果尽入彀中,促成其发表出版,推动中国语言学的进步。这应该也是北大设立“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的初衷吧。
郭 锐 王洪君
2020年11月12日